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0900000025

第25章 美术理论家黄鸿仪

黄鸿仪,1942年6月出生,福建南安市人,幼年随家迁居晋江市安海镇,曾就读于安海养正中心小学。1958年厦门集美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班。1961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1965年毕业后,任职于江苏省文化局,担任过电影制片厂美工、《江苏文艺》美术编辑。1979年调江苏省国画院,历任专职画家和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直至退休。1983年被中侨委借调到国立华侨大学组建艺术系,任该系副主任;同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91年组建江苏省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任该会副会长。2009年,应任晋江书画院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职称。

黄鸿仪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绘画理论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美术》、《中国艺术》、《中国文化报》、《美术观察》、《中国画》和香港《收藏天地》、《文汇报》,新加坡《水墨世界》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近百万字、中国画作品百余件。中国画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出国画展和省级书画展览近200件次,其中《新苗》1964年入选第四届全国美术展览,《归》1965年参加中国艺术院校出国美术展览,《橘颂》被选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和友人,大型历史画《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同胞热烈欢迎郑成功》陈列于郑成功纪念馆。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首届世界中国画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文人画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发展研讨会、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美术馆工作会议等重要学术活动。

已出版的美术理论文集、画册有:

《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论集》,1997年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岭南画派》,1999年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岭南画派研究》,被译成韩文,2000年由韩国出版社出版。

《一画开天》,2010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江心跳技》,197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促织》,1982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并被译成英、法、德等8国文字,1984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连环画《斗奸风云录》和国画集《黄鸿仪画集》,分别于1984年、2001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1月,晋江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晋江市文联为黄鸿仪出版新汇编的《黄鸿仪画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并于2月26日至3月5日期间,在晋江图书馆主办“最爱最美是故乡”——晋江籍著名画家黄鸿仪国画精品展暨画集首发式、出版座谈会。黄鸿仪在画集中这样表述:

我祖籍南安,婴幼时家居安海,故以晋江安海为故乡。安海有凌霄白塔、跨海五里石桥、佛家圣地龙山寺、交通四海水心亭码头、青枝绿叶亭亭如盖大榕树,还有朱熹父子书香文脉与“嗦啰”狂欢民俗……这些美好景象都烙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12岁我走过五里桥到厦门集美中学求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南京艺专学画,继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大学毕业后从事美术创作工作。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至今。半个世纪旅居南京,故乡安海的白塔、五里桥、龙山寺……总是我思不尽、割不断的幼时美好印象。如今人老了,乡梦使我常怀落叶归根之思。当我回到晋江,见到的是陌生的故乡:到处走走看看,只见树木青翠、花草芬芳、大厦林立、市井繁华、商潮涌动……真是一派“和风吹暖晋江春”的景象。山美水美人美的现实引发我描绘的激情与冲动,晋江的灵山秀水处处入画,于是我用浓墨重彩去表现。作画时却发现晋江民居红砖飞檐式的闽南建筑在中国山水画中很少出现,对故乡的热爱使我迎难而上,多次探索、尝试与失败使我想起弘一法师诗句:“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就继续地探觅、描绘美丽晋江的表现笔墨语言。现在把这批尝试性的画卷展示给家乡乡亲,意在向家乡人民汇报我的艺术探求履痕,征求今后继续创作改进意见与寄望更多晋江书画同道提笔描绘晋江改革春潮,讴歌时代锦绣的晋江。

晋江书画院院长颜子鸿为该画集作序如下:

黄鸿仪先生的中国画作品展览将于2013年元宵佳节在家乡晋江隆重举办,与此同时他的作品集也将举行首发式。这是黄鸿仪先生外出求学与从事中国画创作和美术评论50多年首次回家乡举办的汇报展,也是家乡人民对这位乡贤期盼已久的好事。

1942年,鸿仪先生出生于闽南濒海的乡镇,家乡安海美丽的云天、大海、古港、帆船、长桥、名寺、书院、老街、民居激发幼年鸿仪画画天赋和兴趣,又有尊如师友、亲如兄长的洪世清、洪世川兄弟的引领,使他进入日后尽情驰骋的美术创作领域。每每回忆这些往事,鸿仪先生都很激动。读小学时,老师看他爱好画画就鼓励他画宣传抗美援朝的漫画贴在学校门口,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这让鸿仪画兴更浓了。课余为新华书店写新书广告取得了能随意翻看玻璃橱柜里的“小人书”的机会,这让他感到不仅获取了绘画知识又练就写美术字的本领。他12岁离开家乡到集美中学求学时对画画愈发专注和执著。集美中学有宽敞明亮、教具齐全的美术教室,藏有大量中外美术书刊的集美图书馆,又有画艺不凡、教学有方的美术老师陈礼义、曾良奎,他们的悉心教导,使鸿仪先生“如鱼得水”画艺精进,画作常作为示范或选送参加厦门市美展。他说:“集美中学是我艺术生命的摇篮,为我今后登上艺术征程备足行装。”1958年,黄鸿仪考入千里之外的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美术班学艺。当时正处于“大跃进”热潮,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推行勤工俭学,一周在校内上课习画,一周到工矿参加劳动。鸿仪深感习画时间宝贵,他抓住一切机会苦练绘画基本功,素描、水彩、国画、图案、创作等各门功课都成绩优秀,每星期日还受学校委派辅导南京市少年儿童业余艺术学校的少年儿童学画,还参加省市、南京军区“大跃进”的美术展览陈列工作。鸿仪先生很珍惜这段学习经历,他说:“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大大提高我的艺术表现水平,也提升了我的社会工作能力,为日后步入社会用画笔服务大众准备好条件。”

附中快毕业时选择日后以何种艺术形式从事美术创作是鸿仪先生面临的课题。也就在此时,他听了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讲授“中国画特点”的一堂课,潘先生的学识、成就、人格深深震撼着鸿仪,使他爱上了中国画。1961年,他如愿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在谢海燕、俞剑华、陈大羽、李长白、沈涛等名师辛勤教导下,他系统地学习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各种中国画表现技法,全面地掌握写意、兼工带写、工笔画艺术表现语言特点。回忆在南艺习艺的日子,鸿仪先生深感“笔墨功夫有明显长进,对中国画理论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如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等古代画论就是在历次创作实践中得到理解和深切的体悟”。鸿仪先生对此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那是1963年由亚明教授带领同学们在宜兴分水墩与农民“三同”体验生活时,鸿仪先生看到一户农家窗口摆着几只大碗,碗里栽着秧苗,他心头一亮,这岂不是反映农村普及科学实验的好素材吗?于是画了许多速写,经过迁想与反复构思,创作出国画《新苗》。画中三位戴红领巾的少年趴在窗口往屋里看,屋内上方挂着一串串稻穗,桌上有多只青花大碗培育着许多秧苗,每碗都插着温度计,椅子上搁着主人外衣,口袋里露出笔记本……画面创意新颖、构思巧妙,真实反映农村大搞科学实验的时代特点。这幅作品被全国多家报刊选登,被选送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著名画家钱松岩在《文汇报》撰文推介,《儿童时代》选作封面,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配了长诗,是一幅很有影响、享有很高评价的作品。黄鸿仪先生谈到这幅大学期间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的创作实践时说:“《新苗》的创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中国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写自然之性,亦写画者之心的意象特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关纽是‘迁想妙得’,画家慧眼在客观自然发现美,在表现自然物象时不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其内在的神情,这就要靠画家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描绘对象内部,使对象形象浸染着作者的情思感情,此叫‘迁想’,经过作者一番艰辛曲折熔铸、酿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既把握了被描绘对象的神情,又寄托着画家的审美理想,则可‘妙得’动人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创作实践,鸿仪先生说他更加重视中国画论的学习、研究与实践。此后黄鸿仪先生1976年10月发表在《人民日报》粉碎“四人帮”万众同庆的大场面速写《南京的热潮》,以及后来创作的《春风》、《笑问客从何处来》、《橘颂》、《爱》、《彝家丰乐图》、《峡江春晓》、《春山积翠图》、《郑成功台湾受降图》等都先后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并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中国画》等全国性报刊发表。这些作品有的有力地驳斥“台独”谬论,有的真诚地歌颂真善美。谈到这些作品,鸿仪先生说他期望这些艺术形象能真正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性。

鸿仪先生1979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还受聘为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后在文化部门工作,1973年到《江苏文艺》任美术编辑,黄鸿仪先生虽然在许多单位工作,但一直力行在遵循继承优秀绘画传统、尊敬师长、热爱人民、鞭笞丑恶、弘扬真善美的美术创作和艺术评论道路上。他认为中国画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艺术传统,古今画家都曾认真地学习研究前人创造的艺术精华,“借古以开今”。他把进画院当成大学时代后又一大课堂,鸿仪先生在其论著《一画开天》自序中无限深情地说:“我在南艺学习毕业再到省国画院工作,一直有许多德艺双馨的画家言传身教对我教导与关心,其恩泽惠润我终生,使我懂得一个画家不仅要有过硬的笔墨功夫,更要注意品德修养与自觉进行灵魂美的熔铸。”江苏省国画院云集了国内许多绘画大家,鸿仪先生说:“画院画家都是我的老师,历代留下来的绘画珍品更是我的‘老师’,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朝元仙仗图》、《富春山居图》等,我都对其作者深入研究,也对画卷详细揣摩、赏析、习摹,还远赴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等绘画艺术宝库观察、临摹,全面研探中国绘画传统表现技巧。”鸿仪先生一贯奉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之路,他克服自己身体多病的困难,千里迢迢到川藏羌地区、西双版纳、闽南侨乡、苏南浙东等地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创作了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我们欣赏鸿仪先生的作品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作品中蕴含学院严谨的画风,富有传统的笔墨功力,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和深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认为画家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上述提到的《爱》、《笑问客从何处来》、《新苗》、《彝家丰乐图》就是黄鸿仪先生在平凡中发现美、表现美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几十年来,黄鸿仪先生不仅辛勤耕耘在中国画创作的沃野上,还孜孜不倦对中国画理论深入研究。我们看到他对中国画理论研究大致从四个方面展开:(一)对中国画艺术本体理论的探索,撰写了《论中国画“内美”》、《论中国画程式》等数篇文章。(二)指出历代有作为的中国画家在具备过硬笔墨功夫的同时更重视自身品德、气度、学养、情思、趣味的修养与熔铸,并撰写了《中国画家的灵魂熔铸》、《李可染与“学艺五德”》等文章,在美术界提倡画家重视品德素质净化与精神境界升华的良好风气。(三)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凡是意出古今、独树一帜、彪炳于世的国画大师、大家,必定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和时代、社会责任感的自我意识,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和代表。这些评论独具己见,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体会,推己及人,故能丝丝入扣,言中要津。这些精辟的论述,结集为《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论集》。(四)对绘画流派(画派)进行的系统研究,推出专著《岭南画派》、《岭南画派研究》(韩国版)与论文《新金陵画派》等,这些理论上的探究大大有助于美术史建设和中外艺术交流与繁荣中国画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马鸿增先生早在1997年《现代中国画名家研究论集》序中就评说:“黄鸿仪是一位精通笔墨的中国画家和兼擅美术评论的评论家,其文具有宏微结合、分析透辟、品评合度的特色,我佩服他既能挥毫泼墨,不断推出书画佳作,又能写出好文章,他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我同他相友二十余载,深知他在这两方面所付出的辛苦与心力多于常人。画界‘一身二任’者固然不少,但能达到如黄鸿仪这般评论水平的却不多见。”捧读江苏国画院2010年汇编的《江苏省美术史论家文丛》内黄鸿仪先生25万字的《一画开天》,书中27篇文章具有探究传统、求真务实、弘扬艺德、品评名家的鲜明特色。全书充满正气、才气和生气。鸿仪先生在撰写评论文章时要求自己从画家的视角对被评论画家的生平、艺术特色进行较长期的深入研究,做到资料翔实、分析中肯、评论准确、定位妥帖。这本书我不止看一遍,每看一遍都受到很多教益。我想用书中鸿仪先生评述画家李长白、陆俨少、李山、亚明四篇文章的题目中各取一句来说明我读后的感受:烟云独旨,万千豪情入笔端;虚静澄怀,笔所未到气已吞。

鸿仪先生现在是江苏省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馆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艺术顾问、晋江书画院名誉院长。他虽然离开家乡50多年,但一直心系家乡,情结深厚,对家乡美丽的山川名胜、历史人文、风情民俗深藏胸臆。从20世纪60年代他陪同洪世清先生在安海写生到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创作的《笑问客从何处来》;80年代任华侨大学艺术系副主任,带领学生走遍闽南写生采风;90年代为反击李登辉“台独”活动创作的《郑成功台湾受降图》,还有表现闽南乡村常见生活场景的《爱》之亲情,都是表现家乡的事、家乡的人、家乡的情。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这几年他频频回乡采风写生,我能有幸常陪侍在旁学习讨教,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他的画艺、画品和人格修养的可尊可敬,更加体会到他对家乡的殷殷深情。我们将从此画集中欣赏到他很多描绘家乡题材的作品。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家乡的历史、人文、山川很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总结、创作,特别是闽南民居很有特色,应该探求对它的表现技法,他说他将继续把搜集的家乡生活素材整理创作出新的作品。此作品集的80余幅作品只是配合鸿仪先生此次回乡举办的作品展览而出版,不能让我们见到鸿仪先生50多年来美术创作的全貌,今后希望他有更多的作品展示和更全面的作品集出版,深信这不会让我们期待太久。

同类推荐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杜甫的故事》从杜甫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作的大量流传千古的著名诗篇 ,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坎坷、波折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学习他那种在面 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都能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的崇高品格,以及他那种遭遇磨难后一直都未曾动摇过的爱国主 义精神,同时也可以对他的诗歌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本书讲述可可·香奈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乡下女孩变身时尚帝国女王的传奇人生,阐述可可·香奈儿的创业感悟及管理之道。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热门推荐
  • 海贼王之天子逍遥

    海贼王之天子逍遥

    逍遥因不小心被电死,死后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且得到了帝诏.阙九重(很老套的梗)。我有两个梦想。一是以手中帝诏问鼎世间顶峰,成就枪之天子之名。二是功成身退之后,携手自己所爱之人,找个山明水秀之地,逍遥度世。
  • 丧尸爆发

    丧尸爆发

    生化危机骤然爆发,真相是什么?面对末世,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携手生存?
  • 那年落花雨

    那年落花雨

    她是雨城玖府的小姐,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看到特别好看的人,就爱发点小花痴...于是就被某只看到她直流口水的大灰狼给拐回了家...他是雨城江府的大少爷,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英俊的外表下,有一颗黑死人不偿命的心肝...在遇到某只呆萌小花痴的瞬间,就下定决心要把她拐回家养肥...然后嘛...
  • 阳光女孩的校园生活

    阳光女孩的校园生活

    一个平凡的女生认识了两个帅气聪明的男生,展开了一段青春校园追爱剧,青春,搞笑,浪漫,甜美,
  • 炮灰女配网游记

    炮灰女配网游记

    秦语霖本来只是就读于某市一流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但是当她被闪光灯闪晕的时候,她已经感受到了上天的恶意。再次苏醒,秦语霖发现自己穿越成了玛丽苏网游小说里的炮灰女配!并且被告知虐到男女主身败名裂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呵呵,这个任务难度太大了吧!男主是撩妹高手+套路小王子,女主是美丽无比天才少女,而自己却是一无是处刁蛮炮灰!好吧,为了活命,她豁出去了!从此她走上了网上网下全面虐男女主的不归路。而爱神小天使,也在慢慢靠近。
  • 人世道

    人世道

    你相信命运吗?你相信存在命运这种力量吗?你相信我们是受到命运的摆布吗?如果真的存在命运这种可以决定我们世间一切的力量,那么是谁在操控命运?是谁在操控我们的命运?你相信这个世界是你所看的摸样吗?你相信那些古老的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吗?你相信这个世界还存在一种超越人类力量之上的存在吗?你有没有想过鬼、神、魔究竟是什么?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还是世界另外一面我们尚未明了的理性存在?人总想超越于人,成为人类力量之上的存在,因此便有了魔法有了修真,可是通过这些人类便真的能超越于自己吗?我们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有一些人拥有其他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天赋?他们真的是自然产生的吗?还是他们本身就是被某种力量所创造出来的?看借用西方一种说法,上帝创造了人类,但人类却想取代上帝。如果你觉得这些疑问对你有吸引力的话,那就来看本书吧!
  • 异界之凌云剑仙

    异界之凌云剑仙

    蜀山单传弟子萧凌,在渡劫时莫名地穿越到异界,于是萧凌在异界开始了彪悍的人生。魂兽很猛?老子一个灵兽诀过去,给老子萌萌哒笑起来。龙族?那群蜥蜴也能叫龙?乖乖给老子当坐骑。————适度YY放松心情!
  • 为你低头为你笑

    为你低头为你笑

    千金散尽,却不及你的一抹微笑。都说最好的时刻是你在等我的时候我也恰好在等你,而我不想等了,因为我怕你永远也不会说出一句我爱你。
  • 莫上君浅笑

    莫上君浅笑

    她是一个嘻嘻哈哈的现代斗士,他是一代国家至高守护者。。。。他们因缘分相遇,又因缘分重逢。一切一切,不过因果循环。命运是推波助澜,而,爱情,本没有什么道理。一个愿意放弃所有,来到陌生世界进行一场华丽冒险。另一个,也不过只愿平平淡淡细水长流。爱情最初的模样,是美好?也可能是逃跑。。。。。
  • 隐婚甜妻:总裁,别傲娇

    隐婚甜妻:总裁,别傲娇

    三年前,她成为他的合法妻子,却因此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三年后,她化身金牌编剧回国,再次见面,倔强坚持离婚。“为什么离婚,给我一个理由!”“你欠我一个儿子!”“老婆,你的意思是,我们再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