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5700000008

第8章 教授与女杰

蒋光慈回到上海,应瞿秋白之荐,来到上海大学任教。

上海大学坐落在上海西摩路南洋路口,前身是上海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1922年秋,因校方管理不善,引发学潮,师生一致请求于右任出任校长。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民国时期曾任临时国民政府交通次长,后任检察院院长。起初于右任不愿出山,在孙中山和其他国民党人的劝说下,才走马上任,并将校名改为上海大学。

孙中山对上海大学抱有极大的期望,想通过这所大学培养一批革命人才。他亲自批准,每月由大帅府财政部拨给万元,又捐赠宋教仁墓园中闲置土地六百亩建立校舍。上海大学特聘孙中山为名誉校董。于右任当校长时,共产党人邓中夏主持校务,瞿秋白任社会学系主任。

蒋光慈在上海大学任教授,教社会学系的课程。他以特有的豪迈的气度、精神焕发的仪表打动了师生们。上海大学的学生王秋心、王怀心、黄仁、杨之华、孟超和附中学生刘华、持志大学中学部学生戴侠等人,都和他往来频繁,关系密切。他向这些学生传赠自己的诗作、介绍俄国的十月革命、赠送进步报刊。有时兴致好时,还会请一些学生在小酒馆里小酌两杯,促膝谈心。在学生们的眼中,这位老师慈和温馨,能感染影响自己。

开始蒋光慈住在浙江路皖商公司,后来又迁居到法大马路明德里的一间房子里。房子中间拉一道帷布,里面摆写字台、椅子和床,床上一条像大别山区出产的那种竹席,一条俄国毯子;外面摆一个小台子和一只煤油炉,生活非常俭朴。他平时下一碗面条,就算一顿饭。

光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书、编讲义、写诗、作文中。同时他还兼着苏联塔斯社报刊翻译科的科长,密切注意中国报刊的动态,及时将报刊上的一些重要文章翻译成俄文,提供给塔斯社。另外,他也关注着中国文坛的动态,并时常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文坛的一些活动。

可是,无论多么繁忙,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书英,想起那段婚姻。他无法以父母的高压、王书英的渴求来原谅自己,他为自己的软弱和意志薄弱而汗颜和自责。对书英的歉疚常常让他感到自卑和无地自容。

父亲所说的“纳一房‘小的’”也时常让他感到刺耳。小英子是牛吗?去留由人,处置由人。他能这样去做吗?不能!他最讨厌的就是当时的一些名流在婚姻上的惯常做法:在老家娶妻生子,在外面纳妾享受。让老家的妻子抚养儿女,孝敬老人,独守空房,苦度春秋,像深宫怨妇那样在祈盼中渐渐老去,慢慢凋零。这无异于是在精神上杀人!这样残酷的事,他做不到!可是他又不可能带她出来,在复杂的大上海,小英子既不可能会支持他的工作,也随时可能被他所连累。懵懂的小英子啊!然而就这样一直天各一方,对小英子来说其实与前者也没有什么两样。从他和小英子进洞房那天起,错误就已经铸成了,他蒋光慈就已经毁了王书英一辈子,他蒋光慈就是个罪人。想到这里,蒋光慈感到窒息。

为什么书英遇到的是我,会是我的童养媳,如果换成别人的,她或许能和其他童养媳一样,结婚生子,一家人团团圆圆,尽享天伦。是啊,从一开始,她就不该是我的童养媳,难道这就是她所说的“命”吗……如果是,我也要打破这个“命”。既然她不该是我的妻子,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让她成为她所愿意的其他某个人的妻子呢?即使是现在,或许也都还不晚。蒋光慈心里闪过一道灵光,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好人家,我宁愿父亲将她当做蒋家的女儿嫁过去,也不要她守着老人孩子,守一辈子空房。

想到这里,光慈的心松了一松,毕竟这对于书英来说也是一条出路。那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托个家乡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和书英。

有了这个想法,光慈开始暗暗地为书英攒钱,他想为书英准备一份丰盛的嫁妆,赎罪也好,祝福也好,这是他现在唯一能为书英做的了。当然这一切还要书英首肯才行。按照书英的性情,或许她宁愿在家守一辈子空房,也不愿走出那个牢笼。光慈吃不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要亏欠她一辈子了。

开学不久的一天上午,蒋光慈在几个学生的簇拥下,从教室缓步走出来。这时,一位身着黑布长褂、头戴礼帽的年轻人走上前,将蒋光慈仔细打量一番后,笑着问道:“你是蒋侠生先生吗?”

蒋光慈听到对方喊出自己少年时代曾用的名字,知道来人不是同窗,便是旧友,于是,遣去学生,笑道:“我正是从前的蒋侠生,现在的蒋光慈。你是?”

“汪昆源!”对方响亮地答道,“当年河南青年学会会员汪昆源!”

“啊呀!”蒋光慈紧紧地握住来客的手,“原来是昆源兄呀!早就听闻大名,今天才得幸会!”

汪昆源也很高兴:“俺是听曹靖华说你在上海大学任教。今天顺道来贵校,并没有费多少口舌,就打听到你了。这也是咱们有缘呀!”

“有缘有缘。”蒋光慈频频地点着头,把汪昆源领到了学校大门旁边的一家咖啡馆,要了两份咖啡和一些时尚吃食,两人面对面坐在几案旁,一口气谈了一个多小时。汪昆源谈起各地的运动,不经意提起了一个人:“……宋若瑜你知道吧?就是在‘五四’运动中就表现非常突出,被大家誉为‘中州女杰’的那个。”

蒋光慈立刻想了起来,细细想来,他和这位“女杰”还有一段渊源呢!于是赶紧追问:“噢,知道!那她现在呢?”

“你想,就这还能有好结果吗?她被开封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开除了。不过她倒没有退缩,也没有气馁,将同时被开除的其他七位同学组织起来,复习功课;第二年夏天,又考到了南京的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但是由于家庭困难,今年春天休学回到开封了。后来经一位朋友介绍,到信阳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书,教英语和美术等课。最近听说由于积劳成疾,又加辍学郁闷,患上了肺病。因此,精神上有些苦闷。”

蒋光慈听着,轻轻地倒抽一口凉气,不由为宋若瑜捏上一把汗。汪昆源曾经听闻蒋光慈和宋若瑜以前通过信,宋对蒋似乎很有好感,于是便尽其所知,将宋若瑜的情况,一一告诉蒋光慈。光慈听了拧紧了眉头。

宋若瑜,又名宋如玉,字文彩,1903年生于豫南汝南县的一个穷苦农家。父亲宋殿卿,母亲秦氏。宋若瑜十岁左右,举家迁居到姥姥家所在的七朝故都开封,在商业繁华的大坑沿定居下来。父亲宋殿卿性格刚强,开始给人家做仆役,后来因忍受不了世态炎凉的“闲气”,回家卖“锅葵”。因他技艺精湛,经营得法,很快成为大坑沿一带的“名吃”,生意红火,供不应求,加之秦氏给人家做佣也有收入,因此日子逐渐好转。秦氏先后生养九个儿女,唯独只存活宋若瑜一个。这么一颗掌上明珠,当然是“捧在掌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开封素以文化名城闻名,清代的贡院、民国初年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都曾给这古老的汴京带来过一片文化生机。尽管宋家来自乡村,但他们还是将独生女儿送到前营门县立女子小学校读书。若瑜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初小毕业,没有经过高小阶段,就直接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这一年,宋若瑜虚岁十五岁,已长成一位身材颀长、相貌俊美的大姑娘了。长长的腿,一米六几的身个儿,腰肢纤细,脸蛋圆圆,两弯烟眉下,生着一双妩媚的大眼睛;举手投足间,既带有农家姑娘的质朴、豁达,又蕴含中原女性的大度、宽厚。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待人热情大方,能歌善舞,长于辞令,她被誉为省立一女师的一朵出类拔萃的校花。

新的学校,新的生活,给她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清明上河图》一般热闹的马道街上,在威严高大的相国寺,宋若瑜和同学们漫步探古,纵论国事,指斥时弊,展示自己的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有时不顾日落天黑,饥肠辘辘,兴致未尽而流连忘返。

学校有位教刺绣课的丁明德老师,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同乡兼同学。秋瑾牺牲后,她离乡北上来到开封任教。宋若瑜经常到丁老师那里求教谈心。丁老师向她讲述秋瑾组织光复军,配合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义举。从此,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行者、民主革命女英雄秋瑾的形象,时时在宋若瑜的头脑中闪现,并曾对自己的好友说:“俺长大了,一定要做鉴湖女侠那样的人物!”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迅速波及河南省省会开封。《新青年》《新潮》《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少年中国》等报刊,在开封青年学生中间流播、传阅,使他们很快觉醒起来,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行列,传播新文化,宣传新思想。宋若瑜与曹靖华都率先参加。

五月九日,一女师召开女界国耻大会,参加会议的有一千多人。在会上讲演的女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声讨国贼,悲愤至极。三届三班的潘娴,在台上讲演时,当时咬破手指,血书“坚持到底”四个字以激励同学。宋若瑜讲演时,即兴朗诵秋瑾写的诗句:“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呼吁同胞们携手奋起,捍卫国土。大会之后,举行示威游行。宋若瑜带领一女师的同学,手持方旗,高呼“还我青岛”“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进行示威。她还带一女师的同学们,打破男女界限,与开封省立二中的学生领袖曹靖华、叶毓情、汪昆源等人共同出席请愿大会,去贡院,去省府,强烈要求省长和议员致电中央撤销卖国的《二十一条》。同时,宋若瑜还和外校的男同学一起抵制日货。当时,他们曾在宋门站岗,负责检查入城货物。先贴封条,再派人仔细检查,是日货就予以没收,是国货就发还原主。

她虽年纪不大,但沉着冷静却是有名的。一天,在马道街路东商场开大会。宋若瑜正在讲演时,省府派军警来捣乱,还向空中鸣枪,顿时会场大乱。一位女学生在楼上跌倒,腿骨被摔断。宋若瑜不慌不忙,一面呼喊大家不要乱,一面指挥大家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齐奋斗,齐奋斗”的战歌,众人一心,稳定会场,以对抗暴力的捣乱和镇压。会后,同学们对宋若瑜的沉着冷静,对她的胆识和魄力,无不交口称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封的学生运动不断深入。进步学生成立组织,创办刊物。二中的曹靖华、汪昆源、关尉华、王沛然、叶毓情、张励等人,形成共同行动的核心。他们在1919年底,以“发展个性的本能,研究真实的学问,培养青年的真精神”为宗旨,成立了青年学会。宋若瑜跨校加入,成为该会的第一位女会员。

叶毓情同蒋光慈在固始县志成小学和固始中学都同过学,对蒋光慈的为人、学识和斗争精神都十分了解。经他的介绍和推荐,在安徽芜湖省立五中读书的蒋光慈,成了开封青年学会的外省籍会员。

“五四”时期,男女界限分明,想一时完全打破是不可能的。二中学生要与一女师同学联系困难重重。当时“男女有别”的社会舆论压力特别大,再加上反动当局派人监视,校方规定男学生一律不准进女师的大门。怎么办?宋若瑜主动提出,把联络地点设在自己的家里。这样,外地、外埠寄来的书信、报刊都先到她家了。一时间,大坑沿宋家成了开封进步学生组织的联络站和集散地,进步青年熙来攘往,笑语飞扬。

1920年,蒋光慈写了诗作《读〈李超传〉》。

李超为当时的北京大学女学生,广西梧州人,家中富有而父母早亡。一个过继的哥哥,全无良心,待她特别坏。李超对封建旧家庭不满,追求妇女自由平等,发奋出外读书。其兄采取恫吓手段,强迫婚姻,以至实行断绝经济供给的绝招,企图使她就范。李超曾忧愤地说:“……此乃先人遗产,兄弟既可随意支用,妹读书所求学乃理正言顺之事,反谓多余,揆之情理,岂得谓平耶?”此话不仅不为其兄理解,反而变本加厉对其施行迫害。李超贫病交加,积郁成疾,终于患肺病而死,时年二十三岁。时为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先生,愤而写了《李超传》,为这个可怜的短命女学生鸣不平:“李超有钱而不得用”,“以至受种种困苦艰难,以至于病,以至于死……这是谁的罪过……这是什么制度的罪过?”胡适向“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向“家长族长的专制”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时在安徽芜湖省立五中读书的蒋光慈,读了《李超传》后,悲愤难禁,热血贲张,一口气写成了抒情新诗《读〈李超传〉》:

读了你的历史,知道了你的身世。

我起了一种感想——呜咽还是涕泪?

呜咽!

涕泪!

是你的际遇;

是我的心事。

你不是你父母所生吗,

为什么家财不能承继?

你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吗,

为什么做事不能自主——被人家儿牵制?

哎!

你一生的命运——乖舛!

你满腔的热血——空具!

怨天呵!

天不语。

恨地呵!

地无灵。

这倒是谁的罪恶?

你看这昏昏的呵!何处不是地狱?

你看这丛丛的呵!何处不是荆棘?

哪里有清洁的空气——可以呼吸?

哪里有明亮的境界——可以做个立足地?

身上徘徊;

天涯无着;

也不怪你郁郁的而死!

女士已矣!

空间无止境;

时间不停息;

继斯人之后者——也不知道还有凡几?

现在的青年女同胞呀!

但愿你们振作精神,加倍气力,

来与这黑暗奋斗——

为生者增光;

为死者吐气。

蒋光慈将诗由芜湖寄到了河南开封青年学会指定的联系地址。没有几天,此诗便到了宋若瑜的手中。

宋若瑜坐在闺房的书桌前,仔细地读着蒋光慈从芜湖寄来的诗稿。她被作者对弱女子李超的那颗无限同情的心打动了,也被作者对女性的召唤所震惊。诗中强烈的排比,铿锵有力的反诘,深深感染了她!她在心里默想,我们青年学会的宗旨是“发展个性的本能,研究真实的学问,养成青年的真精神”,这把个人的解放放在社会解放之前,是不是有点虚无飘渺了?对照李超大姐的惨死,对照蒋侠生的诗,我不得不对咱们青年学会的宗旨提出这样的疑问。

宋若瑜赶快把邮差送来的报刊、书信收拾一下,飞快地奔向大纸坊街的省立第二中学,找到了青年学会会长曹靖华,把蒋光慈的这首诗向他推荐:“靖华!安徽的蒋侠生寄诗来了,写得好!”

曹靖华接过诗稿,慢声慢语地说:“等我回到宿舍再看吧!”

“看你这人,真是慢性子,”宋若瑜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俺特地送来的,你现在就在教室里看!”

曹靖华将这位新朋友的诗作,足足看了三遍,这才猛地一拍大腿,仰头大声地说:“李超的死,是社会黑暗造成的,是封建礼教迫害的。只有像蒋侠生讲的——来与这黑暗抗争,来与这黑暗搏斗,咱们才有出路。若瑜,他讲得对极了!”

“嗯,俺看这首诗可以在咱们的《青年》上发表。”宋若瑜举荐道。

“你就编发好了,俺赞成,”曹靖华点点头,“这首诗放在咱们刊物的首位。它有号召力,能鼓舞人!”

宋若瑜告辞了曹靖华,高兴地又取道去找青年学会会员叶毓情。她又把《读〈李超传〉》那首诗送给叶毓情看,再次征求她的看法。叶读罢连连夸好。宋若瑜也夸赞叶毓情做了一件好事,为青年学会介绍了这么一位诗人会员,增强了学会的战斗力。叶毓情看到开封一女师的校花如此欣赏、夸赞自己的老同学蒋侠生,灵机一动,高兴地说:

“蒋侠生的故事多着呢,若瑜,下午课余时俺到你家给你讲一些,好吗?”

“好呀!欢迎欢迎!”宋若瑜点着头,脸霎时红了。

下午,叶毓情来到大坑沿宋家。宋若瑜热情地将她引进自己的卧房。房间不大,陈设简朴,收拾利索,并没有多少脂粉气。最显眼的是,书桌上方悬挂着一幅龙飞凤舞的书法,写的是鉴湖女侠秋瑾的诗《梅》。她们就是在鉴湖女侠的《梅》下,开始了有关蒋光慈的闲叙。叶毓情说:“蒋侠生身个儿高高的,脸面儿白白的,两只眼睛又明又亮,真是一个风度翩翩、潇洒英俊的学生。他待人热情诚恳,时时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宋若瑜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着,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眨着。

“咱俩在固始县志成小学是同学,又在固始中学同学一个学期,”叶毓情继续说,“记得咱们的国文老师曾这样讲他:‘蒋北峰这个学生,谈笑起坐舒缓有致。听其思辨,吐言深刻,玩耍嬉闹时,却又宛如天真的顽童,大有哲师风范。稻看秧,树看苗,人是从小看大。我看他人才难得,说不定真能成为一座山峰呢。’”叶毓情学着那位老师浑厚的腔调,摇头晃脑地说着,逗得宋若瑜不由得格格笑起来。

“他后来怎么又到芜湖读书了呢?”

“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在固始中学第一学期结束时,就气愤学校校长平时对穷家子弟横眉竖眼,对富人的子弟点头哈腰。后来气不顺地憋在心头,实在按捺不住,就聚集几个同学跑到办公室,质问那个校长:‘请问校长,穷人的子弟是不是人?为什么你对富人的孩子笑嘻嘻,对穷家的子弟恨不得一口吞?’校长被问得噎在那里,气得脸发青,怒喝蒋侠生‘滚出去’,还推了蒋侠生一把。蒋侠生见校长动手,吼了一句‘打你个狗眼看人的校长’,带着一帮学生把校长痛打一顿。结果放寒假时,他被学校开除了。蒋侠生在白塔畈老家闲住了半年多,就又到芜湖读书了。”

宋若瑜听到这里,轻轻地嘘了一口气。

“蒋侠生这首新诗写得是好,”叶毓情说,“他父亲是位塾师,自小就教他诗词格律,吟诗作对……”

叶毓情一个多小时的介绍,不仅使宋若瑜对蒋光慈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还使她不明不白地产生一种冲动,想进一步了解他,还想见见他。十七岁姑娘的这种渴望,当然只能埋在心底,对谁也不能说出口。

1920年春,到上海出席全国第一届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的曹靖华回到了开封。他带来了蒋光慈的一篇新写的议论文《我对于自杀的意见》。曹靖华对青年学会的会员们说:“蒋侠生作为安徽芜湖学联的代表,也出席了上海的大会。咱们这位安徽籍的会员,为我们争了光夺了彩。他在大会上的发言,字字有声,催人奋进,赢得了代表们不断的掌声。会后,请大家看看他这篇新写的文章,语言犀利,观点如炽,你们一定会翘起大拇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宋若瑜心中早已潜藏的火种,就像遇着了清风,立刻燃起煌煌的火苗,荡起了情思的波涛。回家再次翻读蒋光慈的《读〈李超传〉》,发现在诗的“小引”中,竟然还有这么一段文字:“明智的女性是不会放过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的。异性之间的这种吸引力,这种天然的默契,往往可以超越任何空间地域的障碍,甚至于弄得绝大多数同类和异类都摇头表示:想象不到,不可理解。”

姑娘读着这段话,似乎是蒋侠生专为她而写,似乎他们冥冥之中有着某种“天然的默契”,好像他们在人生旅途上应该会发生携手扶持、相濡以沫的事。这些想法在她那渴慕社交、渴慕友谊的性格中一经发酵,心头一下子被不安和躁动占领了。这是1920年4月,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那天晚上,宋若瑜失眠了。在床上辗转反侧到雄鸡高唱,半睡半醒地迷糊了一会,猛地翻身下床,迎着窗前早晨的霞光,毫不犹豫地铺笺挥毫,给蒋光慈写了这么一封信:

侠生社友:

请原谅一个陌生女子的冒昧,给你写信。读你的诗文,深感有一种奔突的力量;素来禹勤(即毓情)、靖华友言及你的为人,均夸奖你的爱国热情,表扬你的学识,令我敬仰。如蒙不弃,愿与你结为良友,来与这黑暗社会奋斗。

青年学会会员宋若瑜

信文虽短,但字字珠玑。宋若瑜有生以来第一次给异性写信,信很快落到了十九岁的蒋光慈的手中。傍晚,他来到长江边上漫步。四月的江流,浪花飞溅。他在这里与大自然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他踽踽独行着,俯首低眉之间总感觉有一双无所不在的眼睛,发亮地凝视着他。那是一双饱含期盼、羡慕与喜悦的少女的眼睛,一双足以使自己魂牵梦绕的眼睛。啊,美的存在就是这样难以寻觅又易于发现的吗?他想起来了:叶毓情上次来信描述的学生集会演讲、开封军警鸣枪捣乱会场时,那位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的青年学会女会员,准是她;曹靖华在上海向我称赞的一女师校花的新女性,肯定就是她。信中最后一句“来与这黑暗社会奋斗”,不就出自我的《读〈李超传〉》中的诗句吗?江涛澎湃,夜幕降临。蒋光慈不觉有一种偶遇知音的兴奋。

“宋若瑜!”蒋光慈在心中默念着这个美丽的名字。晚上他给宋若瑜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表示愿意彼此结为良友,终生毋相忘。

接着,蒋光慈的心已无暇旁顾了。因为他的人生道路,有了重大的转折。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另一番全新的生活——先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继而赴苏俄留学。

在苏俄留学两年多的时候,蒋光慈曾给宋若瑜写过信。在信中,他向她打听家乡的形势,向她传播苏维埃的盛况。还向她宣传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思想,希望她找拜伦早期的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阅读。蒋光慈说,自己与拜伦一样,“同为被压迫者的朋友”;还以拜伦自诩,设想与拜伦对话:“19世纪的你,20世纪的我。”

接到蒋光慈的信后,宋若瑜在开封四处寻找拜伦的诗集,还告诉她的好友:“在俄国的那位朋友,要做中国的拜伦了,真是有才气、有志气!”拜伦的诗,震撼了宋若瑜的心扉;中国的拜伦,惹得中州女杰魂牵北国,春心浮动。

事实上,宋若瑜这几年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开封省立一女师开除;考取东南大学读书;休学到信阳省立二女师任教。

开除的事,源于1919年11月16日,福建福州学生为提倡国货和抵制日货,与日本驻福州居留民团发生冲突。结果,爱国学生被击伤七人,被打死一人,同时打伤很多市民,造成震惊全国的“福州惨案”。福州学联因此于当日向全国各界联合会发出急电。开封学生闻讯后,极为愤慨。宋若瑜立即组织一女师学生上街游行示威,高呼“头可断,血可流,福州不可丢”、“力救福建”、“抵制日货”等口号。直到1920年初,斗争时起时伏,学潮仍在继续。各学校都要求学生复课,但学生不听,仍坚持罢课。开封一女师校长,请求省教育厅厅长李步青批准,张贴布告,开除所谓“出风头,闹学潮”的宋若瑜等八位学生。顿时,一女师上下一片哗然:许多学生哭喊着“宋若瑜”这个名字,找到宋若瑜的宿舍声援她;有的同学干脆扯下布告牌上的布告,将布告牌砸成了几块;还有的在教室外面高呼:“李步青——理不清!”“宋若瑜无罪!”

而坐在宿舍里的宋若瑜却纹丝不动,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满腔的怒火。事隔五年之后,她在给蒋光慈的信中谈及此事时说:“你是一个革命者,我也是一个反抗者。我反抗宇宙间一切不平等、不自由的待遇!我诅咒所有的资本家及帝国主义者。这种反抗或者就是我的生活,我自幼就爱反抗,因为反抗,所以在开封一女师被开除了——但是我很愿为这种有价值的反抗被开除。”

作为全国性的“五四”爱国运动,到了1920年已接近尾声。开封的运动也因一些进步学生被开除,加之寒假已到,学生各自回家,学运力量分散而受到了影响。宋若瑜的学籍虽然被开除,但她追求进步、渴望求知、探索救国救民方略的热情并没有被遏制。她一面冷眼面向街坊邻里的讥讽,掩泪向父母陈述爱国无罪的道理,一面积极托人帮忙,转入了开办不久、倾向进步的北仓女中复习补课。

1922年夏,宋若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南京名牌大学——东南大学教育系就读。当她置身于南京这六朝古都,见到了云集在东南大学的陶行知、竺可桢、茅以升等一代中华英才时,真是欣喜至极。她暗下决心:“杜门谢客,埋首读书”;“努力研究教育,以造成一个平民教育者”。谁知正当她废寝忘食、奋发向上的时候,宋家因经济困难而断其供给。宋若瑜无奈,只得忍痛含泪于1924年春休学回开封了。

当年被一女师开除,动摇不了宋若瑜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人生信念;今日的经济困难从大学休学,更不会使宋若瑜气馁消沉,一蹶不振。经友人介绍,她受聘于河南信阳省立二女师任教。

宋若瑜,这位立志献身平民教育的东南大学教育系的优等生,以她的渊博和俊秀潇洒,博得了省立二女师师生们的喜爱。不管是授英语、代美术、教体育,还是当斋务管理生活,总是与学生们像同学一样亲密无间。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向老师和同学们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她喜欢诗词,爱读名著,更希望在自己周围出现文学新秀。信阳籍的当代著名剧作家赵清阁,就是在她的指点之下,踏上文学之路的。赵老曾多次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每次回忆都深情地怀念她的恩师宋若瑜,说自己在省立二女师附小读书的时候,“音乐、体育老师姓宋,是著名作家蒋光慈的夫人,她发现我爱好文学,常常叫我到她屋里去,为我讲些新文学知识,介绍我阅读‘五四’以来的新书和杂志,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朋友》月刊等”,她“是我新文学方面的启蒙老师”,她为我“这棵幼苗”“奠定了矢志文艺的兴趣和志愿”。

宋若瑜,这位酷爱大自然的姑娘,笃信卢梭返于自然的学说,如今置身于林壑优美、民风淳朴的古城信阳,感到十分快慰。

不过,夜深人静,沉下心来,失意的一面又占据了宋若瑜的心头。二十一岁的宋若瑜,这时候是多么需要温暖言辞来慰藉,多么需要爱情之露来滋润啊!

深秋,金色的阳光给喧嚣的上海洒下一片柔情。仿佛这污垢的闹市,也配接受那美神的微笑。

蒋光慈从汪昆源口中得知宋若瑜的情况和下落。这位还未曾谋面的姑娘,经过汪昆源的详细介绍,让蒋光慈一下子感到她不就是《夜未央》中那位勇于追求、大胆施爱的苏维娅吗!“此生不遇苏维娅,死到黄泉也独身!”一番回忆与回味,她一下子和他百般向往、千般追寻的苏维娅融为一体了,在他心中占据了几乎是压倒一切的位置。

蒋光慈兴奋极了。他要把已被截断的爱的红线赶快连接起来。可是一阵忐忑不安的心理在作祟,简直犹如罪恶缠身,他又想到自己虽然向往于自由恋爱,虽然追求进步思想,可是在老家仍旧有一个封建礼教的樊笼,书英还在那里无辜地企盼,望眼欲穿。光慈呵,你仍然是系在封建婚姻牢房里的一个囚徒。你想自由么?那书英怎么办,在书英还没有另觅到归宿的时候,你怎么敢妄谈自己的向往!

蒋光慈陷入了烦闷之中,掉入了痛苦的深渊。几经思想反复之后,他还是给宋若瑜写起了信。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说得好:“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鱼雁传书,日益频繁。心理上的吸引对地理上距离的克服,心灵上的相通对面容上陌生的超越,表现为情书的屡屡往返。蒋光慈理解了情书是爱的使者,情书是两性愉悦和谐的福音。他醉了,爱情笔谈成了他与宋若瑜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走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蒋光慈会看见每一扇窗口那里都有宋若瑜的眼睛;走在市郊的绿野里,蒋光慈会觉得每一朵野花都闪烁宋若瑜的面容。蓝天上的每一朵白云,森林里的每一片绿叶,夜空里的每一颗星星,阳光里的每一缕清风,都能为蒋光慈带来爱的信息,爱的幻影。

蒋光慈和宋若瑜的相爱,是有深厚的根基的。其一,他俩都憎恨人间的不平,敢于反抗黑暗的势力,向往光明的未来。这诚如宋若瑜在信中所说:“侠生!你以为我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贵族式的女子吗?哈哈!你猜错了!你是一个革命者,我也是一个反抗者。”其二,他俩有共同的志向和爱好。这就是炼铸能力,投身革命,服务社会,而文学又是他们共同的爱好。宋若瑜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有较高的文学天赋,她会写诗,会翻译,有敏锐的感知、悟性和表达能力。这一点,很受蒋光慈的赏识和称赞,多次说宋若瑜“你是我司文艺的女神,你是我的灵魂”、“只因我是诗人,你是司文艺的神女”,甚至说“我想我俩将来走一条路,我希望你也勉成一个女诗人。”

蒋光慈把宋若瑜当做了可亲可敬的女英雄苏维娅,当做了同心同德的司文艺的女神。她在他的心中几乎占据了压倒一切的位置。蒋光慈在信中以满含诗情的笔调,以冷静的、愉悦的、焦灼的,有时又是不可抑止的激情,谈人生,谈爱情,谈意趣,谈志向,谈对未来前程的设计。

……

屋内的伴友:一盆金黄色的菊花,一架子的西文书。闷起来的时候,就看看花,对它发一阵痴想;痴想发过了之后,觉得更是无聊,于是掀开几页蟹形文字的书来看。钟点到了,就夹起书包上学校里去讲课。课讲完了之后,或者回到屋内闷闷地稍微坐一下,拿起笔来写,或编讲义,或翻译文章。有时候下了课,独自一人跑向花园里逛一逛。

啊!这就是我近来的生活!有趣味呢?还是没有趣味?我想起,或者是幻想罢,你时常同阎女士及其他一些可爱的女郎游玩,散步,欣赏自然界的美丽,是何等的幸福!是何等的生动!但是我呢?……

这是一封较长的信。据信文推断,这不是蒋光慈回国后给宋若瑜的第一封信。因为信中有这样的段落:

……这或是我无聊的默想,但是人越无聊,越盼望朋友的来信,而况是亲爱的朋友的信?因盼望而默想,因默想而乱猜——这恐怕是人之常情罢!

阿弥陀佛!今天接着你的回信了。接着信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喜欢,不觉得什么兴奋,但觉得得到了许多安慰。

为什么盼望来信呢?大约是为着要得到一点安慰罢。

是信呢?还是安慰呢?……

宋若瑜在蒋光慈的“进攻”下,彻底熔化了。年轻的姑娘“缴械投降”,可怜地回应道:

我现在才相信爱情的势力是可以支配人的一切的,才知道恋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自从和你结下了不可解除的恋爱结,我的一颗赤裸裸的心无时不是紧紧的系在你的身上。

这场恋爱,不仅使蒋光慈身心愉悦,也激发了他的创造潜能的爆发。他在致宋若瑜的信中曾说道:

近来中国文学界无甚大发展。所谓新诗人、新文学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可是他们的作品,真太不成形了。在内容方面,他们固无足取,即在技术方面,他们也幼稚已极,拿起笔来就是诗,一至于诗与白话混淆,分不清什么是白话,什么是诗。不错,新诗是要用白话体的,但是并不是一切白话都是诗罢。我很有点志愿办一个文学刊物,振作中国的文学界。可是一个人精力有限,在最近期间,这种志愿是达不到的。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抓紧时间,说干就干。不几天,他和沈泽民等人创办的文学刊物,就筹备就绪了。给宋若瑜写信后不到半个月,他们就在《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登出了《春雷文学社小启事》,说组织这个文学社的“宗旨是想尽一切力量,挽一挽现代文学界‘靡靡之音’的潮流,预备每星期在《觉悟》上出文学专号,请读者注意”。第二天,周刊性的“文学专号”便创刊了。

第二年,蒋光慈编定、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新梦》。这是他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大厦奠定的第一块基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献给俄国十月革命的歌集。在当时,《新梦》的产生,“不啻是一颗爆裂弹”!

这颗爆裂弹带来了不少的关于“世界革命”的消息!这颗爆裂弹,惊醒了许多左倾的青年,把他们从沉梦拖了出来!这颗爆裂弹告诉我们,只有“世界革命是我们的唯一的出路”!

继诗作《新梦》之后,1926年1月,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也终于付梓。这些都是在他们热恋中完稿推出的。用蒋光慈的话说,是若瑜给了他“安慰”,是爱情给了他无穷的灵感。

同类推荐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焰雀旗扬卫天下

    焰雀旗扬卫天下

    掌握着气的强者骑乘着兽魂灵玉之中的灵兽,被称为为骑卫,是这个世界强者的名字。叶诺乃是豪门之后,却非狼子野心你,无奈的插手天下,红颜种种纷扰难去,爱上谁,错过谁,一辈子讨厌战争但是一辈子在打仗,一辈子在赢却也输了一辈子。想要爱情的戏子,默默陪伴侍女,不食人间烟火的郡主,狠辣独断的公主,神秘莫测的女祭司,战场相守的女将士,这一生荣华享尽,却也苦恼半生,正义,邪恶,胜利,失败,谁能给个定数,直到最后他最想要的还是一个简单的家。诸侯归田春风散,帝王入寺修佛禅。一子一步一天下,谁人执笔画江山。
  • 天后重生:BOSS老公轻点宠

    天后重生:BOSS老公轻点宠

    白若凌,一代天后,却遭继妹和未婚夫算计,惨死家中。重生十六岁,她誓要让那些虚伪的人付出代价!她戏继母和继妹与股掌之中,却慢慢陷入另一个圈套……BOSS宠妻无度篇:“BOSS,白小姐把您拍来古董花瓶砸碎了!!”某BOSS头也不抬:“再去拍几个给她砸!”“BOSS,白小姐把李家小姐打了!!”某BOSS皱眉:“派几个人去她那里帮她,免得手疼。”当某保镖第三次来到某BOSS面前,心中冷笑,他就不信,这一次,BOSS还能无动于衷!“BOSS!!白小姐说您太老了!她要去找个漂亮小鲜肉当老公!!”某保镖刚说完,就感到身边一阵微风。“说我老?那就让她看看我有多年轻!”
  • 心灵交迹之善与恶

    心灵交迹之善与恶

    心灵交迹系列第一弹。生活在星梦孤儿院“平凡的”的少女“心灵”因为孤儿院院长的失踪,和伙伴们卷入策划依久的阳谋之中。在一系列事件后引发了“心灵”和伙伴们决定为了改变这个错误的,成为世界的破坏者。在最后等待着“心灵”他们的命运到底是什么?
  • 来自星星的孩子

    来自星星的孩子

    千年一记,他们注定相遇!流星无声划过,那是谁的眼泪?又承载着谁的哀伤?天使与恶魔,敬请期待!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 赤星战域

    赤星战域

    一个少年对抗命运的顽强史诗!一路饱受苦难,但结果是美好的!
  • 腹黑王爷养妃成瘾

    腹黑王爷养妃成瘾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入异世大陆的苏羽墨与南宫璟既是青梅竹马又是一见钟情,因为一些意外,苏羽墨暂时失去了关于南宫璟的一切记忆,于是就开始了南宫璟的追妻养妻道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鬼帝妖妃:纨绔丹药师

    鬼帝妖妃:纨绔丹药师

    银发妖娆,血眸潋滟,红衣张扬,女扮男装;她上一世全家死光,万念俱灰的重生在了异世界第一世家雪家的废物七少爷身上,这一世的她父母未死,但是却双双不见人影,哥哥疼爱,但是却远在皇都,她只想冷漠的呵呵一笑:“这尼玛逗我呢?”│墨发如绸,凤眼勾人,妖娆自成;他身份成迷,怀着种种心态来到一个国家当了国师,第一次见面就绑架了女主霸王硬上弓,然而并没有如愿,相反,逼的女主跳窗而逃,回想起来,他只想站在巅峰,咬牙切齿的吩咐一句:“来人,把大陆上所有的窗子给我封了。”│后来,帝九歌亲手折断雪陌的翅膀,自那时起,雪陌变成了一个无情无爱的人,令大陆所有人闻之色变的人,雪陌说,你折断我的翅膀,那么我便捏碎你的心脏。
  • 观雨亭之两世的你

    观雨亭之两世的你

    观雨亭的两世界,无名国家的你,公司闻名全国的他,是两个人?还是你?你若离去,那便在奈何桥等我,你若还在,便回头拥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