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2200000002

第2章 涉世(2)

可是对于一个行将朽木的老太婆来讲,哪还顾得这么多,只要跟自己对撇子,感情好就行。

何况还有一帮趋炎附势的大臣们在鼎力支持!

于是,一顶小轿,趁着夜色,把赵佶接到皇宫。

宋徽宗继位了!

3、太学有个秦长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秦桧书读得正来劲,却发生了两件意外的事件,给他原本坦荡的人生增加了几许坎坷。

一件是秦敏学因病去世。他一生官运不畅,始终在县一级混,升迁无望,郁闷异常,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加之当时医疗条件太差,虽然中医已经很是发达,但是和西医相比,中医局限性太大,很多现在吃几片药就能摆平的小病,在当时,就是皇帝老子得了,往往也治不好,到头来只能是两腿一蹬,等死!

另一件是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汪伯彦不负众望,考了个进士,入朝做了官,小小的“英才馆”早已成为他的过去时,剩下秦桧这帮学生,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对秦桧打击最大的是少年丧父,老师走了,可以再请,可是作为一家顶梁柱的父亲没了,这个家就彻底的垮了。

在古县,秦家的日子已经没法过了,秦敏学一死,经济收入就没了,只能坐吃山空,可是原本秦家就是中等人家,一大家子人这么吃老本,没多久就入不敷出了,秦家又是客居古县,没有亲戚照应,最后只能是沦落到家徒四壁,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天无绝人之路,这里活不下去,那就打道回府!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秦桧的母亲王氏带着一家人回到老家江宁的乡下。在那里日子过得仍然贫苦,秦桧也慢慢长大了,有时候为了几千钱,他不得不四处借贷。

好在秦桧书读得不赖,有点名气,经别人的介绍,他实现了就业,做了一名乡村教师。

教师?好职业,名利双收。要讲荣誉,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什么默默奉献的园丁……要讲利益,现在哪个人不怕老师啊,即使再有钱有权,老师的一个电话过来,不也得跟三孙子似的去陪笑脸送小费,老师办的补习班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家长的钞票铺天盖地而来,腰包岂能不鼓!

秦桧发达喽!

然而这在当是只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当时的教师的职业,就是“臭老九”,比要饭的没强到哪去!俗话说:家有三斗米,不做孩子王。老百姓认为,堂堂一个读书人,整天和几岁孩子混在一起,那叫什么出息!教师不是一种光荣,反倒是一种耻辱,读书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从事这种职业的。

秦桧也看不上这个职业,可是没办法,谁让自己现在穷得叮当响呢?

这个郁闷啊!

满腹牢骚的秦桧,对教书并没有什么兴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心不在焉。每天放学回家,路过大户人家的水田,总要感慨一番:“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人不能可一棵树吊死,工作不如意,就得琢磨着另寻出路,出路在哪呢?读书人的出路也只有读书了。

宋徽宗赵佶继位后,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太学招生人数,同时在崇宁三年(1104年),废除了科举,只从学校中选拔人才。

太学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是朝廷官员的主要来源。进入太学,成了众多读书人的追求目标。

按照当时的教育制度,太学的学生分为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

太学生主要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秦敏学生前正是从八品的官员,作为官员子弟,秦桧正好符合太学生入学条件。

科举废了,就只能玩太学了!

秦桧在祁门读书的时候就小有名气,回到老家江宁后,又干起了乡村教师,虽然身份卑微,但学识还是众所周知的,按考核等次来讲,绝对算是个优秀才人。

够条件,够资格,人又优秀,这太学的入取通知书该到手了吧 。

辞去孩子王,上学去喽!

上太学真的有这么容易吗?当然不是。你想想整个大宋国就这么一个太学,而其名额有限,只招三千八百人。在人丁兴旺的大宋,和秦桧一样优秀的人,何止三千八百个?

够条件的多,招收的少,供远远大于求,矛盾就凸显出来。这就和当今的高校招生、公务员招录情景一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矛盾十分尖锐。

有了矛盾,就得想办法解决,怎么解决?高校招生、公务员招录采取的考试办法,一考定终身,几张考卷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是上还是下,是胜还是败,是进还是退。

其实啊,这考试更有点像赌博,比的不是学识,而是运气。运气好的话,自己会的题全在考卷上;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自己会的题全不在考卷上。

那么太学招生是否也采用考试的方式来录取生员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太学招生上,大宋采取的举荐制度,就是由当地的官员、乡绅、名士、儒生等各界代表,联合向朝廷举荐,说某某人,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品学兼优,是个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应该进入太学重点栽培一下。

举荐的奏折一上,朝廷一批,这太学的大门就敞开了。

这是规定的程序,不走不行!

在江宁乡下,老秦家虽不是富贵之家,但也算是书香世家,世代都读书,在当地是远近皆知。再加上,秦桧这个乡村教师,虽说心有不甘,但也让七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秦敏学的三儿子,书读得不赖!

名气不一定大,有点就行,到了举荐的时候,起码大家能想到你。

另外,为了入太学,秦桧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发动各种社会关系,什么族人啦,什么亲戚啦,什么父亲生前的朋友啦,什么自己学生的家长啦,总之,只要是能攀上关系的,他都去攀了。

那个时代,乡下的读书人本来就不多,像秦桧这样又有点名气又善于拉关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一切都朝着有利于秦桧的方向发展。

举荐会如期开始,由地方官员牵头,乡绅、名士、儒生们跟着附和。

秦桧,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余下的事情,就流于形式了,奏折报上去,朝廷批下来。

太学,我来了!秦桧激动万分!

秦桧首先进入的是太学外舍,这仅仅是太学之路的第一步,前面的路还很长。要想进入内舍、上舍,举荐已经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严格的考试。

老百姓常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考验秦桧的时候到了!

太学是公立学校,不但吃饭住宿不花钱,每月还给点补助费。

秦桧的吃饭问题总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就要埋头苦读,一步一个脚印的考下去,从外舍到内舍,从内舍再到上舍,直到官袍加身为止。

奋斗!奋斗!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太学生虽是各地来的优秀人才,但比起来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水平是参差不齐。又因为都是一群年轻人,就好比今天的大学生,凑到一起,少不了要吃吃喝喝,嬉笑玩闹一番。年轻人天性好动,经常成帮结队出去游玩,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秦桧也这样随波逐流吗?不,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深知自己的今天来之不易,只有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彻底摆脱困境,实现人生飞跃。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秦桧在太学生中算是一个另类。

大家喝酒唱歌时,他埋头苦读,不为所动!

大家吹牛扯淡时,他埋头苦读,不为所动!

大家游山玩水时,他埋头苦读,不为所动!

这么说来,秦桧应该是一个呆头呆脑的书呆子,除了读书就是读书。但事情又不是那么绝对,秦桧脑子很活,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放松一下。他读起书来,可以旁若无人,放松起来,也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

秦桧和同窗们在一起游玩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快,跑前跑后为大家伙张罗吃的喝的玩的,乐此不疲。

时间长了,大家送他一个外号:秦长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学校里都有校规校纪,学生守则之类的规章制度,当时的太学也是如此,条条框框的规矩很多,稍不留意就有犯规之嫌,轻则训诫,重则开除。

秦桧周围的同窗中,偶尔有犯错误的,不久就会有管事的找上来,挨一顿训斥。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纳闷,管事的耳朵也太长了吧,背后说话做事他都知晓。

后来,有人无意中发现,秦桧经常背着大家伙,跑到管事的那里嘀嘀咕咕一番,似乎在报告什么。

莫非秦桧在打小报告,怪不得大家干的事,管事的都知道,原来是他干的!

一传十,十传百,这个爆炸性的新闻迅速在太学生们中间传开了,从此秦桧落得个卑鄙小人的口碑。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这事既有好的一面,也坏的一面,关键在后人怎么看。

如果秦桧日后成了名垂青史的英雄,那么这事就应该视为敢于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大胆举报揭发,积极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贡献。这种精神正是现在所缺少的,一些违法乱纪行为之所以肆无忌惮,和国人的麻木不仁、胆小怕事、爱惜情面有很大关系,如果大家都能像秦桧这样,那么我们的社会环境应该有个很大的改善。

如果秦桧日后成了世人唾骂的奸臣,那么这事就应该视为卑鄙猥琐、出卖朋友、暗箭伤人的罪证,为后人诟病。

历史是人民写的,功过是非,自当由人民来定!

可是,人民又是谁呢?

4、双喜临门

宋徽宗继位头两年,表现得还算可以,积极为哲宗时候贬黜的大臣平反,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提倡节约,褒扬正直廉洁的大臣……

莫非大宋的中兴时代来临了!

错,大错特错,千万不要为宋徽宗这种假象所蒙蔽,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两点原因:一个是三分钟热血,新皇帝新气象,刚一上来,难免要作作秀,让百姓们尝尝鲜!二是向老太后还活着,他不敢由着性子胡来,不管怎么说,他是在向老太后的抬举下,登上的皇位,地位还没有稳固,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好好表现的话,向太后一句话,也可能把他拿下来。

还是忍一忍吧!徽宗!

也是大宋的晦气,这向太后在徽宗继位的第二年就撒手归西了。

向太后一死,徽宗长舒了一口气,这下子可自由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幸福了一个皇帝,坑苦了一国百姓。

从此,徽宗舞文弄墨的时间多了,处理朝政的时间少了;吃喝玩乐的时间多了,体察民情的时间少了。

大宋的末日不远了!

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手下,总要有一群贪官污吏来辅佐,上下互动,方能祸国殃民。

老百姓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道理就在这。

徽宗的下梁是谁呢?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足与谋。能和皇帝穿一条裤子的人,自然也就和皇帝有着相同的嗜好。

纵使不喜欢,也要投其所好,故作喜欢,方能讨得皇上龙颜大悦,大赏特赏,大封特封,驶上了升官发财的高速路。

皇帝的需求,就是臣子们的机遇。这样的机遇很少,能够抓住机遇的人更少。

童贯就是这更少中的一个。

说到了童贯,不得不简单说说他的来头。他是个宦官,也叫太监,是个被阉了的男人。

童贯刚入宫的时候,还只是个少年,被安排在大太监李宪手下打杂。这个李宪很受神宗器重,让他担任监军,带兵在西北前线跟契丹人打仗,立了不少战功。童贯跟着他混,学到了不少治军本领。

按理说,人要是有了本领,就得用;有了能耐,就得使,人尽其才嘛!

再者说了,童贯和李宪还是同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问一问老乡,你有啥忙需要我来帮?

有了这层关系,童贯还愁得不到重用,准备好升官吧!

童贯是这么想地,但李宪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眼里童贯的是个善于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奸诈小人,这样的人,一旦得志,那天下岂不大乱?!

所以,在李宪的压制下,童贯进宫二十多年,仍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宦官。

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有什么前途,老老实实的等死吧!童贯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了。

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了童贯的思想主流。

物极必反,机遇往往出现在绝望的一刻。

童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徽宗赵佶,满脑子的艺术细胞,很喜欢古玩字画。

为了满足自己兴趣爱好,徽宗让成熟老练的童贯担任供奉官,南下杭州收罗古玩字画。

供奉官是专门为皇帝采购物品的官员,级别不高,但却是个肥缺。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关键是要把事办好,赢得皇帝的欢心,谋取升迁之道。对这个油水很大的差事,童贯有自己的看法。

为了迎合徽宗,童贯在杭州四处搜刮,强取豪夺,不择手段,恨不得网尽天下所有奇巧珍品,来满足徽宗的胃口。

在这期间,另一个深得徽宗赏识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蔡京,一位在徽宗上台后的三把火中,被贬黜了的革新派官员。

蔡京这个人是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墙头草,随风倒,哪派得势就依附哪派。

神宗的时候,重用王安石,实行革新变法,蔡京一见有利可图,就站到革新派一边,为变法摇旗呐喊。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连连升官。

等到神宗死了,高老太太掌权,守旧派东山再起,革新派全面失势,蔡京一见形势变了,立刻转向守旧派,投靠到司马光一边,攻击起了变法。不过,对他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守旧派并不买帐,很快就把他贬逐出了朝廷。

同类推荐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一百多年来,梵高悲惨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他的故事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本书是梵高的个人传记,讲述梵高孤独、悲情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常人读不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沿着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迹,发现他疯狂行为背后的真实与柔软,深入他的艺术殿堂,体会其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五的思想神学家阿奎那进行了介绍。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轮回尼玛》

    《轮回尼玛》

    故事便是由此开始:佛教初盛行,道教刚兴旺,各拥有芸芸教众,修行之人奉行“正则正,邪则邪”之道为圭臬。在此种思想潜移默化下,少有人会思考正为何邪又为何了。信仰,有时很重要,有时又可有可无。信则仰首仰心,仰则信之。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 主宰者之路

    主宰者之路

    看,一个人如何富贵了一个国家;看,一个人如何启发了人类的科技,开启了人类的宇宙大开发时代;看,一个人如何壮大人类的生存疆域,如何守护人类;看,一个来自地球的人类,如何走到修炼世界从未有过的巅峰;看......传奇的人生,波澜壮阔的世界......一切尽在此书中。
  • 图天记

    图天记

    既天不明,吾来图之;一人可谋天,一人可算天,一人可图天;天不行道此身行,地不施仁此心仁。天地不正此身正,万物不明此心明。
  •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1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1

    青春校园的一段纯美爱情,历经数个春夏秋冬的寒来暑往和岁月轮回,仍难成正果,其间有多少令人扼腕悲叹的阴云横加阻隔,读来为人惊嗟不已......不一样的爱情故事,自然带给您的是不一样的心灵冲击,但那份执着与坚守更令人为之动容.......收起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 妙手医女在现代

    妙手医女在现代

    一个曾经身怀绝世医术的少女,在被行刑的时候,魂穿到现代一个小职员的身上。她空有一身医术,却不能光明正大的行医,只好歪打正着的做一些与医生有关的事。
  • 耕心铸魂

    耕心铸魂

    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内核在哪里?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北京下企业领导人如何看待、思考企业发展的各种问题?本书通过对中航工业西航改革、发展、提升、突破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进行系统总结,给读者展现了当代中国企业走向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生动画卷,值得广大企业管理者阅读借鉴。
  • 脉诀刊误

    脉诀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斗劫之尽

    斗劫之尽

    一个少年的崛起,一个不服输的少年。突破各种难关。要做,就做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