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遇佳人
李白自小即熟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衷心向往赋中云梦七泽之壮丽,于是专程前往云梦游览。
古人所说的云梦之地,如今亦改称安陆。安陆除了云梦七泽外,还有碧山,景致也极尽优美。碧山又称百兆山,山顶有真武庙,香火鼎盛,而碧山山谷更遍植苍松翠柏,桃花紫藤间杂其间,一片翠绿中偶见一两处姹紫嫣红,给人一种壮丽、活泼、清灵之感。浪迹江湖、潇洒豪迈的李白竟也为那股悠远宁静、超尘拔俗的美而慑服,于是他决定暂住于此,只为了撷取一些这块宝地的灵气。
此时的李白已经27岁了,却依旧是孑然一身。在四海悠游的日子里,李白也曾涉足过声色场合,见过不少美貌的歌伎舞女,虽然这些女孩子们在外貌上如天仙般地撩人,但那肤浅而庸俗的内在使李白无法在彼此之间求得一种契合。
在个人情感上,李白同样是一位疲惫的旅人,每当曲终人散之际,那份凄寂深深地侵蚀着他那颗寂寞的心。
居住碧山之后,虽然每日都能面对着这片有如世外桃源般的秀丽山水,但内心并不十分快乐,尤其是独自面对着那浓稠的凄冷,思及自己茫然的前程时,更令他怆然涕下,因而只能大口大口地喝酒,以酒浇愁。
也许是云梦的氤氲之气令人更加惆怅,一日,李白又处于这种低沉回旋的情绪中,他独自倚在一棵桃树下沉思,时不时地抬头眺望远山,心中充满着眷恋和迷惘。他这样出神地沉思了不知多久,才回过神来,欲往屋内走去。转身时才发现,有一位身着蓝衫的年轻少女正伫立于另一株桃树下凝视着自己。
少女见李白发现了自己,有些愕然,一抹绯红立即浮上如花朵般娇艳的脸庞。李白见她站在树荫下,花枝在她的身上映着深浅不同的色彩,再加上衣袂飘然,更显得她超尘拔俗。李白的眼神凝滞在她的身上,不忍离去。两人这样凝视了不知多久,直至远处响起了一阵马蹄声才惊醒了少女,她翩然转身,飞快消逝在桃花林的那端,枝叶扑簌,惹起阵阵袭人花气。
李白失魂落魄地又在树下坐了下来,心情已不似先前那般恶劣。此后,李白脑海中浮现的总是那位少女柔中带刚的秀美脸庞,清新如不食人间烟火的飘逸和那澄澈的眼波。
李白讶异于自己对这少女竟有这般深刻的印象,一股莫名的吸引力使他急欲知道有关于她的一切。猛然间,他想起这附近有座真武庙,香火鼎盛、游人如织,这女孩一定是去庙里烧香礼佛而路过这里的。
经过辗转打听,李白得知这位少女便是安陆城东许相府的大小姐许蓝仙。这位许家的老太爷叫许围师,他的父亲曾为唐高祖李渊的同窗,许门世代簪缨,已近百年,而许围师本人早年间曾做过宰相,现已退职在家,他的两个儿子都已经不在了,原先偌大的一个家族如今人丁稀少,单剩一位孙儿和三位孙女支撑着,已现家道中落的颓势。许蓝仙便是许家老太爷的长孙女。
许蓝仙不仅生得貌美大方,而且从小便聪慧过人,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她知书达理,颇具名门闺秀风范,当地人都称她“女秀才”。只是蓝仙自小身子孱弱,许围师生怕自己的掌上明珠会有不测,于是将年幼的蓝仙送去道观中寄养,希望能为孙女消灾平难。可是自道观中长大的蓝仙却一心只想做个女道士。
许蓝仙想要成为一个女道士的想法令普通人都大惑不解!“年纪轻轻的,人又长得如此俊俏,放着这么好的家世不管,却只想拜仙学道,真奇怪!一个女孩子家,还有什么比终身大事更重要的呢?”当地人都对许蓝仙议论纷纷。
李白听说许蓝仙与自己一样,喜欢拜仙学道,心下更高兴了:“好个不凡的女子!”
李白自小便对神仙道学倾慕不已,又曾追随赵蕤隐居戴天山,因此,他对那些潜心探研仙道之学的人总一相情愿地视为知音,而寄予一种惺惺相惜的赞赏。
虽然当时仙道、仕隐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可是经过李白刻意的理想化,已成为美的写照和精神的象征。因此外貌聪慧秀丽的许蓝仙,以其年轻芳华之身而追求缥缈的仙道思想,这在李白眼中恰是具有蕙质兰心的最好证明,于是他对蓝仙的那份爱慕之情更深、更浓了。
“蓝仙!蓝仙!真是名如其人,这女子果真是一位超尘拔俗的仙子啊!”李白念念不忘那日桃花树下的邂逅,蓝仙那欲语还羞的娇态,那眼波流转、顾盼生姿的眸子和衣袂飘飘的神韵挥之不散,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一日,血气方刚的李白终于按捺不住,跨上千里良驹,兼程赶往许相府,他要亲自登门求亲。
李白来到许相府,见府前一方池塘内朵朵荷花竞相开放,花香扑鼻,闻之令人神清气爽,李白在荷花池边驻足欣赏了一会儿,便牵着马走过池上的一座小桥,绕过了一丛丛的花苑,李白才见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宅第隐现于一片竹林和桃花掩映之中,门前的两头石狮子衬托着这座宅第的庄严和气派。
四周一片静谧,只有空气中飘着阵阵花香。李白站立门前,不敢叩门,生怕一举手,这世俗的尘嚣便会侵犯了这片祥和宁静似的。就在这时,许相府内隐隐约约传来一阵轻言巧笑,接着便有袅袅的琴声如流水般传到李白的耳朵里。
“这一定是蓝仙小姐在抚琴吧!”李白折回桥畔眺望相府,奈何墙高院深,什么也看不见。遥想着曲苑回廊处,自己的心上人正怡然地抚弄着琴弦,李白不禁叹道:“虽识琴中趣,未见弹琴人。”他随手将马系于树下,然后坐在池塘边,静静地听着缥缈的琴音,心中想着,也许这曲是蓝仙小姐为他而弹,这样想着,一阵阵恬适涌上李白心头,他的心绪已好久没有如此开朗舒畅了!
李白就这般地痴坐池边,陶醉于琴音里,轻风徐拂,李白不觉沉沉欲眠,待得一觉醒来,见晌午已过,夕照渐斜,便整装敛容,叩响了相府大门。
待进入府内,李白便按照当时规矩献上诗文,投刺请见,一位童仆领他进入大厅。李白见厅堂内布置摆设典雅有致,几个盆栽、几幅名家书画,点缀得大厅书香古朴又生趣盎然,真不愧是相爷府第。李白兀自流连时,一位身着华服,手摇羽扇的贵族公子从里间出来迎接,相互问候之后,李白得知这位公子便是许蓝仙的兄弟。
二人在厅中各自寒暄客套了一阵,李白深觉许家公子平易近人,性格豪放,而无一丝公子哥儿的纨绔之习,心中顿生好感。
许公子请李白移步后花园,带他欣赏园中美景。李白与许公子在园中小径散步谈天,十分投契,二人均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
谈笑间,隐隐传来如行云流水般的弦音,许公子即刻领着李白来到一座亭台,但见三个妙龄少女垂目含笑,对坐弹琴。李白与许公子两人即默立于亭边,静静地欣赏,待一曲琴声停歇后,李白不禁拍手鼓掌,连声赞叹。
三位少女向李白颔首答礼,其中那位年纪稍长的便是那日桃花树下与之邂逅的许蓝仙。
许家兄妹亲切大方的态度,温煦了这位浪客诗人孤寂的心灵,他们这种大隐于市般的恬淡生活在李白心中也引起了阵阵回响:“这不就是我多年来一直寻觅的生活吗!但这般生活,又岂是我这等浪迹天涯的人能够获取和保持的呢?”
那日可真是宾主尽欢,临行前,许公子又与李白订下了日后之约。本来李白计划中的行程仍有多处,但许家的盛情与魅力,又叫他如何能拒绝呢?于是李白的行程一延再延。不过,他不但有许多的时间与许家共享神仙般的日子,更是有更多的机会与许蓝仙接触。随着深入的接触和了解,李白对她的爱慕也更深了。
而许蓝仙本人也对李白生出了些许爱慕。她在碧山初见李白时慑于他那逼人的神采和飘逸的风姿,继而透过李白寂寞的心灵,她更察觉了这位年轻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哀和那隐藏在哀愁中永不磨损、永远充沛澎湃的生命力,于是她觉得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激励,使他的才华得以发挥。相处日久,许蓝仙更深深地体会到李白那纵横的游侠豪气和飘逸的游仙性格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但是他那股追求永恒和完美的雄浑精力却在现实的颓败与失意中越挫越勇。她为李白那种超逸的精神境界深受感动,甚至已将自己的心托付给了这位看似颓败的天才诗人。
这一期间,李白也结交了一些当地有地位、有身份的朋友,如安州中都督府的县丞孟君。对于李白与许家的关系,孟君可是出了不少力。
李白虽然喜欢蓝仙,但他明白,以许家的名望和地位,他很难高攀,即使许家同意把蓝仙嫁给他,他本人也会以入赘的方式进入许府。入赘的男子自古受人歧视,像李白这样高傲的文人,自然不愿意接受这种有辱斯文名声的婚姻。作为李白的朋友,孟君却一直劝说李白,先入赘许府,再借助许府的余荫步入仕途。但李白对他的建议却一直迟迟没有行动。
安陆西北60里处有一座寿山,传说这座山中有很多百岁老人,因此得名。李白对寿山十分钟爱,也常常会在山上小住。有一次,孟君寄书信给李白,责怪寿山虽有灵秀,却小而无名,不应当藏贤匿宝。实际上,孟君是在责怪李白,不该隐而不仕。李白看了书信后,笑了笑,当场作了一首《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借描述寿山风光来述说自己隐居其间的情形。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李白还请求孟君不用深责他,待明年春天来与他商谈。可是孟君当年秋天便赶到安陆,促成了李白与许蓝仙的婚事。在安陆难得有可与之诉说心志的人,所以李白和孟君的交往颇为密切,直到李白离开了安陆,二人仍有书信的往来。
李白和蓝仙两情相悦,由于受到孟君的提携,李白也获得了许家上下的认可。后来李白被邀至许家长住,并且谒见了年迈的许围师,在许围师的首肯下,李白终于和许蓝仙结成了眷属。
李白这位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安定下来了,他那孤寂落拓的心胸被许蓝仙的温暖融化了,而他对蓝仙的相知、相许更是珍爱。
这对年轻夫妇,在气质和思想上都很接近,尤其在仙道的喜好上更是一致。李白曾咏述蓝仙在求仙炼丹方面的嗜好。而许蓝仙在文学修养上也有很深的工夫,据说,某日李白作了一首乐府《长相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许蓝仙在一旁看了,对李白说:“相公不曾听说过武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诗句么吗?”
李白听了这句诗后,细加玩味,深觉自己的诗尚有缺陷,而对夫人的才学也佩服不已。
婚后,李白对碧山上的白云苍霭、钟鸣梵和及那股超越俗尘的宁静之美颇为思念。于是在山里辟了一间书室,时常偕同夫人到山上去,面对着青山白云,读书练剑,或与夫人吟对。在这辞却尘嚣的山中,李白的心境十分悠闲怡然。
这对仙侣就这般悠然恩爱地过日子,婚后蓝仙生了一儿一女。如果说拥有美眷娇儿亦是人生的一种成就,那李白在这方面也算是有所成了。但是对一向自比大鹏的李白来说,这种娇妻美眷的平淡生活能否牵绊他一生呢?
诗人与真人
李白与许蓝仙的共同嗜好就是求仙学道,婚后二人遍访名山去寻找高人异士。当时有一位举国闻名的女道士,名叫李腾空,她是权相李林甫的女儿,虽生于富贵名门,却极厌恶人间的功名利禄。她自幼便寡欲而慕仙道,经过多年苦修后成道。李腾空炼制丹药,常为百姓救苦疗疾,备受敬重。
许蓝仙自幼体弱,患有肺病,于是一为慕其仙道,二为求其方术为妻子治病,李白不辞辛苦,带着妻子跋涉千里前往庐山求访,但却扑了个空。原来,李腾空见慕名上山拜访者日见增多,搅扰了自己清净脱尘的生活,为避俗人,李腾空干脆出山云游去了。
李白求访不成,但却留下了《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两篇佳作,描述他这次庐山之行与妻相悦的情思,也就因为这两首诗作,才使后人得知李白有这么一位与他一样喜爱神仙道术的妻子。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这次往庐山访李腾空未果,并未减低李白访仙求道的浓厚兴致,他一有闲暇便往各大山林去走访。当时有位举国闻名、道行高深的紫阳先生在神农故里讲道,吸引了很多人跟随他学道,极盛时这位紫阳先生的弟子曾达3000多人。
据传这位紫阳先生姓胡,幼年即出家学道,12岁时绝弃人间烟火,每日以松果及霞气果腹,20岁漫游衡山,后被朝廷召去做官,但紫阳先生旋即辞官,而学道于李含光,深得其真传,承其衣钵,讲道于江夏神农故居。
李白也想听这位紫阳先生讲道,得知这位高人的居处后,李白便离别妻子,整装前往拜访。他到了江夏见到了紫阳先生。李白深得紫阳先生赏识,除一般的讲道外,还常与先生及其他弟子齐聚一堂,论道谈玄。他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曾言及:“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