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地方贯彻性决策科学化的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转全国人大七届四次大会秘书处:
根据调查研究,我建议:在大会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时,应将“推进地方贯彻性决策科学化”问题作为大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予以研究。这是因为以往工作中决策失误的沉痛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决策科学与否是一切工作能否搞好的首要问题。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贯彻宏观决策时,缺乏科学程序,非理性决策十分严重,致使经济工作大起大落,忽冷忽热。特别是有的地方和部门的大量贯彻性决策忽略必要的决策程序,常常带有主观性、盲目性、片面性。其结果,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且使群众对我们的部分决策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宏观决策要依靠中观、微观决策支撑,国家大政方针要通过大量的地方决策和经常的贯彻性决策科学化,是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好的迫切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一、建立、完善地方的现代决策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建立了现代决策体制。但是,地方和部门的现代决策体制建设滞后。因此,建立、健全地方决策的信息、谋略、决断三大系统,加强和完善决断班子、参谋部、智囊团、思想库四个层次的领导,是地方贯彻性决策科学化的基础。
二、建立决策和决策研究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决策与决策研究相脱离,是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为此,既要制定决策者的调查研究制度,使其享有的决断权受到客观规律制约,又要建立决策研究人员参与决策制度,赋予决策研究者必要的决策参与权,使决策与决策研究一体化。
三、要加强和改善对政研部门的领导
目前,中央、省、地、县以及有关部门,都建立了政研室(调研室),配备了专业人员。但是,政研部门上下左右通气联络少,整体功能发挥差。这既有地方和部门的原因,又缺乏应有的宏观指导问题。因此,加强和改善中央对政研部门的领导,突出的问题是要加强对地方政研部门的垂直领导,通过经常的及时的宏观指导、协调等工作,使政研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贯彻性决策的失误。
四、建立决策工作条例和法规
决策失误一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失误者缺乏严肃的必要的责任追究。原谅失误比失误本身危害更大。因此,建立决策工作条例和法规,使决策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章违法必究,是减少决策失误的重要措施。
五、建立和完善决策反馈机制
要充实和完善反馈机构,建立专群结合的反馈队伍,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相结合的反馈网络,通过跟踪调查、有奖反馈、功能模拟等形式建立高效灵敏的决策反馈机制,以及时纠正和避免决策失误。
1991年4月
注释:
【1】《党的文献》,1988年第6期。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3、11、14、20页。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3、11、14、20页。
【4】《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3、11、14、20页。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3、11、14、20页。
【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3、3、11、14、20页。
【7】《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19、20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9页。
【9】《列宁选集》第2卷,第851页。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2页。
【11】《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30页。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2—893页。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2—89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6页。
【15】杨献珍,《论党性》第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
【16】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