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不拘一格用人才、无中生有抓项目,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效益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民生明显改善、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1.18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8亿元,增长34.11%,其中规模以上545.46亿元,增长31.14%;工业增加值119.43亿元,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46亿元,增长14.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5亿元,增长26.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8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6963元,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9%。
(一)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强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强化项目落地和调度管理,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018项,同比增加15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7项,同比增加90项。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4项,实施招商引资项目609项,落实到位资金587.76亿元,增长50.4%,其中省外到位资金401.5亿元,增长54.3%。实施省、市列重大项目110项,完成投资309.9亿元,占年计划的109.8%,其中10项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8.27亿元,占省上责任目标的123.42%。
(二)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金色大道被交通部批准列入国家公路网省道建设项目,主线路基工程全面完工,铺油99公里,融资取得重大进展。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成城乡建设投资200亿元。凉州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供水、供热等项目有序推进。民勤县核心经济区、天祝县金强川经济综合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古浪新区启动建设。优化布局中心镇和重点小城镇,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力度,新建续建300户以上新型农村社区50个、1.17万户,开工建设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个。城镇化率达到32.34%,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
(三)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1.74亿元,增长32.15%。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2项,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5户。新增风光电装机容量95.55万千瓦,累计达到114.35万千瓦。找矿行动取得重大突破,稀土、铜多金属矿、石油、煤炭等有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8亿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黄羊工业园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进展顺利,8个循环化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政府下达指标内。
(四)主体生产模式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建设施农牧业18.2万亩、累计达到59.5万亩、户均达到1.6亩;新植特色林果业30.1万亩,累计达到88.2万亩。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251.2万亩、旱作农业64.2万亩。扎实开展“双联富民”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推进“下山入川”工程,清理收回农林场226个、12.9万亩,建成古浪黄花滩、天祝黄草川等一批移民安置示范点,当年“下山入川”2.1万人,三年累计4.2万人。减贫9.91万人,三年累计20.5万人。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在遭遇50年一遇大旱、上游河道来水减少32.6%的情况下,强化调度管理,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2.27亿立方米,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8578万立方米,实现了规划目标。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三北五期、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项目顺利实施,全面推进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建设。严格落实“五禁”规定,积极推行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探索工业治沙和养殖治沙新模式,发展沙漠特色养殖和林果、药材种植产业,建立复合经营、生态经济、移民安置相结合的现代沙产业发展模式。新增治沙造林面积15.8万亩,完成人工造林51.8万亩、封育37.4万亩、义务植树1137万株、通道绿化1275公里。
(六)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甘肃黄羊河集团物流公司被认定为“全国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万嘉国际广场、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同威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开工建设,新建续建商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27个。成功举办了“中国·河西走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暨中国葡萄酒城首届葡萄美酒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加快建设,天马文化产业园摩天轮主题公园、莫高国际葡萄酒城等重点文化项目进展顺利。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2亿元,增长40.8%。全年接待游客510.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4.93亿元,增长37.1%。
(七)金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努力把国家普惠政策转化为特殊政策,全年发放“双业”贷款51.63亿元,“双联”贷款11.65亿元。四年累计发放“三项惠农贴息贷款”近118亿元,户均3.26万元,农户覆盖面达到50%。新增银行授信额度1000亿元,累计达到2240亿元。武威债券13亿元成功发行。甘肃银行凉州区支行挂牌成立,新增小额贷款公司8家,准金融机构发展到22家。截至2013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5亿元,增长24.3%;贷款余额399亿元,增长46.7%。存贷比由上年末的56%提高到66%。
(八)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新进步。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4%。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专修学院专业设置分别达到6个和5个,武威职业学院一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加快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治疗楼和配套医院主体完工,中科院近物所武威核技术应用综合产业园开工,甘肃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甘肃辐照诱变育种工程实验室、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基层。城镇新增就业3.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28%,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提高1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金增长9%,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16.7%,城镇居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2%以上。新建保障性住房3.6万套,建成新农宅2.82万户,改造农村危房3.05万户。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增长26.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6%,其中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0.5%;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树立大资源、大市场理念,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以“3341”项目工程为载体,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900项以上,亿元以上项目260项以上,确保在建项目规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有招商责任”理念,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持续大力招商引资,力争到位资金达到746亿元。继续实施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抓好项目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
(二)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围绕打造5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企业、5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产业园区和10个百亿级产业链,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全力推进工业骨干项目建设,确保红沙岗二号矿井、荣达60万吨电石、京奥港高档饮品、承威3000辆专用车、凯帝斯5000台电梯等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青啤年产40万千升啤酒生产线及配套玻璃瓶、易拉罐,荣华铜多金属矿、古浪祁连山水泥二期等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确保新增风光电装机并网规模200万千瓦、累计达到300万千瓦以上。扎实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实施城区工业企业“出城入园”。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和企业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布局城镇体系,建立以凉古和民勤、天祝县域三大核心区为主体框架的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金色大道。建成核心区干支路网200公里,配套完善公交站点、物流节点。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力争开工建设300户以上示范点10个。建成凉州城区天马湖景观治理二期工程,抓好海藏湖生态治理、天马湖滨河公园、城区道路、供热、供水管网改造和城市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推进德国促进贷款建设武威市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实施城西集中供热热源厂、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再利用工程。加大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共享。
(四)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强力推进主体生产模式,培育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设施农牧业累计达到73万亩以上,特色林果业累计达到120万亩。加快獭兔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当年总饲养量达到1亿只。推广种植饲用型甜高粱、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扎实推进农民土地(草原)承包经营权、设施农牧业产权、林权、房屋产权等抵押贷款,充分借助“双业”、“双联”等贴息贷款资金平台,扩大农业信贷规模。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富民”行动深度融合,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加大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五)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发挥市域交通区位、文化传承、产业优势和“天马故乡·葡萄酒城”品牌效应,构建推动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现代物流、建材化工、汽车装备与进出口、文化产业、职业教育等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节点。加快建设同威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建成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万嘉国际广场等重点物流项目,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商品配送中心。办好“中国葡萄酒城第二届葡萄酒节”。充分利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平台,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和旅游大景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强化交通、城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功能,增强融资投资能力。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对接,提高授信额度落实比例。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围绕建设国家级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环境持续好转。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大力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全面完成石羊河流域后期治理年度任务,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4.84亿立方米,平水年蔡旗断面过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以上。争取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建设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继续推进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等重点生态项目。严格落实“五禁”规定,建设红水河百里生态经济长廊。加大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力度,完善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机制。完成人工造林52万亩、封育36万亩、义务植树1100万株、通道绿化1000公里。
(七)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学前教育推进、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民生科技试点市和中科院近物所武威核技术应用综合产业园、甘肃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甘肃省辐照诱变育种工程实验室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66万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群众生活。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和新农宅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万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新房建设5万户。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物价、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维持市场秩序。
(八)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三届六次全体会议决议,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坚持管好用活土地和矿产资源,“以土地换项目”、“以资源换项目”,加快建立土地统筹使用机制。开展工业园区土地审批试点工作,促进企业入园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深化水权水价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政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胡卫东 胡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