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0800000025

第25章 散篇(15)

《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序【17】

这是一部关于1933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斗争的历史资料。它以曾经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斗争而今尚在人世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为主,还有一部较为详细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大事记》。这部史料的特点是:以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将军等抗日爱国将领的合作抗日活动为主线,从不同侧面集中反映了这一斗争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叙述了中共党员的活动和所起的作用。从而,帮助读者和研究者了解这一为时不长却又纷繁迷离的历史事件的真相。

这也是一部纪念抗日同盟军斗争的文集。虽然这些资料现在看来还不够系统,内容也不够丰富和全面,但它的问世,对于当时在抗击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亲日派的殊死斗争中牺牲的先驱是很好的纪念;对今天的青年和将来的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革命史教育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史学界研究这一历史事件也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

过去,有些书稿在谈到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时,不免有些以讹传讹之处。我们党与冯玉祥将军合作抗日究竟是怎样进行的,也很少有人知道实情。1933年,日军越过长城向华北进犯,在民族危急的关头,蒋介石、汪精卫之流采取了丧权辱国的不抵抗主义。而当时我党临时中央政治局在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下,却提出了一系列“左”倾方针政策,严重危害了我党联合各派抗日力量的工作。但是,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党也提出了一些合乎客观实际,有利于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方针措施。比如,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提出在停止进攻革命根据地、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武装人民三个条件下和国民党中愿意同我们合作抗日的部分订立抗日协定的政策;又如在周恩来、陈赓同志的影响下,我党在抗日同盟军酝酿初期与冯玉祥等爱国将领合作的方针,也是与“一·一七宣言”相一致的。所以才出现了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发生破裂的。”“冯玉祥于一九三三年在察哈尔还曾经和共产党一度合作,建立了抗日同盟军。”[《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32、133页]

为了纪念抗日同盟军斗争,缅怀已经离开我们的革命先辈,我曾经撰写过一篇怀念萧明同志的文章。对于这些革命先辈,我想都应该有一个生平革命事迹的传记。除了谢子长、许权中已经有同志写了传记,编入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外,我想还应该有几篇介绍武止戈、张存实、阎红彦、陈镜湖、张韬、战韬等中华民族优秀儿子的生平传记;也应该有那些曾经为收复察东四县以及在小汤山地区激战时阵亡的烈士的传略。据知,现在仅有部分烈士的姓名留了下来。希望有可能为他们作传的同志,尽最大的努力!

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也是一部被“抢救”下来的珍贵的历史资料。曾经流行较广的关于抗日同盟军的回忆文章,这本书限于篇幅,未再收用。现在收入的主要是一些亲历者近几年执笔或口述提供的资料。在各位撰稿人中,多数同志已是皓首之年。其中,有的同志,在访问者刚刚记录下来他在抗日同盟军经历的口述后,便不幸与世长辞了;也有的同志是在审阅了他关于参加抗日同盟军斗争经过的口述记录后不久,便病重入院,如今已失去了口述或审看的能力。可见,及时“抢救”近代历史的活资料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刘涓迅同志从1979年开始,走访了许多抗日同盟军老前辈;以后又在当地党组织和一些革命老同志的支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整理出一些有价值的回忆录,并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报刊资料,征求了许多参加过抗日同盟军斗争的老同志的意见,撰写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大事记》。我认为,由当年亲身参加过实际革命斗争的老同志亲自动口、动手搞回忆录是极其重要和可贵的。同时,动员、发现和培养一批有热心、有能力从事“抢救”近代历史活资料工作的人员,也是十分重要的。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曾在张家口市总工会负责宣传部工作。日本投降了,伪蒙疆自治政府垮台了,人民胜利了!这座在12年前抗日同盟军崛起的山城,正洋溢着欢庆新生的喜悦。京绥铁路老工人抚今追昔,向我们讲述了工人阶级在抗日同盟军斗争中所起的伟大作用,也讲到了工人领袖、中共党员常金凤、孟昭瑞、王家骏等在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被反动派残杀的情景……现在,经过3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张家口已经成为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在党的领导下,山城人民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民主幸福而献身在这块土地上的先烈们,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我们还向曾经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斗争的老同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我想,后人也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同类推荐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终极高手闯花都

    终极高手闯花都

    纵横杀手界的萧云接到老爹紧急召唤,因家族遗传问题,他必须找到一名属于至阴之体的女人。而萧云刚刚来到江浙,便被卷入了一场银行抢劫案之中。随后迎来了警花卧底,纷争,暧昧,不断来袭。
  • 玄怪录

    玄怪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部陀罗尼目

    都部陀罗尼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孤独流浪者

    孤独流浪者

    无限宇宙,孕育了无数智慧生命,文明之间碰撞出剧烈的火花,人类,刚刚起步的文明在一次偶然中差点被毁灭,如何活下去,在强大文明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生存还是毁灭,仅在一念之间。
  • 焕颜医女

    焕颜医女

    我一个前途无量的整形科医生,到底跟老天什么仇什么怨,居然被别人的时光机撞到了一个自己都没听说过的朝代。好吧,莫名其妙穿越,我忍了,可是为什么别人有外挂,我却只有一个素未谋面的未婚夫?我这个21世纪的一枝花,难道就要插在这里的牛粪上了吗?就算来到古代,也要自力更生,开个美容医馆会不会很挣钱?找老公、斗小三,各种服务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 双面蔷薇:校草的糖果恋

    双面蔷薇:校草的糖果恋

    她是爱撒娇的全能少女,却有着无数家族秘密。一个个困难摆在她面前,她会如何解决?音符标志、神奇空间、甚至是修炼成精、随意穿越,都在她的身上发生了。看神秘少女玩转古代和现代,各种美男争先恐后地向她扑来,灵力爆发打败小三和白莲。
  •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腹黑王爷的庶女宠妻

    司徒云晓,将军府庶女,被心爱之人背叛,惨遭嫡姐杀害,重生在璃王府一个刚刚溺水的小丫鬟身上,前世之仇定会让他们数倍乃至十倍的奉还,次次看着良善之人在她面前的死去,她决定扶摇而上,遇魔屠魔,遇佛杀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BOSS站住!捉鬼娇妻要搜身

    BOSS站住!捉鬼娇妻要搜身

    她身怀阴火,靠一门抓鬼手艺走天下;他财倾天下,胆小怕黑不幸夜里见鬼;忍无可忍,他豪掷千万聘私人抓鬼师,于是,她成了他随身携带的驱鬼辟邪符。这里有鬼贴这里,那里有鬼贴那里,贴贴贴!贴上boss身!
  • 狐美人

    狐美人

    我一出生,身怀黑白眼瞳,村里人说我鬼生的,遭人唾弃。七岁那年,阴差阳错求得一门娃娃亲,娶妖妻,渡命劫。七岁之后,我继承爷爷龙纹降魔师衣钵,只为千里寻她千百度,直到找到我媳妇……
  • 红石场恩仇记

    红石场恩仇记

    清朝末年间的黄老头因为贪、恶、痴而纠集了三个地方的势力对江南安仁县红石场四个老板的家庭进行了大屠杀。王知县及时侦查全案,但一时无法结案,逃出的两个老板在告状途中被追杀而引发了报复。当他们认识到是错误是犯罪而隐居起来后,官府抓住了罪魁祸首黄老头。但是,该案的结局出人意料。十三年后,石场老板的后人等为收复石场同包括黄老头在内的各方势力斗智斗勇。在官府的支持下,小说的结局才完美结局。小说不到二十一万字,写了一百来人,跨越十三年,涉及的事情多而杂。着重表现的是封建社会黑恶势力的猖獗、官场的腐败和官员主持正义的艰难以及受害百姓的挣扎与无奈。小说使用了不少该区域内的群众口头中的有生命力的语言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