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0700000019

第19章 中古史(12)

诸国之中,吴的地势和中原最为接近。行密子渥,又尽并江西,地亦最大。九三七年,吴为李昪所篡,改国号为唐,是为南唐传子璟,乘闽、楚的内乱,把他灭掉。遂有觊觎中原之意。前蜀亡后,后唐以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知祥攻并东川。于九三三年自立。传子昶,昏愚狂妄,亦想结契丹以图中原。所以周世宗对于这两国,要加以膺惩。湖南自楚亡后,南唐在实际上并未能有其地。其明年,即为辰州刺史刘言所据。自此王逵、周行逢,相继有其地。都居朗州。受署于后周。荆、归、峡三州之地,九〇五年,梁太祖以其将高保融为节度使。从后唐以来,自立为一国,是为南平。宋初诸国皆仅自守,惟北汉倚恃辽援与周本系世仇。至宋初,关系亦未能改善。其情势如此。

宋太祖的政策和周世宗不同。周世宗是想先恢复燕云的,宋太祖则主张先平定中国。这不但避免与辽启衅,亦且西北一带,自五代以来,中国对他的实力,不甚充足。存一北汉,虽然是个敌国,却可替中国屏蔽两面,所以姑置为缓图。九六二年,周行逢卒,子保权幼。潭州将张文表,意图吞并朗州。保权来求救,宋太祖出兵,先因假道,袭灭南平。文表已为朗州兵所击破,宋兵却前进不已。到底将朗州打破,执保权以归。诸国最昏乱的是后蜀,最淫虐的是南汉。宋于九六五、九七一两年,先后把他灭掉。南唐是事中国最谨的,亦以征其入朝不至为名,于九七五年,把他灭掉。如此,吴越知道不能自立了。灭南唐之岁,太祖崩,太宗立。九七八年,吴越遂纳土归降。其明年,太宗自将伐北汉。先是宋亦屡次伐他,其意只在示威,使之不敢南犯,这一次,则决意要灭掉他。于是先分兵绝辽援兵。北汉遂出降。自朱全忠篡唐自立至此,凡七十三年。

五代时偏方诸国,既不大,又不强,扑灭他们,原不算得什么事。但是从唐中叶以来,所以召乱而致分裂之源,则不可不把他除掉。所以召乱而致分裂之源是什么呢?一是禁军的骄横,一是藩镇的跋扈。禁军虽经周世宗的整顿,究竟结习未除。宋太祖便是因此而得大位的。此弊不除,肘腋之间,就不能保其无变,还说得上什么长治久安之计?所以宋太祖先于杯酒之间,讽示典宿卫之将石守信等,令其自请解去兵权。至于藩镇,唐时业已跋扈不堪,五代时更不必说了。宋太祖乃用渐进的手段。凡藩镇出阙的,逐渐代以文臣。属于节度使的支郡,都令直达中央。各州官出阙,都令京朝官出知,以重其体,又特设通判,以分其权。

中央的大权旁落,总是由于兵权和财权的旁落。宋太祖有鉴于此,所以特设转运使于各路,以收财赋之权。诸州的兵,强的都升为禁军,直隶三衙。弱的才留在本州,谓之厢军。不甚教阅,名为兵,其实不过给役而已。如此一来,前此兵骄和外重之患,就都除掉了。然而天下事有利必有弊。宋朝的政策,是聚天下强悍不轨之人以为兵,而聚天下之财于中央以养之。

到后来,养兵未得其用,而财政却因之而竭蹶,就成为积弱之势了。又历代的宰相,于事都无所不统。宋朝则中书治民,三司理财,枢密主兵,各不相知,而言路之权又特重。这原是因大权都集于中央,以此防内重之弊的。立法之初,亦可谓具有深意。然而宰相既无大权,而举动又多掣肘,欲图改革,其事就甚难了。这就是后来王安石等所以不能有所成就,而反致酿成党争的原因。

变法和党争

宋辽的竞争,开始于九七九年。太宗既灭北汉,即举兵以攻幽州。大败于高粱河。九八五年,太宗听边将的话,命曹彬、田重进、潘美等分道伐辽,又不利。自此以后,宋就常立于防御的地位。一〇〇四年,辽圣宗自将入寇,至澶州。是时太宗已崩,真宗在位。宰相寇准,力劝帝亲征。真宗车驾渡河,乃以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和议。辽主以兄礼事帝。一〇四二年,辽兴宗又遣使来求关南之地。宋仁宗使富弼报之。又增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当仁宗时,夏元昊造反。宋人屯大兵于陕西,屡战不胜。一〇四三年,亦以银、绢共二十五万五千成和议,谓之岁赐。

对外的不竞如此,内之则养兵之多,至一百十六万,财政为之困敝,而仍不可以一战。宋代的财政,和前代不同。前代开国之时,大抵取于民者甚轻,所以后来还有搜括的余地。宋朝则因养兵之故,唐中叶后所兴盐茶等税,都没有除掉。就是藩镇的苛税,虽说是削平之时,都经停罢,实亦去之未尽。所以人民的负担,在承平之时,业已不胜其重了。

内治则从澶渊和议成后,宋真宗忽而托言有天书下降。于是封泰山,祀汾阴,斋醮宫观之事纷起,财用始患不足。而政治亦日益因循。真宗之后,仁宗继之。在位最久,号为仁君,然而姑息弥甚。仁宗之后,英宗继之,则在位不过四年而已,未能有所作为。当仁宗时,范仲淹为相。曾有意于改革。然未久,即不安其位而去。至一〇六八年,神宗即位,用王安石为宰相,力行新法,而政治的情势始一变。

王安石的新法,范围所涉甚广。然举其最重要的,亦不过下列三端:其(一)青苗、免役之法,是所以救济农民的。宋承唐、五代之后,版籍之法既坏,又武人擅土,暴政亟行,其时的农民,很为困苦。而自两税法行之后,估计丁、赀之数,以定户等,而签差以充役。役事重难,有破产不能给的。人民因此,至于不敢多种田,父子兄弟,不敢同居,甚至有自杀以免子孙之役的,其惨苦不可胜言。王安石乃立青苗之法,将各处常平、广惠仓的畜积,当农时借与人民,及秋,随赋税交纳。取息二分,谓之青苗钱。又立免役之法,令本来应役之户出免役钱,不役之户出助役钱,以其钱雇人充役,免却签差。

其(二)裁兵、置将及保甲,是所以整顿军政的。宋朝既集兵权于中央,沿边须戍守之处,都由中央派兵前往,按时更调,谓之番戍。其意原欲令士卒习劳,不至于骄惰。然而不悉地形,又和当地的百姓不习熟,不能得其助力,往往至于败北。却因此多添出一笔“衣粮”之费,财政更受其弊。安石先将兵额大行裁减。置将统兵,分驻各地,以革番戍之弊。安石之意,以为根本之计,是要行民兵的。于是立保甲之法。令人民以五家为一保,五十家为一大保,五百家为一都保。保有保长,大保有大保长,都保有都保正、副。户有二丁的,以其一为保丁。初令保丁每日轮派五人,警备盗贼。后来教保长以武艺,令其转教保丁。募兵阙,则收其饷,以充民兵教阅之费。

其(三)改革学校、贡举之法,是所以培养人才的。自魏、晋以后,学校久已有名无实,不过是进取之一途而已。科举则进士、明经,所学都失之无用。王安石是主张行学校养士之法的。于是于太学立三舍。初入学的居外舍,以次升入内舍、上舍。上舍生得免礼部试,授之以官。又立律学、武学及医学。于科举,则因自唐以来,俗重进士而轻诸科。乃罢诸科,独存进士。改试经义、论、策。其所谓经义,则改墨义为大义。又立新科明法,以待士之不能改业的。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以这几件为最有关系。此外尚有农田水利,方田均税等。变法之初,特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规划财政。安石对于理财,最为注意。当其时,一岁的用度,都编有定式。经其整顿之后,中央和各州的财政,都有赢余。宋初官制,最为特别。治事都以差遣,官不过用以定禄、秩而已。神宗才革新官制。一切以唐代为法。遂罢三司,还其职于户部。枢密仅主兵谋,所管兵政,亦还之兵部。新设的机关,亦都废罢。

王安石的新法,范围既广,流弊自然不能没有的。特如青苗,以多散为功,遂不免于抑配。抑配之后,有不能偿还的,又不免于追呼,甚或勒令邻保均赔。保甲则教阅徒有其名,而教阅的人,反因此而索诈。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宋朝当日,既处于不能不改革之势,则应大家平心静气,求其是而去其弊。而宋朝人的风气,喜持苛论,又好为名高。又因谏官权重,朋党之风,由来已久。至此,反对新法的人,遂纷纷而起。反对无效,则相率引去。

安石为相,前后凡七年。终神宗之世,守其法不变。一〇八五年,神宗崩,哲宗立。年幼,太皇太后高氏临朝。以司马光、吕公著为宰相。新法遂尽废。安石之党,多遭斥逐。当时朝臣都奉太皇太后为主,于哲宗的意思,不甚承顺。哲宗怀恨在心。太皇太后崩后,遂相章惇,复行新法,谓之“绍述”。旧党亦多遭斥逐。一一〇〇年,哲宗崩,徽宗立。太后向氏权同听政。颇进用旧党,欲以消弭党见,而卒无成效。徽宗亲政后,亦倾向新党,复行新法。然用一反复无常的蔡京。徽宗性本奢侈,蔡京则从各方面,搜括钱财,去供给他。于是政治大坏,北宋就迫于末运了。

辽夏金的兴起

文化是逐渐扩大的。中国近塞诸民族,往往其初极为野蛮,经过若干年之后,忽崭然露头角。其政治兵力和社会的开化,都有可观。这并非其部落中一二伟人所能为,而实在是其部落逐渐进化的结果。辽、夏、金的兴起,都是此例。

现在的热河,自秦、汉至唐,本系中国的郡县。不过地处边陲,多有异族杂居罢了。杂居在这区域中的异族,主要的是鲜卑。当两晋时,鲜卑部落纷纷侵入内地,独有所谓奚、契丹的,仍居住于西辽河上游流域,没有移动。南北朝时,契丹曾为柔然及高句丽所破。隋时,休养生息,渐复其旧。唐武后时,其酋长李尽忠造反,又遭破坏。于是其酋长大贺氏亡,遥辇氏起而代之。然亦积弱不振。到唐末,而其部落中有一伟人出,是为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契丹旧分八部,部各有一大人。尝公推一大人司旗鼓。“及其岁久,或国有疾疫而畜牧衰”。则公议,更立其次。太祖始并八部为一。遂于九一六年,代遥辇氏,为契丹的君长。这时候,北方适无强部。于是太祖东征西讨,东北灭渤海,服室韦。西北服黠戛斯。西征回鹘,至于河西。其疆域,东至海,西接流河,北至胪朐河,南与中国接壤,俨然北方一大国了。

太祖初与李克用约为兄弟,后又背之,通好于梁,所以李克用很恨他。后唐之世,契丹和中国交兵。其时后唐兵力尚强,契丹不得逞。然而后唐的幽州守将周德威恃勇,弃渝关不守,平州遂为契丹所陷。至于营州,则唐朝设立都督府,本所以管理奚、契丹的。此时契丹盛强,唐室的威灵,久已失坠,其为所占据,更不待言了。太祖死于九二六年,次子太宗立。越十年,而石晋来求援,安坐而得燕云十六州。两河之地,遂为契丹所控制。

太宗是个粗才,所以入中国而不能有。先是太祖的长子名倍,通诗书,善绘画,又工医药等杂技,是个濡染中国文化极深的人。而太祖的皇后述律氏,不喜欢他。平渤海之后,封为东丹王,命其镇守东垂,东丹王浮海奔后唐。废帝败亡时,先杀之而后死。太宗死后,述律后又要立其第三子李胡。李胡暴虐,国人不附。于是契丹人就军中拥立东丹王的儿子,是为世宗。李胡发兵拒敌,给世宗打败。世宗在位仅四年。死后,太宗的儿子穆宗继立。沉湎于酒,不恤国事。中国当此时,很有恢复燕、云的机会,惜乎周世宗早死,以致大功不成。九六九年,穆宗被弑,世宗之子景宗立。在位十四年。子圣宗继之。圣宗年幼,太后萧氏同听政。圣宗时,为辽的全盛时代。澶渊之盟,即成于此时。一〇三一年,圣宗死,子兴宗立。年少气盛,于是有派人到中国来求割关南之举。中国遣富弼报使,反复争辩,才算把求地之议打销。此次所增岁币,中国和契丹,争论纳、贡两个字。《宋史》上说系用纳字,《辽史》上则说用贡字的,未知孰是。然而即使用纳字,也体面得有限了。兴宗时,算是契丹蒙业而安的时代。一〇五五年,兴宗死,子道宗立。任用佞臣耶律乙辛,政治始坏。一一〇一年,道宗死,孙天祚帝立。荒于游畋,于国事简直置诸不管。而东北方的女真,适于此时兴起,辽人就大祸临头了。

西夏是党项部落。唐太宗时,归化中国。其酋长姓拓跋氏。后裔思敬,以讨黄巢功,赐姓李。为定难节度使。世有夏、银、绥、宥、静五州。传八世,至继捧,以宋太宗时来降。尽献其地。而其族弟继迁叛去。九八五年,继迁袭据银州。明年,降于辽。一〇〇二年,又袭据灵州。明年,为蕃族潘罗支所杀。子德明立。三十年未曾窥边。然以其间西征回鹘,取河西,地益大,一〇三二年,德明子元昊立。立二年,遂反。至一〇四三年才成和。元昊定官制;造文字;设立蕃、汉两学;区划郡县;分配屯兵。其立国的规模,亦颇有可观。

同类推荐
  • 杨宗保

    杨宗保

    穿越北宋真宗年间,成为历史没有记载的杨宗保!是演义?还是历史?历史怎么这么不靠谱?是吞辽灭夏,收复燕云?还是庙堂革新,富民强宋?先定个小目标:这一世,爷们得扛起!可不能让寡妇桂英带着婶娘们出征咯!
  • 霸王过江之卷土重来

    霸王过江之卷土重来

    得一可安天下的伏龙凤雏穿越秦末,共同辅佐西楚霸王。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的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以及玩弄阴谋诡计于手掌之中的陈平分庭抗礼。究竟谁能略胜一筹,平定天下。喜欢霸王的朋友们,请多多指点!
  •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编外人员

    天庭停摆,妖魔作怪,可怜的徐勇,作为一名临时工,一边要镇压妖魔,一边还要为天庭增加信众。总而言之一个浑身毛病的普通人的不平凡旅程
  • 刺客信条:印

    刺客信条:印

    鲜血,标志着他们的到来。死亡,成为了他们的使者。刺客家族的兴亡,中世纪欧洲诸国的征战,皇家的勾心斗角..
  • 三国之青州

    三国之青州

    那一天,九星连珠,天下混沌。他不过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只是在比赛中无意中触动时空隧道,来到了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他又该如何呢?以后的路,他真的不知该如何抉择,只想照顾好妹妹。只是他真的可以那样单纯的活下去吗?
热门推荐
  • 圣世降临

    圣世降临

    努力修炼,只为踏入星空;踏入星空,只为了寻找回家的路;当一切牵挂了却时,就是追寻那传说的时候。传说,曾经有一类人,被称之为圣!天紫,刚毕业两月的名牌大学生,得到了一份让自己和妹妹的生活极大改善的工作,却因去泰山游玩无意中碰上远古星际传送阵而去到了异世,为了生存,为了回家,天紫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 王俊凯之埋在童年下的种子

    王俊凯之埋在童年下的种子

    一次偶然的遇见,唤起了她与他之间最美好的记忆,可是他站上了万人瞩目的舞台,那样光新亮丽。但是她选择留下来,因为那颗早已埋在童年下的种子,一份苦苦等待的痴心在呼唤“俊凯哥哥,韵枼妹妹想你了!”
  • 秋水至

    秋水至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一句江湖密语,引出一个天大的阴谋......主人公陆羽在崖山海战中侥幸被救,经无悲大师传授内功后和纪华年长居纪家村,然青梅竹马的伊人纪芸因其母盗走密宗至宝被密宗萨迦软禁,为救纪芸,陆羽与武当玄苦踏上了天山求艺的征程,究竟一年后他们能否接下萨迦五十招,救回纪芸呢?且随公爵慢慢进入秋水至的武侠世界。
  • 无良格格腹黑爷

    无良格格腹黑爷

    她是现代的富家千金,不料出车祸身亡。穿越到一片神奇的大陆。他是独一无二的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是他的妻子,做错事轮回几世。
  • 娇染嫣华烬

    娇染嫣华烬

    长门芳草萋萋,金屋空留余恨。谁许金屋结发,谁冷宫独坐。昔日海誓终归尘土。待,天娇冠盖满京华,一袭红裳一世妆。看大汉皇后陈阿娇重生归来,誓要凰倾天下
  • 斩天断轮回

    斩天断轮回

    这是最后的时代,力量的种子赋予人们战斗的力量,为了挣脱自己的命运,他们会做出怎样的斗争,请看斩天断轮回!
  • 天道古记

    天道古记

    盘古,女蜗,轩辕,夏禹,这些传奇是否永久地消失在了历史银河中?宙斯,波塞冬,雅典娜,阿瑞斯这些主宰身处几界?鼓动的东方神魔,暴动的西方魔灵。历史中空白的一万年如何解释。是天道作祟,还是有大神通者偷天换日?一切秘密尽在天道古记。
  • 帝之风华:嗜血少女桃花劫

    帝之风华:嗜血少女桃花劫

    两次背叛,两次心碎。再次睁眼,她不再是上官沐音,也不再是她的替身,她一世只想安静的生活下去。奈何,她有她的使命去完成。她发誓不再喜欢人,却再次被他的甜言密语所感动,如飞蛾扑火般喜欢上他,明明知道会受伤,却还是想在相信他一次,这一次,他将心比心,还是再一次的将她推入深渊…………
  • 神武无极

    神武无极

    前世,他绝症缠身,带着浓浓不甘死去,恨天不公!阴差阳错,一朝醒来,发现离奇穿越,附体重生!这里,有万千种族纠纷不休......有绝世天骄争雄夺艳,有宗门林立威震万古......在这里,武之极致,永恒不朽,大能者,战天斗地,夷然不惧,唯有战死方休!少年林寒两世为人,悟性惊天,潜力无穷,这一世,他将不再平凡,强势崛起,战天骄,凌万族,夺机缘,演造化......
  • 光影狂想曲

    光影狂想曲

    终神,已然荣升。斯人已逝,物是人已非,天下不太平。战争的号角再次吹响,神族、兽人族、亡灵族强势崛起,血族、魔族迎来复兴,龙族、精灵族、矮人族正值势微,人族继衰退后重新迎来三大时代的降临,谁将称霸四方?当光明之信仰消散,众神之传说颠覆,徘徊在沉沦与堕落的失信之徒何去何从?“我们必将亲手终结这混乱的时代,还诸万民久望的和平。”——落雪·罗兰,雷诺·梵卓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