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还是奋斗,通向金领高管(下)
上一章我们讲了两个第二档“可以跳槽但需进一步努力”的例子。在白领女性篇的最后一章,我们来分析一下刚刚讲到那四位女性的最后两人,同时也来总结一下女性白领在面对新一轮抉择时“不做远距离飞行”的螳螂法则吧。
白领女士丙,也就是那位在私营服装企业工作的设计师,她在遇到猎头公司告知,国外著名企业邀请她加盟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毕竟做服装这行,讲究的是时尚,是品牌,企业的知名度和实力非常重要,白领女士丙几乎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理,没有多想就辞去原来的工作,加盟了这家知名的外资企业。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像白领女士丙所期待的那么好。从专业能力上来讲,原本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很有本领的这位女设计师在进入大型外企后才发现,在这个有着强大实力的大型外企中,优秀的设计师比比皆是,可谓高手如云。原本在本土小企业里独占鳌头的她,在这里不但不拔尖,就连一流也算不上,在这个企业的设计团队里,她也就是个中等水平。
这样也就罢了,这家大型外资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再培训和学习条件非常优异,在女设计师身边的高手们也形成一种可以让员工学习的氛围,如果她从这个时候开始取长补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未必不能在这种大企业里慢慢成长,甚至成为一名国际级的服装设计师。
可是,这位女设计师在这家大型外资企业里明显水土不服,原先在小企业时,她对设计方面的事情说一不二,老板也得敬她三分,因此对于许多公司的规定,她也就遵守得不是那么严格,相关的行政部门也得过且过,逐渐养成一种“只要设计出好服装来,别的都可以不在乎”的心态。而这家世界五百强级别的大型外企,可以说员工的一举一动,都是有相应规范的,企业文化和企业风格的巨大差异,让她很快迷失在新的岗位上,原有的灵气被消磨殆尽之后,越发的平庸。
而就在此时,她的公公婆婆又逼着她早日生孩子,原本就心情不佳的她在这个阶段产生了极大的家庭矛盾,直接干扰到了她的工作。
很快,每况愈下的她在新岗位、新团队里的重要性一降再降,等到她觉得实在不舒心,再想回到那家曾经的私企时,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早已有了新的设计师取代了她原来的位置,小心眼的老板想起当初的苦苦挽留未果,更是喊出了“想走就走,走了就别想再回来”这等狠话。
我在为这位女设计师做职场辅导的时候,她已经主动离开了那家曾经让她无比向往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而在帮她做跳槽距离分析的时候,她的答案竟然是除了非能力非岗位因素选择了一个C之外,其他的全都给自己评了A,总分竟然高达16分。
“你真确定自己有这么高的分数?”我充满疑惑地问她。
“当然,我的设计水平要是不好,那家世界五百强公司会找猎头来挖我吗?我都怀着义无反顾的心态坚决要加入这家公司,难道对他们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还不够绝对认同?我们做设计这行本就是个单一性极强的岗位,我又不是去做管理,哪有什么能力广度上不足的问题?”女设计师振振有词。
我苦笑,这只怕是你的标准,或者说是你原本所在的那家相对于世界五百强企业远远不能算大的企业的标准吧?
猎头公司一年下来,会为那些大公司推荐不知道多少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汇集到一起时,并不代表你还能算是很优秀的。怀着坚决的心态进入这家公司,和真正能够认同能够接受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能够画上等号吗?至于说能力广度上的距离,别的不说,单说这种“单一性”的自我孤立心态,就和大型企业所要求的大沟通、大协作的能力相差甚远。
当我听完女设计师的叙述,又了解追问她很多跳槽前和跳槽后的不同后,我给这位女设计师打了5分,属于罕见的低分,压根就不要去想跳槽的那种。
专业能力B级,得4分,企业文化融合,0分,能力广度扩展,0分,非岗位及非能力因素,1分。
这是一个跳槽者常见的失败例子,女设计师也犯了跳槽者常犯的错误,用错了标准。
在核算原有职位与跳槽后职位距离远近的时候,请千万不要主观地用原有企业的标准来判断,请一定要用你想要跳槽的那家新企业的标准来判断,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是有参考意义的。在一家企业里可以打满分的能力,可能换到另外一家企业里就是零。跳槽时最大的痛苦之一便在于,跳槽前我以为某个地方离我只隔一线,跳槽后才发现由于标准的变化,它已变得远在天边。
最后我们来讲讲白领女士丁,在这四个我们拿来做典型案例的白领女士中,她是年龄最大的一个。
这位研发中心的女副主任,在前任同事的拜托和许以重诺之下动了离开那家大型国企的心思,然而她还是比较懂得做事之前要考虑周详的,在决定跳槽之前,她特地找到我们这样的职场咨询机构来做了一次咨询。
当时,我们在研究了新旧两家公司之后,为她做出了如下的测评结果。专业能力距离:A级,能力扩展性距离:B级,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趋同距离:C级,非岗位及非能力因素距离:C级。
一个A,一个B,两个C,加起来一共11分,属于“保留机会,提升自己,暂不跳槽”的那种。对于这位女副主任我们明确地给出了“不建议跳槽”的意见,当时,她很重视我们的意见,也决定暂不考虑跳槽的事情。然而,在我们之后所进行的客户追踪中,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按预想的发展。
一方面,这位研发中心女副主任的那位前任老同事再度提高了待遇报价;另一方面,老同事的这种力邀又让她觉得对方非常有诚意,再想到被一升再升的待遇问题……
她心动了。
从心动变成动摇,从动摇变成最终下定另外一种决心,这位女副主任终于辞掉自己原本那家大型国企中还算不错的职务,来到老同事的公司,成为主管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副总经理。
只是没过多久,她的工作就变得有些举步维艰。
老同事的这家公司正处于高速上升期,整个公司的节奏非常快,这让在国企慢节奏的工作状态下待久了的新任女副总经理非常不适应。而老同事的公司,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实力上,都无法和她当初待过的那家大型国企相提并论,用惯了大投入大资源支持的她骤然发现自己可以利用的研发资源少了许多,一时间竟有些处处为难。
与此同时,由于私企的工作强度更高,工作时间更长,她有些后院起火的架势,孩子刚上小学,丈夫又经常去外地出差,以前在国企的时候工作强度不算太高她还不觉得,现在工作一紧张,她有了一种家里家外哪儿都忙不过来的感觉。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这位女士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位女士原本在那家大型国企待下去,很有可能会接任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成为那个研究中心的一把手。众所周知,很多时候企业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位置相差得天高地远。做事不顺的女副总经理开始向自己的老同事抱怨,这却更加重了本就已经很严重的工作阻力,到她离职的时候,不但鸡飞蛋打两头空,连老同事的人脉和友谊也伤了个一干二净。
在选择跳槽与否时,一旦确定结论,万万不要因为感情或者金钱因素等的变化而导致自己动摇,跳就是跳,不跳就是不跳。外部条件的变化比起不做远途飞行的重要性来讲,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不要忘了,螳螂的短途飞行,除了觅食和逃避危险外,几乎是从不动用的。
螳螂的小贴士:
让我们最后总结一下,在女性白领职场选择的路口,请关注飞行距离的长短,飞行距离越短,成功的可能性越高。飞行的距离是由专业能力、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的融合、其他能力的扩展以及非岗位、非能力四部分组成的,要研究好这个距离,不但要懂得把握现有职位以外的机会,更要把握在现有企业可能能够争取到的机会。衡量跳槽距离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新公司、新职位的标准,切勿主观,更忌讳感情用事或者因为金钱因素的变化,而脑袋一热乱下决定。好心态,要平稳;有结论,需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