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1900000002

第2章

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富足——内心深处有活源。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

世人虽有富贵力,不如学道功德深。

——《大智度论》

拥有得多,不一定使人满足;拥有得少,不一定让人贫乏。有钱不一定快乐,没钱也可以安心自在,所以,真正的财富从心头来,真正的富足也不能以物质来衡量。人可以穷,心不能穷,让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让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心头四富:满足、惭愧、禅定、智慧

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人们追求财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真正的财富并非外在的金钱与物质的堆砌,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充实。

生活自有其乐趣,并不需要一味依靠物质。将身外的财富看得过于重要,不停地追逐,即使财富到手,也不会达到内心的富足。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眼热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所有的眼热、奢望、乞求和羡慕,都是一相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累。

贪财者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一颗心如同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无法找到满足和安宁。一个为财迷失了自我的人,不仅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会跌进不幸的深渊。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赞叹:“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逐欲未得足,生恼复失意,若人无所求,彼福无穷尽。”知足便能快乐,心无所求,福分便能无穷无尽。而不知满足的人哪怕拥有再多财产,也不会觉得自己富有。

真正的富足从心底来,如果心是空虚的,再多的财富也填充不了。

有一个老人在自家门口的空地上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块地送给一无所缺,全然满足的人。”

一名富有的商人骑马经过时,看到这块牌子,他心想:“这位老人家既然想要放弃这块土地,我何不向他讨要过来呢?反正我也这么富有,完全符合牌子上所写的条件。”

于是,他下了马,叩门向老人家说明了来意。

老人问他:“你真的一无所缺、全然满足了吗?”

富人说:“当然了,我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和我所需要的一切。”

老人平静地说:“果真如此,那你还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想更多地占有财富。实际上,“贫有贫苦,富有富苦,世间诸人皆是苦”。如果一个人没有富足之心,那么无论他是富贵还是贫贱,都只能感受到痛苦。

我们经常在富贵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忘记了生活的本意,结果得到的财富越多,失去的幸福也越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的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我们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我们的内心也会被外物所遮蔽。

真实真正的财富在自己的心里,心中生起满足感,满足感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财富;心中生起禅定,禅定就是财富;心中生起智慧,智慧就是财富。

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源。

那些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生命无限美好,于是越活越有意义。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拥有多少财富,只要心中的能量不息,对生命的拥抱和热爱不止,那么,钱多可以过,钱少也可以过,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处处感悟生活的真谛。

富足的状态:忧患时喜悦,落魄时洒脱

富足不是外在的身份,不是金钱的堆砌,也不是以物质衡量的价值,而是一种身心的状态。

有一位哲学家,是单身汉的时候,因为没有钱,生活潦倒,只能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有诸多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相继成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楼里住。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环境非常差,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哲学家的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这位哲学家的生活环境看起来不尽如人意,但他所拥有的快乐心境是很多人不能企及的。其实,华贵的衣帽、别墅豪宅都只是人生的装饰品,而一份快乐自在的心境,能让人在忧患时保持喜悦,在落魄时不失洒脱,这更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富有。

财富不仅仅指金钱,我们既有心外的财富,也有心内的财富。人们常常以为,在金钱、财产和人际交往中能够找到充足感和幸福感,可是他们忘了,幸福并不是得到什么,而是心灵在感受到自我实现时所处的状态。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全部人生价值的体现,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金钱的积累上,而是体现在心灵的健康和自由上。

当我们把追求外在的成就或者“过得比别人好”作为终极目标的时候,就会陷入物质欲望设下的圈套之中。很多时候,我们受内心深处支配欲和征服欲的驱使,使虚荣心不断膨胀,着了魔一般去同别人攀比。一番折腾下来,尽管钱赚了不少,也终于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但除了在公众场合拥有光鲜和热闹以外,我们过得其实并没有如别人想象的那么好。

人生真正的富足应是,外财与内财俱有;知识与信仰同重;接受与施舍并行;

拥有与享有兼备。

富足不是外在的身份,不是金钱的堆砌,也不是以物质衡量的价值,而是一种身心的状态。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也可能比一个满身金银的富人更富足。

穷人可能没有钱,没有优裕的生活,没有足以称道的事业,然而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以及明确的志向,并拥有宁静的内心,拥有不断攀岩、永远向上的斗志,那么,穷困便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做一个自信、乐观、勤奋的人,财富就能积少成多,慢慢地会聚到我们的手中。

人生有七种财富

已经拥有的,便是好的,便是财富。

人人都渴望得到财富,那么财富究竟为何物?在佛家看来,财富就是资粮(佛教术语,喻指成佛路上所需要的特质资助和精神修行)。一个人拥有的衣食住行,名和利,以及自由自在的心灵,都是财富。当代禅宗大师星云大师曾在《求财富祈愿文》中向佛陀祈求七种财富:

第一种,祈求您给我健康的身体。

第二种,祈求您给我慈悲的心肠。

第三种,祈求您给我智能的头脑。

第四种,祈求您给我勤俭的美德。

第五种,祈求您给我宽广的胸怀。

第六种,祈求您给我内心的智能。

第七种,祈求您给我世间的因缘。

这七种财富,并非人人都拥有,但它们都能通过自我修炼而获得,而且这些财富是真正自在的、不会拖累己身的财富。它们会陪伴我们一生,帮助我们有所成就。这些财富离我们并不远,在出生时,我们就已经拿到了开启它们的钥匙。只不过因为受到世俗的熏染,受到天下熙来攘往的利欲诱惑,看不到掌中的开启自身财富宝箱的钥匙,于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拥有这些财富的机会。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懂得运用财富的智慧,是人生步步行进的资粮和根基。拥有了这些,做人就会知道满足,懂得珍惜。

人们常说,知足常乐。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常乐是一种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珍惜,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抱怨不贪求。知足能让我们看清自己所拥有的真正财富,也能帮助我们找到近在眼前的幸福。

有一个人,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他死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做了佛祖的侍者,善良的他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

一日,他遇见一个农夫,这位农夫看起来非常苦恼,农夫向他诉说:“我家的水牛病死了,没它帮忙犁田,我怎能下田作业呢?”

于是,侍者赐给农夫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侍者在农夫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见一个男人,男人非常沮丧地诉说道:“我的钱被骗光了,没盘缠回乡。”

于是,侍者给男人银两做路费,男人很高兴,侍者在男人身上也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后来,他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诗人过得很不快活。

侍者问诗人:“你不快乐吗?我能帮你吗?”

诗人对侍者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侍者回答说:“可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侍者:“我要的是幸福。”

这下子可把侍者难倒了,侍者想了想,说:“我明白了。”

然后,侍者把诗人所拥有的都拿走了。他拿走诗人的才华,毁去诗人的容貌,夺去诗人的财产和诗人妻子的性命。

侍者做完这些事后,便离去了。

一个月后,侍者再回到诗人身边,诗人那时饿得半死,衣衫褴褛地在躺在地上挣扎。于是,侍者把诗人的一切还给他,然后,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侍者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停地向侍者道谢。因为,他得到幸福了。

诗人在失而复得之后,终于发现了幸福,幸福其实就是满足。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他永远无法看到自己所拥有的青春、能力、经验、激情、教养、信念……不满之心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柴放得越多,烧得越旺;火烧得越旺,就越有添柴的冲动。

不知足,再有钱的日子也会觉得贫穷。相反,日日知足,天天欢喜,便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由此可见,不可用物质的多寡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富有,贫富是一个人内心的感觉。这个世界上的财富很多,对于每个人而言,足够本身所需便好,过于依赖金钱和物质,反而会使人变得贪得无厌,甚至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富贵不是生命的主题,快乐和幸福才应是一生的追求。幸福不只在于物质享受,外在的特质只要够满足生活需要就可以,不必为了追求过多的特质享受而丧失人生其他的乐趣。已经拥有的,便是好的,便是财富。

人生的七种财富,需要我们用心修炼才能获得,心中的财富和资粮能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当我们在忙于追求、拼搏而失去方向的时候,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已拥有的财富,如此便能领悟到财富就在心中的真谛。

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

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意味着我们能用心灵的智慧觉照(佛教术语,觉是觉知,照是照见。意指向内观照己身以达到洞彻外相的境界)这个世界。

诱惑是生活之路上遇到的蝴蝶,很多人都被它美丽的翅膀迷住了双眼,误入歧途;诱惑又如冰山雪莲,让人甘愿置生死不顾而追求。钱财是诱惑,功名是诱惑,利禄是诱惑……红尘本就不净,而这种种诱惑更让我们的心蒙上了一层灰尘,最终使我们在诱惑中迷失了自我。

虽然世人皆知诱惑苦,但仍无法抵制诱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无欲无求的人,不仅不为诱惑所动,还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为,同时也保全他人的尊严。

印度安陀国有一个年轻的小沙弥,他年纪虽轻,却有高尚的志愿与清净的内心。

一次,他独自一人去化缘,在他必经的街道上看见了那个每天都等他的姑娘早已等在门口,这位姑娘早已对小沙弥心生爱慕。

平日里,姑娘对小沙弥是恭敬有加,但这天,姑娘的父母不在家,加之她对小沙弥的感情已深,因此便壮起胆子邀请小沙弥进屋,然后用言语挑逗,用肢体诱惑他。心性纯洁的小沙弥知道少女的企图后,不为所动。但这姑娘纠缠不休,还把小沙弥关在房中。小沙弥本想严厉地呵斥她,但又怕伤害了姑娘的自尊心,于是小沙弥为了护教,为了守清净心,便拿起桌上的剃刀自刎了。

看到小沙弥自刎,姑娘惊慌失措,又是懊悔又是难过。她觉得很对不起小沙弥,于是就在父母回来后将实情告诉了父母。姑娘的父母听了她的陈述后被小沙弥的德行所感动,怀着对小沙弥的敬佩心,他们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官府。

这件事情传到了国王那里,国王认为小沙弥的德行与修为不能被辜负,便对姑娘的父母说:“让你们的女儿化装游行于四城门。”于是,这位姑娘将自己打扮装饰得异常好看游行于四城门的街道上,目的是让人知道,小沙弥的德行十分崇高,以至于这样美丽动人的姑娘都不能打动他。

小沙弥为守住自己的清净,也为了不伤害诱惑他的姑娘,不惜以身赴死,其信念之坚,心地之善,令人叹服。

同类推荐
  • 白话观无量寿经

    白话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又称《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与《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共为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合称“净土三经”。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帝女谣

    帝女谣

    我叫王婉儿,出生在苍梧国南陲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人说,我出生的那天,有紫霞从东方来,散在我家屋子的上空。也有人说,自我出生,家中满园的繁花尽谢,三年寸草未生。我本以为我的一生就会是安安稳稳地在这个小渔村中度过,如邻家的赵家姐姐一般,在14,5岁的时候嫁给一个健壮有力的渔家汉子,生几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每日里织布补网,等着载着我家男人的渔船在天海间由不见到见,由小变大。然而这一切在我五岁那年,忽地就变了。
  • 终极一家之彼岸花

    终极一家之彼岸花

    回忆当初,夏美发现自己错过了好多,如果在来一次,她一定当一个合格的夏兰荇德家人,可以跟小哥还有势利鬼并肩作战的妹妹。如果再来一次,她一定不会再花痴,在喜欢上一个喜欢别人的人。
  • 王灵界

    王灵界

    生命本就是一个沉重的东西,我所想要展现的仅仅是一个梦,一个重复做了好多年的梦境。若你也曾梦见过这些,我希望,你不曾和我一般,满是心殇。
  • 巫凰

    巫凰

    她拖着残破的身躯,一步一步向他靠近,颤抖的嗓音问道:“为什么?”他紧抿着下唇,凉薄的话语比十月的冷风还要刺人入骨:“你们很像。”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曾有一男子对她说:“如果你为了天下苍生牺牲自己,那我便杀尽这天下人。”在桃花绽放的时节,曾有一男子对她说:“我不会强求你,但你要记得,有一个人,一直在等你。”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爱错了人……
  • 丹心剑神

    丹心剑神

    黑夜之下,少年眼睁睁地看着师父死去,他看向枯寂冰冷的星空,苍天诅咒?总有一天,我会捅破这所谓的苍天!……一滩不堪的烂泥,也敢面对浩瀚的星空!一枚黯淡的剑心,也能掀起无边的风暴!天地为炉,万物为药,熔炼绝世神丹!剑斩六鬼,魂御太虚,成就不败剑神!一眼万世轮回,一步仙凡无间,一剑仙神尽灭!
  • 酆都鬼卒

    酆都鬼卒

    离冥火与鱼诀最后一战,离冥火陨落。离冥火魂飞魄散前,将一缕精魂融入自己的九阕玉,指望通过九阕玉滋养自己的那缕灵魂,让自己慢慢的苏醒恢复。爆炸中九阕玉从四梵天堕落,无意间流落到了下界的凡间。两千年过去了,九阕玉被一女子无意中拾得,之后女子便莫名其妙的诞下一名婴儿。宿命在延续。。。。。。。。。。。
  • 邪皇惊世

    邪皇惊世

    为爱无悔终觉醒道家云老心中藏创世神功从天降笑看风云两岸伤诸邪崛起路茫茫披星斩月向天狂道魔林立皆无妄唯有邪皇镇中央
  • 饕餮的学校

    饕餮的学校

    一中是全国高考状元基地。每年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古老师,都会带着学生们进入独院进行魔鬼式的封闭式学习,每届都会有学生因不堪重负导致疯狂。新一届高考造就了一中的历史之最。正在学校准备给古老师开庆功宴的时候,古老师离奇失踪了……
  • 重生—末日媚王

    重生—末日媚王

    她,杀手榜上的第一名,在末日到来时,因有好的身手和异能生存了4年,却再一次杀丧失的时候无故重生到末日前五个月,这次,空间大限,看她如何在末日中生存。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