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见证了厦门近30年变迁的老市民了,厦门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激动,这不,9月7日一大早,我就带上妻子女儿来体验BRT了。
我们先是乘公共汽车到了轮渡接着改乘L1链接线到第一码头,下车后进入候车楼,刷了e通卡后乘电梯上楼就到了候车站台。候车楼建在码头边上,视野开阔,近看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厦门西海域,远眺过去则是生机勃发的海沧工业区,视线再往北一些,气势恢宏的海沧大桥就清晰地呈现于眼前了。27年前,我们的辅导员杨锦麟老师带我们到过火烧屿。当时我们把那看成是很遥远的地方,坐了好半天的船,才到达当时仅有一座孤零零的宝珠塔的火烧屿。当年我们惊叹岛上火红火红的岩石,如今恐怕谁都不能不感叹那儿富于声光电化色彩的科技馆和那人声鼎沸的人气了。
我们选择了乘坐1号线,终点站是华侨大学站。上了车之后,形式上我们便似乎乘上了小时候在公园里坐过的小火车,因为它们同样是高空的,同样有自己的轨道,同样穿行于楼宇之间,我甚至在想,现代化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成年人的童话。本来枯燥的挤公共汽车,通过BRT竟变成了一次轻松的逛公园了。而且这一逛不再局促,一幕幕的新景争先恐后地挤进你的视野,让你觉得层出不穷。坐的是富有现代科技含量的厦门金龙大巴,宽敞明亮,那种平稳劲真让人舒服、放松。行走在宽阔平坦的钢筋混凝土路面,更觉清新、惬意。有人说,放一杯水都不会溢出杯外。
心情放松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低开的车窗一览窗外的秀色了。27年前的厦门人口约20万,全市仅三路公共汽车,连接厦大、轮渡和火车站。火车站也仅有几座平房,人们夏天时常光着背,坐在树荫下喝着工夫茶,茶叶少有加工,杯子多为黑褐色。人们冬天仍穿着拖鞋,裤子仍经常仅穿一条,旧式渔民的风格仍然不脱。有一年回老家,我在家乡的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竟将厦门文化概括为“拖鞋文化”。1984年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来了,这似乎成了厦门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厦门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我搭上了厦门公共交通的快车道,看到车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让人目不暇接。现实中高楼建在前面,然后才有了这快速公交。可实际上应该说先有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厦门开辟了快车道,然后才有了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啊!在厦门的27年里,我到过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也几乎走遍了中国东部城市,我敢大声地说:厦门已告别“拖鞋文化”,厦门的现代化科技程度已越来越高。
BRT的延伸恰好代表了厦门城市的延展。起初厦门的发展即是从厦门岛的西南一隅开始的,厦禾路几乎是旧厦门的北部边线。从开禾到思北,到斗西,到文灶,再到火车站,这一段差不多就是过去所说的“厦门市”,再出去就是乡下了。如今从莲坂往龙山、蔡塘、金山、穆厝、县黄直到集美嘉庚体育场,2号线则又拓展到洪文、前埔,3号线走入了凤林、天马、美峰、潘涂直至西柯,大厦门的轮廓越来越明显,大都市的气势亦日益清晰。厦门已不再只是偏处一隅、自我陶醉的小岛,而是海峡西岸一座开放融合的中心城市。如果要确立厦门市的文化精神的话,“扬文化帆,弹和谐韵,领海国先,树世界标”或许是最合适的了。
近代以来,厦门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获得了飞速发展的几次机遇,如今,海洋文化将进一步给厦门新的跨越以浇灌。当行进到集美大桥上的时候,我远眺四周,西面有厦门大桥、公铁大桥、杏林大桥,平静舒展的海面旁是在国内排在前列的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机场的东侧则还有大片待开发的处女地。从媒体上得知,钟宅至翔安的海底隧道不久将开通,以带动翔安的迅速崛起。集美海堤将决开500米,以恢复厦门水域固有的海洋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厦门作为海上花园的魅力必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厦门的BRT必将进一步延伸。
身为厦门的市民,我为之而自豪!
(原刊《厦门大学报》2008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