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400000012

第12章 游历列国(7)

宣王说:“这是什么话,我怎么敢与周公相比?”

陈贾说:“周武王灭了纣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地。后来周公让他的哥哥管叔去监督武庚,管叔却率领殷地遗民帮助武庚起来叛乱,最后终于被周公讨平。如果周公明知管叔会叛乱,却有意让他去,这便是周公的不仁。如果周公不知道他会叛乱,而让他去的,这就是不智。连周公这样的大圣人,在仁、智方面尚且不能完全做到,何况君王呢?我去见孟子,向他解释这件事。”

于是,陈贾立刻去见孟子,他问孟子:“请问,周公是何等人?”

孟子说:“他是古时候的圣人啊。”

陈贾又问:“他让管叔去监督武庚,后来管叔却帮武庚叛乱,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有的。”

陈贾又问:“周公难道早就预知管叔会叛乱,有意让他去的吗?”

孟子说:“他预先并不知道啊。”

陈贾逮住机会,说:“这么看来,圣人也会有过错啊!”

孟子对他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弟弟对自己的兄长心存敬爱,他怎么会怀疑哥哥呢?周公犯了这种错,难道不合情理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犯了错会立刻改正。现在所谓的君子,有了错,不但不改,反而将错就错地错到底。古代的君子,他如果犯了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能看得出来,一旦改正过来,人民还是很钦仰他。可是现在的君子,不仅将错就错,还编出一堆道理来为自己强辩。”

孟子说得陈贾羞容满面,唯唯诺诺地借词告退了。

经过这次教训后,齐宣王深觉自己处理外交问题上的失败。所以他想要听听孟子的意见。他说:“与邻国交往,有什么原则和方法吗?”

孟子回答:“有。只有仁德的国君才会以大国身份去侍奉小国,所以商汤愿意侍奉葛国,文王愿意侍奉昆夷。也只有明智的国君才能以小国的身份去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勾践侍奉吴国。以大国身份侍奉小国,是顺应天理,不肯欺侮弱小。以小国身份侍奉大国,是敬畏天理,不敢得罪强大。顺应天理的人,能够保住天下;敬畏天理的人,也能够保住自己的国家。《诗经》上说:‘敬畏上天的威严,才能守住天命。’”

宣王赞叹道:“您的这番话,真是高明啊!不过寡人有个毛病,就是喜好武勇。”

孟子说:“请君王不要喜好小勇。假如有个人,他一手握剑,怒目圆睁地说:‘谁敢抵挡我?’这只是个人之勇,也只能抵挡一个敌人。君王要把这武勇扩大开来。《诗经》上说:‘文王听说密国无端出兵攻打阮国,又发兵去攻打共国,不禁赫然大怒,于是整顿兵马,前往阻止密国的军队,来增强并巩固周朝的威望,报答天下人的期望。’这是文王的大勇,因为文王一怒而安定了天下人民。《诗经》上还说:‘上天让普通人出生,然后又立起他们的君王,也立起他们的师长。天意是让这些君王、师长辅佐上天教化四方人民,有罪、无罪的,会有奉承天命的君、师去考察处置,普天下,还会有谁敢超越本分而胡作妄为呢?’当时有纣王在天下横行霸道,武王消灭了他。这是武王的大勇,因为武王发怒是为了天下人民的安定。现在,如果君王也是为天下人民的安定而怒,那人民还怕君王不喜好武勇呢。”

不管齐宣王是不是能够听得进自己的建议,孟子从不放弃进谏的机会,有时他会直截了当地说,有时会引用比喻。

有一次,孟子对宣王说:“比如君王有位臣子即将去楚国游历,他将行前把自己的妻子托给了一位好友,请他照顾。等他游历归来,发现自己的妻子挨饿受冻。对这种朋友,应该怎么办?”

宣王说:“跟他绝交,不再往来。”

孟子说:“假如有个狱官,管束不了他的属下,那该怎么办?”

宣王说:“撤换他。”

孟子进一步说:“倘若有个国君,在他的国境内不能平治,那又该怎么办?”

宣王听了,觉得很难作答,只好左顾右盼把话题岔开。在宣王心目中,孟子是一个棘手人物,成天仁啊义啊的,对现实环境没什么用处,在这样紊乱扰攘的世局,不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怎么自保?孟子遵奉的是圣人之道、古代之制,与当时的世俗现实相对立。而齐王是位雄心勃勃的君王,他认为孟子那套理论迂腐不切实际,两人间的距离也越来越疏远。

齐君伐燕的事,有人认为是孟子鼓励的,事后还有人曾问过孟子这件事,说:“听说老师曾劝齐王攻燕,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沈同问我可不可以攻伐燕国,我说可以。他自己认为对,就去了。如果他再问我谁可以去,我会告诉他奉行天命的国君才能去攻伐。好比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我说,这个人该杀吗?我会告诉他,杀人的人罪大恶极,该杀。假如他问我,谁可以杀他?我会告诉他,只有狱官才能杀他,因为狱官是执行法律的人。如今齐国的君王和燕国的君王同样都暴虐无道,一个与燕国同样暴虐的齐国去攻伐燕国,我怎么会去劝他呢?”

事实上,沈同和齐王都没有真正领会孟子的意思,也许他们只是想找个借口而已。但是燕地被攻占后,齐王志得意满时,与孟子讨论该不该吞并占领,孟子就曾明确表示,一切要以民意为依据,否则燕人终会反抗。结果被孟子言中了。孟子是竭力提倡行仁政的王道政治论者,他怎么会鼓励以暴制暴的攻伐呢?

渐萌离齐之意

孟子也能感觉到齐宣王对他的态度日渐冷淡,尽管齐宣王口头上会认错,但内心里并没这样想。孟子一直很尽心,只要有所问,就有所答,不隐讳也不无理。

一次齐宣王问孟子说:“有人建议我把泰山的明堂拆掉,您看如何是好?拆还是不拆?”

孟子说:“明堂是天子造的宫室,天子到东方巡狩,在此朝会诸侯。君王如果想要实行称王天下的仁政,将来有一天会用得到它,那就不必拆了。”

宣王说:“如何实行称王天下的仁政,能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以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时候,实施井田制度,对农民取1/9的租税。做官的人,世代有俸禄。关卡和市场上的官吏,只侦查一些形迹可疑的人,不征收商贾的捐税。官府不禁止人民蓄水养鱼或捕鱼。犯罪的人,只惩罚他本人,从不连累妻子儿女。

“年老没有妻室的叫鳏夫,没有丈夫的叫寡妇,没有儿子的叫独,年幼没有父亲的叫孤。这四种人是天下有苦无处诉的最穷困痛苦的人。文王发布政令施行仁德,先顾念了以上四种人。《诗经》上说:‘富人可以过活,没有问题,最可怜的就是这些无依无靠的孤独者了。’”

宣王说:“你的话,很有道理。”

孟子说:“君王既然认为有道理,为什么不去实行呢?”

宣王略显忸怩地说:“寡人有个毛病,那就是喜欢财货。”

孟子说:“这也没什么关系,从前公刘也是喜财货的人。《诗经》上说他:‘米谷藏满了仓库,放不下的就露天堆积。干粮包放在素囊里,好带着上路。战争的时候把愿意离开的人民带走,因为他想安集人民,光大他辛苦创立的基业。大家都把弓箭准备好,盾戟斧钺收拾停当,这才动身向国地前进,准备迁移到那儿去。’居住下来的人,有露天堆积的粮食和充实的粮仓;出行的人有袋里装着的干粮,然后才动身迁移。

“君王如果像公刘一样喜欢财货,为什么不像公刘一样与百姓共同享受呢?那实行王道政治,又有什么困难?”

宣王又坦白地说:“寡人还有个毛病,那就是喜欢女色。”

孟子说:“这也没关系啊。从前周太王也喜好女色,他非常宠爱自己的妃子。《诗经》上说:‘古公直父为逃避北狄、獯鬻的逼迫,通宵整理行装,第二天一早便上马奔驰,沿着西边沮水、漆水直到岐山山麓,这才停下来,他与妃子太姜一起去察看居住的屋宇。’那时候,闺房里的女子都有丈夫,也没有娶不到妻室的男人。君王喜欢女色,为什么不像周太王一样,使百姓们都有配偶,实行王道政治,又有什么困难呢?”

齐宣王与一般的大国诸侯一样,生活奢侈,爱享受,他曾大兴土木,建造一座占地百亩的巍峨宫室,画栋雕梁,耗尽财富,三年还没有落成。孟子看不惯他搜刮民财,极尽挥霍的行径,便借了个机会谒见齐王,向他进言。

同类推荐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最大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顶峰,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热门推荐
  • 七星北斗阵

    七星北斗阵

    贪,嗔,痴,慢,疑是世间心魔。执念是心魔根源。自古以来有多少生灵一生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高境界,在这大千世界中,几人能真正做到放下执念,空无一物的境界。本书讲述了一段儿女情长,刀光剑影的传奇故事,敬请关注《七星北斗阵》,会给您带来意外惊喜。
  • 医手回天

    医手回天

    当一个平凡的高中生意外获得绝世医术能做什么?纵横花都?赚取万贯家财?或是拥有流传永世的美名?都不尽然。面对他人的打击,少年一次又一次给予还击。有钱有势又如何,到头来只是尘归尘,土归土。但我可以操控你的生命,让你在生死界之间徘徊,仅此而已。他究竟会有怎样的逆天人生,能怎样改写自身的命运,敬请期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锦绣神州奇游迹

    锦绣神州奇游迹

    一对来自2000年前的兄妹,与2000年后的他们,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再次回去,看到了期盼已久的人,黑玄武又会耍出什么阴谋诡计?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王源我好像爱上你了

    王源我好像爱上你了

    世界那么大,只要你回头,我就在你身边,一直都在。
  • 武神天尊

    武神天尊

    修炼之道,以神为道,以天为尊。逆天之途,以武为道,以吾为尊。逆天而行,心中有道,苍天可逆,吾为主宰。挡我道者,杀!天若挡我,戮天!地若伏我,战地!
  • 待君归来时,繁花尽已落

    待君归来时,繁花尽已落

    本来规划的是篇短篇,但手稿一路下来,发现根本停不下来。没有三四万字是停不下来了。我写的每一篇都是心血。也一直希望自己不断进步。若是喜欢,请追下去。若是不喜,请点返回。她本是一介凡人,因他成仙,便誓护他一切。他本是一尊帝尊,因她历劫,便寻她三生。三生情劫魂醉酒,不过是一朝梦醒,在那一方庭院,繁花绕了满墙篱笆。待君归来时,繁花尽已落。待到明朝春花烂漫时,你可愿与我长相厮守?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万里河山长远永驻
  • 枫棠杜梨

    枫棠杜梨

    这是一个关于深秋的故事,小巷,灯火,校园。四处辗转回折的我们,是否在哪相遇又终将散去。
  • 音之云之谣

    音之云之谣

    她们长得像双胞胎,却来自不同的家庭;她们关系极亲密,却不得相见;她们约好了做一辈子的朋友,却各自孤独。“曦儿,求你了,替我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