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到10月,短短三个月里,全面整顿的“排炮”犹如阵阵春雷,震撼祖国大地。许多老干部、老工人和广大知识分子,通过传达、学习******的讲话,都油然而生一种自“**********”以来从未有过的畅快感觉。一直在******、******指导下进行教育系统整顿的周荣鑫,根据******、******对整顿教育工作的意见,在一次教育座谈会上,严词批驳了长期以来“******”所散布的种种谬论,矛头直指******等人一手炮制的那“两个估计”。对此,周荣鑫并非不知所冒“风险”,但他却无所畏惧:“我有些话是会刺痛那几个好搞形而上学的人的,他们肯定会要不满的。无非是再次被打倒!即使再次被打倒,我也不怕--要横下一条心,做小平同志讲的那种不怕被打倒的人!”
周荣鑫的讲话,表达了领导整顿工作的一批老干部的心声。
******的全面整顿,迅速、系统地纠正着“**********”以来的种种错误,使各方面工作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好转,国民经济各项指标也由停滞下降转入迅速回升。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从下半年起,国民经济情况继续好转,工农业生产稳步上升。
这次全面整顿,深得党心、民心。历尽8年****之苦的人们开始感到:“四化”有希望了,民族有希望了,中国有希望了!
1975年9月7日,重病中的******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当他向来自东欧的客人们坦然且又肯定地道出“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一语时,在座的来宾都惊愕不已。随即,******充满信心地对外宣布:******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工作。******同志很有才能,可以完全相信,******同志将会继续执行中国党和政府的内外方针。……
四、******奋力支持******的全面整顿
对1975年的全面整顿,在过去若干年之后,******仍记忆犹新,并多次向国内外人士谈起。其中,也包括他当时同“******”斗争的情况。
1983年7月,******回忆说:“1975年处理铁路问题时,对帮派分子,我说现在不抓人,把他们调开。‘******’说不行。我说凡是帮派头子,有一个调开一个,再出一个再调开,一天调一个,一年调365个。这个话传下去以后,铁路上的秩序马上就好了。”******还讲过:当时抓整顿,用了几个人才,就把几个方面的工作整顿得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样。
1987年10月,在谈到改革问题时,******又提出:“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1973年******总理病重,把我从江西‘牛棚’接回来,开始时我代替周总理管一部分******的工作,1975年我主持中央常务工作。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的地方都见效。不久,我又被‘******’打倒了。我是‘三起三落’;1976年四五运动,人民怀念周总理,支持我的也不少。这证明,1974年到1975年的改革是很得人心的,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由于******“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同志不能容忍******同志系统地纠正‘**********’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翻案风’运动,全国因而再度陷入混乱。”这便是******所讲他当时第三次被“打倒”的根本原因所在。然而,在此之前,一直伺机反扑的“******”一伙已经开始向******及其支持者******发难了。
这一年8月中旬,******对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一书发表评论,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农民起义军领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让人招安了”,进而得出结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对此,“******”一伙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借******的评论大做文章。******于当天便致信******,认为******所作评论“很重要”,对现在和将来的中国都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并提出应把******的评论和他的这封信印发中央政治局成员及各宣传、出版单位。
在“******”操纵下,从8月底开始,全国各类报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宣扬评论《水浒》也是学习“无产阶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题就是要批判否定“**********”的“投降派”。
几个月来一直“消沉”的江青,这时也亲自出马,在一些公开场合大谈评论《水浒》的“现实意义”,并一再强调“要联系实际”。她甚至露骨地宣称:“现在政治局有些人要架空主席”,“他们反对学理论,反对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借以发泄对前不久中央政治局批评以她为首的“******”的不满。其间,******曾痛斥江青的一些言论,并制止印发她的讲话稿。
对江青等人散布的批所谓“现代宋江”、“现代投降派”的论调,******早有警觉。他在许多场合向党内外干部、群众说明:毛主席评论《水浒》并无所指,不要牵强附会,“听到风就是雨”。
与此同时,在医院的******也正密切注视党内这场突如其来的尖锐斗争。8月中、下旬,他抱病连续同******、李先念等作单独长谈,了解“******”一伙的动向。
9月间,正当江青等人带头“联系实际”,批“宋江”、批“投降派”的喧闹甚嚣尘上之际,重病中的******终于忍无可忍,愤起向“******”一伙进行抗争!
一天,他在医院同有关人员的谈话中愤然提到:他们那些人(指“******”)有些事做得太过分了!最近评《水浒》、批“投降派”,矛头所指,是很清楚的。如果真有投降派,那当然应该批,可事实并不是这样。我历史上虽然犯过错误,但几十年来还是努力为党、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9月下旬,由于病情恶化,经党中央批准,******准备做第四次大的手术治疗。在生死难卜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以特殊方式回击“******”的攻击诬陷,用实际行动给老战友******以有力支持。
9月20日下午2时,在即将进入手术室前,******突然提出要看他在几年前所作关于“伍豪启事”的讲话记录稿,在场的人一时都不解其意。待工作人员将讲话记录稿取来后,躺在担架车上的******强撑病体,用他颤抖着的右手郑重地签上“******”三个字,并注明“于进入手术室(前)”的字样。
“伍豪”,是******早年所用的一个化名。“伍豪启事”一事,发生于30年代初,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伪造的一起造谣诬蔑******的“事件”。对此。在党的历史上早已作了澄清。然而,“**********”中,“伍豪启事”却成了江青等人一次次企图用来整倒******的“把柄”。1972年6月,根据******的意见,******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曾就“伍豪启事”作出说明,用事实驳斥了敌人的谣言和诽谤。但就在这次会后,******却暗地交代他在上海的心腹,将有关“伍豪启事”的敌伪报纸找出,另处存放,以备将来再用。
数年之后的今天,******在决定其生命的手术即将进行的时候,他当着“******”重要成员******的面,毅然作出维护自己政治生命的异常之举,其含义是不言而喻的。
当担架车进入手术室时,躺在车上的******又突然睁开双眼,摒尽全身力气大声说道:“我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
******的声音,响彻寂静的手术室内外。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怔住了。他们迅速交换着眼色,心上就像是压着一块石头……
这时,守候在手术室外面的******、李先念,鄙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彼此会意地点了点头。
死神,又一次悄悄地从******身边溜走。但就在这次手术中,发现******体内的癌瘤已向全身扩散,无法医治了。对此,******果断地指示医疗组:“减少痛苦,延长生命!”
正在领导各条战线全面整顿斗争的******,此时多么希望******能再走出病房,同他一起并肩战斗啊!
一个月以后,处于病危状态的******不得不再施行第五次大手术。这一天,守候在手术室外面的仍然是上次的几个人:******、李先念、******……
进入手术室前,******又示意让担架车停下来。他用微弱的声音问道:“小平同志来了吗?”
******立即跨步上前,靠近担架车,俯身问候******。
******久久注视着几十年风雨同舟的老战友,吃力地抽出手来,紧紧握住******早已伸过来的双手,字字千钧地说道:“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
******的话语,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这是******对******领导的全面整顿的高度评价。
就在这年初冬,“反击****翻案风”运动全面展开,******领导的全面整顿不得不因此而中断。
1976年1月8日,78岁的******总理在北京病逝。全国上下陷入一片哀恸之中。
同年清明节前后,一场悼念******、拥护******、反对“******”的强大抗议浪潮,在北京,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迅猛掀起。这场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最终结束“**********”十年内乱,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
(铁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