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08

第8章

道岫诚恳地再禀告:“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缘不合,反观同参的道友们一个个都回归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处,萌发了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道:“师父!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小麻雀与大鹏鸟相比的惭愧。”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的问道:“怎么样的大?怎么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已经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整日陷于比较、计较,怎能悟道呢?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但仍不能飞越生死。看透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较的必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我们某方面比别人差,也不必因此而自轻自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无限的潜能,只等自己去开采出来,尽情发挥。发展自己的潜力,就等于掌握了看清自我、发掘自我、成就自我的秘诀。在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一、要肯定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的价值,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加以肯定和利用。

二、客观评估自己。一个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行为不断衡量自己、评估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能做出多大成就。

三、勇于面对现实。恰当地评估自己之后,还要能坦然面对现实的挫折,不能因为一点点挫败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看清自己,意味着不以他人的眼光评判自己,不为他人的意见而轻易动摇。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找到平衡——也许某方面我们要比别人优秀得多。

要在别人的优势中挺直脊背,坚持自我。任何时候都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才是一种正确的肯定自我的方式。

愿心定,目标不在远处

成功都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无法摆脱烦恼和迷惘,是因为他们内心彷徨不定,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前进方向。面对眼前众多的选择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抉择。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为自己树立目标,确定前行的方向。

当一个人为自己制定了目标,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为目标而奋斗。

人需要目标,但是目标不能胡乱确定,倘若选择了一个不切实际或不适合自己的目标,会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正确的、对自己行动有帮助的目标,才能受益。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的,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是怎么把禾苗插得那么整齐的?”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地插完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成了一道弯曲的弧形。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是呀,我们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道:“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们插秧时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插得整齐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每排秧苗都插得很整齐。

不要只看着脚下,也不要选择容易更改的、不确定的目标,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如此才能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

千百年来,多少寺院僧人早晚功课,念四弘誓愿文:“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种发愿,就是为了让修行之人不再受七情六欲的烦恼。

修行之人要给自己树立愿景,才能踏踏实实身体力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给自己设定目标,并遵循这一目标行动,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轻易犹豫动摇。

有一个生意人非常善于经营,因而名利双收。可惜好景不长,家庭遭逢变故,生意又险些破产。生意人非常抑郁,于是找到佛陀,向佛陀抱怨苦难,请求佛陀让自己出家。佛陀便圆了他的愿望,为他剃度,带他修行。

一段时间过后,生意人觉得修行实在没什么意思,终日晨昏定省,只是听经、思考、外出化缘,除了枯燥就是苦闷,于是他对佛陀说:“我还是想还俗。”

“为何要还俗?”佛陀问他。

他说:“我看透了,所以想还俗。”

佛陀于是也随了他的心愿。

不久,生意人再次发达,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随着生意人年龄的增长,他的热情渐渐消失,生意越做越差,不禁回想起以前修行时无忧无虑、安定自在的日子,只好厚着脸皮再次找佛陀,请求佛陀收留自己。

佛陀同样答应了他的请求,生意人这时才醒悟:自己之所以过得浑浑噩噩,无法从生活的泥沼中解脱,就是因为愿心不定,所以婆娑顿生。命全是由自己的愿心和恒心来决定的。

愿心定,成佛之路就不远;愿心不定,就会被世间各种爱恨情仇和贪欲的业障左右,贪恋繁华、富贵、情爱,最终随波逐流、命运多舛。

积极的人生是主动的人生,是向着目标前行的人生。为自己规划一幅未来的图景,让目标引领前行的脚步,才能在前进的路上挖掘出潜藏在自己身体里的巨大能量,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坚持不懈,一往无前。其实,取得成就的人和其他庸庸碌碌的人比起来,机会是一样多的。但是,在一百个人当中,往往只有一两个人清楚自己一生要的是什么,懂得确定自己的目标,随时调整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他们能获得成功。

成功都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目标不在远处,就在心底,每个人都应给自己一个期望,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朝着这些目标笔直前行,如此才能消除迷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想象你的成功

当你想象自己会成功时,就会增强信心,并想方设法地获得成功。

明朝宰相张居正在《先公致祸之由敬述》中写道:“二十年前,曾有一宏愿,愿以其身为蓐荐,使人寝处其上,溲溺之,垢秽之,吾无间焉。此亦吴子所知。有欲割取吾耳鼻,吾亦欢喜施与。”

蓐荐是荆楚之地流行的一种卧具,用稻草绾绳编结而成。张居正这一宏愿,表示他身为父母官,甘为百姓奔波劳苦,欲救百姓脱离苦海。他的这一精神,其实已经具备了佛陀甘为众生而舍肉身的大慈悲精神。张居正的一生,也是在为实现这一宏愿而努力的一生。

佛法认为,有了愿力,就会有奇迹发生。所谓愿力,就是希望、愿景、信念。无论是修佛法、救济贫苦,还是普度众生,如果没有这样的“愿力”,是很难成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提之路的。

很久以前,有一只名叫欢喜首的鹦鹉,它与许多鸟兽同住在雪山对面的大竹林中。有一天,竹林起了大火,火势迅速地蔓延开来,瞬间竹林化作火海。由于火势猛烈,鸟兽们都非常害怕,四处逃窜。

看到这一幕,欢喜首心中不忍,飞向远处的大海取水。大海距此遥远,竹林面积广大,欢喜首根本就不可能扑灭大火,但它仍然不舍林中的鸟兽同伴,奔赴大海,沾湿翅膀,回到竹林抖落翅膀上的水,希望扑灭大火。

就这样,它不停地在大海与竹林间往返奔波,不辞辛苦。

欢喜首的大慈悲精神撼天动地,惊动了天宫的天主释提桓因。释提桓因惊讶地问:“是何业力竟使天宫发生如此震动?”

于是用天眼观察,发现了欢喜首的行为,不由得大为感动。于是,释提桓因来到了欢喜首的面前说:“竹林如此大,你来回所沾的水不过几滴,根本无法扑灭大火,为什么还要坚持?”

欢喜首回答:“我相信只要有愿力,就一定能灭火,即使牺牲性命。如果我牺牲了性命也不能扑灭大火,愿意来生再继续灭火,直到大火熄灭为止!”

释提桓因被欢喜首的慈悲心及精进的愿力所感动,立刻降下大雨,扑灭了大火。

火再大,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扑灭。欢喜首的宏愿看似不切实际,但其“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大慈大悲的情怀却可以撼天动地,奇迹又怎会弃它而不顾?

佛说,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而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一种愿力都能有美好的回报。发多大的善心,就能得多大的福报;立多大的愿,就能得多大的力量。我们不要轻视微小的力量,只要有欢喜心、恒常心,力量自然就很大。这就是愿力,心中有愿才能去行动,所以“有愿就有力”。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有了愿力,就不会浑浑噩噩;对于世人来说,有了愿力就不会愚痴苦闷。在心中有愿的情况下,才能设立愿景,即愿力的具体化。为了成功,我们必须确定一个愿景,如果没有愿景,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愿景对于人生也有绝对的必要,愿景体现了一个人对成功的执著信念。生活中没有信念的人,犹如没有罗盘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中随波逐流,自然无法抵达彼岸。

信念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在生活中,想想积极的事,有助于心态的改变。凡事若不从好的方面去想,很可能还没有去做某件事,就失去了信心,结果很有可能会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有积极的信念,都要从好的方面去想。从好的方面想,才会有好的结果,当你想象自己会成功时,就会增强信心,并想方设法地获得成功。有成功的信念,瞄准方向努力前行,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热门推荐
  • 梦心幼小之梦月婷爱EXO绝恋

    梦心幼小之梦月婷爱EXO绝恋

    这一世她是雪女王,幽媚,仙界统治者,在遇见狼族少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为了你们,我不惜忘了一切,再爱一场。爱了两世,我觉得够了,下一世我不投胎了,爱过恨过,到最后才明白只是空一场,梦一回。
  • 万古混沌经

    万古混沌经

    十三年前“天弃之子”事件,十三年后,一少年从小镇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霸道工程师之催眠

    一个一事无成,年过30的普通男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个拥有异能的戒指,开启了一个属于他的王朝,他的时代,坐拥天下美女,武艺超群,为共和国的安定团结,攘外安内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 我是一个00后

    我是一个00后

    内容其实没有只是一直初三狗的絮絮叨叨说说从01年出生到现在自己记得记不得难忘不难忘的大大小小的琐事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 沐兰从军记

    沐兰从军记

    出生丧母十八丧父,是不是这叫做“天煞孤星”?身边总围绕喜欢她的男人出现,同时也总被喜欢喜欢她的男人的女人咒骂成“小三”、“狐狸精”,自己真是狐狸精转世?为圆父梦放弃名校投入军校,这片绿色的天空能否庇护一生?亦师亦友亦父亦兄的教官投来那一抹幽深的眼神,看在眼里耳边却一直回荡着另一个似梦迷离时刻,那一缕直抵心底的叹息。当四年后一切明了,当再次陷入阴谋陷害中,谁才是命中的那个他?身世的掀开带起一段离奇的往事,一场惊险奇幻的旅程等侍她的开启,这是注定,也是宿命!故事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片段:“荣睿,我们现在这是做干什么?我怎么觉得好奇怪?”“没事,我觉得很正常,你在做梦呢。”“可是,为什么你没穿衣服还贴我这么近,你要非礼我吗?”“是你烧糊涂了才会发现我没穿衣服,要非礼也是你非礼我吧,你穿着衣服呢。”“我真的是在做梦吗?那么,欢迎你入梦来…”
  • 山区小社

    山区小社

    本书共由《情为谁苦》、《山区小社》、《小社主任》、《信合之花》和《八月牛》五篇短篇小说构成,以基层信用社为背景,通过对花果湾信用社老主任姜效忠、员工黄丹青和叶子等普通信合人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和人生追求,细致的刻画了基层信合人对信合事业的无限热爱,主题鲜明地讴歌了信合人为服务“三农”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信合人的窗口。
  • 回首梦断

    回首梦断

    “小逸,快点来帮我!”“笑死我了,你看,这个男生写得太有意思了。”“完了完了,我一定是快死了,赶紧打120……”“别闹了,我跟你说正经的呢,你严肃点行不行?”“怎么样,好吃吗?还有那些,全是你的,拿走吧。”
  • 刀凝

    刀凝

    某日,天降幻象,招人原点何地?宇宙中高手云集的地方去否?“废话,我是战士!”“但你还不够资格。”“休门是吧?老子练给你看。”
  • 红颜泪之倾城绝恋

    红颜泪之倾城绝恋

    你从哪来都没有想过在宫中受宠;却没想到得到了倾世绝宠你从来没想过倾国倾城却没想到你的回眸一笑迷尽了世间的美男子你从来没有想过凤临天下却陪了俩代君王共视江山你刚开始的柔情似水后来的俏皮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