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远去的日子
关于际遇与机遇,哲学家们总是有很多的话要说。我们也常常感叹人的一生中总是会有很多的际遇,每一件事都可能会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甚至成就我们。然而我们一直在路上,所有的成就都是对过往际遇和在际遇中行动的总结。人永远不知道际遇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改变,唯一能做的,只有在面临不同际遇时,一如既往地坚持梦想。人在一生中,都渴望有不同寻常的际遇,以此而带来不一般的机遇,但是无论是际遇还是机遇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人的成功早就告诉我们,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之人。准备充分,人生的每一次际遇都可能是一次转折,一次腾飞,一次涅槃。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在每一个际遇和机遇中,用常人的臂膀挽起生命的风帆,这就是人生的强者。
南振岐就是这样的人。他常常将自己的际遇与国家的大环境结合在一起来说明问题,每每强调自己的考学、分配工作、下海,都是受了各个时期国家政策的影响。然而我们试图透过南振岐的成长历程,去找寻回响在他生命中那些不同凡响的因素,那些促使他顺应时代形势,实现自我发展的特质。
南振岐的家在通渭普普通通的农村,儿时的他就在这片土地上茁壮地成长着。家庭的困苦,民风的纯朴,父母的教育,哥哥姐姐的影响,这一切塑造着南振岐。“陇中苦,甲天下”,在那样的地方,这样的孩子要以怎样的勇气来冲破这种苦难?南振岐的性格长成离不开通渭这方土地,在陇中黄土高原上,一个孩子沿着自己的轨迹成长着,但是他已经显示出了不同于其他孩子的重要特征——勤奋,好学,能吃苦,喜锻炼,乐于助人,爱好劳动——这一切决定了南振岐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出生:这片生长土豆的地方
“我出生在定西通渭,这里是一片贫瘠清苦只能生长土豆的地方,世世代代的通渭人都如埋在地里的土豆般朴实无华。这里更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的土地,一直以来的文化传承,造就了通渭人诗礼传家、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土豆和书画,成为通渭人生命中不可绕道的两样。”
——南振岐
1964年2月21日,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鸡川乡许堡村黄岔社一户南姓人家中人头攒动,已经有了四个孩子的父亲面容焦急地等在门口。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他紧张的表情终于放松下来——南家又添一子。但是对于南家人来说,谁都不知道这个婴儿的诞生将意味着什么:刚刚过去的三年自然灾害给通渭县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个家庭已七八年没有添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添一口人也就意味着要多为一个人的生活而奔波,这无疑又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增添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但是父亲并没有因此而对这个孩子有偏见,依然宠爱有加。农民大山般的坚韧性格促使他给这个初生的小儿取名“南振岐”。在父亲质朴的心中,他希望小儿在未来的生活中幸福快乐。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出生在困难时期的婴孩在日后不但茁壮成长,而且考上了学,成为山窝窝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毕业后分配工作,又从通渭农村来到省城兰州,成为一个有着电力系统“铁饭碗”的“公家人”;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毅然辞职下海,自主创办公司,搏击于商海潮头,成为一个身价亿元的IT高科技公司的老总。这个婴孩就是现任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南振岐。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中部,是一片古老、广袤、神奇却又贫瘠清苦的土地。说她古老,是因为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新石器时代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和辛甸文化就发祥在这片土地上;而且定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更是毛泽东首次朗诵著名诗篇《七律·长征》的地方。说她贫瘠,是因为“陇中苦,甲天下”的生活状态早已铭刻在世人心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由于自然条件的艰苦,命中注定了要同自然环境拼搏一生、抗争一生,因着生长于此的土豆,这里的人民练就了土豆般朴实无华的精神。说她神奇,是因为这里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通渭自古民风淳朴,文风昌盛,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管是穷家还是富户,人们都把诗书传家当做一种理想。随处可见的低矮民宅与修饰讲究的高大门楼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民宅和门楼上大大的“耕读第”、“肯耕堂”都印证着这些朴实农民们的毕生追求。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通渭人民世代相传的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由此而体现出的勃勃生机,彰显出作为人的旺盛生命力。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崇尚书画,各个村几乎都有几位名噪乡里的书画名人。这里的人们酷爱体育,各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考上体院的学子比比皆是,即使考上其他院校的学子在他(她)的生活圈一般也都是体育强者。通渭人通过不断地充实精神、强健体魄来应对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这也造就了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争上游的顽强性格。
父母:性格的最初塑造者
“在我的童年中,父母的勤劳质朴以及乐于帮助他人的优秀品质,给我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都是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在我的成长中,这些品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我有了独特的人格基础。感谢父母赐给我生命,感谢父母赐给我美德。”
——南振岐
南振岐家从家谱上讲籍贯陕西渭南,后沿天水北上,定居至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祖祖辈辈都是平凡质朴的农民。虽然出身农民家庭,但是世代“耕读传家”的追求也影响了南振岐的父亲,为了改变命运,他在解放前读过小学,因而成了村里同龄人中唯一有知识的一个,他能看懂各种报纸杂志,还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南振岐的母亲不识字,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但是她面对困难时的坚毅、对孩子的关爱、对家庭的忠诚,后来都成为南振岐性格中一以贯之的特质。
南家一共养育了六个小孩,南振岐在家排行第五,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在南振岐之后,父母还生养了一个弟弟。南振岐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淳朴而善良,在他们的心中,早就认定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为了改变命运,南振岐的父母用一种执着的方式支持着对孩子的教育。由于经济困难,在当时的农村,很多家庭没有让小孩去上学;但是就算家庭情况再困难,父母都坚持要送南振岐弟兄四个上学,这也使得他们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虽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南振岐的大哥、二哥分别只上了高中和初中,但是相比同龄的其他小孩来说,他们已经接受了不少的教育,通过学习有了较为开阔的视野。村里的绝大部分孩子可能小学都没有毕业,或者干脆就没有走进过学堂,他们只能继续呆在村子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当农民,就跟他们的父辈、他们的祖辈一样,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样,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情况不可能会有太大的改变,一辈子都被镶嵌在大山的褶皱里,而又无力挣脱。
在村里,南振岐的父母亲以乐于助人而著称,这不仅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更表现在提高村里人的文化素质上面。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南父不仅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学,同时由于他在解放前曾经上过学堂,所以经常在村里义务兴办一些扫盲班,教人识字读书。南振岐现在还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在村里办扫盲班的情形:简陋的村舍里没有课桌板凳,父亲就在墙上挂一块小小的黑板,南振岐就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坐在地上听父亲讲课,跟父亲识字。一同学习的还有很多比他们大的小孩,甚至是跟父亲一般大小的叔伯阿姨们。南振岐的父亲写得一手的好毛笔字,可他们兄弟虽然接受了多于父亲的学习教育,却没有一个人的毛笔字能写得比父亲的好。也因此,逢年过节总是有村里人到家里来让父亲帮忙写对联,而父亲也总是乐呵呵地铺纸研墨,用毛笔抒写对幸福生活的展望。
虽然南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个一辈子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父母亲很努力地送南振岐四兄弟上学,但是对于他的两个姐姐,父母固执地认为,读书是男孩子的事情,女孩子上学识字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家庭需要劳动力,弟弟也需要照顾。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南振岐的两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更是因为这样,他们兄弟姐妹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命运道路,也划下了不同的命运轨迹。
比南振岐大14岁的大姐是南家最大的孩子,她的一生非常辛苦,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基本不识字,而且还要承担许多的家务活和农活。在她两岁时南振岐的大哥出世了,于是小小年纪的她就承担起了带弟弟的任务。渐渐长大之后,她就帮家里干活,跟大人一起到当时的生产队去挣工分。再后来,南振岐的二姐出生了,她虽然简单认识几个字,但基本上也没有读过书。同样,两年以后有了南振岐的二哥,二姐也和大姐一样要带这个弟弟,而把弟弟带大之后,她也要帮助父母亲去干很多的农活。南振岐的两个姐姐,把她们年轻时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照看弟弟、做家务活,减轻家庭负担上面。她们继承了母亲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将她们所有的一切都交付给了弟弟和家庭,这也让南振岐一生都铭记在心——姐姐在家庭中的付出是最多的。
历史的车轮碾进了1958年,走进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人祸当中。自然条件本来就不好,粮食产量也不高的甘肃省,在大跃进、放卫星等错误中损失惨重。1958年,国家征购的粮食高达产量的37.5%,从而导致农村普遍缺粮,1959年上半年在农村就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6月初,国防部部长彭德怀自国外访问归来,总参谋长黄克诚向他介绍国内情况时,就曾特别提到过甘肃的问题。8月庐山会议后反右倾,省委增收粮食,收走了占当年产量47.6%的粮食,“再扣除种子和饲料等留粮,农民所剩无几,平均每人全年不足100公斤”。据当时的省委财贸部部长张天珩回忆,当时“整个河西地区,日人均口粮不足6两原粮”。整个甘肃一下子掉进了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中。
家里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孩子们在困难时期所经受的苦难。
南振岐的父亲由于有文化,所以在村里面当过干部,解放初期,他在乡上的供销社帮忙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还是在家务农。大概在1958年,国家进行整体的大跃进,实行集体食堂、大炼钢铁等,那是南家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甘肃省为了改变陇中缺水的自然条件,决定上马洮河工程,把洮河水引到陇中干旱的平原以及山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省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都去参加了这一工程会战,而南振岐的父亲作为通渭的代表也被挑选前往洮河工地并担任突击队长。由于有文化,在洮河工地上,南振岐的父亲想出了很多的革新办法,加快工程的进展,比方说如何更加方便地从河岸下到河里等等。在特殊的政治形势下,他的方法刚开始并不被很多的领导所支持,但因在运用中确有成效,所以逐步被很多主管领导在全洮河工程进行推广。当时刚解放不久,社会上盛行积极劳动创造财富的风气,人们的觉悟更因为新社会的建立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而绝大多数参加洮河工程的人都有着很高的工作热情,所有在洮河工程上的人都是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工作。由于过度劳累,加之伙食营养跟不上,南振岐的父亲累到吐血,身体也因此留下了长期的隐患。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洮河工程虽然艰苦,但工地上的人至少每天都有吃的,尽管吃不饱,但是维持生命不成任何问题。在这段时间中,遭受最大困苦的是在家里抚养四个孩子长大的母亲。
父亲在遥远的洮河工地上日夜劳作,音信全无。母亲需要在家拉扯四个嗷嗷待哺的小孩,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小脚女人,她所面对的困难远远大于在洮河工地上的父亲。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实行的是农业集体化,即集体生产,集体消费,每家每户按出工的劳力来计算收成,通过“记工分”的方式来确定年终分红。父亲去了遥远的洮河工地,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去挣工分来养活自己和四个孩子。当时也没有其他的亲戚能帮上忙,虽然南振岐还有一个二叔和一个姑姑也都在村上住,但是和南振岐家在困难时期的来往并不是很多。在当时的条件下,地里的产量本来就不高,而且每家的粮食种子、油、面全部被收走搞集体食堂,家里面是不容许点火做饭的。最初的时候,庄稼长势还可以,粮食储备也还很充足,集体食堂里浪费的现象很多。随着灾害的扩大,再加上政治上的原因,全国都在赶英超美,大放卫星,纷纷虚报粮食产量,以至于全部粮食都交到国家当公粮。这样,春节以后整个农村都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光景,集体食堂也就没有了粮食,只有纷纷解散,各家又被迫自管营生。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没有粮食,一般人养活自己都很困难,更何况南母还要养活四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集体食堂解散以后,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苦之中,很多家庭开始有人活活饿死。当时南振岐的大伯、大妈两位老人都在家,但1958年到1960年期间,他们的几个小孩全部都被饿死了。
相比其他的家庭而言,南家此时的条件要差得更远,但即便是这样,南振岐的母亲也以无比坚定的毅力,供养着自己的子女,在每一日的劳苦中,彰显母性的伟大。当时的村子里,很多家庭都是男人出去做事,想办法养活家里人,而女人在家里照顾家人。由于南振岐的父亲不在家,母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白天照顾四个孩子,晚上一个人出去找吃的。当时基本上没有米、面等细粮一说,只要是能吃的,都逃不脱母亲的眼睛。每天晚上,等几个孩子都熟睡了之后,母亲就拿把镰刀,提个粪兜,就着暗淡的月光,到处去挖野菜、捡草根,有时还要跑到离家十多公里的地方去收集树皮。初春时,家里的情况就会稍好一些,因为定西盛产洋芋(土豆),由于头一年收获时的大意,初春时地里会有很多漏掉的洋芋在土地解冻后发芽冒出地面。母亲就将这些已经被冰雪冻得发软的半坏的洋芋捡回来,一点一点刨去那些坏了的部分,给孩子们改善生活。整日刨洋芋非常辛苦,而且收获也不是很大,特别是当时很多人都在刨洋芋,所以并不好找。但是母亲每天都能带回一点点洋芋,而正是这一点点,让她四个孩子的生命得以延续。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她对四个孩子不偏不倚,一碗清汤她会一人一勺,有野菜她也会分成四份。这时的她没有多大的奢求,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活下去。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更是执着的,正是她的这种坚守和对命运的反抗,使得即使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她的孩子也全部活了下来。
母亲的辛苦,南振岐没有看到,但是从母亲后来的回忆以及哥哥姐姐的描述中,南振岐感受到了母亲对子女那份执着的爱。在南振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坚强与执着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实行集体化生产,每家每户按人头来分粮食,但是每一次分给南家的粮食都很少。母亲不识字也不懂很多的道理,但是他们家毕竟有5个人,按人口分的话应该不至于那么少,于是她很坚决地找到队长要求重新分配。队长一称果然少很多,而本来该分给南家的粮食却已经分给了别人,他便把负责分粮食的几个强壮男人叫到一起重新分粮食。本来背粮应该是男人干的重活,然而南振岐的母亲在分到粮食之后,就从几十里路之外踮着一双小脚,把这些粮食背回家里,然后用农村的土磨不分昼夜地将这些粮食碾碎,磨成粗糙的面粉来维系四个孩子和自己的生命。
由于过度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母亲的身体十分虚弱,走路都开始眩晕。四个孩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姐是老大,身体需求的给养也要多一些,但由于和弟弟妹妹们平均分粮食,得到的营养供给远低于身体的需要,所以严重营养不足,头肿得很大,四肢却非常消瘦。当时农村的门槛比较高,南振岐的大姐都已经快10岁的时候,把她放到门槛里面她就再没有力量爬出来,所以基本上都是半光着身子,在房子里的地上坐着。同样由于营养不良,南振岐的二哥到6岁时还不会站立。但是不管怎样,孩子们都还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
每次向孩子们讲述那些辛酸往事时,母亲总是黯然泪下。而每当他们兄弟姐妹回忆起那些母亲为生活而奔走劳苦的日子时,无不发自内心地深深感谢母亲。
母亲的辛苦和勤劳对南振岐兄弟姐妹有着很深的影响,更造就了他们不怕苦而且愿意吃苦的精神。虽然后来他们兄弟姐妹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生活方式和条件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跟同龄人相比,他们有着更多的对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他们知道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中奋发向上,如何在低迷的境地中斗志昂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体现生存的价值。
三年自然灾害快要结束时,洮河工程也因为违背自然规律无法继续进行而停止。在自然面前,高傲的人狠狠地摔了一跤。工程停止后,工地上的工人纷纷返回家乡。然而,家里都发生了什么?家人是否健在?那个曾经温馨的地方现在是否已是荒草萋萋?他们没有答案。
南振岐的父亲也一样。
鸡川乡当时有一个和南振岐的父亲在洮河工程共事的人,回到家发现自己的父母亲和老婆都饿死了。碰巧他有一个亲戚住在许堡村,他来亲戚家的时候就帮南振岐的父亲打听南家还有没有活着的人。亲戚告诉他说,南家的这位母亲很有本事,拉扯着四个孩子,全都保住了性命。他不相信,跑到南家门口喊南母的名字,然后问她:“你家的小孩真活着吗?”母亲回答说:“真活着。”他还是不相信,这个身高不到一米五,又是小脚的弱女人,怎么能拉扯这么多的儿女,经过那么艰苦的三年竟然还能存活下来,便问南振岐的母亲是不是在唬他,母亲回答说:“没有,虽然我带着他们很苦,孩子也都饿得不成样子,但他们确实还都活着。”接着进屋将二哥抱了出来,把大姐和大哥也扶了出来。当他们四个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这个男人哭了,为着这个女人的坚强,为着这个母亲的执着。
每次听到母亲回忆这段艰苦时日时,南振岐总是会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落日的余晖中,弱小的母亲维护着四个孱弱的孩子,艰难地从屋子里走出来,倚门而立,凝视远方,期待着自己的男人,孩子的父亲归来。在落日的掩映下,母亲的身影在墙上投射下巨大的黑影;而在太阳余晖的照耀下,母亲消瘦的脸庞却又是那样的安详,只因为,她拥着孩子。
母爱的伟大,便定格在这样一幅等待的图画中。
困难时期过后,南振岐的父亲也回到家,安心地养育孩子。南振岐也于1964年2月21日出生了。这时候,农村生活虽然依旧困难,但较之于前几年,已经大有好转。虽然吃不饱、吃不好的事经常有,但是维持生命已经不成问题了,而且此时国家也加大了对甘肃等困难地区的帮扶程度,比如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就是每年的3、4、5、6月份,国家都会发救济粮。那时候南家因为人口多,小孩又都正在长身体,饭量大,所以问题相对严重一些;但是经过国家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他们一家人生活上也还能维持下去,更温馨的是,这时一家人在一起,即便是“青黄不接”之时每顿都吃苞米土豆,他们也乐在其中。
南振岐比他的二哥小七八岁,在他后面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由于出生在困难时期之后,各种条件相对来说好了很多,他们两个基本上也都没怎么挨饿;同时由于比哥哥姐姐要小得多,也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农活干得也就少一些,而且还被送到学校上学。正是因为这些,才成就了南振岐一生的经历。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大力进行农村改革,实施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措施,农村的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逐渐跨入了温饱的行列。南振岐依然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家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些白面,平常都是粗粮、酸菜和野菜,或者国家供应的红薯和苞米。改革开放以后,南家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
大哥是他们村子里面这一代中少数几个读过书的人。尽管那时条件非常困难,他还是坚持不懈地读书,一直是学生负责人和班长,并在上中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因为在“文革”期间他没有能上大学,但毕业以后在村上当了两年队长。后来他又被选为民办教师,在黄家岔村学、许堡小学、四合小学、刘埂小学及鸡川中学从事过教书育人的工作。现在他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已退休在家安享生活,三个孩子均在兰州生活或工作。
二哥也在持续不断地读书,还写得一手好字。1978年毕业以后,他到兰州军区参了军,然后转到福建东海前哨做海军,后来又转业到了新疆乌苏县并成家立业,家庭情况比老家强许多。20世纪80年代初,二哥先后将母亲、小弟接到新疆居住,并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兄弟姐妹和许多亲戚都倾尽微薄之力,在家庭转型阶段是有功的。他的两个儿子从学校毕业后分别在兰州、乌鲁木齐工作。
两个姐姐由于没有文化,所以在当地找了人家就嫁过去了,生活相对比较困难,受了很多的苦。在南家兄弟姊妹六个里面,她们两个的条件相对是最艰苦的。虽然说很多人都知道,农村人要改变命运只能依靠知识,但因为那时候家里的男孩子都去读书了,家里在经济和劳力上都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两个姐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大姐现在在包头,她是包头郊区的一个农民,同样把四个孩子拉扯大,从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母亲一生辛劳的身影。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包头市当老师,妻子也是老师,生活得还不错。其他三个孩子也基本都在包头工作。
二姐由于丈夫车祸去世,生活蒙上了深深的阴影。她的大女儿已经在兰州郊区成家,二女儿上了自费的大学,现在工作和家庭也都不错,三女儿在太原工作,今年她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参加了高考,她们家的生活应该也会苦尽甘来,慢慢变好的。
弟弟后来随母亲与二哥去了新疆,由于当地教学质量不高,再加上他从初中以后就没有再读书,后来就当了电工,现在在村里当电影放映员。南振岐讲,弟弟的脑子很聪明,没有更多的机会施展他的才华也是一种遗憾,只有让他的儿女们去实现了。他的两个孩子都已经上了大学,儿子上了大学本科,女儿已经大专毕业,在新疆工作。
弟弟成家后就一直在新疆乌苏县石桥乡生活,父母亲也就由他来照顾。2003年,父母因年迈本想告老还乡,但还想体验一下城市生活,便由南振岐在兰州市安宁区购置了房子,将他们安顿下来,近几年一直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2008年父母八十大寿时,兄弟姐妹操办寿宴,二位老人很开心,感谢许多来宾的祝寿。
在南家,无论是父母亲还是兄弟姐妹,对人都比较热忱,愿意帮助人,也关心他人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比自己的事情更关心,他们每个人也都在努力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南振岐的父母虽年事已高,但仍然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将这个大家庭紧紧地扭结在一起。他们不希望南振岐兄弟分家,始终告诉大家,兄弟间要同心同德,要永远在一起。因此,即便是村子里的大多数儿子一结婚就会跟父母分家,单独生活,南振岐家也始终没有分家,只是后来由于各种环境与条件的改变才慢慢地离开了这个大家庭。南家兄弟姐妹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意识,使得他们之间即便相隔很远,也都比较团结,特别是当一家有困难、有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扶持、帮助其渡过难关,因为,他们都是南家的儿女,都来自那个从来不曾被击垮的家庭。
现在的南家,兄弟姐妹们都已先后步入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活。就像父母教育他们的那样,他们也在努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把父母赋予自己的美德传承下去,更将继续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家庭,是血脉的延续;家庭,更是精神的传承。南振岐父母的付出成就了他们的六个子女;而他们的六个子女,也因着源自父母的精气神,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努力着,奋斗着,打拼出一番新的天地。据家谱记载,南家是陕西渭南的名门望族,在清朝通渭县志记载中也是人才辈出的姓氏大户。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陇中高原上,今天的南家人依然用那份坚韧、那份执着,谱写着平凡生命生生不息的华美篇章。
初识学堂:奇妙世界的窗口
“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的我,既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里的贫穷,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这里民风的熏陶。学校,为我打开了奇妙世界的窗口。我很享受在学校的时光,酷爱学习与运动更贯穿了我成长的全过程。自强不息在我生命的每一阶段都是那样的明显。”
——南振岐
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的南振岐是幸运的,父亲从洮河工地返回家中,母亲也可以专心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随着政策的逐步改变,农村的形势也逐渐发生好转,虽然还没完全恢复到灾害之前的水平,但维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南振岐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对于他这个小弟弟更是宠爱有加。南振岐和比他小两岁的弟弟,在父母及哥哥姐姐的陪伴中慢慢成长。有好吃的,南振岐的哥哥姐姐们会留给他们的这两个小弟弟;有好玩的,也肯定会带着他俩一起玩。虽然没有合体的衣服,经常穿着哥哥们穿剩下的旧衣服,南振岐的童年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与南振岐同龄的小孩是国家三年灾害过后生育高峰期的一代,童年的小伙伴比较多,他们一起放羊、掏麻雀、种胡麻等,以此卖点钱,购置春节用的锣鼓之类的东西,而且在同村的小伙伴中,南振岐还是一个主要组织者和积极参与者。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年幼的南振岐看着哥哥们每天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无比地羡慕。虽然对上学、学习等等还没有具体的概念,但是从哥哥们嘴里讲出的这些词语在南振岐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时的南振岐就经常背着哥哥的书包扮演学生,希望能早点进入学校当一名正式的小学生。
三年自然灾害的重创,使得很多学校学生流失,校舍空置。灾害过后,百废待兴,地方上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很多学校开始复课。复课之初,很多孩子因为时代的耽误,要晚于正常的求学年龄去上学,于是在课堂中就出现了一同听课的学生,年龄差距可能达到10岁左右的现象。即便这样,这些已经被时代所耽误的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家境优劣,都有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灵,那一双双无邪的眼睛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而古以教育为重的通渭,用传承知识的巨手,连接着这里的昨天和今朝。
1969年,对学校渴望许久的南振岐哭着喊着要去上学,要大哥给自己报名。当时报名的学生多是1962年、1963年出生的孩子,1964年出生的南振岐还是有些偏小。一来年龄太小可能跟不上学校的学习,二来学校也觉得南振岐太小,不肯收他。5岁的南振岐,开始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坚持。先是哭闹,只要看见哥哥们背着书包上学校他就开始缠着要带上他,哪怕只是带他到学校门口。趴在学校门口的南振岐透过围墙的缝隙,窥见了那个让他向往无比的天堂。在那里,有着他所热爱的课桌、书本,还有那个上课时略带口音的老师。再后来,父母依然不为所动,哥哥们也不再带着他去学校。同龄的孩子们还在玩泥巴,还在捉蝌蚪,还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南振岐有了自己的心事。于是每天早晨哥哥们上学时,他就会把哥哥们送到村口,然后目送着他们走进学校。傍晚时,他会早早地等在村口,等着放学归来的哥哥给他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事情。而其他的时间,南振岐就会蹲在地上,用小树枝划拉那些父亲和哥哥们交给他的数字,嘴里默默念着:这是1,这是2,这是3……
南振岐的坚持终于打动了父母,到了1970年小学报名时,6岁的南振岐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校。村口那块南振岐曾经倚着目送哥哥们上学和等待哥哥们归来的大石头,那些听哥哥们讲故事的晚上,那些一个人在泥地上划拉数字的白天,成了南振岐心中永远的记忆。背上书包走进学堂的南振岐,早早地和自己的童年划清了界限。此后的南振岐,在书本中,在课堂上,找寻着属于他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南振岐家所在的许堡村是个行政村,由几个自然村组合而成。村里唯一的小学——许堡小学,距离南振岐家所在的自然村比较远,大概有5华里的路程。6岁的南振岐,算得上是班上较小的孩子。为了上学不迟到,他每天早上要比别的孩子早起,匆匆吃完母亲准备的早饭就往学校赶;更多的时候则是带上半个馍馍,灌上一小瓶水,在上学的途中胡乱解决一下。那时候的学校没有食堂,中午时,南振岐还得走上5里山路回家吃饭,然后再返回学校。幼小的南振岐的辛苦,父母看在眼里,哥哥姐姐们痛在心里。但是看着南振岐的那股热情劲儿,父母的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有着旁人难以比拟的毅力和韧劲,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支持,支持南振岐的学习,更支持南振岐的成长。
此时的南振岐乐在其中,每天回到家,便会给父母亲还有哥哥姐姐讲学校发生的事情,还不时夹带着他自己的表演,父母亲和哥哥姐姐们常会被他的表演逗乐。小小年纪的南振岐,已经被学校这块土地所深深吸引。他有了自己真正的课本和铅笔,入学时母亲为他缝制的“料草”书包整天鼓鼓囊囊,他再不用趴在地上用树枝划拉数字,再不用等哥哥们回来跟他讲学校的趣事,每天晚上他也能像哥哥们那样就着煤油灯写作业,南振岐真的很开心。
为了解决小孩子们去许堡小学上学路途过远的问题,在南振岐一年级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家所在的三个自然村(现在叫社)里办了一个黄家岔村小。南振岐和其他7个孩子就一起从许堡小学转到了村小学,他们也就成了村小学的第一届学生。由于学生比较少,再加上条件限制,当时的学校里只有一个女老师——牛秀花老师,也只有1个班,8名学生。牛秀花老师一直将南振岐带到了三年级。后来随着新的学生入学,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等到南振岐上三年级时,学校里才又安排了另一个老师——冉守勤老师前来任教。随着冉守勤老师当兵、牛秀花老师随军到四川,大哥南风岐就成了村小学第三位民办教师。
村里的学校非常简陋,最开始没有独立的校舍,只是租用了一户人家的一个小院子。后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才盖了两间非常简陋的校舍。许多年以后的今天,那些校舍依然存在。南振岐每年总要回老家待一段时间,每次回家时,他都会去看看曾经的学校,曾经的课堂。学校已经破败不堪,但是每当回想起过去在这个学校中的经历时,南振岐总是无比感慨。在村小上学的经历是南振岐最初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他最早明白知识重要性的地方。南振岐当时在班上年龄较小,但是成绩总是最好的,尤其是数学考试,经常获得一百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家庭的支持,让南振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了巨大的信心。在这里,他奠定了一生学习的信念,也是在这里,他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后来的生活中,每当困惑、顾虑、低迷、徘徊时,南振岐总是会回到这个他最初成长的地方。在一番回忆和静静思索之后,南振岐看到了那个曾经为着梦想而努力前行的小孩的身影,找回了曾经充满这个小孩心中的热情和坚毅,正是这支撑着他一生前行。
由于村小只开设一到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还必须去许堡小学上,但是必须参加一次入学考试。若通过了考试,就可以进入许堡小学学习;若是不能通过,就意味着留级。于是,三年级结束时,南振岐参加了由许堡小学组织的入学考试,并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考试之后,南振岐同另外两个同学冉守科、南秀珍一起进入许堡小学继续读四年级。
南振岐依然记得参加入学考试的情景。当时他们是8个人一起参加考试,但是只有3个人通过了,这也就意味着,南振岐最初的同学中,有5个人要永远地离开同班。此时的南振岐,10岁不到,那几个未考上的同学依依不舍的眼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南振岐后来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在学校就是要学习好,一定要冲破这种生命轮回的怪圈,而不是继续在泥土里延续生命。而后来他也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着。
许堡村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政村,也是乡政府所在地,所以当时的许堡小学,在鸡川乡甚至通渭县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小学。南振岐就插班到了许堡小学的四年级继续自己的求学之路。一年级时南振岐就在许堡小学上过学,但是三年后作为插班生再次来到这个学校时,他心里有了某种说不清楚的感觉,尤其是看到曾经的同伴已经远离了这个他们曾一起玩耍、学习的地方,南振岐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出了对学校的眷恋。
对知识的渴求让南振岐不再懵懂,他非常努力地学习。当时许堡小学的校长呼耀谦不仅是一名学校负责人,也是南振岐所在班级的数学老师。每次上完课之后,呼老师总会留一些作业让学生来做,他发现南振岐的作业做得总是最好的。南振岐刚刚插班进来时,年龄小,个头也小,又是从村小上来的,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注意。南振岐自己也清楚,要想在这个班级、这个学校争取自己的位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他只有努力学习,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先发现南振岐的就是呼老师。呼老师也非常感慨,他本以为村小的教学质量不好,但是南振岐的出现,推翻了他的惯常思维模式,南振岐在数学上的造诣更让呼老师刮目相看。不仅数学,还有其他的课程,南振岐总是学得比别人好,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比别的同学高。
南振岐的表现也彻底改变了许堡小学很多老师的想法。原来他们都以为村小只是为方便那些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上学而设置的,教学质量可能不是很好,老师也不会有很高的水平,学生估计也没有什么学习积极性。然而南振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让他们意识到了以前想法的片面性,也让他们更多地注意到这个孩子。
就像前面所说的,许堡小学是一个比较大的学校,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多。当时南振岐所在的四年级就有两个班,一共58个学生,他们一起走过了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当时小学教育施行五年制,五年级毕业之后,就要报考初中。
南振岐和他的同学是时代的幸运儿,等到他们毕业之时,四人帮刚好被打倒,时代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的学校施行的还是上学推荐制,南振岐所在年级的58个同学中,只有1个因为在校表现等原因留了级,其他的全部被推荐到鸡川乡中学读初中。
在整个小学阶段,南振岐都非常努力地学习,这一点也是其他许多同龄孩子所无法比拟的。为此,他也牺牲了很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机会,特别是对能够自我掌握的时间,他一定会珍惜用好。每天他都很早起床,自己拿一个小凳子到村庄的后墙下去看书,到了8点钟就跑着去学校上课,晚上也会就着煤油灯学到很晚才休息。这同他所在的家庭有关系。父母一早便知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支持小孩上学,而且南振岐和弟弟作为最小的两个孩子,家里也竭尽全力地支持他俩去上学。另外,通渭民风的影响也让南振岐心中很早就树立了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现状的目标。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年幼的南振岐心里,有着超过自己年龄的成熟。家里的贫穷和困难并未让南振岐觉得丢脸,相反却让他极早地成熟起来,练就了一双承担责任的臂膀。看着那些有钱的同村人,南振岐对自己的家庭和成长环境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那就是改变家庭状况,让自己出人头地。
南振岐总是说童年的日子无忧无虑,时光清新美丽,整天心无杂念地奔走在家和学校之间,路旁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深深地印在心上。然而时间的飞逝总是以长大为标志,南振岐转眼就要上初中了,11岁的他不能再称自己为小学生或小孩子,他马上就要成为一个初中生了!同样,上初中也就意味着长大,那些童年的幸福与美好,就要被冰封在岁月的潭底了。但是对南振岐来讲,他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中虚构初中的生活场景:不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同学,不一样的老师……然而真正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南振岐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要将一百二十分的热情投入新的学习中,因为这是此时的他唯一能做的。
中学生涯:学习与运动并重
“青少年时期家里的贫穷状况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上鸡川中学时我每天都要步行5里多路回家吃饭,在通渭一中上高三时每月要步行几十公里山路回家去取干粮。所谓的干粮是供应粮玉米面、红薯面,还有自产的洋芋。当时能够吃饱就已经算是最大的享受了。半饥不饱的生活没有妨碍我对运动的喜好,人们经常会在运动场上看到我那生龙活虎、不知疲倦的身影,但大量的运动消耗常导致我在半夜被饿醒。回想起来,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锻炼出的组织才能和培育出的竞争意识,对我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我受益良多。”
——南振岐
时间进入了1977年,虽然“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一定程度上还在被坚持着,但是全国上下都开始了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重新主持工作,在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教育领域,重抓教育也被提上议程,高等学校恢复了招生考试工作,给被“文革”十年耽误的学子们一个重新返回校园的机会。国家此时也非常重视对学校的恢复,在师资、场地等方面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力度,一时间各方学子云集学校,大学重新成为所有学子心中的象牙塔。
南振岐正好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光,“文革”对他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等到他上中学时,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南振岐很庆幸,也更珍惜这样的机会,能在生命的轨迹中无所顾虑地向前奔跑,在学习的道路上踏上前行的列车。
小学毕业之后,南振岐与同村其他的同学一起被推荐去鸡川中学读初中。由于学制的原因,当时是春季招生,春季入校。在家过了年之后,1977年2月份南振岐到鸡川中学报名上初一。
上了初中的南振岐,面对的是另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更有新的想法、新的思考,以及新的困难。
小学时的南振岐,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在数学上有着别人难以达到的天赋。升初中后,课程有了很大的调整,新开了很多科目,也给学生们造成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和南振岐一起升初中的同学,有些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打退堂鼓,或者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更有甚者,主动放弃学习机会。而此时的南振岐,全新的课程调动起了他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尤其是物理、化学等新学科,向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物理现象,那些化学实验,让南振岐着迷;那些变化形式,那些反应过程,更让他心生向往。这让南振岐再次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尽管学校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依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中。
鸡川中学是一所乡镇中学,“文革”结束后才开始慢慢恢复各项课程的教学。“文革”中,有许多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因错划右派等缘由不受重视,但鸡川中学校长牛象乾却接纳了他们,因此在恢复高考后,鸡川中学成了全县高考上线率最高的乡镇中学。南振岐上学时,学校只有几间教室和非常简陋的学生宿舍,没有食堂,甚至连热水供应点都没有,更别说小卖部、小饭馆一类的。当时家距学校十多里以上的同学为了解决生活问题自己做饭,南振岐则必须每天回家吃饭,徒步往返20里山路。
由于当时已经恢复高考,学校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为了适应夏季高考的趋势,全国都将过去春季入学的制度修改为秋季入学。南振岐所在的鸡川中学也是这样,所以,春季入学的南振岐初一共上了一年半。那时的初中还是两年制,初二毕业之后就要参加中考。由于是刚刚改革,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从初一年级中选择了一批成绩中等,年龄又比较小的学生,重新组成一个班,重读一年初一;而那些成绩比较好的,或者是成绩很差,根本没有考上高中希望的,就继续升到初二去参加中考。当时的南振岐年龄也比较小,对什么东西都想尝试,于是就找到了他的班主任姚老师,告诉老师说,由于自己没有留过级,所以想要留级,体验一下那是什么感觉。老师很吃惊地看着这个平时表现很优秀的孩子,可是他那坚定的目光又不像是在开玩笑。老师也只有坚定地告诉南振岐,不行,因为如果门门功课都是第一的学生都要留级,那别的同学怎么办呢?
南振岐的要求没有被批准,于是他必须面对中考。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或者是跟老师赌气,而是坦然地步入初二,将其一直以来的学习热情延续下去。
这可能只是南振岐求学路上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插曲,无忧无虑的他可能并没有想那么多,仅仅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而已。对更多经历的渴望也使得他除了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之外,还开始喜欢上了运动。在完成课堂作业的前提下,他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排球、乒乓球,而且玩得相当不错,这也使得南振岐在后来的各个学习阶段,都是学校排球队和乒乓球队的主将。
升入初二之后的南振岐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但是他一如既往的学习热情,使他在繁忙和充实中度过了他的初二年级。
一年的艰苦学习之后,他和他的同学马上就要接受中考的检验。当时鸡川中学的初二共有三个班,总共一百多名学生,而参加并通过招生考试的最多也就是二十多人。这次实际上是南振岐参加的第二次选拔性考试,但是前一次的许堡小学入学考试和此次的中考显然不能同日而语。这次考试关乎南振岐今后的命运,更何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振岐心中所想也越来越多。看着周围同学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那股弥漫在周遭的无形压力也让南振岐感觉到没底起来,总是觉得自己考不上。不过南振岐一直以来向前冲的劲头还是让他从容地面对了这次考试。
在考试之后,南振岐也有失落。他在回忆那段等待张榜的日子时说,那段等待紧张而焦虑,虽然很早就知道学习重要性的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用功,但是在面对选择、面对竞争时,依然心有忧虑。世事的难料让他在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的情况下,恍恍惚惚度过了那个暑假。然而,南振岐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他成为那一百多号人中的幸运儿,考上了鸡川中学的高中。这也就意味着,南振岐还有学习的机会,还有在学海里徜徉的可能,还有继续追寻他心中梦想的平台。
初中的南振岐,成绩依然很好,这个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的孩子,课上认真学习,课下积极运动,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如果只看到这些,我们还不能真正了解南振岐的中学生活。当时,虽然家里努力支持南振岐上学读书,但是由于经济确实困难,再加上南振岐天性好动,经常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消耗比较大,所以每年有一段时间老是吃不饱,上学时带的也经常是野菜做的馍馍。没有书包,就用麻绳织的非常粗糙的布料(土话叫做“料草”)来做书包;后来,二哥在外当兵,南振岐就有了一个军用的小包当书包,在当时那是相当神气的。没有钱,没有文具盒,更没有玩具,大哥当时有一个叫做“毛弹”的小球,被南振岐当做唯一的玩具,由于时间很久,后来不小心被玩破了,南振岐为此还伤心了很长时间。
甘肃通渭地处陇中高原,气候较为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寒风刮过脸上如刀割般生疼。鸡川中学没有热水供应点,也没有多少保暖措施,南振岐每天早上起床后只能用冻成冰块的水洗脸,吃饭也只是用水把馍馍泡一下随便解决,而每天的取暖方式便是跑步,早起后沿着山路一溜小跑,等到暖和了再回到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
冬天时,手上长满冻疮,有时候肿得连笔都抓不起来,南振岐就在嘴边哈哈气,等热乎了再写。没有棉鞋,脚上也长了冻疮,南振岐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在教室里边跺跺脚,和同学们在教室的后墙上挤挤,然后继续学习。然而即便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南振岐也没有消减学习的热情,相反,更加专注地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学习上。
那时候南振岐虽然贫困,但是热情、好动、乐于助人,在学习上也从来不甘示弱,课余时间就去打乒乓球、排球。回忆过去,南振岐常说他没有虚度光阴。
村里有不少人一开始与南振岐一起上学,但是上到小学二年级时就只有8个人,三年级升四年级时只剩下了3个人,到后来初中升高中时同村伙伴中只剩下南振岐1个人了。在这种大浪淘沙式的淘汰过程中,南振岐始终以他通过努力学习所获得的优势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对于一个农村孩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不仅使得他的学习出众,也使得他在后来的工作与经商的过程中敢为人先,不懈追求,努力创造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奇迹。
虽然已经离开家乡好多年,但是在鸡川中学的几年使得南振岐对自己的母校有了深厚的感情。鸡川乡是个贫苦地区,每年都有很多孩子没钱上学,南振岐总是为家乡的学校捐资助学,资助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业,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回馈母校、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