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化大生产及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
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的人类社会生产力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从经济制度的角度来划分,可划分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从生产力的标志来划分,可分为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力、青铜器时代的生产力、铁器时代的生产力、机器(机械)系统时代的生产力、知识信息时代的生产力;以文明的发达程度来划分,可分为农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力、工业文明时期的生产力、知识信息时期的生产力等。这些划分我们最终都可以根据生产力存在的方式和历史时代特征将其归结为自然经济时期的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生产力。
自然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一直延续至封建社会后期。其主要特点是人类在科学技术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依据其居住环境周围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分散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生产单位间相互封闭,生产工具较为简单,主要依靠人力从事生产。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单位内部虽然存在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是根据其成员的性别、年龄和体能来进行的,因而整体生产能力较为低下。如在原始社会早期,各氏族公社和部落在各自独立生产的条件下,在其内部形成了男子去狩猎,女子去采集,老人留在洞穴中照顾小孩和制造工具(石器)的分工。在奴隶主庄园中,奴隶主根据庄园的自然条件和自身的消费需要及奴隶的技术特长来组织生产分工。封建时代则出现了男耕女织的经典自然经济生产分工模式。自然经济发展到中后期虽然也出现了商品经济,但它是依存于自然经济的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也是生产者主要依靠其居住地周围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来进行生产的,生产规模很小,一般都是小作坊式生产;其商品销售的市场半径也很小,通常只销往周边的十里八乡,因而实际上也没有脱离自然生产方式的束缚。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不同的原始部落之间虽然出现了偶然的商品交换,并随着以后社会生产力水平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货币和商业的出现。但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商品交换的规模范围和发展水平都极为有限,只是在地中海沿岸等贸易较为活跃的地区商品经济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蒸汽动力和机器体系引起的工业革命以及美洲、东印度航路的发现和由此形成的世界市场,使机器工业最终取代了手工业,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彻底瓦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原本的闭关自守被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所代替,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社会化大生产,也叫生产社会化。是指社会的生产由原来分散的小规模个体生产转变为集中的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它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生产单位内部(通常是企业)的集中使用,生产过程中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者相互间分工协作的日益密切,以及生产之中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并使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相对照而言,社会化大生产与自然生产方式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第一,自然生产方式以人力手工生产为主,而社会化生产方式是以机器工业化生产为主;第二,自然生产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需要,而社会化生产方式则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消费需要;第三,自然生产方式存在着封闭性的特点,而社会化生产方式以开放性为其主要特征。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一般应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由很多人共同加以利用和使用;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变成了许多人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社会行动;产品的社会化,即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
16—18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在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之后,最终进入到了机器大工业阶段,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是社会化大生产了。生产社会化首先集中表现在英国,而后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出现了第一次技术革命。最初的“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的发明,使纺织部门开始机器化生产;而对纺织动力的需求,又诱发了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再后来,与纺织相关的滚筒印花机、轧棉机、净棉机、卷线机、整染机等机器先后被发明和采用,使机器成为纺织行业普遍的生产手段。机器的大规模使用还推动了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各种采矿和精炼及机器制造技术也随之大规模推广。而对产品、原料的供应和运输需要,又推动了运河修筑、公路和铁路建造的兴起。这些技术,尤其是远程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打破和瓦解了自然经济体系,对社会化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生产社会化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前提的,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乃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生产技术分工,使得个人生产者和小生产区域已不可能独自将自己所需的全部产品都生产出来,生产成为全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参与的社会生产系统,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在专业生产基础上通力协作才能完成。
社会化大生产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进下,社会分工和生产协作日益向着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发展。技术创新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不可分割和紧密,每一个企业、部门和地区的发展都必须要依赖其他企业、部门和地区的存续发展才能使自身得到维持、发展。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模式的不断更新,使社会的生产能力越来越高,社会生产的各环节日益广泛地结合在一起。目前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都已高度社会化,并在相互间经济不断开放和合作的条件下形成了经济一体化。
(二)自然经济状态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社会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而资源配置的效果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
所谓资源,是指从事生产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时所必须具有的各种经济和自然条件,或者说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广义的资源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还包括发展经济所具有的优势交通条件、优越地理区位、企业家才能以及经济制度、政策法律、文化氛围等。
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同,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资源的稀缺性。由于资源、生产要素属于生产力的研究范畴,因而西方经济学更为侧重于对生产力的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一前提,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方面,以满足经济多样化的需要,即如何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是稀缺的,而经济主体无限增长的消费需求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一般来说,有用的资源往往具有一种以上的用途,因而人们需要对不同的商品生产进行选择,并根据现实需要对资源的多种用途进行权衡和比较,以便找到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资源组合方式。
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的分配以及在不同方向上的使用。“配置”一词通俗地说,就是指资源的组合或搭配。进行资源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将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分配以求得最大的效益。由于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当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要增加一定量某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被迫放弃一定量其他产品的生产,不同产品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整个社会生产选择的可能性边界。西方经济学认为合理资源配置状态应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在一定的资源配置水平上,再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资源,都不可能带来或产生新的经济效益。
资源配置在不同社会时期,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不同的方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自然资源配置方式。该方式是以氏族公社或家庭为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小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封闭式资源配置方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
自然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经济形式主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或所在经济单位(氏族公社、奴隶主庄园、封建地主庄园)的需要,而不是用于交换;(2)排斥社会分工(但经济单位内部有简单的自然分工),各生产单位自成体系,独立运行,彼此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3)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生产规模小,产量低,整个经济和技术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资源总体上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在自然资源配置方式下,人们主要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从事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经济单位内部存在着自然的生产分工,因而人们称之为自然经济。目前我国西部一些封闭的山区农村,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的闭塞、技术的落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因而实际上依然处于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的状态。
(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不同于自然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度分工、协作和机器的大规模使用。高度发达的分工和协作,通常意味着社会劳动的独立化以及人们在同一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一起结合起来协同劳动。分工使社会生产被分解和分割成为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形成了严密的生产分化;协作则需要社会集约化使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各种资源,并在一个社会中心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下通力完成生产;生产中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使产品能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以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的消费需要,但同时也意味着资源的被大规模消耗和使用。因而,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社会需要选择某一种方式将极其稀缺的资源合理加以配置,以最高效率地利用现有资源满足社会的需求。
由于资源利用的规模化和广泛性,因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更需要借助于某一种有效生产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此,马克思通过总结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提出了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马克思将各种经济资源都归结为人类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或社会劳动时间,认为“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的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1】与马克思的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相对应的概念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资源优化配置规律,这两种提法在实质上基本相同,只是出发点和说法不同而已。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受经济活动在制度安排中的纵向社会分工和横向社会分工所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计划化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和市场化配置方式(市场经济)。
1.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是社会自觉配置资源的方式,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是指由中央计划部门预先制定计划对资源统一进行分配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配置中,配置资源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指标任务,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计划配置方式的特点在于:(1)资源的流动和分配由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推动。在计划配置条件下,政府主要依靠行政组织,按照行政规则,采用行政方式对经济资源进行分配,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人、财、物都由政府纳入经济计划无偿拨付,企业生产活动被直接置于政府严格的行政监管之下。(2)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出于统一配置资源和综合编制计划的需要,宏观经济决策权和微观经济决策权都必须要掌握在一个统一的社会经济管理机构手中,微观企业没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传统计划经济中,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3)经济调节方式主要采用单一的计划调节方式。经济协调过程中,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各环节的关系等都是由政府借助于计划实施调节,各种经济活动也基本都由计划统一安排。计划贯彻和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每个生产单位的经济活动都置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战略中。(4)经济发展动力源于外部,主要采用非经济利益刺激手段。计划配置资源由于排斥市场竞争和价格,因而也就不能如同商品经济那样依靠市场提供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微观经济主体主动参与经济活动。计划经济主要依赖计划实行较为平均的分配方式,政府对生产者主要从外部以行政强制和精神鼓励的方式进行刺激。(5)信息传输基本上都是纵向传输方式。计划配置资源需要通过层级行政系统搜集经济信息并借此编制经济计划,由政府到企业下达生产指令或由企业向政府反馈生产信息也都要纵向层层传输。
前东方阵营中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今天个别社会主义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采用过计划配置资源的方式。
2.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自发配置资源的方式,它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占统治地位。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或通过市场机制对所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的价格信号引导,由微观经济主体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决策,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价格、工资、利息等市场信号。
市场配置的特点在于:(1)企业拥有自主经营权,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市场配置资源时,每个企业都是相对或绝对的经济利益主体,分别掌握和拥有一定的资源和财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和利益边界十分清晰,在市场中具有相互平等的经济地位。(2)经济决策由各经济主体自主、分散进行。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独立、平等经济地位决定了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的变化和自身的资源占有情况自主、分别作出生产经营的决定。同时,市场信号的完备和信息的畅通给企业和消费者自主决策提供了重要保证。决策者的目标和偏好不同使决策可能不尽相同,但这种决策受经济利益决定是理性的,决策者要对自己的决策完全负责。(3)市场是生产者建立联系、交换商品、互换信息的基础平台。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中市场是维系所有经济主体的重要渠道和纽带,所有经济活动都通过市场进行,市场给经济主体提供及时和迅捷的市场信息,引导着各种经济主体作出不同的经济选择,并实质上影响着资源的合理配置。(4)市场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把一切资源包容其中,并以有偿、付费方式提供给利用和使用者。市场竞争具有促进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和供求变化对资源的流向和流量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5)市场的自由性质自发地促进技术创新。市场经济的自利性是技术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经济自由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竞争压力促进技术效率的提高,市场信号引导着技术创新的正确方向。(6)信息传输基本上都是横向传输方式。市场配置中经济信息主要由市场横向在企业、消费者之间进行传播和接收,各经济主体则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由筛选和采纳。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