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谋清,1944年9月出生于晋江市安海镇可慕村。先后就读于家乡可慕小学和养正中学,1963年考上北京大学历史系,1968年毕业。1969年至1970年在山西4658部队接受再教育。1970年起,先后在北京房山县窦店中学、教育局和文化馆工作。1978年调至北京东城区文化馆工作。1979年至1987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1987年至1996年在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编辑部工作,副编审。1996年至2006年挂职任晋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期间,于1997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作家协会第五次全省代表大会代表)。后工作关系转入中国作家协会老干办。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太湖文化论坛理事。
许谋清的创作涉猎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人民文学》等报刊发表近400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儿童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外散文选萃》、《中华周末》、《中国文学》等重要选刊转载,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度文选、《全国优秀儿童小说选》、《新乡土小说选》、《新体验小说选》、《微型小说选》等重要选本。小说、散文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等;8集电视剧《海有多宽》由中央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泉州电视台联合摄制,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晋江的海》获福建省电视艺术奖三等奖。《当代作家评论》于1987年第5期、1990年第4期2次刊发“许谋清评论小辑”;1987年,《小说选刊》、《芒种》、《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举办许谋清新乡土小说讨论会;1992年,《北京文学》编辑部与农业大学、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召开许谋清、石晶报告文学《第二草国》讨论会;1994年,许谋清和北京9位作家与《北京文学》编辑部联合发起新体验小说创作,晋江市为其反映晋江题材的新体验小说《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召开座谈会。
其主要著作有:
小说集《海土》,作家出版社1991年出版。
缩编世界名著《蜘蛛女之吻》,由华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
小说集《初恋没有故事》,海南出版社1994年出版。
长篇小说《世纪预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许谋清小小说集》,海南出版社1999年出版。
散文集《寻找大师》,东方出版社2000年出版。
长篇小说《女女过河》,北京十月出版社2004年出版。
小说集《麻雀案》,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与晋江籍学者洪辉煌合作的对话作品集《与历史结伴同行》、《惊心阅读》、《两个人的城市》、《他们在追寻什么》,分别于1998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年海南出版社出版、2009年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2012年九州出版社出版。
蔡其矫、卞毓方、许谋清、黄文山、刘志峰、许言六人作品合集《祈求》作为晋江市季延中学、季延初级中学校本课程,于2008年由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1992年,许谋清与晋江籍作家王永志合编反映晋江改革开放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集《晋江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1996年,组织编撰反映晋江公安战线的报告文学作品集《负债功勋》,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此外,他在晋江参与主编的文集还有《新时期晋江文学作品选》、《写家笔下的晋江》、《安海百年文学作品选》、《千年安平》、《永远的母校》等。
许谋清作为新乡土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其创作引起了评论家的广泛关注。著名评论家贺绍俊、潘凯雄在《缠绕着恋乡情结的现代小说》(见《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一文中说:
坦率地说,我们所接触的当代作品十分有限,也很少读许谋清的小说,但我们仍试图把他的小说放在整个当代文学的范围内来评价……他固守着他的那块赤土地——那块带着海风的腥味、被烈日灼烤得滚烫的赤红的土地,因而收获了只有在这块赤土地上才能获得的果实。他也不被别的潮流所左右。仅这种现象本身,就构成了当代文学格局的一个重要特质。
许谋清在有些刊物上将自己的小说命名为“乡土小说”……许谋清的小说不是传统小说,而是现代小说……许谋清的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结构方式,在我们所谈到的小说中,唯有《赤土路上的送葬队伍》不是采用第一人称,但你仍能从作品人物的身上,明显地感受到作者主观影子,你完全可以把它转换成第一人称的视角。另外,从主题的角度看……许谋清的小说所表现的是另一类主题,我们权且把它称之为“内省”式主题……
……许谋清完全有可能卷入“寻根热”的潮流之中,但细读起来,二者终不相同。寻根小说欲寻中断了的“根”,因而他们的文章做在“寻”字上;而在许谋清的小说里,作者恰巧就是局中人,他不过是在俯拾对他来说熟悉不过的“故旧”,甚至也就是他的“今我”在俯拾“故我”。
……我们以为,贯穿在作品始终的“恋乡情结”或许是读解许谋清的乡土小说的一个入口。
……
许谋清小说中的主观热点,都与恋乡情结有关。
第一个热点是亲人关系……在许谋清的小说中,缠绕在恋乡情结下的亲人关系自有所侧重,这就是亲人关系中的宗祖与续谱……许谋清所表现的亲人关系,往往从这一特定内容作出取舍。他笔下的亲人来往,多半都是从生育、后代的问题而展开的。兄弟关系在他的小说中显得格外突出。如果从恋乡情结来追究的话,传宗接代是从男性作为标志的,在宗祖与续谱之间,兄弟关系恰好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一切纠葛在这里得以集中,因而最容易被恋乡情结所唤醒,一方面,兄弟的手足情谊集中体现在为了这块土地的繁荣,自家宗族的兴盛而相依为命、共同奋斗上……另一方面,兄弟们各自为了取得在这块土地上和宗族内为主的位置,必然要产生一种莫名的间隙和隔膜,作品在留念手足情谊时总是流露出这种间隙来……
第二个热点是母性形象的两难意愿。母亲生儿育女,养育后代,被视为伟人的生命创造者,母性形象自然要凝聚到恋乡情结中。对故乡的眷念伴随着对母亲的眷念。母性形象不仅仅是母亲,还会投射到具有母性特征的其他女性身上,如外婆、姐姐等。但是,在宗族的延续中,在传宗接代的意义上,女性是排斥在外的,女儿——出嫁——母亲,这种既定的事实与恋乡情结中对故土的内聚力是相抵触的,因此,恋乡情结对母性形象又带着一种凄怨的情绪,把母性形象作为远离故土、失去故土恩泽的怨恨的情感发泄对象。这就构成了母性形象的两难意愿:既颂扬母亲,又怨恨母亲。许谋清所写的母性形象,大多是围绕着这种两难意愿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婆祭》应该说是最典型的一篇……在这样的两难意愿之间的犹疑、转换,使我们体味到作者内心的恋乡情结是多么复杂、悠长。
第三个热点是适合运载以上内容的乡俗。乡俗风情最易唤起人们对故乡的亲切感。许谋请对故乡的习俗有着美好的记忆,在作品中大量加以描写,这也加重了作品的地方风格特色。但许谋清并不是为了风格而写乡俗的,他所写的乡俗,往往对应了恋乡情结的特定内涵,或者说,恋乡情结通过乡俗找到了一种物化的方式……
我们强调了恋乡情结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许谋清的小说除了恋乡情结以外就别无他物;也不包含这样的意思:认为许谋清完全是在无意识、下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创作的……
……我们之所以把许谋清的小说看作现代小说,是因为从理性的角度许谋清并没有陷入恋乡情结的意识内容里,他接受了现代观念,并以现代观念去审视故乡的存在以及故乡的经验,因而必然带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就构成一种内在的矛盾,一种意识深层的矛盾。一方面,恋乡情结把人们引向传统,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下意识的情绪活动,只要面对昨天,面对与人们的行为方式水乳交融的习俗,面对那印在脑海里的故乡的山水,就会生发出优美、爱恋的情感。另一方面,理智在现代观念支配下,使思想、意志明确地立足于未来,而对传统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昨天的一切,故乡的一切,都得在现代观念的检核下,作出重新的评价。这是理智与情绪的矛盾,是思想与感觉的矛盾。这对于许谋清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因为,如果一位作家缺少深沉的内心矛盾,他的作品也就很难产生长久的活力。这种矛盾使得许谋清小说所表现的现代主题更加深沉,更加富有思索性。
关于许谋清小说的主题……它的主题是相当明确的(但并不直露),这是对历史、传统的批判性的内省。有时,当作者的理性过分强烈时,他会在作品中直接议论……
许谋清的内心矛盾并非两种思想的交锋,而是理性意识层与潜意识层的一种不吻合、不协和,因此,他就不会像托尔斯泰这一类作家一样,经受着巨大的内心痛苦,他的作品也不像这类作家的作品那样在思想上那么激烈,那么震撼人心。但许谋清这种心灵更深层的矛盾所表现出的凄怨、怜惜、叹惋,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溪水,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他的小说更像一篇篇的散文,或者,你可以把它称之为散文化的小说。许谋清的小说往往采用一种随意的自叙式的语言,仿佛不是写给读者看的,而是面对一位沉默的知音,也不在乎别人是否在倾听,自管自地平静地叙述着。因此,他的小说不是表白,而是袒露,是记录着自己内省的过程。我们读他的小说时,总是会忘了这是在读一篇虚构的小说,而把它当成一篇真诚的散文,仿佛偷听到了作者絮絮叨叨的心音……
我们说,这种内心矛盾不是激烈的,而是平和的,但并不意味着,许谋清对传统的批判是懦弱的。因为,如同我们前面所指出的,这种内心矛盾是一种潜意识层的矛盾,并不显现为理性意识层的思想冲突。从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来说,他对传统的批判毫无保留,他所张扬的现代观念是明确的……如果许谋清的小说中只有这些内容,也可能同样能成为成功的作品,但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具有更为含蓄、深沉的意蕴。这得力于潜意识层的内心矛盾。恋乡情结所积淀的历史文化内容,从整体上说显然是与现代观念不相容的,因此,当作者进行理性思考时,这种恋乡情结便被抑制着。但也仅仅是抑制,仅仅是不让它显现为思想物,而不可能终止。奔涌在潜意识层的恋乡情结便寻找理性的间隙而加以表现,于是给理性的批判带来一种缓冲和张力,丰富了主题的层次和色彩。恋乡情结是通过心理的疏忽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说,理性在过分集中时,心理会产生一种疲沓状态而疏忽了对恋乡情结的抑制。这种疏忽是非常奇妙的,它具有一种打破结构的功能,因此,许谋清的小说多半都成为一种“没有结构”的结构……许谋清小说中的疏忽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它打破了理性的形式,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传达出另一种心音。因疏忽而造成恋乡情结的流露还使许谋清的小说具有另一结构特点,这就是它的非故事性。这使得许谋清小说在形式意义上也完全区别于通俗小说类型的乡土文学。
……我们也可以说,从鲁迅的《故乡》与《社戏》到许谋清的乡土小说,有某种一脉相承的精神,这就是恋乡情结给作品所带来的新的品格……
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不止于许谋清,还有不少作者在恋乡情结的困扰下而使自己的作品带有一种特殊的意蕴。
……当人们以现代观念对传统进行批判性的反省时,所形成的小说样式一般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将矛盾激化的方式,生活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凸现批判的焦点,这种小说样式往往带有传奇色彩。一是哲理化的趋势,生活通过象征、暗示等方式而获得一种抽象的意义。恋乡情结也许提供了第三种小说样式的途径。作者由于恋乡情结而同他所经历过的平淡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现代观念的审视下对这种生活加以新的体验,作品只求真实地记录下这一生活的体验。它既不像传奇式作品那样,以其高度凝练的矛盾冲突和跌宕的情节而使读者激动不已,但它缺少明显的虚构性,以其真实亲切同样打动人心;它也不像哲理小说那样包含着十分深刻、透彻的思想意义,但它把现代观念融入进一件件细微生活的体察,避免了空灵、玄乎的弊病,又不乏启人思考的余地。许谋清的乡土小说基本上具备以上的特点……
在著名评论家李洁非、张陵的《许谋清和他的乡土小说》(见《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中这样评说:
……从许谋清的整个情感气质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看,乡土小说这一形式能充分表现他的文学创造力……其间,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严肃执著的作家的努力使创作一步一步趋向成熟的过程;同时,也能从中探索具有新时期文学特点的乡土文学的某些基本原则。
……我们确能感觉到其间内容的丰富与厚实。作家选择的视角比较固定——一个久离家乡的游子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以此描绘出闽南侨乡的种种风土习俗人情世故。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基本的文化形态,反映出生活在这块赤土地上人们的心理状态、思维特征以及人际关系。作者的眼光显然不仅仅停留在风土人情的描写上,而是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沿海地区开放后,原来封闭状态被打破了,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尤其是心理状态的变化,改革当然是在打破一种原有的旧的生活结构,这也意味着破坏一种文化的形态,由于生活的诱惑力,人们一方面要破坏原有的生活习俗,一方面同时在保护这些生活习俗,让这种生活习惯通过时代的“畸变”保存下来,继续支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态。有意思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由至少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形态之间的悲剧或悲剧性的冲突,而是看到这些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人们并不因生活结构被打破而痛苦万状,也不会表现出矫揉造作的欣喜若狂。而是在我们的种种风俗仪式中,调和着生活的矛盾现象,并且这种调和的结构又在新的意义上产生了当地人约定俗成的新的习俗,人们就这样实实在在生活着。许谋清的这批乡土短篇小说在内容上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这不能不说作家有其自己的社会现实的思考。对于写实类型的小说来说,这种社会现实思考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对许谋清的新乡土代表作《海土》系列,张陵在另一篇题为《许谋清的〈海土〉系列与乡土小说》(见《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4期)的评论中,这样评述:
……许谋清比人们预料的还要快就实现了创作上的新的追求。近两年陆续问世的《海土》系列,让读者看到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意识的日趋开放,艺术上也更加成熟。
……
……到了《海土》系列里……闽南这块赤土地再不仅仅是自然、纯朴、温情脉脉,而是已经渗透了商品、金钱、狡诈、野心、竞争、残酷无情的各种关系在其间。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们选择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新出现的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在为这块半原始的处女地被开垦唱挽歌,我们只是想使对比更加突出一些来说明这种古老文化被破坏的意义,相信这也合符作家创作的旨意。的确,我们在他精心构思的作品里,不难读到一组组强烈对比的关系……因此,当我们读到许谋清这组《海土》系列,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他前期作品中的诗意和温情,而更多地读到乡土文化被破坏的冷酷,一种无回天之力的悲哀。
当然,这样的破坏和危机就经济发展的观点而言,可能会被看作是一种令人鼓舞的进步。无须否认,闽南沿海地区乡村的这种现状,完全是因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造成的。没有经济体制的改革,闽南沿海地区将仍然保持封闭落后的状况。在这个意义上,闽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变化,是值得大力鼓吹的。有趣的是,作家许谋清显然没有因为这种改革的历史性和必要性就来乐观地、天真地欢呼其成果,也没有像一些描写改革者形象的小说那样,人云亦云地歌颂现实。在这个方面,许谋清似乎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又好像是一个爱挑剔,甚至是一个对乡土中商品经济出现有意不以为然的批判者。在他笔下,乡村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被描绘成有如恶性、畸形的怪胎,处处暴露出人的精神被扭曲,被肢解的惨状,处处流露出作家对现实悲观的情绪……许谋清的这种悲观情绪正好说明他比别人更加清醒。作为这一块赤土地孕育出来的作家,他深深地爱恋着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同时,他对自己的故土了解得十分清楚,深知它的许多文化陋习和封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它还没有任何文化上的准备来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这块土地风情万种却和现代生活节奏极不谐调,尽管这是历史强迫这块土地在极短的时间里必须接受的现实。高速高度集中的侨资使这块赤贫土地一夜之间暴发了起来,成为一个花花绿绿的金钱世界,对毫无文化准备的纯朴、愚昧的当地乡民来说,只有囫囵吞枣式地接受金钱对人性的腐蚀,恶性地培养一种金钱欲望的变态心理,才能合符这种现实的要求,否则,想保持原来的心理状态的话,那只有受穷并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为金钱而竞争,然后自我萎缩,变得古怪无常了。《海土》系列说到底就是写了前者和后者,写两种变态的人性,写一种变态的文化。我想,作家在这里展示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关系,他并不去粉饰现实,也不去放肆地批判现实,他带着一颗惆怅的心去感受,去承认这个现实,去接受这个现实。因此。我们读这些构思精当的小说作品,时时能体会到作品感伤但不颓废的情绪,在一个个相对独立又连成一体的篇什中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格调……许谋清的作品现在也许很难和历史上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格局相媲美,但从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绪看,完全可以相信他深得大师们的神韵,知道作品内在意味的重要。他也许不是一个才华四溢的作家,但却是个深沉而富有文学气质的作家。他心中隐藏的与其说是热情,不如说是感伤。对待这种气质的作家,你说他的创作意识是先进,还是落后呢?其实,我们不必把他放在这对关系来考察。我们说,他是一个有良知有感情的作家,他给读者展示的是真实的现实关系,他没有企图欺骗读者。
我愿意进而来讨论《海土》系列的艺术上的追求,这正是《海土》系列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之所以富有魅力并和其他作家的乡土小说比较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就因为它有独特的写作视角和方式。只要稍加认真地阅读《海土》系列中的一些篇什,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许谋清笔下的乡土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味道和氛围。诡谲神秘,变幻莫测……许谋清想创造一种鬼气或巫气来镇住我们,让我们更加进入乡土文化特殊的氛围里。许谋清笔下的人物,特别是老一代人物身上那种虚虚实实、闪闪烁烁的古怪特点,显示出一种相当奇妙的鬼气。
我敢肯定,许谋清一定读过马尔克斯以及其他拉美作家的作品,也能欣赏这些地域性极强又属于整个世界文学的作家笔下的魔幻世界,尽管存在着借鉴的可能性,但我宁可认为,许谋清的乡土世界并不出自摹仿,而来自闽南沿海这块长期封闭的赤土地的现实……当我们读到许谋清的作品时,令人惊奇地发现,作家居然把从小积郁于我心头的那种不可知的人鬼交融的关系这种文化特点表现得这样细腻,这样传神,这样深厚。当然了,神鬼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人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人创造出人的异化的形象,来和自己构成一种真实存在与虚拟幻想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的关系。许谋清把这种内在的生活关系揭示出来,不仅使小说本身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色彩,也使乡土风情暗示着生活的哲理,使作品的主题越发显得神秘、扑朔,因而产生很多的信息量。读者在这里就不仅仅欣赏乡土的幽美诗意,而更多从中获得许多思索。
由此,我们能否绘出这样的印象,在许谋清的《海土》系列里,人与鬼神的关系要远远重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金钱的关系。或者说,因为有了人与鬼神关系那样的文化基础,才使得人与人、人与金钱那样关系,变得光怪陆离、神秘莫测、诡谲多端,整个小说才愈发显得厚重和广阔。这其间,自然需要高超的写作技巧。许谋清的中短篇创作技巧完全值得信赖。这位在近二三年才在文坛上静悄悄崭露头角的大器晚成的作家,在他的作品被读者接受之前,有过漫长的严格的写作训练时期……当《海土》系列陆续问世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许谋清对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娴熟的掌握,能够自如地、准确地营造出来自乡土深层文化结构中的现实。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特别是写人与鬼神的这种关系,处理真实的世界与意识世界之间的交融。我以为这和作家对小说艺术技巧的自由是分不开的……
不用说,读者能够发现《海土》系列中的人物,个个都极为古怪、神秘,甚至有些可怖,仿佛有什么鬼魂附体。尤其是那些代表着乡村古老文化的老一辈人物,更是如此……读来让人觉得离奇可怖,不啻产生了神秘的审丑效果。
我进而认为,使许谋清的《海土》系列里飘起缕缕鬼气的关键所在是作家的语言叙事。因为对小说的写作训练有素,他能够自如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小说语言形式去描述构思中的感受,结构一个他所理解中的闽南乡土的小说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能够通过语言把潜藏在闽南乡土生活中的那种鬼文化的影响表现得准确微妙。在许多篇什里,作家许谋清用一种冷静的态度把情节叙述得真假交融、实虚相掺,整个故事变得扑朔迷离,令读者感到冥冥之中有看不见、摸不着但分明存在的什么东西在支配着闽南乡土的人们的生活……许谋清的小说语言本身就很有乡土味,很值得去咀嚼。有时,越咀嚼就越能品出其间深邃的含义来。虽然,他的小说语言仍然由通俗的词汇组织而成。
就语言技巧的实施而言,许谋清的《海土》系列中始终贯穿的两个词汇分别构成的两组“意象”,很值得读者注意。一是“鬼神”,二是“金钱”。在《海土》系列里,不断出现的“鬼神”故事和“金钱”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前者代表着传统的乡土文化。它具有深重的保守性和神秘性,它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不时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状态。后者则代表着反传统的乡土文化,它带有强烈、明快的冲击性,无时不在诱惑着、挑逗着人们去破坏传统,破坏道德。二者在生活中交织在一起,形成古老的乡村文化的带有畸形的现代形态。其间是好是坏,自有历史去评说。作家的责任是把这个形态完整地介绍给读者。我以为,《海土》系列丰富的意蕴和深沉的情感,以及那种感伤的批判色彩,都和这两个“意象”分不开的。这两个“意象”组合成深邃的哲理意味——《海土》的风格,从叙述引结构。相信作家今后的《海土》续篇,也将紧紧地抓住其艺术风格之魂。
……许谋清的《海土》系列虽然有着丰厚的文化色彩和背景,但他的写作重点却始终放在对现实关系的分析上;在现实关系的结构里去考察人,描写人,所以《海土》系列中的人物都有血有肉,独具特色……在这个意义上,是否可以说,许谋清的《海土》系列比前些年闹腾一阵的“寻根文学”更实在、真实一些?
然而,许谋清《海土》系列中的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意识与“寻根文学”却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直接受到“寻根文学”的启发……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以来,作家们所做的努力,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致力于恢复文学中应有的科学的态度和气质。“寻根文学”首次在文化意义上显示了这种科学的态度。这一点,在许谋清的《海土》系列里被化为实实在在的艺术实践——科学眼光里的乡土文学。从作品的叙事倾向中……作者对乡土文化遭到现代文明的破坏,出现了畸形的人与金钱、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并不持盲目乐观的态度,更多地持谨慎、保守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并不说明作者对文明的敌视,而说明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作为思维的基础,对现实保持清醒的怀疑,一方面看到乡土为商品经济所改造的必要性,一方面则看到悠久文化被肢解造成的畸形而痛心。处于如此两难的地位,持谨慎而保守的态度再自然不过了。说实话,只有具备科学态度的作家才会有这样痛苦和选择。那些急功近利者绝不会有这样一种忧患意识。《海土》系列的叙事倾向所形成的语言结构,十分醒目地区别于其他的乡土小说的关键就在这里。
对许谋清的新体验小说《世纪预言》的评论,较主要的有北京鲁迅纪念馆馆长孙郁的《晚钟声里的预言》(见《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摘要如下:
……1995年,在中国文坛上,许谋清把《世纪预言》献给了我们。作者以怪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百年来中国文人苦梦的那个闪着亮色的结局。这部长篇小说以它的纪实性和思想性以及叙述者的亲历性,把古老的乡村社会与新型的乡镇王国,最后乡土晚钟与最初的新城市的咏叹,光彩照人地倾泻给了我们。在世纪之交,我们总算听到了思想者对百年中国乡土社会深沉的独语。这独语或许因各种矛盾与困惑而难成交响乐般的振聋发聩,但它存在着,挣扎着,它为100年间中国古老的乡民与知识分子从疯狂而觉醒而务实过程,画了一个重重的句号。
《世纪预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也不像先锋派艺术那么热衷形而上的灵光,也无“后现代主义”对意义的消解。在精神的层面上,它显得较为传统。它给我的启示,与其说是艺术上的,不如说是思想史与认识论的。许谋清选取北京的视角看晋江,又站在晋江看北京,思考着中国形成的南北挑战的阵势,以及知识者的心灵震荡历程。中国的“新体验”小说,还没有一部像《世纪预言》那样,把如此众多的人物、众多的文化景观、众多的社会矛盾列于同一空间,加以亲历性的排列组合。我觉得许谋清大胆的文化冒险,其实已十分悲壮地把一个世纪性的文化母题昭示给了我们:中国只有经历了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变革,精神天空的太阳,才会慢慢升起。
……
故土与中国社会迅速的工业化过程,以及中国知识分子深切的价值失落,把许谋清推到了一个必须重新调整自我,和直面前所未有的“无物之阵”的尴尬地步。他要么随世俗社会那么茫然地走着,要么回到书斋里,重做乡土社会的旧梦。聪明的许谋清没有选择二者,当他把自我流放到晋江这片奇异的故土时,他突然找到了一种富有刺激的东西。他一方面不再十分简单地悲哀于故土的俗文化,另一方面,他无情地撕碎了文人头上伪态的东西,在活生生的变革中,袒露着自己,把旧我昭示给世人。我很快意于他的这种自我撕裂,一个世俗的许谋清,一个思想者的许谋清,这种双重的对话,构成了当代知识者与当代乡村社会文化的通道。许谋清遇到了各种精神的纠缠,一是赤土地神秘文化之神,一是灵魂深处不安的精灵,还有弥漫于中国上空诸种爱神、恶神、死神……在这个自我分裂与精神漂泊中,这个时代的巨变被记录,被复写了。它不简单地雷同于茅盾式的写实传统,这里没有任何先验的东西;也不同于鲁迅的传统,那种黑暗与无序的非理性意识之流,也被驱走了。它介于报告文学、小说、哲学语录之间,介于艺术家与史学家之间,介于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很难说《世纪预言》属于哪一类长篇小说,但我觉得它的特点或许不在于艺术探索方面,更主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思想者的独语。中国的文人们,终于对这一变化的社会,做出了一个富有文化寓意的反应。“那时,我的双脚落在实地上,我知道应该用什么来回答时代。回答不是一句话。回答是我们这个信息时代的几次实践。它们离我们很近,就在东方世界。由于它们曾经如此辉煌,实现了东方几代人的梦,我称它们为世纪奇迹。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日本十年。不是仅此一例,还有亚洲四小龙。韩国十年。台湾十年。香港十年。新加坡十年。全是规律性十年。你不得不驻足回首。我绕开先知,绕开谶言,以实践预言世纪。以奇迹预言世纪。以今天预言明天。以局部预言整体……”许谋清计算着中国富起来的历程,计算着一个民族走出苦梦的代价,这一切,都是饶有趣味的……
……
……许谋清在世纪末,完成了农民社会变迁的另一种记录。这是中国知识者与中国农民试图重新寻找自我的开始,尽管它还是粗糙的,有时还显得平直简单,但那种亲历性、可读性、纪实性和思想性,都是当代任何一部关于乡村变迁的小说,所难以相比的。
……
……在《世纪预言》那里,知识者与农民的关系被复杂化和互证化了……在新的写作中,他以一个失败的文人的姿态,独行于现象界中,他行走着,吟唱着,他既把新奇的社会景观摄入自己的镜头里,又试图在现象界中找寻实在……
许谋清的自我撕裂的描述,无疑构成了《世纪预言》诱人的景观。其价值态度与80年代前任何时期的知识分子,均不相同。他的撕碎自我,是“上帝死了”的中国知识者,重新确立自身的挣扎。许谋清放弃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叙述者的上帝位置动摇了”。在许谋清那里,并不期待着去解释什么,而是体验什么,感知什么。《世纪预言》对晋江人物个性的把握,是朦胧的,故事与情节也缺少撼动性。但引人的却是“许谋清”与“我”矛盾的对白。这是解不开的二律背反,生活与精神的本身永远如此,要寻找确切性,在他那儿已成了远古的遗响……
……
……现实的启迪,使他终于摆脱了旧知识分子的苦涩,而以一个参与变革的思考者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这比过去知识分子乌托邦式的梦幻,要切实得多,丰富得多,现实得多了。
……
……晋江这个留下了朱熹、李贽、郑成功、李叔同等人足迹的古老大地,对许谋清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一如传统乡土中“血缘”关系,许谋清把故土看成自己生命的源头,他曾不止一次地在文中谈起过晋江文化的优势,尽管那已成了往昔的光荣,但“东方第一大港”与五里海上长桥等遗迹,已成了他生命中绕不过去的存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回味、值得打量的王国,那些古老的文化旧痕,确实让人震撼。要知道,世界上十几个宗教都曾在此留下投影,它的文化土层,承载着一个乡土的传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何以这种鬼气十足的土地,竟如此迅速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许谋清对此的迷恋,不无道理。它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使传统的任何一种理论,对它的描述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也许正是这种现象,唤起了许谋清的创作灵感。一方面肩负着古老的宗教文化之影,另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图景。这怪异多样的存在方式,对古老的中原文明,无疑是一个异端。许谋清早期与当下的心态,也因此而变得富有。他要做的文化印证也就是变得有分量了。他苦苦思索的结果,便是:早期的“文化乡愁”,开始慢慢被自觉的“还乡意识”所取代……
……(许谋清)把“还乡意识”定位在了一种反省自我而不是一味确认“血缘”纽带的领域上。他笔下的世界,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有了不同。那已不再是亘古不变的乡村图腾,也不是蛮荒的田园之曲。古老的乡村正在消失,土地正在消失,温馨的炊烟也正在消失。许谋清几乎认不出他的父老乡亲,面孔依旧,世态已非。他意识到了一种代价的丧失和新世纪的到来。在滚滚红尘中,许谋清发现了古老帝国迈向新世纪的一线既明媚又令人担忧的光芒。
这是乡土的深层文化结果,还是外来文明的产物?许谋清在苦苦地寻找着,我觉得那片土地的神秘气息,不仅对许谋清自己,而且对任何一个到过晋江的人,都是颇有诱力的。只有站在晋江那里,你才会明白,何以会出现那么复杂的宗教文化和文化名人,它给人的启示,是带有很浓的文化情调的。
从自己熟悉的故土,来写北京,写中国,写自我的变化,这是《世纪预言》特殊的所在。比起孙犁的荷花淀、刘绍棠的运河,《世纪预言》是轰鸣的,嘈杂的,色彩斑斓的。那儿已没了牧歌小调,虽然也有农舍的香火,海滩的古桥,有乡情依旧的家宴……但根本的是农民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耕种生活,正被商品社会看不见的手所拆散。不变的也许是人们古老思维定势的余影,但价值正在倾斜,理想与生存方式正在倾斜。中国农民向何而去?这是农民的进化还是宿命?许谋清在兴奋地扫描的同时,内心也带着十分复杂的情感。他无意于去唱世纪的挽歌,可从他的多姿的笔触中,我感到了他对这一历史进化的史家的态度。费孝通在40年代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结构时,认为它是把人用血缘的宗法的关系固定在一块土地上。这一乡土的结构方式,在晋江以新的形式开始出现了。晋江人在农业乡村中,建立起了一个工业农村的新的结构,并且向着规模更大的都市挺进。古老的乡土正在动摇,中国农民的真正苦境,或许就是从这里被突破了。
因此,故土的风姿,在他那儿获得了一种“文化骄傲”的力量,当他站在北京,写南方经济对北方文化的影响时,显得那么自信。《南北挑战》那一章中,关于服装革命的描写,堪称《世纪预言》中最有分量的部分。那些充满哲理的感性化语言,透过服装的变革史,抓住了一个时代的灵魂。如果说,旧有的乡土文学,是以凝固的时空和知识者孤独的个性交织在一起的话,那么在许谋清的“新体验小说”中,是以变数颇大的乡土的新的时空,与古老的过去对话。历史在《世纪预言》中被颠倒了,至少那些半是古典、半是现代的文化旋风,在预示着中国起飞的明天。
这确乎也是一种文化参照。从2000多年前,自己的祖先由中原向这里的迁徙,到轰山填海,改变这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乃至寻找他们心中的城,这内在的隐喻对许谋清的诱力,甚至超过了北京的巨变。他是那么依恋自己的故土,乃至于对家乡丑陋、沉重的一面,抱有着暧昧的情感。他是带着一种渴望,重返故土的,但这还乡已不再是为了印证一个古老的梦,一个悠远悠远的幻想,而是寻找改变中国、改变故土和改变自我的深层文化因子。
他找到了么?他可以从农民走向都市的过程中互证中国工业化的深层文化意象么?我觉得《世纪预言》不在于作者是否找到一种理论的依据,和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理性模式,而在于它呈现了中国农业社会某种特殊的变化痕迹,在于把这种变化过程与传统文化,乃至于当代知识者近百年形成的“神话”的尴尬,通通以感性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
这确是一部令人兴奋的作品。我们终于有了一部关于“新乡土”的实录性的小说了。仅仅有古老的乡恋情结,也许只会重复沈从文与莫言;而仅仅是“报告文学”式的话语方式,要超过《无极之路》层次的作品亦难。《世纪预言》在形式与思想上,都有别致的一面,这是当代知识者与乡土社会新型的对话方式,旧式知识分子与旧式农民的情调在这里开始隐退。我隐隐地觉得,许谋清在这里充当了从前工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痛苦的文化肩负者。历史转型期的文人是痛苦的,正如同当年茅盾经历了北伐战争的历史转变而陷入尴尬一样,除了记录那个时代瞬间的感受外,也许不会再有什么。许谋清未能逃出中国文人共有的命运,但他赶上了一个世纪的尾声,在世纪末的晚钟声里,奏出了一种异样的声音,这或许是他富有价值的所在吧?
不管这部小说究竟向读者预言了什么,我觉得我们的文人,毕竟向世人交出了一份答卷。当习惯于空泛的文化论战与信念纠纷让人倦怠的时候,许谋清把泥土气与隆隆的机器声传给了我们。从世纪初到世纪末,100年间,这类实证性与思考性的小说,具有史学意义的,还是太稀少了。或许,《世纪预言》为知识分子到民间去,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图式。如果是这样的话,许谋清的努力,就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