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100000009

第9章 海峡对渡(2)

蔡德辉及其《龙江诗话》

蔡德辉(1833-1891年),又名德琚,字醒甫,晋江东石人。其父蔡树澹船工出身,以经商闽台两地起家,建立油楻、盐栈、米铺,置有号为兴隆、兴晋、德发多艘大帆船,川走海峡两岸。排行老五的蔡德辉生于富家,自幼学儒。初从塾师尤作霖(号基山),就喜爱上唐诗,后来师事在东石开馆的南安举人郑超英(号乙莲),更一意习学诗词,不重应试的时文。考入晋江县学之后,蔡德辉往福州参加几次省试都名落孙山,但是,他在省城参加文人之间的诗会和征联,作品往往为人推崇,列于前茅。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蔡家的船帮在福清洋面遇上飓风,人货沉没,死了一百多人,三兄德玲也遇难。其父蔡德澹在这场灾难后悲伤离世。因家道中落,蔡德辉只得应友人之邀,前往厦门教书。当时厦门商业繁荣,四方人才云集。蔡德辉以诗会友,所结识如同安陈采南、福州郑哲臣等,皆一时名士。他经常同友人游览幽林岩洞,觞咏其间。他写诗皆从至情至性中自在流出。常谓:“人惟胸怀洒落,无渣滓绕其笔端,故即景言情,抒写独切,处逆处顺无不皆然。”他《咏凤凰山》一诗云:“长林郁郁雨霏霏,迢递层岩送夕晖。窗外绿榕推暑去,江间画舫带烟归。凌空岛屿飞千仞,倒影楼台浸四围。我向此山终日坐,高吟只恐凤凰飞。”《悼亡妻》诗曰:“青瞳枯涩变婵娟,风雨凄凉命已捐。争奈弥留差一日,绝怜痛楚过三年。生前我尚需卿助,死后人多道汝贤。忍见娇痴小儿女,拥炉终日学炊烟。”皆语词自然,感情深切。

同治年间,蔡德辉又东渡台湾,在彰化县城赐福巷设帐施教。原先当地诗赋未盛,自蔡德辉来后,带出周宗武、吴德功等一批弟子,兴趣诗学的人多起来了。而以诗词闻名的,大半是蔡德辉的门墙桃李。教书之余,他还撰写《龙江诗话》八卷,书中除了点评前人佳句外,更多采摘同代诗人的作品,并涉及地方时事、古今轶闻。内容丰富。如引乙莲先生《东石春灯行》:“春灯夜闹仙迹境,珠泽西霞与玉井,徧地琉璃琥珀光,烛天鸾凤蛟鳌影……灯轮迤逦初出村,灿如列宿环三垣,蜿蜒十里金蛇开,嘈杂千声弦管繁……”再现了旧时东石乡村闹春灯的繁华景象。又引郑乙莲竹枝词:“满城苍翠竹为家,人面都教竹叶遮,隔竹路迷无去处,好风吹出一篱花。”“小姑两髻好花堆,炫与邻婆说作媒,阿姐婿家都聘定,侬家消息要婆催。”“风风雨雨曳罗襦,人买澎湖老蚌珠,缀得金钿光照眼,阿娘何事一钱无?”“郎来空手赘侬家,吃过槟榔又吃茶,明日前村新演戏,唤郎力挽水牛车。”描绘出台湾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间或也记下自己得意的诗句,如他拟《红楼梦》菊花诗所作者共十首,其《画菊》云:“东篱影逐松烟暗,甘谷秋生笔露新。”《问菊》云:“嫩蕊可曾含宿雨,孤标奚事傲清霜。”《种菊》云:“竟尔种贪春雨露,怜他性耐晚风霜。”《菊影》云:“珠帘掩映魂应殢,金盏交加醉欲眠。”《采菊》云:“入手有香金灿烂,比肩无语玉玲珑。”《簪菊》云:“晚香熏枕魂应殢,冷露沾巾韵独悠。”还有《梦菊》、《忆菊》、《咏菊》、《对菊》等,皆可圈可点。蔡德辉的诗友知道他在撰写诗话,都很关注,多有邮寄诗篇,请他评点的。因而保留了不少当时文人的诗篇联句和轶事。如《龙江诗话》所记:“明延平郡王郑成功由厦门到台湾,并荷兰之城,传及后嗣,奉有明正朔卅余年。至今庙在府治之南,其中楹帖甚多,予爱三山陈荣龙联云:‘四镇谁赤心,两岛屯师,敢向天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命,须知海外有孤忠。’又太守周懋琦联云:‘独奉胜朝朔,来开盘古荒。’后有作者弗可及矣。”又记:“钦差大臣沈幼丹葆祯先生驻节台郡,重修郑延平王庙,署楹帖云:‘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中丞王凱泰联云:‘忠节感苍穹,大海忽将孤岛现;经纶关运会,全山留与后人开。’俱妙。”蔡德辉亲自拜谒过延平郡王庙,他的记事对后人把庙联作者乱套有纠错的作用。

蔡德辉除了诗才过人,对医道也深有讲究。在彰化设教时,常有人上门求医,他都尽力为之治疗,而且不计较谢礼。县令蔡麟祥也知道他的名声,每称他为汉代张仲景之后杰出的一个名医。台湾总兵杨在元也懂医学,曾来蔡德辉这里求教,很是敬佩,要送他一通“圣学仙医”匾额,被谢绝了。后来,蔡德辉在台湾逝世,葬于彰化东门鲤鱼山。台湾府学教授黄而康题其墓曰:“皇清诗人醒甫蔡先生墓”。蔡德辉的学生吴德功、周绍祖把他的事迹写入《彰化县志·艺苑列传》。

孝子丁克家

丁克家(1813-1873年),名纯良,晋江陈埭江头村人。其父丁朴实,早年往台湾经商谋生。当时泉州一带到台湾做生意的多聚于彰化县鹿港镇,鹿港街道长三里许,舟车辐辏,百货充盈。丁朴实在一处名为“菜园地”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店。道光五年(1825年),丁朴实的妻子去世,他回陈埭办理丧事后,遂将在家读私塾、年方十三岁的四子丁克家带往台湾,帮忙记账,经营店肆。父子相依为命,刻苦过日,其时丁朴实已经六十三岁了。

不久,丁朴实积劳成疾,半身不遂,又双目失明,难于行动,饮食便溺一切起居都要靠人护持。丁克家年纪虽轻,却十分孝顺,他一边经营店铺,一边照顾卧在内室的父亲。每天服侍左右,夜里睡在父亲身边,父亲一有动静,马上趋应。十数年如一日,毫无厌烦之色。鹿港一带没有不称道他的孝义的。

有一日,丁克家在店铺中,听到外面哔哔卟卟的声响,原来是邻家失火了。鹿港一带的街屋多是墙壁连在一起的单开间长带街屋,第一进为店铺,中进、后进为住居、仓库,各进之间留有天井,俗称“深井”。这样的街屋,建筑密集,一失火往往延烧很快,一烧一大片。丁克家赶忙扑进内室,背出父亲,而那火头已烧到丁家店门前,从东邻延烧到西邻了。他背着父亲站在深井中进退不得,呼天叫苦。幸得众街坊及时赶来扑灭了丁家店前的大火,父子才转危为安,店铺也不受大损失。人们都说这是丁克家孝感动天的结果。

丁克家后来就在台地娶亲成家。父亲去世后,他哀戚非常,尽礼送终。每逢忌辰,虔诚祭祀。人们都认为他克尽子职,是世人的榜样。丁克家的生意也因为他的“人气”而越来越兴隆,从小店铺发展为置数艘帆船往来大陆运货交易的“船头行”,堂名“协源”,成为鹿港有数的大行号。致富之后,丁克家每遗憾自己书读得不多,特别重视子弟的教育,延师授课,礼之有加。他有七个儿子,长子端和、三子端恕例授修职郎,次子朗星为邑庠生,四子端泰太学生,五子端凝庠生、诰授武德骑尉五品衔,六子寿泉在光绪六年(1880年)考中进士,钦点广东即用知县,后掌教于鹿港文开书院及彰化白沙书,七子端格也是有名的儒士。其长、次、四子经商,续父业经营“协源号”船头行,与大陆陈埭、厦门等地交易,生意兴盛。后又在台开设北斗协丰栈、协源栈等,经营食糖;还置买田地、房产,遂成为鹿港的名门大族。

丁克家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台湾去世,光绪六年(1880年),鹿港士绅蔡德芳将丁克家的孝行呈报朝廷,清廷赠予“诰封奉政大夫、孝子”荣名,奉旨在彰化建立孝子坊,入祀孝悌祠。至今,孝子丁克家的名声还在海峡两岸传扬,1979年,《丁克家孝行》在台湾拍成电视连续剧播映;1982年台湾邮局发行《中国民间故事邮票》一组四枚,其四“侍疾救父”即为丁克家行孝的故事。

尚义轻财的林启然

林启然(1820-1876年)字则昭,号熙东,晋江西滨(今陈埭镇坊脚村)人。出身农家,兄弟六人:启华、启荣、启抱、启然、启虎、亦元。长兄启华业儒,曾组织民团抗英,董修洛阳桥;启然排行居四。清道光年间,晋江人渡台经商的很多,运去大陆的布匹、油料及日用百货,并运来台地盛产的稻米、糖和水果,获利颇丰。为维持家计,年方弱冠的林启然与仲兄启荣、三兄启抱、五弟启虎同往台湾经商。其仲兄启荣“尤善谋生,壮岁奔波海宇,家道日隆”,曾出资排解近乡械斗,办军需防御英夷。林启然生性诚朴,经营守信,素为同行信服,生意亦日见兴隆。而其轻财尚义的行为更是声名远扬。

最初,林启然在笨港开店,笨港下湖一带突遭海啸,有不少居民遇难。灾难过后,无数尸体飘浮海上,令人心酸。林启然慨然捐出千金,置买一片土地作为义冢,收拾流尸,尽为殓葬。后来,他的商店移到麦寮,扶危济困一如既往。咸丰五年(1855年),笨港发生饥荒,林启然特地调运米谷数千石往笨港平粜施赈,救活灾民无数。咸丰六年(1856年),嘉义城墙塌坏,林启然又乐捐千金倡修,并亲自董理修城工程。云林县他里雾天后庙圮塌,他也捐多金助修。咸丰七年(1857年),林启然回到故乡,见到西滨林氏大宗祠破损,遂捐献重金倡族人共修。当时凡是家乡亲戚邻里往台湾谋生的,一概在林启然店铺里落脚,无不受到殷诚的接待。所以,闽台两地都传颂他的义行。

同治初年,台湾嘉义一带发生戴潮春“八卦会”反乱,攻破彰化,围困嘉义,出兵淡水,地方不靖,商旅难行,百姓困苦。台地绅商纷纷组织义勇抵御。林启然亦“出练乡团,叠著劳绩”,并“亲自督带,擒获匪首多人”。乱平之后,台湾兵备道奖赏军功,授林启然候选布政司理问(掌推勘刑名,相当今之法官),后又赏加奉政大夫(正五品)同知衔。

光绪二年(1876年),林启然在台湾麦寮逝世,家属为运柩送回故里西滨营葬。知县王昀为撰墓志铭,称其“贸迁善营,急功力奋,尚义财轻,崇勋叠著”。2004年6月,西滨坊脚村民迁墓时,从其墓中出土二方墓志及玉镯、玉珠、玉坠、银元、铜钱、香珠等随葬品并捐赠给晋江博物馆。于是,一段被埋藏的历史重现于世,一位晋江商人与台湾的情缘遂为世人知晓。

义军首领施九缎

施九缎,祖籍晋江钱江(今龙湖前港),世居台湾彰化县二林堡浸水庄,务农为生,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深得乡人敬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为增收赋税,“以台湾之入款,供台湾之所用”,令各县清查丈量土地。光绪十三年,彰属十三堡在知县蔡麟祥率领下进行丈量和登记,每甲以十一亩计算,随丈随算,错则改之。百姓并无怨言。谁知不久换上一个叫李嘉棠的贪官当县令,在丈量时变着方法克剥老百姓,丈量数字不公开,田赋不分土地肥瘠,任意填写,下乡之时,肆意勒索,百姓尽皆不平。李嘉棠又别出心裁设了一种“丈单”,每甲须交二元大洋,强迫农户到县领取。本来彰化一年收田赋三万多,丈量后要增多一倍,那里还交得出丈单费?百姓不去领丈单,李嘉棠就派出皂隶催领,请上司派兵弹压,还将几个狱中未判死罪的犯人杀以儆众,激起民众更大的愤怒。

当时施九缎已经六十多岁了,眼看着乡亲受苦受难,气愤得寝食不安,准备出头往台北向巡抚投诉,朋友告诉他:“县官就是巡抚委任的,是他的亲信,哪里会听得进你的话?而且你一上诉,县官还不先把你抓去杀了!”然而,官府的压迫日甚一日。九月初一日,以施九缎为首的起事在浸水庄发生了,参加民众有数百人。撕扯一块白布,写上“官逼民反”当大旗,抬出庙里无顶的神轿,让施九缎站在神轿后,像迎神祭赛那样,浩浩荡荡地向县城进发。因为施九缎事先申明禁止抢劫杀人,所以得到沿途各村庄的响应和支持,中午来到城下,队伍已经扩大到一千多人,到下午更会集了数千人。大家包围了城门,高喊着烧毁丈单的口号。李嘉棠一面赶忙电告抚署,说是彰化百姓造反了,一面布置手下守城,又派人出城传檄各堡绅士召集二百丁壮入援。也不知道写传檄的人是故意还是弄错,把每堡集丁壮二百写成二人,各堡绅士看了都迟疑不决,连一个援兵也不来。

初二日,施九缎带着起事民众占领彰化城东的八卦山,山上有炮垒,有人提议开炮打县衙门,施九缎说:“罪在李嘉棠一人,如果用炮火,就会打死无辜的人;况且我们这一回只不过是为民请命,只要县令答应收毁丈单,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别把事情弄大。”众人都说这样好,称施九缎为“公道大王”。民众起兵时,浸水庄七十岁老人王焕也加入其中,他到鹿港替民军征饷,不到半日,得到鹿港商人五千元的赞助,分发给民军,于是士气更加旺盛。

初三日,施九缎带起事民众迎击一队从嘉义来的援军,打死了带队的右营提督朱焕明及其十几名部下,继续包围彰化城,李嘉棠派城中的绅士出城劝退,施九缎坚持提出要索焚丈单才退兵。李嘉棠便假装答应而拖延不办,以待援兵。到了初六日,上千荷枪实弹的官军从基隆等地开到,抢攻八卦山,民众抵敌不过,退驻平和厝庄。十一日,统领林朝栋带兵围攻平和厝庄,经过一场血战,民众被杀死四五十人,官军也死伤十七人,起事民众只得各自四散,施九缎逃归浸水庄。

支援彰化的官兵军纪很差,在牛骂头庄与村民争斗,开枪打死数人。庄民聚众欲与抗争。县令李嘉棠痛恨城郊村民不来赴援,竟乘势鼓动官兵夜袭城郊二十四庄,以图报复。还是一个当幕宾的浙江人叫凌云的劝告都司郑有勤莫残杀无辜,还说,如果进攻城郊百姓,怕会再激起民变,刚安定的彰化城就会再遭到危险。官兵这才作罢。

事后,台湾巡抚刘铭传虽然不得不把李嘉棠革职,撤销丈单,却又下令追捕、杀害起事的民军首领,先后有李盘、许德龙、施庆、杨中成、王焕被捕遭到杀害。而施九缎已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病殁浸水庄中。也有人说,施九缎并没有死,他早就在民众掩护下潜渡海峡,避难到晋江老家了。

编撰《台湾通史》的连横为施九缎作传,赞其:“乡曲之细民,手无寸柄,而为义所迫,不顾利害。此则士大夫之所不敢为,而彼肯为之,何其烈耶!”

避难海西的施菼

施菼(1848-1909年)名藻修,字悦秋,号霭生。祖籍晋江南浔(今龙湖镇南浔村),居住台湾彰化鹿港。为彰化县学廪生。博学多才,善作诗词联句。时广西人唐景崧任台湾兵备道,爱好诗词文学,聘请进士施士洁主讲海东书院,并通过他结识了不少读书人,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施菼与施士洁是族亲,又是同龄,意气相得,每常参加他们的文酒之会。

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全台清丈田地,以期多收赋税。时台湾各州县多不敢实行,怕引起变乱,只有彰化县令李嘉棠想得到上司赏识保荐,急切地在彰化实行清丈,催迫民户领丈单并索取重费。李嘉棠几次致信施菼,要他帮办清丈,还许诺事成之后将给予优保。施菼心知李嘉棠是个贪官,不愿意与他同流合污,回绝了他。施菼赋诗自励:“秀才纵不会催科,辛苦砚田乐岁多。骄鸟那能供笼络,长鲸直欲喷风波……”李嘉棠恼羞成怒,恶狠狠地放出口风:“你施菼既不愿意帮办,就是要暗中阻挠。”对其怀恨在心。

后来,果然由清丈激起民变,以浸水庄农民施九缎为首的民众数千人包围县城索焚丈单,与前来镇压的官兵对抗。因为鹿港是施氏聚居地,民变之时,李嘉棠向鹿港绅士求援,得不到帮助,更是心生怨恨。事平之后,官府追查责任,李嘉棠便一口咬定鹿港生员施家珍、施菼是施九缎的主使,还牵连到其他地方官绅十余人。其实,浸水庄离鹿港二十余里,施家珍还可以说是与施九缎同属钱江一族,施菼根本与施九缎素不相识。当时台湾藩司邵友濂、兵备道唐景崧极力为施菼辩护开释,却无济于事,刘铭传仍将他的“罪由”写入奏章,上报朝廷,且下密札给新任彰化县令朱公纯,要他捉拿施菼等“案犯”。朱县令也知道施菼冤枉,示以密札,嘱其速往祖地晋江避难。

施菼潜回祖里后,台湾有二次来电报、二次来公文到晋江饬拿他和施家珍。时晋江县令张景祁叫施菼远避乡下,又让他的族亲写一份证明施菼没有回祖家的甘结,回复台湾巡抚。施菼转侧躲避于晋江洪溪、鲁东、永宁亲友家中。而彰化县令朱公纯、彰化学教官周辛仲则为保护施菼受到撤职处分。施菼有诗回忆当时逃难的经过:“片帆飞过海东天,惊鸟伤弓怕控弦。火急捕亡书再至,星驰避难事三迁。外黄纵不追张俭,博士终难救鲍宣。万里君门无诉处,拨开云雾竟何年?”

光绪十六年(1890年)刘铭传去职离台后,唐景崧尽力为施菼平反,使他恢复生员的身份。既而施菼又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中举人,授候补知县加同知衔,返回鹿港。不料好景不常,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遭受日本强占。施菼痛心疾首,与进士许肇清、举人施仁思以及庄士哲、吴鸿藻、吴德功、王学潜、林文钦、林朝选等地方士绅,共同主持筹防总局,招募兵员,抗拒日本侵略军。因势不敌,彰化县城遭敌攻陷。施菼遂毅然离开经营几代的土地,携眷西渡,一度游说林维源等内渡绅商捐输,请清廷购回台湾,却未有结果。只得回到南浔故里,营建“竝玉山庄”一所居住。虽然“新垒重营,拮据绸缪,备尝辛苦”,然而得到一丝避免做亡国奴的安慰。而对祖国河山被霸占的伤痛之情,仍不时见于他的诗作。如《艋津遇旧即席口占》:“转瞬沧桑又几春,东游乘兴续前尘。君同徐福登仙界,我是令威化鹤身。禾黍故宫今日恨,台岑旧雨一番新。满堂檀板金樽里,独有伤心吊古人。”写他数年后重游台地,尽管有旧友相会,金樽美酒,可是在他眼里只看到故宫离黍,心中只有一腔悲情。

后来,施菼在福建出任省谘议局议员,参与创办泉州府立中学并任泉郡中学堂监学,又与同仁在家乡发起创办南浔、尊道两所小学。著有《慕慕庐诗文集》。然而,因平生几经颠沛,作品亦多散失。2004年,后人收集悦秋先生留存作品,与其子缉亭先生、其孙介予先生的诗文楹联,合编为《竝玉山庄联珠集》出版。

抗日义士许肇清

许肇清(?—1900),字子芹,祖籍晋江县石龟村玉湖份,曾祖许天宝于清嘉庆初年渡台肇基鹿港,衍为当地大族,人称“牛墟许”。许肇清在兄弟13人中居第四,长得高大魁梧,从小习武,善使大刀。清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考中武举,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钦点营兵守备,在台任职。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廷因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答应割让台湾。台湾人民十分愤慨,不愿当亡国奴,受日本奴役。各地纷纷自行组织义军,推举原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提督刘永福统率,抵抗侵台日军,保卫台湾。是年5月1日,日舰二艘来犯沪尾炮台未果,5日,又出动兵轮运输轮29艘到台北海面,采取声东击西诡计,从澳底登岸,经多日激战,日军于12日攻下重兵扼守的狮球岭,日本大将桦山亦于是日攻基隆。唐景崧内渡,台北于15日失陷。刘永福在台南继续组织抵抗。时台湾府知府黎景嵩邀集台湾、漳化、云林、苗栗四县爱国士绅,共商抗日大计,设筹防总局于彰化白沙书院。彰化县联甲局由许肇清、施仁思、施菼、庄士哲、吴鸿藻、吴德功、王学潜、林文钦、林朝选等士绅主持,“招集邑内外穷民五百名为练勇,用总理为哨官,日则东西南北巡缉匪类,土匪由是敛迹(吴德功《让台记》)。”日军分路南下,一路上遭到台中百姓的殊死抵抗。如《福建通志》“通纪”所记:“新竹、苗栗绅民推吴汤兴为首,以御日兵。21日,日本斥候骑兵驻三角涌,山根少将分兵由刘潭甫达大姑崁,为居民袭击,互有杀伤。……苗栗人姜绍祖,年十八,率佃丁百余人赴战,被掳十余人。姜亦与焉,遍询姜名,姜家人慨然承认,遂见杀,而姜遂免。为新竹人保出,再招勇迎战,死于炮火中。”

日军分三路进攻,一援三角涌,一出安平镇新埔,一由新竹大路至老科崎。彰化练勇“开地窖以陷马蹄,沿山埋伏。日军路径生疏,为疑兵诱入,死伤亦百余人。”在民众抵御下,日兵举步维艰。“7月)5日,日军绕出葫芦墩,林大春招集国姓会数百人战于头家厝等处,彭年闻报令郑以金并防军营往援,死者数十人,败回彰化,袁锦清扼大甲溪,抵死不退,率健卒五十余人,冲入日兵,颇有斩获,而炮队旋至,锦清死之,五十余人,无一还者。”“凡日军所到之处,土人皆诱杀之。(7月)14日,北白川宫巡视鹿港旋回彰化,以川村旅团驻彰化。15日,统大队攻树仔脚不克,退驻北斗。近溪一带沙漠,风雨叠作,黑水一望无垠,奔湍腾激,泥泞没胫,土人谙于水性,形势险阻了如指掌,日军连战数十次,多有损伤。”日本天皇的弟弟、侵台指挥官北白川宫在彰化八卦山被抗日义军击伤,他的手下抢了当地居民的一块门板,把他抬出战场,后来死于台南。《鹿港镇志》“人物篇”载:“及至日军侵入中部,许肇清率领义军三千,抗拒日军于大甲溪南岸,日军则迂回攻陷大墩(台中市)。肇清退守八卦山,藉以确保彰化县城。日军进迫至大肚溪北岸,肇清则在八卦山上全力炮击,日军死伤不少。但因日军后援补给强势,数日间,彰化城遂遭攻陷。肇清见县城陷落,潜渡内地。”

抗战失败,许肇清遂带家人及其七弟武秀才肇祥西渡大陆,居住石龟祖家。他留在台湾的几个兄弟,有的教书,有的经商,有的行医,并未参与抗日战斗,却因奸细的告密,被日本人绞死了四个。许肇清原本就对大陆祖家怀有深厚的感情,曾撰一联挂于祖厅:“玉山本脉龟里氏祖;湖水分流鹿溪远孙。”让子孙不忘木本水源。回到石龟祖家,就在当地买房置地,安度余年。人称他为“咸水进士”,意即在台湾中的进士。他购置的一座带石埕、埕围的五开间大厝,人称“进士第”(现长声路32号)。因他是学武之人,颇懂得正骨疗伤,乡人遇筋骨伤痛经常上门去寻“进士伯”治疗,总是药到病除,以故很得乡人敬仰。许肇清与邻里和睦相处,但又疾恶如仇,有一回,族中有个不孝子,无端打骂年青守寡养他长大的母亲,许肇清知道后,上门去训诫他,谁知那不孝子竟倚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口出不逊。许肇清大为生气,一把将那汉子挟住,往肩上一甩,扛回“进士第”打了一顿,直到那人告饶发誓愿意痛改前非才作罢。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许肇清卒于祖籍石龟村,不久其妻相继而亡。家人为择地葬于青垵山,名曰“进士墓”。后因民国年间兵乱,许肇清的茔墓被盗毁,时其子逊挻、逊聘早已迁回台湾,出嫁西吴的女儿许真已故,故由其女之友陈李氏代为收埋骸骨。1994年族人又为择地移葬于狮山。该墓葬仍用旧时墓碑,上刻“石龟许氏封茔”,墓后立一旧石碑(称清水碑),正面刻“甲午恩科进士”,背面刻“钦点营用守府”,另有两方清水碑立在墓堆左右前方,正面刻“壬午正科举人”,背面刻“赏戴花翎”。墓埕前嵌一新刻碑志,文曰:“肇清许公,玉湖人氏。皇清光绪,壬午中举。甲午进士,钦点守备。甲午战争,御敌率师。民族气节,彪名青史。卒后墓陵,始建青垵。战乱被盗,爰后损毁。故里宗亲,悼念英灵。曾侄经业,发起重修,移葬狮山,景色宜人。福地锺秀,藉慰先灵。”

许肇清茔墓附近,即为其曾祖许天宝的茔墓。许天宝号志诚。生清乾隆八年(1743年),卒嘉庆廿二年(1817年),初以制作线面运销台湾,从台湾运回糖、鱼干起家,在台湾鹿港置有产业,后又盘下益兴号商行,成为有名的郊商。许天宝本娶陈氏,生二子:高枣、高檀,陈氏死后,又娶鹿港李氏,生高明、高凤。许天宝卒于台地,死前咐嘱高枣、高檀将其遗骨葬于石龟祖里。后来许肇清中进士,曾奏请朝廷貤赠迁台始祖许天宝奉政大夫的荣衔。高枣、高檀从台湾回来后,依其母舅居住,传现石狮厝上东殿许姓百余人;高明、高凤在台传鹿港牛墟许一支近2000人。1994年台湾许姓因修祖妣李氏墓,想把始祖许天宝骇骨迁回台地合葬,但顾虑到许天宝在大陆还有众多裔孙,又有原配陈氏墓茔。故两岸裔孙商量,将始祖骸骨火化,分作两份,一份留葬大陆,一份带往台湾鹿港与李氏合葬。

许肇清在台湾的后裔,一直保存着他的遗物铠甲、大刀、练功石,后来又送进彰化文物馆珍藏。

湖美有十八艘横洋船

英林镇湖美村,是晋江南面一个临海的村落,东西面分别与嘉排村、沪厝垵毗邻,村庄并不大,现人口1400余人,以苏姓居多。在村中,可以看到成片清代建筑的古大厝,村人说,这是早时湖美村十八艘专走琉球、台湾横洋船置下的产业。

据说,当时村中还有一个姓曾的行船人,做到清朝的总兵,村人颇引为骄傲。

相传曾某生于明末清初,水性很好,善于驶船。因家里贫穷,只得受雇于本村置船的大户人家,在一艘横洋船上做副,一条大船上有正、副,以掌握航向,引领船只跨洋过海,而以正的责任最大,权势最重,曾某虽有能力,但屈居副手,心中未免怏怏不乐。正苏某,也是湖美人,多上几岁,早将曾某的心思了然于胸,只是没有说破而已。一日,船行海上,船桅顶端的滑轮却出了小故障,帆索掉在滑轮外,升降不得。苏便吩咐曾某代他把好舵,自己嗖嗖地爬上桅杆,去处理故障。不知下面把舵的曾某是有心还是无意,当苏在桅尾收拾好帆索,正待溜下时,将船头一偏,使正当风,竹篾帆猛地一转,往苏身上扫去,说时迟那时快,苏脚一缩,身一提,稳稳踏在篾帆上面那根叫“上称”的横木上,待篾帆摇摆稳定时,才利索地抱着桅杆滑下来。苏认为曾某有心要置自己于死命,越想越气,决心把他赶走,便吩咐做饭的“总铺”多煮了一饭钵干饭,从大船上放下一条“阔头仔”,叫曾某带着饭钵下小船,自去觅生路,还告诉他,日后若不是十八声大锣开道,就不用再回湖美村了。曾某自知苏怨恨已深,辩白无用,便默默地离开横洋船,独自在茫茫大海中驾驶那条“阔头仔”走了。也是命不该绝,曾某竟凭着一条小船平安抵岸,他不敢回家,在江湖上混了几时,又投奔清军为水手,在攻打厦门、金门和澎湖的战斗中立有大功,终于得封为广东某地总兵。衣锦还乡之日,他还不忘当年苏赶他下海时说的话,下令手下的兵士在临近湖美村的“赤地头”敲了十八声大锣才入村。据说曾某还特地上门去拜谢苏,说是多亏他作成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请他一起到广东府上享福。苏素知他的为人,哪里肯去。之后曾某就在村上建造一座堂皇的官衙,衙门前竖起高高的旗杆。不过官衙到现在已坍塌无遗,旗杆夹石也早被搬去筑渠道了。

查找史料,康熙版《晋江县志》及乾隆版《泉州府志》皆记有晋江人“曾成,字平卿。平台之役,署后军游击事。旋为先锋,战澎湖有功,授兴国参将……擢杭州副将,调象山,迁碣石总兵。”施琅《靖海纪事》之“飞报大捷疏”亦记:“十六日早,进攻澎湖……署后营游击曾成等官兵配坐鸟船一只。”晋江曾姓清初为将任总兵的仅见曾成一人,而任所碣石在广东陆丰县南,也合乎民间所谓曾某在广东任总兵的说法。故可以推断,《晋江县志》所载总兵曾成就是湖美村水手曾某。盖当时社会正经历翻天覆地之变,怀一技一长之士,不问出身贵贱,都有可能崭露头角,如晋江民谚所言:“家无浪荡子,官从何处来。”曾成也是一例。

再一个与横洋船有关的人物是湖美村官房份的苏平叔。《仑山衍派苏氏族谱》载:“秉喻,名平叔,谥玉斋,华珍公次子,生崇祯丙戌年(即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初三日寅时,卒康熙丙申年(1716)八月初三日未时,葬西湖埔。”又记:“此西湖埔系是玉斋公与塔江蔡武卿承买,载产三亩,后世必知其来历也。”

相传在康熙年间,苏平叔拥有18艘横洋船,平生疏财仗义,乐善好施。有一日,他的船停靠东石白沙,因往渡头处镇江宫前走动,拾到一包银两,苏平叔就守在宫前等失主来寻,失主蔡某是塔江人,因急事须用银两,无奈将亲生子卖掉,哪知却把这笔卖子的银两失落了,急得直想跳海。幸而遇上苏平叔这般好义的人完璧归还,感激之情真是难以言喻。恰好他家有一处荒埔地在西湖后,离湖美村不远,便与他的家人商量,把此西湖埔卖与苏平叔,以为打船索之地。后来,苏平叔的后代不再经营船运,此埔地就用来作平叔的墓地和栽种树木。在清乾隆二十五年曾向官府申请“宪禁”一文,禁止在其“祖坟产埔界盗砍荫树,肆采草木,以及盗葬迫伤等项”,勒碑为记,以保护其祖墓,今石碑尚存。由此看来,苏平叔的后代在清乾隆年间仍保有一定的财力和势力。

湖厝巨商许研官

清道光年间,晋南十四都湖厝村(现属金井镇)出了个大商人许新研。他在泉南各地(包括金门)开的当铺有十三间,并置船从台湾运来稻米,在泉州一带贩卖。湖厝和泉州城许厝埕,都有他建造的大厝。更让他出名的,是当时名满天下的陈庆镛御史,原来就是许家的西席先生,陈庆镛到省城考举人,上京城考进士,都是靠许新研资助的。故后来结成儿女亲家。

相传,许新研家原来贫苦,但他为人聪敏勤快,善于捕获商机。当时闽南有传统的织布工艺,商人从江苏等地贩运棉花,供应本地妇女织纺,勤快者每月可出布二十余匹,每积至百余匹,就发卖给商家,运到台湾出售。织出的土布需要一些后处理,如加上一层糨糊(通常叫做架尾糊仔),用踏布石压碾磨光等。许新研就用少许本钱,开了一家“糊仔店”,专卖织布所需的糨糊。经勤俭粒积,把生意越做越大,以致能置船往台湾贸易,又在泉南各地,包括金门岛上开了十三家当铺。那时候对有钱人都尊称“某官”,故大家对许新研也不直呼其名而称为“许研官”。

据载,许研官鲜有兄弟,遂将为他管账的许新鼎认为亲兄弟,许研官生有三子,许新鼎也生有三子,其后代就称为“典店份”。至今在湖厝村西头临海处还可以看到许研官当日所建“典店份”成片古大厝。许研官把一大片房屋盖在海边是有来由的,不仅用船运载货物,装卸储运方便;而且当时官方在海上检查货船,抽取税收,一旦货物下船入库,照例不再查究。所以船商喜欢把货仓设在海边,可尽快卸货。“典店份”大厝计有:五开间大厝三座,四开间大厝二座,三开间大厝一座,书房一座,架尾糊仔店一座,牛磨房一座。其中两座四开间带护龙的就是为许新鼎所建。大厝都有石埕围墙,门面皆精雕细琢,题额“棲霞轩”的书房装饰更加讲究,门前堵砖雕清代书法名家李为观写的对联,面墙上装着青石细雕的螭虎窗。泉州许厝埕则建有五开间带护龙大厝一座,门前还立有旗杆夹石,那是许新鼎的孙子许志昆在咸丰己未科(1859年)中式举人所立的旗杆。

许研官对地方公益颇有贡献,曾独资为湖厝许姓建造一座三开间二进的祠堂,还雇人在村前开了一口大池塘,每年养鱼以供祭祀费用。湖厝村边有个海湾,常有临近村落的人来这一片海域“举罾”,故意赤身露体招摇过往,让村上的姑娘媳妇看了尴尬。为维护风化,许研官出钱向官方买下这片海湾,竖碑立界,不许外村人前来相扰。又在海湾边上建一座七层石塔,以保障乡里风水。

许研官既成巨富,自然想好好栽培子孙后代,就高薪聘请泉州西北郊潘濑村博学的秀才陈庆镛到湖厝任教。相传研官的儿子比较愚钝,但陈庆镛还是耐心启发,让他大有长进,故宾主十分融洽。道光二年(1822年),陈庆镛想上省城考举人,担心资费不足,不敢贸然前往。许研官知其心事后,慨然答应全部承担他应试的费用。可是,陈庆镛仍不开颜,因为考试日期将到,福州路途甚远,前往已来不及了。许研官计算一下,认定可以赶去,便花钱雇了几个健壮善行的轿夫,叫他们轮流抬轿子赶路,让陈庆镛拥着棉被坐在轿子中,以减颠簸之苦,果然三两天就到省城赴试,一举高中。之后,陈庆镛又几遭到京城应试,许研官仍不时给予资助。为此,陈庆镛对许家感激不尽。

陈庆镛中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先后任过户部主事、云南司主事、江西司员外郎、江南道江西道监察御史等官职。他为人正直敢言,任御史时上过数十份奏章,尤其是对道光皇帝上了一份《申明刑赏疏》,批评他重新任用在对外战争中庸弱无能,临阵逃脱,贻误国事受处分的琦善、弈经、弈山等皇亲国戚,是“淆乱是非”,“不以天下人之好恶为衡”。道光帝不得不认了错。时人评他“以一疏劾三贵人,九重为之动容,天下想望风采。”

陈庆镛本来当教书先生时就有意与许家结亲,当官以后身份高了,仍不忘旧情,把他家小姐远嫁与许新研的孙子许志恩。相传当时社会治安不安宁,陈家小姐刚入门,就有盗贼趁夜上门抢去几箱嫁妆。这事惊动了地方官,连忙派人四出搜寻,查出是邻近一大姓村落的几个歹徒所为。便责令该村的乡里老大出面处理此事。只是那些歹徒抢走东西分赃后,抽鸦片的抽鸦片,赌钱的赌钱,早把那些钱花光了,只好在那几个箱笼里装上些砖头石头,请一阵鼓吹,一路吹吹打打,送还许家。陈小姐向父亲诉苦,要他督促地方官查办。陈庆镛笑着说:“十赔九不足。湖厝许姓是小姓,到底敌不过邻村大姓,他能把箱笼还来,已经给足面子,如果倚势强求,反倒会落下后患。”

许研官去世时,适逢陈庆镛奉旨回籍办理团练,住在泉州,许家请他来做点主官。点主之后,那根朱笔照例是要扔掉的,很多人眼巴巴地等着要捡这一支不寻常的“御史笔”,可是谁也没有得到。原来陈庆镛一点过神主,就将笔向东面远远投去,正好落在书房前的一个水潭里。那个水潭很深,又近在路旁,经常有人不慎掉落潭中,可是从来没有死过人。大家说,这就是落下“御史笔”的灵验。

曾经繁荣的石菌街

石菌是东石镇东面一个临海的村庄,解放后与邻近的路东村合称“光渺”,以纪念烈士王光渺。不过,远近村民还照样称它为“石菌”。

清代东石人蔡永蒹《西山杂志》云:“石菌,后开元八年,林銮使周源造塔,修建圆菌之上。圆菌海石也,高六丈,巍峨屹立,屯沙以盖之,乃能造其塔。又一石曰扁菌,两菌屏当海潮之舒卷,周家于此,继而蔡、黄、王、洪等而来聚居焉。概以二石菌而得名也。”又该书“林家石塔”曰:“唐开元八年,林銮舟至勃泥、台湾,引入蛮船,恐被礁石,故造七座石塔……其三圆硱石菌塔,称曰‘龙吟’,与刘氏灯塔虎啸俱照舟之入张家港也。”可知该村因海滩上状若双菌的礁石而得名,历史已很悠久。

石菌村是一个颇大的村落,现有3000余人口,多半人家已离开海边的旧居,将新居建筑在离海较远的山坡上,新居与旧村的分隔十分明显,站在一道十来米高的红土断崖上往南看旧村,海边一片红砖赤瓦的建筑栉比鳞次,错落有致。隔着波光闪烁的海面,大百屿、小百屿、大小金门历历在目,海潮退时,村前会露出一大片滩涂地,有三三两两打着赤脚,背着竹篓的村人前去讨小海。据说在早随便一个村妇,到滩涂上半天就可以拾几斤花螺或血蚶,加上石菌有传统的深海渔业,海产极盛。相传石菌村有个周姓女子,嫁到离海十几里地的山乡,山乡的人俭省,平时少见鱼腥,买点小鱼虾就要加上一大堆菜瓜脯豆豉煮得咸笃笃,还怕小媳妇伸筷,小媳妇气不过,就说,在我们石菌,白虾狗都不吃。老公公气坏了,有一天就借着到海边钩海藻作肥料的话题到石菌来,看看是否真的“白虾狗不吃”。正碰上渔船入港,一担担的白虾卸下船往村里挑,洒落在地的可不少,真的狗都不来闻一闻。恰好遇上了亲家母,一个劲往家里让,还不怀好意地装上两篓满满的白虾送给他。冬天的白虾挺硬又滑溜,一路走一路掉,老公公舍不得丢,一掉就停下来捡,一百来斤的担子,走走停停,那十几里地走得真叫痛苦。只是近年来海域污染严重,滩涂上多种水生物已濒临灭绝,石菌村讨海人只能往深海里走了。

村民对于远古的“龙吟塔”并无丝毫记忆,但他们会津津有味地为你讲述石菌村“双菌砥浪”、“永安宝塔”、“百层云梯”、“玉带衔腰”、“古树动风”、“前池后园”等有名的景观。所谓“双菌砥浪”是指村前海滩上一大一小两座圆菌形的大礁石,大的一座在东面,直径20余米,高7~8米,称“扁菌”;西面一座直径10来米,高8~9米,称“圆菌”;两石并立,相距约20米,正好挡住海浪对村前海岸的侵啮。“永安宝塔”是指原来村西建的一座镇风石塔,但废圮已几十年了。“百层云梯”指旧村通向建在后面山崖上顺正大王庙的石径,宽二米许,长近百米,盘曲而上,一些古老的石阶已被过往的步履打磨得光滑。“玉带衔腰”指原来村东头一道细长的沙砺带,天然长成茂密的灌木丛,成为村庄的屏护。“古树动风”是指前人栽种在村前村后的数十株古树,有榕树、相思树、合欢树种种,有的要几人才能合抱,浓荫匝地,时引清风,是夏日村人避暑的最佳去处。但可惜在“大跃进”年代被砍伐一光。“前池后园”是把村前大海比作池沼,村后田园比作花园,而今池沼犹在,村后田园都己盖起密密层层的房屋了。

现石菌村主要有三大姓:黄、王、洪,大约王氏先来而洪氏后到,故王氏人家聚居村中,黄氏居东,洪氏居西。祠堂以王氏祖祠最为轩敞高大。相传祠堂地原是人家的一个大水塘,那主人家曾放话,你王家一夜能填平这水塘,这地就归你。那时王氏也不过几十户人家,一声召唤,男女老幼齐上阵,果然“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夜晚就把水塘填为平地,终于筑成祠堂。现祠堂大约清初重建,五开间二进,占地约400平方米,用粗砖和瓦片相间砌成“百子千孙”式的墙壁,十分古朴。以前曾多年作为村中的学堂。

祠堂前面靠海处,现在还保存着三条东西纵贯、宽窄不上二米的旧街巷,还有一条直街连通。店铺两排相向,都是单层,屋顶低矮,店门狭小,但面墙上开着大大的“窗户柜”,让人一眼可以看清店里摆放的货色。细数起来,三条街巷的店铺该不下五七十家。而今许多房屋已经人去楼空,守着这些老屋的多是一些老年人。

据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说,石菌历来以其为避风泊船的湾澳吸引各地商船前来交易,而且本村就置有多艘“大艐船”到深海捕鱼,“大北船”,往北方运来油料、布匹、日用百货;从台湾运来鱼干、海味;还有漳州龙海运来的粮食、竹器、果蔗,前来当地批发贩卖,四方八面的乡村店铺,以至石狮、英林等地的商人纷纷前来交易。到了民国初年,塘东、围头置有小火轮,从厦门接送晋江的归国华侨,也把石菌作为停靠点,在这里上下客人。当时没有大路通车,有钱人乘马坐轿,货运则靠骡驮。整日做买卖的,接“番客”的,人马挨挨,十分热闹。一些外乡人看到商机,也到石菌街市谋生,开了果炊店、饮食店等等。抗战时期,商船不能往来,石菌街就逐渐式微了。

据说,当年石菌有一个叫黄阿狮的商人,曾在厦门、上海开行坐店,生意做得很大,足以影响每日金融的行情。因为抗战,厦门、上海行店被占,只得回石菌守着老屋种几亩山埔地过活。有一回,他切地瓜干,铺了二三亩地那么一大片晒干,有邻村的熟人经过相动问,黄阿狮见景生情,指着那片地瓜干泪涔涔地说,若是在以前,这么多的金银对他来说也不在话下,可眼前一家大小只得靠它度日了。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如果生命可以再度青春

    本书分为五大块:亲亲·宝贝,亲情·呼唤,乡音·乡情,爱人·朋友,断片·私语。作者用质朴的语言,以散文、生活随笔的方式,回忆并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叙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的故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动和感悟。愿书中展现的这些美好、感动和喜悦,让我们在平淡流年里相拥温暖。
  •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烟月不知人事改: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作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猫眼内外

    猫眼内外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宝玉可以不打吗、“抽鸦片者非禁烟局长”、拍马屁以及虎狼之伤、猪八戒照镜子、孟子三论“五亩之宅”、山下老虎咬不咬人、猴子磨刀与孔子设计、性情中人与“头家脾操”、干嘛要去撬动地球、想看电视就别思考、纳税人是哪些人、节能灯为谁节能、放弃举报、脸皮和披狼皮、披羊皮、且听老人言等。
热门推荐
  • 吸血十字架

    吸血十字架

    相传有一位神秘特工,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身份。但他说自己名叫黑煌,是一位侦探。他声称自己本领高强,希望有人来证明他。于是,他和他的得力助手本初。开始了一个侦探之旅。刚旅行不久,就遇上了一个极其诡异的神秘案子。
  • 默默星辰

    默默星辰

    我有我的个性也许你并不能欣赏包括我的快乐与幽默但现在的孤独并不代表我的寂寞……
  • 转世之叛逆小贼后
  • 爱伤我

    爱伤我

    梗概一场梦幻般的骇世爱情故事,一群朝气蓬勃、力争上游,不断奋斗的青春男女。在这里,有青春、有浪漫、有励志、有偶像、有刻骨铭心的痛,看淡雅纯美少女VS商业巨子+业界金领+创作才子+邪魅总裁。商业定位是的,本剧90、80、70后通吃。以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让你从中蕴出一些生活的感悟。在该剧中为植入广告做了一些铺垫,很顺其自然,不会让观众感觉到反感。你人生中真正让你怦然心动的感觉还记得吗?本文让你重温当时那一刻的心湖澎湃。有人写文是为了赚钱,我写文是为了心中的那份感动,总想把幻想中的美好分享给所有人,最后搬上荧幕,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看过后,请大家评论,让我知道你们的存在,让我有动力把它完成,把它写好!谢谢各位亲们。要多多支持哦!本文群号180365643
  •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瓦罗兰大陆编年纪

    人类,约德尔人,巨龙,特殊生命体在这里繁衍,在这里成长,符文能量在这里碰撞,魔法在这里爆发,这里处于另一个次元,这里是瓦罗兰大陆,这里是符文行星
  • 五极神尊

    五极神尊

    落月出品,绝对精品《玄化世纪》修改版:五极神尊,剧情将更加好看,希望读者们多加关注哈~(玄化世纪也是我写的,不是抄袭。)他,只是一个少年,他与其他的人不同,他有一个朋友,一直在默默的关心他。因此他没有因为怨恨而堕落,身边的人也一直在引导着他走向正道,凭借着自身的不断努力,一步步在走向成功之道,希望之光也正在一点一滴向他展现,只是,这一切,只是一个笑话。献给喜欢看玄幻小说的朋友。新作《玄化现代传》!希望读者们多多给票鼓励鼓励。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 天启空间

    天启空间

    梦境的召唤使得秦飞踏足这片神魔之地,这里有丧尸、狼人、吸血鬼,更有许许多多的恐怖生物,每一次剧情的经历都是生与死之间的考验,每一次剧情的完成都使得秦飞等人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 是否还能爱你

    是否还能爱你

    他恨她五年前一句不明不白的分手,然后一声不吭的消失。。。五年后,他无意中再见到她,却发现她身边有了别的男人,而且过得很好,于是他愈加恨她,她凭什么过得比他好?于是他抓着她的软肋,用一纸契约强留她在身边,既然她这么不想见他,那他偏偏要把她绑在身边。他报复她,折磨她,痛的却是自己的心,沦陷的亦是他自己。。。她怨他,怨他当初没有带她离开,她恨他,恨他的背叛。。。她努力的装出无所谓,努力的做到淡漠,可偏偏心还是会疼。。。五年前究竟有怎样的误会,才会让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却互相折磨?当误会终于解开,以为可以幸福的时候,却又有人开始介入,于是再生误会。。。当心被伤的遍体鳞伤,她是否还能爱他?
  • EXO亦鹿向北

    EXO亦鹿向北

    渐渐明白了,最在乎的那个人,往往是最容易让你流泪;渐渐明白了,很多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渐渐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能拥有一次,放手也就意味着失去;渐渐明白了,太在乎一个人往往会伤害自己;渐渐明白了,真爱不需要回报;渐渐明白了,我们之所以是过客,因为未曾为爱停留,其实一个人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