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10800000026

第26章 活跃的当下(2)

生活和概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日常生活是我们每天单调地去办公室上班,不断地被孤独、痛苦、恐惧折磨等等。那些事,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过程,是我们生活中每天在发生的事。如果我们的生活充满痛苦,如果我们没有东西吃,如果我们的亲人死了,如果我们聋哑痴呆,那么这些痛苦、饥饿、死亡、生病和概念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观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论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世界。一旦我们走进那个抽象的领域,我们将会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帮我们解脱痛苦、摆脱恐惧吗?不能,所以,只有当我们完全抛开概念去生活时,才真真切切地领悟到生活是什么。

当欣赏一朵花时,能够不带任何概念地去研究,只是静静地去看,去觉察它的美丽,那样我们就容易和花融为一体,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能够不用“经济学家”、“政治家”、“老师”或“学生”、“妻子”或“丈夫”等种种概念和词语去看他们,抛弃那些概念所附加在人身上的相关形象和过去的意象,而只是和他们交流,去听他们说话、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那样,交往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交流的冲突和矛盾。当我们不再用成功、幸福这些概念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语言难以描述的美感。

我们追寻快乐的原因

快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幸福,一面是痛苦。我们在追求快乐,一切都奠基于此。思想延续了快乐,也延续了恐惧。

——《智慧的觉醒》

快乐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寻找的一个东西。人类千万年的历史,其实说起来也就是一部追求幸福快乐的历史,所有的宗教,也无不以幸福快乐作为对人的许诺和诱惑。

上帝在巡视人间时,见到人们都不珍惜快乐也不幸福,于是便决定将幸福和快乐隐藏起来,让人们不那么轻易得到。可是,要藏在哪里人们才不能找到呢?

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黑暗的角落里。这样人们就看不到了。”上帝摇了摇头。

另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大海底下,人们一定发现不了。”上帝听了还是摇了摇头。

又有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就需要花费大力气才能找到。上帝还是叹了口气。

另一位天使说:“那我们把它藏在人类的心里吧。因为人类都习惯到外面去寻找幸福和快乐,而从来没有想到从自己身上去挖掘。”这时上帝终于满意地笑了笑。

从此,幸福和快乐就深藏在了人们的心中。而愚钝的人们竟然真的就没有发现这一秘密,总是急切地到处寻找快乐。

我们在追求快乐,一切都奠基于此。我们想要很多各种各样的快乐,天堂的快乐、尘世的快乐、家庭的快乐、肉体的快乐、金钱的快乐、交往的快乐,快乐在驱使着我们去做一切事情。幸福和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生机和动力,变得暗淡无光毫无乐趣可言。

为什么心灵会追寻快乐?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哀,所以我们寻找一种能够缝合心灵上的创口的事物,并将它命名为“快乐”。我们是那样虔诚地相信,如果没有快乐,那么我们将变得寂寞空虚、心神不宁、惶恐不安,心智也将变得麻木迟钝。所以我们的头脑驱使我们去找到一个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和恐惧的东西,而这归根结底是在逃避,在这种逃避当中必然会带来新的、更多的痛苦。

我们已经看到,是我们头脑的思想制造了恐惧,现在思想又要求我们去寻找快乐,所以在同一个头脑当中,并存着悲喜两种相互矛盾的状态。如果我们检查过自己的快乐,观察过、留意过、探究过那些快乐的背后,就会看到哪里有快乐哪里就有痛苦。我们没法要一个而不要另一个,我们一直在要求更多的快乐,因此也一直在招引更多的痛苦。

只有当我们接受了痛苦,才是真正地理解了快乐的本质。正如卡耐基所说:“我们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当我们看到浩瀚无垠的大海、广阔无边的天空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能够知觉到它们的美丽和可爱,从而由内心升起一股快乐、喜悦的心情,那就是看的快乐。当我们聆听大自然的每一个声音、欣赏这些声音中的高低起伏,我们从中得到的一种轻松、开阔、宁静的享受,这就是听的快乐。在快乐中,我们没有工作的烦扰,也无需为生活的柴米油盐算计,更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纠缠其中,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彻底的、纯然的、忘我的享受。

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

只要存在中心,它的空间就必定永远受限。就像一个住在监狱里的囚徒,他有在院子里散步的自由,但他永远是个囚徒。

——《智慧的觉醒》

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中心,我们的心像监狱里面的一个囚徒,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自由。这个范围内有一个中心点,不断地向外扩张但却永远没有出路。我们的文化、传统、记忆、宗教以及类似的种种制造了那个中心,经济上的压力也促成了那个自我的中心。

如果我们讨论关于生活的概念以及生活这个问题,也许会碰到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因为其他的所有问题都包含其中了。正如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在其诗中《时间、空间》写道的:“时间、空间,你们是世界的唯一主宰。”我们的生活以“我”为中心,在一定的空间里面,靠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串连起来,形成生命的流动的过程。所以生活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间、空间和中心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时间是指什么?有通过钟表显示的时间,即物理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达成、实现、努力的时间;成为什么的过程;以及作为记忆、习惯、传统的时间。物理时间是我们维持秩序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如果没有那样的时间,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赴约,人类的生活就会陷入一种失序的混乱状态。除了这个物理时间,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思想发明的时间,即实现某种东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思想、记忆创造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思想是昨日记忆的反应,思想的延续性就像时间一样持续不断。思想形成了一个中心,包括愉快的和痛苦的记忆,它营造了自己周围的空间,包括暴力、欲望、贪婪、绝望、痛苦和无知等。于是我们期待用明天的美好来慰藉今天的痛苦,就像《飘》中斯佳丽所经常说的一句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心理上的“明天”真的存在吗?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有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的始末,总是把目光放在过去而没有真正地活在现在的这个时刻,那么时间的问题就产生了。

时间不是自由的因素,空间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自我保护和进行扩张的需求,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必须有空间,包括外在的空间和内在的空间。没有空间,就会产生暴力,自我会在空间里面不断地进行扩张。如果我们住在一间狭小阴暗的屋子里面,房子位于拥挤不堪的街道上,周围没有任何开阔的空地,没有可以轻松呼吸的新鲜空气,我们就会感到局促、压抑、紧张,一旦工作、家庭、人际关系产生任何的矛盾,就会刺激我们产生一种想破门而出的冲动,暴力从中而来。

同类推荐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随风逝去的爱

    随风逝去的爱

    修饰的谎言掩饰的悲伤,繁华落尽,只为一句赞美,曾经的致爱,如今的陌路,离别的眼泪,谁来唱完这首悲伤的歌?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眼不见,未尽

    眼不见,未尽

    穿越到暑假,于是一场寻找之旅就此展开,对于未知的迷茫与恐惧,他选择了坚强面对,对于已知的,他选择了初心,勿忘初心,放得始终!眼不见,未尽!我们,不见不散!
  • 绝缘教主的花心娇妻

    绝缘教主的花心娇妻

    神秘的珠子将她送入异世,难道真的是命中注定.....反正活着也是活着,在哪过不一样,抱着这样的心态,就变成了这样....自恋老头成师傅!腹黑狐狸成师弟!逗比家人欢乐多!三胞胎啊四胞胎!坑爹伙伴不靠谱!还是单打爽的开!傲娇萌宠求打包!我这不是托儿所!还有神秘大师哥!切,扔一边再说!某霸道男:吆!胆子不小!是准备让我在墙角生蘑菇啦!某无耻女:吆!您老是化人形植宠,蘑菇啊!珍稀品种!某霸道男嘴角抽搐....某无耻女仰天狂笑....且看腹黑夫妻如何征战沙场....不对,是如何一路坑蒙带拐骗的祸害整个大陆。
  • 颠覆异世界

    颠覆异世界

    天空一声巨响,xxx闪亮登场!她从天而降……
  • 第三把枪

    第三把枪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所组成的,可是神为什么要让人只能通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因为人生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塔木德》黑白善恶到底由谁来界定,是华丽的颓败,还是肮脏的纯洁…………
  • 璟承言诺:此生不换

    璟承言诺:此生不换

    三年前,他们是一对恋人。三年后,他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因他姐姐的事和三年的思念想着对他好点,可他却愿意相信之前强加给她的罪名,对她冷眼相待。几番下来,她已觉得心累,想要放弃了,而真相却越来越明显。他开始慌了,因为他发现她的光芒愈加,身边围绕着不同出色的男人,且从未伤过她心。不能确定的是,自己伤她那么多,她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爱着他。
  • 冷心绝情

    冷心绝情

    上最好的学校,有最高的地位,可这些有何用?她想要的是一份最真实最温暖的情感,可是那些人却想尽办法企图把她从王座上扯下来,独霸王位。谁知道高高在上的女王是那样的脆弱......
  •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唯美:月光下的约定

    她,和他们有着特殊的关系,可是因为一场车祸,她忘记了所有……长大以后,她,和他们再遇见,却对他们毫无感觉……
  • 乡俚那些事

    乡俚那些事

    《乡俚那些事》共分两个部分,上部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以薛宝珠为首的一群留守妇女,在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组织姐妹克服种种困难成立车队、筹建山庄及农民合作社和留守儿童学校等勤劳致富故事。下部讲述了退休老教师魏明伦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在果园种植,水产养殖和公司加农户的现代化农村生产方式转变中,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乐于奉献、发挥余热、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全篇自始至终,充满了正能量,是激励乡村后一代不断“建设家乡、美化家园”的进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