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不动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每次动摇时,张进都会对自己说:“我是在为自己工作,为了自己和家人也要坚持下去。”一年后,派往各地的营销人员回到公司,很多人早已不堪忍受工作的艰辛而离职了,在剩下的这些营销人员中,张进的业绩是最好的。后来,张进凭自己优秀的业绩当上了公司的市场总监。
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结果证明一切。面对一项艰苦的任务,张进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这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极其负责的人,正是因为张进是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所以他才会取得优秀的业绩。人生的幸福,需要责任来承载,责任时时都在考验着我们,我们的每一次承担或放下,都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时时把责任放在心里,以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每件事,我们就能够得到人生的幸福。我们做任何事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负责任的把它完成,我们就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础。
如果把幸福比作大树,责任就是大树的根系,根系越发达,大树越茂盛。如果把幸福比作高楼,责任就是大楼的地基,地基越坚实,大楼就越坚固。人生的幸福与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越能承担好人生责任的人,越易获得人生的幸福。认真承担人生之责,才能乐享幸福人生。
阅读思考:
1.在工作生活中,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吗?
2.你认为怎样做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专心的人与幸福“同心”
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鲁迅 中国作家
专心是感情与才智完全投入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人忘记世界的存在,完全沉浸在做事的幸福中。心中只有一件事,不是单调,而是溢满才情的单纯与宁静。这种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单纯与宁静,就是一种幸福的心境。
黑格尔说:“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也不能做。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果欲有所成,必须专注于一件事,而不分散他的精力在多方面。”鲁迅说过:“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专心是发挥个人才能的便捷通道,它让我们避免干扰,更快地接近真正的幸福。
星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陈世初像大多数的外地来京农民一样,由于条件所限,从最低的小本生意开始了他的生活:蹬三轮、收废品、卖菜,或是卖早点,等等等等。陈世初选择的是卖早点,乡下人不会别的,难道还不会弄两张桌子,支个煤气罐,煮一锅粥,再拌两盘咸菜,或是再蒸几个包子吗?因此,在城市,到处都能见到像陈世初这样卖包子卖粥的外地人。
只是,大多数外地人并不甘心永远地卖包子。卖包子只是跨进城市的第一步。在一份外地农民进京的生活调查中表明,从做早餐起家的人数占到了他们初期人数中的30%以上。因此,做早点,对外地进城的农民来说,大多只是一个过渡。他们的心思更多的是盘算着更能赚钱的行当,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卖包子。因此,城市人的早点,也就大多吃得很不稳定,包子也没有多少滋味。因为做包子的人藏着诸多变数,心猿意马,一般也就做不好包子。城市人为了能找到好一点的早餐点,总要不断地在居住地周围寻觅,从一个小摊儿换到另一个小摊儿尝试。
十年当中,我搬过两个地方,吃过附近几十个早点摊儿。说实话,令人满意的不多,有的地方吃一次都是勉强。六年前,我在街角发现了一个包子摊儿,美味、可口,每天早上前来吃早点的人都要排队。小老板就是陈世初。
很多人因为他的包子美味好吃,还曾起过疑心,问是不是放了罂粟花,或是放了大麻壳。连卫生部门的人也来查过。然而没有,就是正常的包子。
我和陈世初熟了之后,问他做包子的秘诀。他却愣住,他不懂得秘诀二字。他说他来北京,只想卖包子。那时他的同乡们无一不笑话他没有大志气,个个都要找到更能赚钱的行当:搞私人装修、旧电器买卖,或是卖假汽车配件。据说,就是收废品也比卖包子强。
陈世初就是想蒸好他的包子,一心一意,别的什么都不想,简单到了极点,甚至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蒸个包子。为了蒸好包子,他常去别家的包子铺品尝,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馄饨侯……他是琢磨人家的配料。蒸包子时,他要盯着火候,是火大还是火小,什么时间起锅为最佳,什么牌子的面粉最适合蒸包子,等等等等。几年下来,他对包子的专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方圆五里内,陈世初的包子相当有名,拔了头份。每天都是供不应求。陈世初的秘诀实在没有什么,就是一心一意,单一而专注,死心塌地地做着这一行。去年年初,他还作为成功进京的农民上了一次电视,是讲怎么蒸包子。
跟他前后脚来的几个农民,到头来,竟没有一个比他富的。只几年,陈世初的街头包子摊儿,已经变成了百十平方米的包子铺,不仅只卖早点,还有中餐和晚餐。在无数的外地人中,陈世初竟冒了头,成了最成功的一个。
做包子是一件简单的事,但要把包子做好,得到大家的认同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陈世初几年间专心至致的做包子,从简单的事业中作出了小名堂。他成了做包子的专家,他的包子摊也变成了包子饭店。正是对做包子的专心,成就了陈世初的成功。世间无小事,只要专心至致的把小事做好、做精,都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和幸福人生。
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是每个成功者获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因为专注,我们会对自己的目标产生虔敬之意;因为专注,内心中会泉涌般滋长出创造的快感与灵魂的愉悦;因为专注,我们会更容易靠近成功的内核。专注给我们走向成功的力量,使我们静下神来享受其中的过程,感受欣喜与快乐。
专心工作,一心一意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你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更容易让自己出类拔萃,获得成功。专心让我们更懂得幸福,更接近幸福,更能体会到幸福。
阅读思考:
1.一个专心于自己工作的人,你认为是他是成功的吗?
2.你是一个专注自己工作的人吗?
被需要的人是幸福的
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
——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
快乐的人生就是“被需要”,人生的价值也是“被需要”,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工作使自己为企业所需要,为社会所需要,我们就会在工作中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抵达人生幸福的乐园。
我们常常抱怨工作的繁忙,照顾老人的辛苦,教育孩子的不易,家里家外,没有一点儿省心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繁忙是因为有人需要你,有想依靠你的人,有值得你付出的人,为了他们,一分分付出值得而充实。不能想象,如果肩上的担子全部卸下来,没有人再需要你,你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在满足别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小雪上班四年多了,大部分时间都很忙,她很讨厌这种辛苦异常的工作状态。
从今年年初开始,不知道为什么小雪的空闲时间开始变多了。也许新领导风格不同,也许他是在暗中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总之小雪感觉自己这段时间无所适从,因为新领导很少主动给小雪布置工作。
小雪心里好恐慌。有时候同事加班,小雪一个人在旁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有时候同事出去办事,整个办公区只有小雪一个人留守。那种感觉很不好,仿佛只有自己不被需要。虽然照常做日常工作,可是小雪更希望在更多的工作中被需要。
于是,小雪开始积极找工作来做。努力想自己工作范围的一切点子,而且经常隔着小格子间挡板,询问每一位同事:“我的工作搞定了,你们需要帮忙吗?”开始的时候,同事还笑小雪:“干吗没事找事做啊?”慢慢的,同事忘了关电脑会让小雪帮忙关,同事出差有工作会拜托小雪,同事加班会让小雪帮忙分担,部门里面另外几名同事之间因为工作分工不清会有点小小芥蒂,小雪成了那个杂事时被需要最多的人。
半年过去了,有次开部门会议,平时很低调的领导说他来了半年,每个人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他说他很少表扬人,因为部门人太少了,表扬谁就像批评另外的人一样。但是他还是想表扬一下小雪,小雪的工作主动性很强,工作积极细致,很值得大家学习。
听到领导的话,小雪半年前的那种恐慌终于被平息下来了,心里突然之间就有了很踏实的幸福感。
小雪本来是讨厌辛苦异常的工作状态的,但当她闲暇下来的时候,她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恐慌。为什么?因为人是需要工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的,也需要工作来融入社会。只有被公司、社会需要的人才能融入团体,成为团体中有价值的一份子。而一旦我们不再被团体需要,我们就会成为边缘人,成为被淘汰的对象。没有人希望被淘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被需要者”。“被需要”的人生才是有依靠、有幸福的人生。
一次,巴顿将军亲自驾车去前线鼓舞士气,在一条壕沟边与战士对话。
巴顿将军微笑着问:“怎样才是快乐的人生?”
一位士兵答道:“被尊重。”
巴顿将军马上响应:“那太依赖。”
又有人抢答:“爱。”
巴顿将军笑言:“太天真。” 最后,巴顿将军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被需要。”
“被需要”让我们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被需要”中我们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空间。公司、社会也在我们发挥才能的过程中,变得更美好。“被需要”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快乐,也是社会、社团的的快乐,是一种双赢。
社会、公司需要我们的才能来推动其发展,我们也需要社会、公司为我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创造人生的价值。我们相互需要,共同发展,共同创造人生的幸福和美丽的世界。“被需要”让我们找到人生的位置,给我们努力的方向,为我们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为了自己的幸福,我们要让自己成为“被需要”的人,为自己也为社会,奉献才能,收获幸福。
阅读思考:
1.你怎样理解“被需要”?
2.你觉得自己的付出与得到的报酬成正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