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与两者均紧密相关的则是当下最为引人关注的群体之一――农民工。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原有秩序,引起了社会的不适。一方面,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农民工对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就业、公共设施等造成巨大压力,引起城市社会的不适,以至于农民工进城之初被当成“盲流”,被认为是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引起了体制的不适和紧张。农民工身份为农民在城乡二元化体制下,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福利,他们生活艰苦,生存状况恶劣,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出现触动了城市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农民工受到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得到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观点逐渐深入人心,关注农民工成为了社会中的一个“热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公平、公正、人性地对待农民工逐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那么,农民工属于一个什么样的群体,究竟如何来界定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群体呢?
一、研究对象的范畴
1983年,我国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提出了“农民工”这个概念,意指脱离土地,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之后“农民工”这一群体逐渐为社会熟悉,但一直没有人对农民工这一概念作一详细界定。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对农民工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界定。他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农民工”进行了定型:一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者以非农工作为主要职业,其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非农生产上,收入也主要来自非农收入。二是制度身份。农民工的户籍身份是农民,这是制度赋予他们的独有的特征,身份具有双重性。三是劳动关系。农民工受雇于他人,属于被雇佣者。而其他拥有农业户口,从事非农活动,但不被他人雇佣的人不属于农民工,而应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这就排除了其他具有农村户口的自由职业者。四是地域。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区别于城市人口,包括外出务工的绝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以及在农村就地为其他人从事有偿的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农民工是如此定义的:“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两个界定十分接近,只是后者更为明确强调雇佣关系,其工资性收入的内涵较为宽泛。
从两个界定来看,在城市里未发生雇佣关系的且不主要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人口并未被包括在农民工的队伍中,这与现实社会人们习惯的将所有农民工皆称为农民工的概念有所不同。但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人占据了农民工的很大一部分。如何界定农民工这一范畴,意义重大,因为这涉及到国家有关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以及受惠群体的范围,也只有明确这一概念,政府才能更好地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社会及社会各级组织也才能更好地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为了研究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本研究以广义的农民工概念为研究范畴,即农民工就是城市中所有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包括在城市中从事二、三产业的所有工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
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
由于调查对象数目众多,无法对其一一调查,因此通过问卷方法,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1.问卷的制作
(1)调查内容的确定。调查的科学性不仅取决于调查的方法,也取决于调查内容的全面性,为做到内容的全面真实,采取了如下步骤。
第一步,资料查询和收集。查阅以前相关研究成果,对其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张研究内容列表。
第二步,将研究内容列表中的内容进行重点排序。排序分专家排序和研究对象排序,首先将内容列表送交专家进行内容排序,整理出一份新内容列表,同时将同一内容的内容列表送请研究对象进行排序,整理出另外一份新内容列表,然后对两份新列表进行对比,将重合的部分提取出来,形成内容列表Ⅰ,这部分是调查内容中的确定内容。最后将专家排序与研究对象排序相异的部分整理出第三份内容列表,再重复前一过程,形成新的内容列表Ⅱ。排在前一份内容列表的后面,形成内容列表Ⅲ。
第三步,提取内容列表Ⅲ的前八项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确定内容,其包括的内容为:①经济收入;②工作现状;③生活水平;④社会交往;⑤权利状况;⑥心理状况;⑦住房条件;⑧发展机会。但为了方便,更符合思维逻辑,在问卷设置中将调查内容在顺序上作了改动,存在部分穿插。
(2)问题的设置。在设置问题的时候,首先按照每个主题(即研究内容中的某一项,如经济收入)进行大致设计,在形成初稿后,送专业人士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再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印制20份送被调查者进行初步填写,并在填写过程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包括题目的易懂性、内容的全面性、题型的适应性、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等。在完成初步填写之后,再对问卷进行修改,直到被调查者能轻松读懂题目要求和含义,能顺利完成填写任务,并能充分表达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反映出客观的现状,最后形成定稿。
2.问卷的发放
(1)地区的选择。由于外来农村务工人员分布地点较广,笔者选择了沙坪坝区、江北区、渝北区、渝中区、九龙坡区五个区作为问卷发放点,每个区发放问卷200份,共计1000份。
(2)发放过程。在开展调查之前,笔者对被调查者进行了访问,得知他们白天都分散在城内工作,晚上都会回到城郊的租赁房屋休息,且租赁房都比较集中,形成一个集中的外来人口“社区”。这个“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那里房租低,适合外来农村务工人员居住。这个发现为调查的展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笔者就直接进入这个“社区”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由于调查对象白天都会工作,无法接受问卷调查,因此只有在晚上才能开展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坚持随机原则,笔者采用的方法是从进入居住区的右手方开始,对遇到的奇数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由于问卷的内容较多,需要较长的答题时间,故采用第一天发放问卷,第二天晚上回收的办法。
3.问卷的回收
问卷回收采取定点回收的方法,在发放问卷的同时,通知问卷回收的时间及地点,并按约定时间在指定地点回收问卷。共收回922份,剔除废卷21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705份。
(二)深入访谈
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入访谈。访谈的目的有二,一是对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进行补充;二是获取典型个案,丰满整个调查数据。
1.访谈方法
第一步,准备资料。一是所提问题的选择和准备;二是记录工具的准备;三是访谈计划的制订。
第二步,访谈对象的确定。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象作为本次深入访谈的对象,选择的考虑因素主要是职业分布,男女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即每个职业选择4~5人,男女性别比为3:2,年龄段有20~30岁2个,31~50岁2个,51岁以上1个。
第三步,访谈的时间。为不影响访谈对象的正常工作,访谈安排在晚上,每天从19点开始,逐一访谈。
2.访谈的进行
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组织选定的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每次5人。按事先准备好的统一的问题,由访谈者提出问题,受访者进行开放式回答,对回答结果如实进行记录。在受访对象回答时一般不插话打扰,但在脱离主题时需要引导重新回到访谈主题上来。
3.访谈资料的整理
由于是对多人的同时访谈,因此在记录过程中的顺序会出现混乱,需要在访谈结束后当晚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各问题的答案情况,以免出现遗漏和差错。
(三)跟踪观察
除了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外,还运用了观察法,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社会交往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寻得一般规律。观察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隐蔽性,所得信息更加真实有效。
(四)数据统计
调查完毕后,对调查结果主要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并结合一般统计软件如EXCEL等。
三、调查活动的总结
整个调查活动是十分辛苦而艰难的,要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接受如此大量的问卷调查实非易事,需要向他们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可谓苦口婆心,也有很多人拒绝配合。拒绝的原因有三:一是自身发展的情况不太满意,不愿意透露,影响自己的面子;二是对调查的目的持怀疑态度,担心是政府组织对其进行调查,从而在管理上对其不利;三是不愿对陌生人花费时间。
虽然遭到了大量的拒绝,但也遇到了许多热心的农村朋友,在听了笔者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后,他们爽快地接受了问卷调查,并主动和笔者交谈,详细地说明了他们生存的实际状况,并带领笔者访问他们的住所和工作场所。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感受到这个外来农村务工人员群体其实有许多话要说,他们的艰难、他们的委屈、他们的诸多需求,都想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但苦于投诉无门,当得知笔者调查目的之后,他们感到找到了投诉途径,希望通过笔者的调查和写作能如实反映他们的生存状况,以使他们在工作条件、生存条件、权利保障等方面能得到更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