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58年初次赚到很多钱,人生是否有钱便真的会快乐?那时候开始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终于想通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这样一生赚钱才有意义。
在塑胶花厂步入正常运行并渐入佳境之时,他开始将部分资金投资华尔街上市公司股票,做引擎的、军火的、潜艇的,一点一点买进。
他从不按直觉投资,而是仔细研读他们的财报,研究他们的商业规则。《华尔街日报》是他的英文老师、商业教练、也是他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李嘉诚强调。2006年,他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提出“成功领袖必备条件”,特别强调领袖必须善用知识:
经济的竞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战争;知识的创造与应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1958年初春,经营塑胶花已经为李嘉诚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但他看到塑胶花成行成市,预测到塑胶花市场空间有限,只有难得的几年黄金时间。
李嘉诚认为:“任何一种行业,如果有一窝蜂的趋势,就会造成摧毁。没有道理单单一个行业会永远兴旺下去,到某个时候,市场自然会饱和。”尤其是,当塑胶花成行成市之时,价格必然跌下来,其利润自然少而又少。
这时,李嘉诚心里颇不平静,他在寻求新的发展。该从何处着手呢?李嘉诚苦苦思索着。
直到今天,李嘉诚一直保留这种习惯,只要一有瞬间的投资灵感,他就牢牢抓住,决不让它成为历史的遗憾。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香港,经济处于突飞猛进的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弹丸之地的香港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方之珠”。特殊的社会环境使香港如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一样,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香港,一下子变成了寸土尺金的地方。
转战地产
也许,李嘉诚应该在这个行业一心一意闯下去,将这个美称继续发扬光大,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李嘉诚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心中的蓝图,岂是塑胶花所能包容,生产塑胶花,只是他赚钱的手段,是他基业的原始的资本积累。
据不完全统计,到1958年年末,香港生产塑胶产品的厂家超过380家,到1960年达557家,1972年更达3359家。在塑胶行业就业的人数,1960年占全部劳工的8.4%,1972年更达13.2%。
五颜六色的塑胶花开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塑胶机器的隆隆声。
塑胶花的成功,滋长并坚定了他建立伟业的雄心。当然,他也不是草率摈弃塑胶业。在其后十余年间,他在塑胶领域继续处领先地位,为开创新事业积累了数以千万元的资金。
李嘉诚不是好高骛远之人,秉持一贯的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发展。他也不会鲁莽行事,每一个重大举措,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调查。除非机不待人的非常时期。
涉足地产,孕育心中有数月之久,塑胶花诱人的利润为他的构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以独到的慧眼,洞察到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的前景。香港工业化进程出人意料地急速扩展,业主奇货可居,喜笑颜开,有恃无恐地趁势提租。许多业主只肯签三至六个月的短期租约,用户续租时,业主又狮子口大开,大幅加租。租户只能忍气吞声地面对现实,李嘉诚亦然。
1963年,长江已晋身“塑胶花大王”,年营业额逾千万。有了事业基础的李嘉诚,频频出席社交场合,如在潮侨塑胶厂商会中,他就担当副理事一职。出外考察后,亦在商会刊物上发表海外见闻。
李嘉诚由塑胶花大王转做“地产大王”,原是时势与危机造就。1951年至1959年间,由于大陆移民涌入,香港人口由200万剧增至300万,提供大量廉价劳工,同时,大量江浙资本蜂拥而来,但工厂兴建的速度赶不上需求,租金因而大幅度上升,开工厂的每每为找厂房而大伤脑筋。
长江塑胶花厂辗转由西环搬新蒲岗,终于1961年,向政府投得北角英皇道661号地皮,自建十二层高的长江大厦,除自用外,把剩余的单位出租,这亦是李嘉诚首次踏足地产业。
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与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与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机会。
一次,李嘉诚在做题为“管理的艺术”的主题演讲后,与汕大长江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问:李先生的成功离不开杰出的人才,请介绍一下您的用人哲学。
答:用人最主要是看其忠诚可靠程度,与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意向、期望及工作能力有多大。对于忠诚的员工,企业将会给其最大的发展机会。在我的企业里,管理人员的流动是最少最少的,员工对企业有最强的归属感,有很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员工,在退休的最后一天仍在企业。
问:真正的管理是如何管理好自己,才能让员工幸福,想请教李先生是如何管理自己和企业的员工的?
答:其实啊,管理好员工说起来也可以很简单。如果员工的品德是好的,就应该让他有个机会尽量发挥他的能力。做老板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一只蚂蚁背负的重量很轻,但货物的重量是蚂蚁身体的几倍,这就显示出蚂蚁的能力;一头大象虽然背很多东西,但吃得也很多,从体重来讲,蚂蚁背的不比大象少。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知人善用”,我自己的公司管理也是这样,不然也就很难在外国五十多个国家发展。同时还要体现中国好的文化,对员工要有人情味。
我常常讲的“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是我自己的经验得来的,还是你们今后到社会奋斗都是这样。而且,知识不仅仅是大学课堂里所学的,世界每天都在改变,而且还变得非常快。所以要学到更多新的知识,这也是各位同学应该努力的。
问:对于长江集团这么大的企业,在五十二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有二十万员工,李先生你是怎样处理微观和宏观、细节和大局的关系的?
答:你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至于宏观和微观,在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决定一个大的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宏观,要看看这个业务在今天和未来的前景怎么样,竞争情况怎么样;每天做的时候,就一定要微观,看看做的时候有什么问题,事件有什么变化。
有些事情一早就决定好的,如果有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就要做微调,就如在三百六十五度调整一两度,这就是微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问:你个人的管理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之道、道家之道和佛家之道有什么关系?
答:其实,儒家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道家的“知此不败”就是非常有道理,过度保守就不能跟人家竞争;任何企业、任何行业,要是过度扩张,也是不好的。什么时候应该止,什么时候应该开拓,就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一个小企业即使资金不够,如果方法对头,也是可以跟大公司去比拼的。
问:您是怎样看待一个人傲心和傲骨的关系的?
答:一个人如果常常认为自己了不起的话,这是失败的重要因素。其实我个人的亲身体会和经验是,人不能有傲心,但一定要有傲骨。一个人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骄傲。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团结,不能有妒嫉之心,也不要轻易得“眼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