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900000027

第27章 人生礼仪(4)

第四节 丧葬民俗

生老病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违背。

生命的诞生是人生旅途的开始,而人的死亡就是人生旅程的终结。

就社会的人而言,来到人世间,固然重要,但生命的终结也同样重要。因为,人们不仅把死亡看成是一件自然事件,而且还把死亡看成是社会性的事件、文化性的事件。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而这就揭示了中国人生死观的深层内涵。

一定的具体的民俗事象,总是蕴涵着特定的民俗文化观念。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信仰习俗就与丧葬文化联系在一起。土家族认为,人有两个灵魂,一个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另一个是鬼魂,生活在阴曹地府里。

正是因为灵魂的存在,所以,土家族人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会到另外的世界生活。鬼神信仰是人类原始信仰之一。人们认为鬼魂有它们自己生活的世界,鬼魂也同样具有人一样的欲望,因而逐渐形成墓葬制度。墓地被认为是鬼魂生活的地方;尸体的处理也必须使鬼魂感到舒适,并要举行葬礼以对鬼魂表示安抚。鬼神信仰中的阴间观念,被宗教发展为地狱观念,同时形成与之相对立的天堂观念,在阶级社会中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不同民族的丧葬礼仪相因成俗后,就逐渐形成一个民族的特定的文化模式。丧葬仪式程式化以后,就有了特定的服饰、特殊的禁忌,丧葬方式、丧葬器具、丧葬墓地以及扫墓习俗等也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重庆土家族的丧葬习俗是重庆土家族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的产物,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涵。

一、土家族的丧葬形式

我国的丧葬形式很多,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崖葬、树葬等。不同的丧葬形式,与该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有密切的联系。闻一多指出:“在森林中狩猎的民族多实行树葬,亦称风葬;游牧民族有的实行野葬;滨水而居的一部分民族多实行水葬;有的民族以火葬为最洁净,碎尸让鸟食尽为吉祥;很多农业民族则实行土葬。”“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丧葬形式改为土葬。

“改土归流”以前,土家族实行火葬或者(岩棺)悬棺葬,人死以后,环绕尸体边哭边歌边舞,然后将尸体弃置在野外。如唐代张鹭《唐朝佥载》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宴饮舞戏,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岩凿龛而葬之,自山下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孝,即终身不复祭祀。初遭丧,三年不食盐。”《酉阳县志》云:彭水县城东30里(15公里)地势十分险恶,“仰视石壁,上有木柜五,每二柜为一对,每对相去数十丈(约33.3米)下临河,约二三十丈,低者一二十丈。木柜长约三尺(1米)许,高二尺(约0.66米)置于石壁稍凹处,柜脚下用小石砌垫,风霜雨露,一无所蔽,木色灿然若新,榫缝皆历历可睹。”黔江有柜子岩,那里有悬棺:“邑中胜景一曰木柜悬崖,官渡河、栅山皆有之,多在深潭峭壁间,人迹罕至,故莫之所贮何物。唯泉门口崖直五柜,采硝者曾到其处,得以探实迹焉……云崖间二场一场三柜,即硝洞一场二柜尤高绝,从无能至者。柜二槅,槅三箱,箱约长三尺,高半丈。中贮白骨一具,折作四段,足指在下,次腿,次腰,头骨最在上,有数头满口尽大牙,无小齿,余齿大若指,手足骨俱长,甚计其高不下二寻。衣冠俱化,有掌大白绸杂骨间,着手成灰。”《秀山县志》载:“石堤北为仙人岩,石刻峭削,庞然临水,崖半方穴如凿,内庋朱匣。这种葬穴,远视犹置木箱于岩穴,故又称‘仙人木’、‘箱子眼’,为酉水先民岩葬习俗遗迹。”石柱龙河中下游两岸也有岩棺葬,“仅下路乡三五大桥至三店乡四方石,约40公里的龙河岸石上,尚存岩棺群130多处。双庆乡羊耳坡柜子岩岩棺群有43穴。”“改土归流”以后,实行土葬。

土家族是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人们以农业为根本,视土地为生命,因此人死之后“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把死者埋葬于土地中,他们的灵魂才得以安息。因此,在土家族地区,普遍实行的是土葬。

二、葬具

埋葬死者尸体的葬具(殓具)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民族中有所不同。我国古代有土棺、木棺、革棺、石棺、陶棺、船棺、竹篾棺、铜棺等葬具,有的民族还有以铜鼓、树皮、树枝等为葬具的。土家族的葬具以木棺为主,另有陶棺、竹篾棺等。

木棺的质料有讲究。俗话说:“千年柏树万年杉”,也就是说,最好的材料是用杉木制作的棺材,其次是用柏树制作棺材。但杉木。

柏树比较昂贵,因此贫穷人家一般用松木制作棺材。土家族人认为,枫木做成型材后容易变形,所以,不能用来制作棺材,否则死者的尸体会发生变形。

棺材的制作有讲究。制作棺材的树木,要经过至少1个夏天以后才能用;木匠要富有经验者,一般的木匠则不行。有经验的木匠,能根据第一次砍劈木料的情况,断定将来使用棺木者的健康状况等。

棺材除本色外,一般用漆涂成红色或者黑色。

三、坟墓

人死以后,要入土为安,就要为死者选择埋葬的墓地。墓地的选择与祖灵崇拜有关。“原始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仍和生前一样生活着,因此要待死如待生,这样死者才能庇佑子孙。”土家族重祖先崇拜,对死者的坟墓有特别的讲究。

(一)墓地的选择

“改土归流”以前的墓地没有标志。人死之后,就埋入祖坟之地。“改土归流”以后,注重墓地的选择。选择墓地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死者自己的遗愿;二是风水思想的影响;三是宗教信仰的影响。

(二)墓地的种类

1.岩洞葬

即利用天然岩洞搁置棺材(有的棺材有木箱盛头骨)比如在彭水郁江、高谷、龙洋、犀角岩等地,在秀山的石堤、酉阳的后溪等地也有。

2.石拱墓

石拱墓是用未经加工的天然石块或经加工的方形、长方形石块拱成。有的石拱墓没有墓道,有的石拱墓除墓室外在一侧有墓道,呈“丁”字形。石拱墓高一般2-3米不等,宽约2米。笔者在彭水县岩东乡看到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坟墓,当地人称“花坟”。该墓分内外两层,外层“朝门”。坟墓本身又分为5重,上有各种文字(记载死者事迹、坟墓字向等)图案(罗汉像、折子戏、百孝图等)均精美异常。

3.砖拱墓

用墓砖拱成。这种砖,一端有榫,长30-44厘米,宽15-22厘米,厚7-18厘米。墓砖上有几何纹、车轮纹、太阳纹、菱纹及其他文字、图案。有的墓,墓道与墓室方向一致;有的墓室分为前后两室,前室置陪葬品,后室置棺材。这种墓,在地面无标志。

4.长方石盒墓

上下左右前后均为加工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板,由2-10函并列,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墓葬。一般建于高约2米的土坎间,也有建于坡上突出地表的,无明显的封土痕迹。墓上为耕地、草地或林地,每函之间用石板隔开,在隔板的外端,刻有粗犷的瓶花、动物、花草。

摇钱树等图形。墓碑呈长方形,长约70-100厘米,宽约30-50厘米不等,横置于墓门上端。碑上刻墓主姓名、后代姓名及造墓年代等,由石匠用錾子随手刻成。

5.石(土)封墓

“改土归流”后,改一排多函的石板墓为一人独葬或夫妻合葬的石(土)封墓,把石板墓室从地上埋入地下,称为“榔”,或“生基”。“生基”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桶子”,用石板镶砌成一个石棺,前面开有活门,上面一层地面上用石砌或土垒成前高后低、前宽后窄,中有斜脊、状若“鼻子”。坟的前端用预先设计加工的各形石块砌成一重、两重或三重檐的仿木结构歇山式门楼。埋葬时将活门打开,置棺木于石棺内,然后密封,即为坟墓。

我国在周朝以前的墓葬是“不封不树”的,即既不封土也不种树。“墓”和“葬”二字的起源本就有“没”和“藏”的意思,所以周以前的陵墓一般在地表上是没有痕迹的。随着人们对山川的崇拜,墓的形式逐渐演化为封土堆,即“筑陵以像山”,而“陵”字本身就是山的意思,本来是一般墓穴的称谓,在秦始皇之后才作为皇墓的专称。

在土家族地区,清代初年的坟,前面多为圆形,称为“团坟”,或“筲箕坟”。墓碑嵌在正中,无檐形顶,至多只有一重檐。后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经济的繁荣,土家族人的墓面越来越高大,雕刻、文字越来越精美。有的墓前用石板铺成“拜台”,有石香炉、石桌、石凳等;还有用条石或板石砌成花墙的陵园,进门处有石牌坊,为1-3重歇山式门楼,前后均有鼓形卷草纹的扶衬,比坟墓本身还要高大壮观。这种情形,彭水县岩东乡的“花坟”至今还有所保存。

墓碑嵌于墓的正中,有的碑外还有碑罩,刻成窗格形、门形、宝瓶形等,碑文、墓志铭、墓志、墓联、墓额等的文字典雅,对仗工整,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为当地名人手笔。阳刻、阴刻或双钩,刻工精致。在墓面、陵园及进门(牌坊)的相关部门,刻有各种姿势的罗汉、龙、猴、狮、鹿、虎、牛、马、羊、狗、凤凰、白鹤、蝙蝠、蝴蝶、鱼、青蛙、蛇等动物,以及花、草、琴、棋、书、文房四宝、剑、鼓、摇钱树、海螺、云纹和各种人物、各类图案及花边。有的还有传统的折子戏,民间传说故事及墓主人生前生活场面的浮雕;有的墓上还刻有墓主人的头像或全身像。墓碑的正中一行,为墓主人的姓名、称呼。按民间风俗,其字数要按“生老病死苦”的循环序数“生起生落”,共6字。

11字或16字以求吉利。一般为“故显考公讳墓”或“故显妣母氏夫人墓”,右边刻直系亲属,按辈分排列;左边刻旁系亲属,也按辈分排列。碑序(墓志)一般刻在两边的边碑或石柱内侧。碑序前一行的字数也按“生老病死苦”的生起生落推定。后面刻的建墓年、月、日那一行的字数也按此推定,但要落在“老”字上,形成“两生合一老”的格局,以求吉利。

代表墓的方向(字向)的“望山石”,显得特别重要。除了要按“地仙”、“钉桩”时规定的方向造墓外,墓顶的“望山石”,也颇费心机。

石墓的“望山石”有不同的形状:有山字形,即中间高两边低的笔架形;有牛角形、牛角双龙形、牛角双凤龙、蝴蝶形、蝙蝠形、双凤朝阳形、双鱼翘尾形、双龙戏珠形、有纱帽形、元宝形、卷叶花菱形、波涌红日形、叶托仙桃形、卷草罗汉形等。有三角形,正中刻圆形的福字、寿字或万字,以及各种圆形图案等。还有扇形、葫芦形、罗汉形。

帽盒形、剑锋形、屋脊形等。

当然,如此豪华的坟墓并非一般人家所能拥有。清光绪《黔江县志》载:“富有者石坟墓,状如山,立以石碑表示家族之盛,穷者往往以草席薄棺葬之。”可见,石坟一般是富有人家才能修建,平民百姓只能修建土坟,简单埋葬。

四、仪式主持

“改土归流”以前的丧葬仪式由土老司主持。人死之后,要在死者房舍周围以及附近的十字路口,插上若干竹箭,同时,在堂屋神龛的顶部揭开几块瓦开天窗,名为“开天门”。在堂屋中间搭建一座两人多高的台子,名为“哈哈台”。天窗口放置一纺车,院坝中竖立1根大竹桅杆,将一匹几十丈长的白麻布,一端系在开窗口纺车上,中间遮过神龛、铺过“哈哈台”,从堂屋经过,再将另一端系在竹桅杆上,名为“天桥”。对死者沐浴后,穿上寿衣,平放在“哈哈台”上,面部用草纸遮盖。

丧葬仪式由土老司主持。土老司在祭祀活动中,先将天窗口的纺车倒放3次,然后手摇动铜铃,对死者进行祭祀。“改土归流”后,特别是随着佛教、道教在土家族地区的不断渗透,丧葬仪式主要由道士主持。

五、丧葬礼仪

在“改土归流”以前,土家族是土老司主持丧葬礼仪。“改土归流”后由道士主持丧葬仪式。基本程序如下:

1.制作寿衣

年老之人,一般要提前准备好寿衣。寿衣的布料有考究,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唯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颜色一般是红色、青色、蓝色,不能是花布或者颜色艳丽的布匹;布料的条纹是经纬纵横,不能有斜纹。寿衣的数量是单数而不是偶数,上装与下装数量相差两件,即如果上装为9件,则下装为7件。多则9件,少则5件,一般是7件。寿衣不能用扣子,全部用带子系,表示子孙(带子,世代有子)绵延。

2.封赠

老人在临终前,要把儿女叫到身边,布置身后之事。一是对后事有所交代,二是对儿女进行嘱咐,说一些吉祥的话。遗嘱就内容而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对生命的眷恋;二是对后事的安排,如何处理闲杂事务,如何办理丧事,如何分割财产等;三是对子孙的训诫。

土家族民间认为,如果死者有什么心愿未了,死后会含泪不瞑。

要由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用手抚摩死者的眼睛,让他瞑目。

3.接气

死者即将停止呼吸时,由子女或者其他亲人将他抱在胸前,以使他呼吸顺畅,叫接气。如果死者生前做过屠夫,那么他临死之前,家里人要用一块大红布,把他的手包起来,伪装成被斩断的样子,据说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在阴间被他宰杀的牲畜咬手。同时,家里人还要在死者的嘴里放上一枚铜钱,这叫做“含口钱”。人死后,要立即给死者调头,表示人生的道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4.送终

老人断气之时,如果有儿女守护在旁边看着老人咽气,说明老人有福气有人为他送终。如果某人没有能为老人送终,说明他没有福分。

5.推帐子

老人在临终前,家里的人要撤掉他床上的蚊帐,否则就会被罩在“天罗地网”之中,死者的灵魂便永世不得超生。或者,死者就会因为蚊帐笼罩而在阴间走错路,误入“枉死城”受罪。

6.放火炮

人死以后,要及时燃放火炮,其目的有二:一是告知乡邻,说明某家有人去世,届时乡邻会带着蔬菜、粮食等礼物来帮忙做事;二是通过燃放火炮,赶走野鬼,让死者的亡魂顺利到地府报道。

7.烧落气钱

人死后,他的亲人要守护在旁边,及时烧落气纸钱(纸钱)和“老头柑子”(将纸钱封好,外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等)一岁一封,让他在前往阴曹地府的途中,有钱做盘缠,有钱疏通关节,免受各种关卡鬼魂的刁难。

8.停放尸体

人死以后,将床上的席子、铺草、被褥、床单、枕头等烧掉,同时要用门板或者木板并排在一起,搁在板凳上,再将尸体放置在尸床上面。死者的面部用黑布或者白布遮掩,不能对着光线;脚用麻线捆扎,不能分开。

9.点长明灯

在脚下点脚灯,给死者到阴间照路。亲人要在停放死者尸体的门板或模板下面,点燃油灯,名叫“长明灯”。此等一是让死者感到温暖,二是为他前往地府照明。长明灯要有筛子罩住,不得熄灭,要将死者抬到墓穴后才灭。

10.送信

送信是报丧仪式,即把死讯告知有关人员。死者去世的当天,要指派专人,分头送信通知亲戚、朋友、邻居等。亲朋好友接信后要前往吊唁,送挽联、祭幛,打锣鼓,吹唢呐,闹通宵,称为“坐夜”。客人来,孝子要给长辈下跪,而客人或长辈要说“发起”,请孝子起来。丧家要给亲朋好友发一段白布包在头上,叫“开孝”。按来客的亲疏辈分,发七尺、五尺或三尺,开“单孝”或“双孝”(即每家发一段或两段)

11.净身

净身又叫“沐浴”,在《礼记·丧大祭》中就有记载。有专门从事“沐浴”职业的人给死者沐浴、梳头和穿戴。男性要剃光头,女性则梳辫子,有发髻的要散开,重新梳成辫子,并扎上红丝带。

12.穿寿衣

沐浴后,给死者腰上按一岁一根(一般比实际年龄多系几根)的原则,系上“腰线”,用白绸(或白布)裹尸,再穿寿衣、寿鞋。女性头上包青色丝帕,男性则戴有两条带子的青色方巾;如果男子的父母还健在,还要包上“孝帕”,戴孝入棺。寿衣少则3件,多则13件,穿单数不穿双数,但不穿5件。生前任官职的则穿礼服。然后盖上红底黑边的“衾被”。

13.入柴

死者“穿戴”整齐后,就放置在棺材里面。先在棺内备好枕、衾被、冥巾、纸卷等,由亲人将遗体抬入棺内,然后在死者右手掌中包些盐茶米豆,以此为“路粮”,将棺盖上,但不封,再把灵柩横放在堂屋正中香火下,有的按男左女右的原则,放在堂屋的左侧或右侧,仍点脚灯。此前,先用白纸将“天地君亲师”等牌位盖住,以免凶气冲了香火,发丧后才能扯去。有些地方,还要“装像”,即在灵柩的头端立一个与死者等身的、穿上死者衣服的草人,用灰面、泥土或竹编纸糊成死者人头模样,画上眼耳口鼻,接受祭奠,发丧后烧掉。

凡在外地凶死或病死的人,尸体不能抬进家门;入殓后,灵柩只能停在大门外面。为了保证亡人能够落个尸首完整,据说,凡是亡人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都应殓入棺内。比如老年时,脱落的牙齿,以及小殓沐浴时所剪下来的指甲。这时,家属必须把它们放入棺内。

入棺后,孝子及亲属按亲疏嫡庶的辈分穿不同的孝服,包不同的孝帕,披不同的麻纱。凡有客人前来吊唁,孝子则拄外缠白纸条的苦竹棒做成的“孝棒”跪地迎接。

14.设置灵堂

灵堂设在堂屋。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精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搭灵棚规模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而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油然而生。

15.哭丧

死者去世后,土家族有哭丧的习俗。哭丧表达的是各种复杂的情感。他的亲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感到极大的悲伤而哭泣;在死者生前没有尽到孝道,或者自己觉得有对不起死者的地方,或者想到自己的凄苦等等。哭丧的多为女性,男子一般只是伤悲落泪而不哭泣。女性在哭丧时,要述说亲人的事迹,宣扬死者的功德,而且是捶胸顿足、声泪俱下,非常感人。如果某家无人哭或者哭的人少,哭得不够悲切等,都被人们认为有问题,要么死者无能,要么子孙无能,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今天的土家族地区,有专门从事哭丧职业的人。

16.做道场

(1)招魂仪式。

古代很早就有招魂仪式,据《仪礼·士丧礼》载:“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向之。极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篚,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说人死后,要从前方升屋去招魂,手里拿着死者的衣服北面呼叫。如果死者是男性,就直接呼叫他的名字,呼叫三声,希望死者的魂魄回归于衣服,然后从房屋的后方下来,把衣服穿在死者身上。《楚辞》著名的《招魂》、《国殇》就是用来超度死者灵魂的。

土家族招魂要唱经文。经文内容主要是讲述人生的苦难和历史故事,一是召唤死者的灵魂归来,二是告诫后人要多做善事,否则要受各种惩罚。同时,还要悬幡。悬幡就是在死者家附近的树上,用竹竿或者木杆悬挂一块有特色图案的布,它有双重含义:一是招魂,二是报丧。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3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3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一些人的攀比心很重,即使借钱借粮,也要办好丧事,做好道场。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7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7天一祭,“七七”49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应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的七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生,而重生为人了。

(2)跳丧。

在重庆地区的石柱土家族就有“死亡不从凶而从吉,家家燕乐闹丧”的习俗。

土家族一直有“红白喜事”的说法。红喜事当然是指结婚喜庆,而白喜事就是指办理丧事。土家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他们认为,死亡只是人们从一个世界到另外一个世界,不必悲伤。所以,土家族“习俗死亡,群聚歌舞,辄联手踏地为节。丧家椎牛多酿以待,名踏歌”。“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过新春”。《随书志》也说:“老人死,置尸棺舍,领里少年,各持弓箭,绕棺而歌,以箭扣弓为节,歌其生平乐事以致终卒。”从这段史志看,这很可能是巴人最早的“跳丧舞”,其意是远古的人们用弓箭驱邪防鬼,为亡者歌功颂德,相似于现在人们为死者开追悼会。

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稳、舒缓,和着节奏强烈的打击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

死亡后跳丧有两大前提:“一是亡人的父母尚在不能‘跳’,除非有抱‘灵牌子’的人;二是要有后人才能‘跳’,即无后者不能‘跳’。”

跳丧既有娱神的功能,也有娱人的作用,人们往往通过跳丧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重庆土家族还有打绕棺的习俗。打绕棺也叫“串花”或者“穿花”,一般在死者入殓至发丧之间举行。由巫师或道士带领孝男、孝女打着法器念着咒语绕棺木数周,叫“打绕棺”。“打绕棺”的程序包括“开堂”、“请神”、“开孝”、“哭灵”、“绕棺”、“穿花”、“解结”、“传灯”。

“上桥”等。

17.上坡出丧

又叫“出殡”,俗称为“送葬”。出葬这天,按阴阳先生选定的时刻(在黔江、秀山一些地方,一般出葬时间为早晨)孝子再次祭奠后,由巫师或道士手执一把点燃的干竹槁,在灵柩前上下左右环绕一圈,口念“起灵词”,并用斧头将事先放在灵柩边装着祭祀活动中所烧纸钱灰的土碗或瓷碗打碎,叫“打灰碗”。据说,这碗是死者在阴间吃饭用的,火灰则表示已将子孙烧化的钱币带去了。打灰碗时,做法人高喊一声“起”,抬灵柩的及众人随着也喊“起”(喊“起”的声音要大,要整齐,象征后代从此“起”和“发”)即将灵柩抬往墓地。此时,炮火连天,锣鼓齐鸣,全家哀号。护柩送葬的棺材上盖有棺罩,罩上绑一雄鸡(现在是男性的灵柩上放白鹤,女性的灵柩上放凤凰)以隔邪气。

一人在前丢纸钱,谓之“丢买路钱”。最前面是打火把引路的,接着是放鞭炮的,丢买路钱的(即一路上丢纸钱的)长子端灵牌,次子或其他亲属扛“引魂幡”紧跟在后面。如果死的是男人,妻子不再改嫁,便去送葬;要改嫁的则不送。送葬的男孝女孝到了墓地后,磕了头后,回头就往家里跑。据说,谁先跑在前面就先发财。无论男孝女孝从墓地回家时,须先从屋前烧的香树枝上跨过,据说,可以熏去凶气。

天大地大,死者为大,凡灵柩过路之地,有庄稼可以践踏而过,有障碍物可以拆除而行,主人不加干涉。俗话说:“凡亡人踏过的地方,有损失,第二年能够补偿”。

出殡的时候孝子不能吃干饭,必须另外煮稀饭吃,否则以后会吃饭哽人;必须有全体后代“唱哭”,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的美名,孝子贤孙们在此确实也颇费了一番心机,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的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夫或哭丧妇,收入还不低。

18.开棺(清棺)

灵柩抬到墓地,先搁在板凳上,等巫师或道士做了法事后才落井。落井前,要4人各抓一角,展开床单之类的东西遮盖棺木,然后打开棺盖,让亲友们最后瞻仰一次遗容,由孝子检查棺内有无铁钉之类的异物,怕有仇家暗中放入祸患子孙,叫“清棺”。如果死者身上有衣物以外的东西,那么,死者的后人就在死者身上有异物的地方出现病症,当地人叫“患多骨”。清棺后将棺材封住(一般用生漆,不用铁钉)

土家族以土葬为主,因此,人死以后要为其寻找墓地。“丧礼:小殓、大殓胥遵古制,殁后多演行文公家礼。一、二日择吉便葬,从无久停柩者。地用佳壤,亦不苟择牛眠。”

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墓穴须事先按堪舆家定的方向挖好,忌重挖。挖坟井时,由孝子先挖3锄,边挖边喊亲人3声,孝子要跪在墓穴用衣服接前3锄挖出来的泥土。挖好墓穴后,要烧芝麻杆子于坑内,叫“热井”。然后由道士在“井”内(墓穴)底部用米摆放成众多的太极八卦图案,同时撒一些朱砂,以接龙脉。继而,道士咬鸡冠,淋血一周,以隔邪气。墓穴挖好后,由土老司或者负责安葬的人主持,落井时,要将棺材放正、放平,要把当天早上用瓦罐煨好的米饭连同瓦罐带到墓地,给孝子尝一口,然后封好,放在棺材左侧(也有放在右侧的)即左手边,叫“衣禄罐”。据说,这是给死者在阴间吃的,还要把烧“老头子”的灰包,放在棺外(也有在清棺时放在棺内的)表示烧的钱已经给了死者。下葬之前还要由死者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1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1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1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3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棺上再喷酒,撒雄黄。孝子跪下先盖3锄土,在盖土时,把第一锄泥丢在孝子的衣兜里(过去人们穿长衫,孝子跪在地上,牵起长衫的前襟兜住)并由巫师或道士封赠“黄金归窖”;有的是孝子边挖边说“请父(母)受地”,巫师或道士封赠“一挖金,二挖银,三挖百事顺”。最后一边盖上垒坟,一边烧引魂幡及灵屋等冥具。然后由帮忙人及抬丧者堆坟。

19.买山

坟垒好以后,即由随往的巫师或道士做法事(也有在落井前做的)向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滴鸡血并贴《买山约》或鸡毛,向孤魂野鬼宣告这块墓地已由新故亡人买了,今后彼此相安,不准欺负,名为“告五方界”。买山还要用长钱12束、板子钱、四官钱及山王钱若干,做法者引孝子环墓地行走一周,表示划定了边界,然后把印有巫师或道士关防的《买山约》、各种纸钱一并烧掉。不做“买山”法事的,在安葬时也要给孤魂野鬼多烧些纸钱,希望彼此相安无事。

20.送亮送火

葬后每天傍晚要去坟前燃点香烛,连续7天为止,称为“送亮”。

同时,还要送火,即用稻草编成的长辫,点上火后,放在坟前,如遇下雨,须找东西盖住,使之不会熄灭。这种稻草辫,一般要燃一天一夜,第二天傍晚送亮时,带个新编的去,接着点燃。

21.祭墓

祭墓是埋葬死者以后举行的悼念死者的仪式。到第三天早晨,所有内亲还要堆一次坟,叫“服三”。满三朝那天,备酒肉香纸等祭品,去坟上收魂,收得魂魄(小蜘蛛或昆虫之类)装进纸筒,放在神龛上供奉,谓之死者上了祖先神位。有的满7天时还要“观花”(也叫“走阴”)民间认为死者7天以后才知道自己死了。通过观花,可以生者与死者对话,交接死者到阴间的情况。服三后,到七月初一夜,要接亡,在屋外摆供品祭奠,也要将亡人剩余的衣帽鞋袜摆出,等亡人回来好穿,全家痛哭悲伤,把亡人接回来安在神龛上。若七月后死的人,腊月初一接亡,腊月三十夜还要给亡人送火送灯。

22.抽枕

如果安葬日子不吉利,则需要在棺木下放竹篾,这样棺木就没有落泥。否则,就会犯各种禁忌,如“月三煞”、“年三煞”、“万人坑。”

等,后果十分严重。以后有黄道吉日时,则抽去竹篾,让棺木落泥,名为“抽枕”。只有抽枕后,才能算正式埋葬。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弟子规·千家诗

    弟子规·千家诗

    本书原名为《训蒙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千家诗》是明清两朝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热门推荐
  •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谁可倾国之乱世小花

    她有两个倾城绝色的姐姐一个母仪天下,美艳绝伦,却被人横刀夺爱,芳魂恨归一个聪慧无双,妩媚天下,却难逃家国飘零,折辱落泥她还有一个英姿飒爽的童年好友,身踏铁骑,指点江山,风云变色,横扫天下,论色、论才、论情、论义,千古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只道是这男人的天下,却为女子倾国。等待、寻觅、创造、掌控,我的幸福谁可独断,只看这倾城小花,于乱世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和幸福。
  • 苍穹尽握

    苍穹尽握

    一次偶然的机会,神魂受损的平家少爷平海潮融合了当世绝顶强者的灵魂,获得了太古强者道统传承。从呆傻少年蜕变成睿智公子,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揭开一个个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地煞境?天罡境?很牛逼吗?在下不过区区玄元境。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书评支持!
  • 凌虚妖帝

    凌虚妖帝

    勇,可破杀千军!谋,可决胜千里之外!仇,定数倍奉还!义,不弃忠勇之手足!天生脉络不通,逆宿命,违天道,另辟蹊径,遁入妖门,创宗立派,睥睨天下,成就一代灵神!后世人称……凌虚妖帝!
  • 刑夫人重生

    刑夫人重生

    刑夫人重生了,若问她今生的梦想是什么,我要比王夫人更贤惠,我有儿子,我要有女儿,我要当荣国府的家,
  • 玄灭八荒

    玄灭八荒

    世人修玄,悟三千大道,三道为尊武道,符道,灵道修武者,刀枪剑戟,拳脚腿功,气吞万里猛如虎,金戈铁马杀名扬。修符者,造化阴阳,窃取天机,俯首笑尽天下棋,翩然落子鬼神惊。修灵者,驭使万灵,掌控五行,风霜雨雪为我用,天雷地火撼九幽。且看我清狂不负韶华,夺将星,揽日月!且看我星火如何燎原,逆生死,戮苍天!少年从边陲小镇走来,揽尽八方风雨,笑傲诸天万界。
  • 把现实变成游戏

    把现实变成游戏

    且看主角怎么把现实变成游戏场,把人命玩弄于股掌之间。神器?那是什么辣鸡,老子我挥挥手就有几百件。战宠?龙骑?天使?那都是我创造的!!知道新书没人气但我还是希望有人可以收藏
  • 专属水晶之吻

    专属水晶之吻

    一次意外,让灰姑娘南宫羽沫遇见了恶魔王子苏洛皓,并被迫成为他的假女朋友。可是,苏母知道南宫羽沫是普通女孩时,极力反对,威胁羽沫离开洛皓,并自作主张替儿子与萧家小姐萧紫悦订婚。而此时,灰姑娘与王子的朝夕相处,使两人陷入爱情当中。面对苏母的威胁,南宫羽沫该如何是好呢???王子的专属水晶之吻,究竟“吻”落谁家呢?
  • 最使中学生感恩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使中学生感恩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生活中有许多爱像藏于大海中的珍珠。虽小却珍贵无比。父母点点滴滴的爱,我们当时不能发现,却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瞬间温暖全身。有的爱得含蓄,爱得深沉,不能轻易被我们所感知,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爱的眼,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小的爱,发现它们,你会因此得到温暖。也让我们学会用这些小小的爱,给别人带去一缕春风,一丝温暖,一份亲情。
  • 红衣鬼妃:凤逆天下

    红衣鬼妃:凤逆天下

    一把红伞,一袭红裙,便是她独特的标志。她怕阳光,怕糯米,她知道自己不是人。而每到月圆之时,怪病缠身,疼痛难忍!夷?好冰好舒服,你今晚就当我抱枕吧!某人脸色黑了!
  • 回首那一抹蓝

    回首那一抹蓝

    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却因为家族的利益,不得不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本来说好的誓言真的抵得过时光的流逝和那些变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