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还不占优势。赫鲁晓夫只是全力争取同美国平等的地位,主张“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他提出把“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总体上仍然奉行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总路线。比较而言,勃列日涅夫更重视增加物质基础,扩充军事力量,加强国防实力。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美在经济、军事实力上的对比,出现了有利于苏联的巨大变化,这就使得勃列日涅夫有可能调整苏联的外交政策,走上公开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推行“新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有所上升。1965年,苏联国民收入只占美国的60%;到1981年,苏联国民收入总值开始占美国国民收入总值的67%;苏联的工业总产值1981年为美国的80%以上,居世界第二。
1965—1981年,苏联国民经济固定生产基金增长2.42倍;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46倍;国民收入增长1.44倍,平均每年递增6.1%,超过西方所有国家,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仅次于日本;工业产值增长1.77倍,苏联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1/5;农业年均产值,“十五”计划期间较“七五”计划期间增长50%多。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经济实力上同美国的差距从70年代前期便开始逐步缩小,苏联二十几种主要工业品,特别是能源方面,如电力、原油、原煤、天然气、钢等项产品的产量,均远远超过了美国,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勃列日涅夫调整外交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勃列日涅夫在加强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军事实力、军事科技的发展予以特别的注意。他认为拥有强大的军备和核威慑力量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将85%以上的工业投资用于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十分强调发展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军费逐年增加,从1965年的326亿卢布增至1981年的1550亿卢布,前后增长3.75倍,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3。美苏军事实力的对比逐步发生了变化。60年代的美苏军事实力对比,苏联处于全面劣势;70年代起两国大体上相当,苏联利用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不可自拔之机,加快了扩军步伐。一方面加紧常备军备,特别是把海军从一支近海防御力量,迅速变为一支相当强大的远洋作战力量;另一方面,加速发展战略核力量,从1966年起仅用了3年时间,就在洲际导弹、潜艇发射的导弹的数量从占美国的1/3,达到同美国大致相等。并在以后几年里,在数量方面超过美国50%以上。苏联的潜艇导弹在70年代前半期赶上了美国,而在70年代中期以后大大超过了美国。
形成这一态势的直接原因是,苏联领导人一直视取得军事优势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动用自己的经济、科技能力,以求达到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军队占有数量和质量的优势。勃列日涅夫十分注重实力原则,公开表示要在苏美竞争中谋求优势。在国防实力的增长中,苏联发展常规力量、海军力量,而对战略核力量实行了特别的倾斜,其目标是“依靠战略核进攻,尽可能多地摧毁美国的战略核力量,依靠战略防御体系,把自己的损失缩小到最低程度”。正是由于苏联军事实力,特别是核武器数量和质量迅速增长,苏联才得以最终同美国并驾齐驱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勃列日涅夫领导的苏联才在世界上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