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4800000028

第28章 奇异的海洋生物(4)

舰长把这一天的事件详细地记人了航海日志,并在回到英国后,向英国海军部做了报告。根据报告中所载的目击者的推断,海兽大约有18米长。1904年,德国军舰“德西”号停靠在阿龙湾,在离船3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只怪兽。舰长写在航海日志上的话是:“我们看到了怪兽,身长约30米,皮肤呈黑色,身上长满了疙瘩,头像巨大的海龙的头,不久就消失了。除了我以外,很多军官和水兵都看到了。”

1905年,人们得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观测记录,因为当时有两个英国动物学家协会的成员在巴西海岸亲眼目睹了海蛇。他们是梅河德·瓦尔多和米切尔·尼柯尔。瓦尔多后来写道:“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鳍,或者是(动物的)脊背钻出了水面。它是深褐色的,身上有皱皮。它大约有1.8米,露出水面半米左右,我能看到水下的褶皱身体。接着一个大脑袋和脖子伸出了水面,脖子有人身体那么粗,脑袋呈龟状,有眼睛。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一方向另一方移动。它的头和颈是深棕色的……在14个小时内,除我们两位动物学家外,船上的其他人也都看到了那个‘海蛇’。它虽然静静地游着,但比船的速度快(当时那艘船速约为8.5节),那么它的游水速度至少大于每小时16千米以上。”

1924年,约翰·洛克哈特在他的《神秘的海洋》一书中写道“大多数见证人都认为海蛇有着突出的特征:它是一种长蛇形动物,有一系列的峰起隆肉,头部像马;其颜色上部较深,下部较浅;移动时起伏波动;在夏季出现……它是无害的,从未对人发起攻击。”

1934年,在加勒比海大西洋航线上航行的豪华客船“毛里塔尼亚”号的船员们也曾几次发现过海蛇。

根据记录,在北大西洋、非洲南部海域、巴西海面、加勒比海、日本近海、中分化开的中国南部的北部湾、印尼海域、俄罗斯海域和新西兰附近的南太平洋里,来往的渔船和客船都曾有过类似的记录,都曾发现过怪兽的踪影。船长的报告也好,船员的说法也好,怪兽的形状不外乎两种,有的说像个大海蛇,有的说像蛇颈龙……但是,由于只是少数人看到,而且从来没有捉到一只活的怪兽,所以习惯于传统观念的人们总是不相信有什么怪兽存在。

前文所述的太平洋怪兽尸体的发现,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人们还是期待着再次发现太平洋怪兽,而且最好是活着的。

尽管后来有的报刊曾经登过一些消息说,有一些渔船在丢弃怪兽的海域里多次搜寻,捞上来了鲨鱼和鲸的碎骨,并认为那就是太平洋怪兽腐烂后分解的骨骼,由此得出所谓“太平洋怪兽”根本不存在的结论。然而反对者认为,无法证明那些碎骨就是照片上完整怪兽的一部分。看来,人们还是习惯于遵循现有的知识,很难相信自己没有见到的事物。

不管怎么说,这个怪兽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大海里还有我们没见过的庞然大物呢!

现在,生物学家们都眼睁睁地盯着南太平洋这一带海域。根据海流等因素,有人推测怪兽可能生存在新西兰东北方的立阿莫群岛附近一带海域;还有人猜测,这头怪兽之所以死去,大概是因为法国在附近塔希提岛进行核试验所致。

人们对怪兽重现的期待是有理由的,因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世界上现存的动物可以分为26门,而所有主要门类的动物,在海洋里都可以找到。怎么可以设想,怪兽就只有一个呢?

还应该指出的是,像新西兰、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岛这样与大陆隔离的孤岛,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其中不少正是史前动物的后裔。这些动物按照自己的方式进化,独自生活了几千万年并保存了下来。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期望一种史前动物在生活条件更理想的海洋里出现呢?

鲸类“方言”之谜

由于居住的地域不同,人类会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方言。那么,海洋动物有没有方言呢?科学家们发现,海洋动物尤其是鲸类不仅像人类一样有“语言”,而且也有不同的“方言”。在鲸类王国里,要数海豚家族的种类最多了,全世界共有30多种。海洋学家发现,海豚发出的叫声共有32种,其中太平洋海豚经常使用的有16种,大西洋海豚经常使用的有17种,两者通用的有9种,但有一半语言却互相听不懂,这就是海豚的“方言”。因此海洋学家认为,海豚不仅可以利用声波信号在同种海豚间进行通讯联络,也可以在不同种类的海豚间进行“对话”。虽然它们不能做到完全理解,不过也能达到似懂非懂的程度。现在还没有人能听懂海豚的哨音,无法理解它们的通讯内容。有人推测,这种聪明的动物也可能具有类似于人类语言的表达能力。

体长11~15米、平均体重25吨的座头鲸非常善于“交谈”,不仅能“唱”出使人萦绕心头的优美歌声,而且能连续歌唱22个小时。虽说渔民们早就知道座头鲸会“唱歌”,但人们对其歌声的研究却起步较晚。1952年,美国科学家舒莱伯在夏威夷首次录下了座头鲸发出的声音,后经电子计算机分析,发现它们的歌声不仅交替反复有规律,而且抑扬顿挫,美妙动听,因而生物学家称赞它为海洋世界里最杰出的“歌星”。座头鲸的鼾声、呻吟声和发出的歌声,都可用来表示性别并保持群落中的联系。一个“家族”即使散布在几十平方千米的海面上,仍能凭借歌声了解每一个成员所在的位置。座头鲸的嗓门很大,音量可达150分贝,有些鲸的声音甚至能传出5千米以外。

如果说座头鲸是鲸类世界里的“歌唱家”,那么虎鲸就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了。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不同的含义。更奇妙的是,虎鲸能“讲”不同“方言”和多种语言,其“方言”之间的差异既可能像英国各地区的方言一样略有不同,也可能如英语和日语一样有天壤之别。这一发现使虎鲸成为哺乳动物中语言上的佼佼者,足以和人类或某些灵长类动物相媲美。

十多年来,加拿大海洋哺乳动物学家约翰·福特一直从事虎鲸的联系方式的研究。他对终年生活在北太平洋的大约350头虎鲸进行了追踪研究。这些虎鲸属于在两个相邻海域里巡游的不同群体,其中北方群体由16个家庭小组所组成。由于虎鲸所发出的声音大部分处于人类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利用水听器结合潜水观察,能比较容易地录下它们的交谈。

福特认为,虎鲸的“方言”是由它们在水下时常用的哨声及呼叫声组成,这些声音和虎鲸在水中巡游时为进行回波定位而发出的声音完全不同。科学家对每一个虎鲸家庭小组的呼叫,即所谓的“方言”进行分类后发现,一个典型的家庭小组通常能发出12种不同的呼叫,大多数呼叫都只在一个家庭小组内通用。而且在每一个家庭小组内,“方言”都代代相传,但有时家庭小组之间也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的呼叫。虎鲸还能将各种呼叫组合起来,形成一种复杂的家庭“确认编码”,它们可以借此编码确认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当多个家庭小组构成的超大群虎鲸在一起游弋时,“编码”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虎鲸方言变化的速度极慢,因而形成某种“方言”所需的时间可能需要几个世纪。

当然,动物界的语言不可能像人类语言那样内涵丰富,但不能由此否定它们的语言的存在。由于人们传统地认为语言是人类的特点,因而对客观存在的动物语言研究极少,所知甚微。目前,科学家已发现鲸类的语言和方言,可见方言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和理解动物界的独特语言,充当动物语言的合格译员,这对于探索动物世界的生活方式及其奥秘,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太平洋怪兽之谜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远洋拖网船“瑞弹丸”号,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千米的海面上捕鱼。当船员们把沉到海下300米处的网拉上来时,一只意想不到的庞然大物“呼”的一下和网一起被拉了上来。网里是一具从来没有见过的怪兽的尸体,由于被网套着,看不清它的全貌。于是,他们把绳索拴在怪兽尸体的中部,用起重机把它吊了起来。一股强烈的腐臭从尸体中散发了出来,尸体上的脂肪和一小部分肌肉,拉着长长的黏丝掉在甲板上。

一时间,船内一片骚动,现在人们看清楚了:这是一个类似爬虫类动物的尸体。尽管已经开始腐烂,但整个躯体却保存得很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大大的肚子(腹部已空,五脏俱无),而且长着4只很大的鳍……用卷尺测定的结果表明,怪兽身长大约10米,颈长1.5米,尾部长2米,重量约2吨,估计已死去一个月(事后经研究分析,认为已死半年到1年之久)。

它既不是鱼类,也不像海龟,在海上捕鱼多年的船员谁也不认识它。大家发出了惊奇的议论:“这和尼斯湖里的蛇颈龙不是一样吗?”

“是尼斯湖的怪兽——尼西吧?”

……

闻讯赶来的船长,见大家在欣赏一具腐臭的怪物,大发雷霆,他担心自己船舱里的鱼受到损失,命令船员们立即把它丢到海里去!

幸好,随船有位矢野道彦先生,觉得这个发现不寻常,在怪兽抛下大海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

消息传到日本,顿时轰动全国,尤其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们更是兴奋,他们看了照片,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不像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那样的世纪性的大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消息也立刻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刊都很快转载了照片,发了消息。这件事引起各国著名生物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都对此发表了感想和谈话。

把怪兽尸体又抛回大海这件事,引发了人们深深的遗憾和强烈的谴责。尤其是日本的一些生物学家,对此举简直气愤得“切齿扼腕”“怒发冲冠”,他们指责船长“无知、愚蠢”。日本生物学权威鹿间时夫教授说:“怎么也不该扔掉,看来日本的教育太差了,才会发生这样的事。为了2亿日元的商品,竟然把国宝扔掉,简直是国际上的大笑话。”

尽管大洋渔业公司立刻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奔赴现场,重新捕捞怪兽尸体,甚至包括苏联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船只,也闻讯赶往现场进行捕捞。但由于消息发表之日(7月20日)与丢弃怪物之日已相隔3个月,虽然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寻找它,然而在茫茫的大海里,谁也没能再把它打捞上来。人类可能认识一种新动物的最好机会,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发现总算给生物学家们保留下了3件证据:一是怪兽的4张彩色照片;二是四五十根怪兽的鳍须(鳍端部像纤维一样的须条);三是矢野道彦先生在现场画的怪兽骨骼草图。

(1)照片: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拍摄的。有两张是刚把渔网拖上甲板时拍摄的,网里是那只全身由白色的脂肪层包裹着的怪兽;另两张是在怪兽由起重机吊起时拍的,其中一张是从怪兽侧面拍的,另一张是从怪兽背面拍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怪兽有一个硕大的脊背,对称地长着4个大鳍,照片中还可看到它腹内已空,整个身躯肌肉完整,只是头部露出白骨,怪兽白色的脂肪下面有着赤红的肌肉。从个头儿大小来看,海洋里只有鲸鱼、巨鲨、大乌贼可以与它相比。但从照片来看,它的头部甚小,与现存的所有鲸鱼类的头骨截然不同,而且颈部奇长,特别是有4个对称的大鳍,这就没有其他海洋动物或鱼类可以与它相提并论了。

(2)鳍须:这是唯一留下的珍贵物证。它是怪兽鳍端的须状角质物,长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黄色的透明胶状,尖端分成更细的3股,很像人参的根须。

(3)骨骼草图:草图左上方写着:“10时40分吊起,尼西(即尼斯湖里的怪兽)被拍了照片。”这是矢野先生当时的记录,他根据现场的观测和大致的测量,画下了这幅草图。怪兽骨骼长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其中头部45厘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体部分长约6.05米。据他说,骨骼属软骨。

虽然上述这些记录和证据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成为科学家们研究、鉴定、探讨的依据,但是要依靠它们来确定怪兽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还缺少根本性的依据。因为没有实物,无法与已知的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做比较,也就无法对比鉴定。所以日本的生物学家们说:“哪怕带回一个小小的牙齿骨骼也好呀!”然而,毕竟太遗憾了……它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至今对此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从1977年报道这一消息后,这场争论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蛇颈龙说→鲨鱼说→爬行类动物说→不认识的动物说。

同类推荐
  •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迷失在雅鲁藏布的21天

    路小果一行五人满心欢喜地去雅鲁藏布大峡谷暑期探险,可是路遇塌方,不慎坠崖,虽然有幸存活,但在雅鲁藏布无人区却迷失了方向。为了寻找走出森林之路,他们历经种种艰险,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大森林里危机四伏:恶魔之树、食人花、巨蟒、狼人、食人蚁、巨鼠、一波又一波的危险接踵而至,五人最终能顺利脱险,成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吗?
  • 寻梦婺州窑

    寻梦婺州窑

    《寻梦婺州窑》文笔流畅、通俗易懂、环环相扣、妙趣横生、富含哲理、知识广博,应该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读物,它不仅适合青少年,成人也值得一读。
  •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2:向阳而生

    猫武士成长励志馆2:向阳而生

    由于工作的变动,唐歌不得不转学到七中。面对新学校中经常出现的特殊身影,她感到非常恐惧。美丽的米米老师带着她一点一点走进这些学生的内心,化解他心中的偏见与不安。就在这时,一场从他出生之前就埋下的灾难骤然降临。命运之手将她所有的幸福推翻,肆虐着她整个生命,当她带着迷茫和困惑去向米米老师询问答案时,才发现这个答案早已种在了自己的心底.......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草原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草原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系统地介绍了草原的概念、分布、形成等。对草原中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的介绍,让我们和草原又接近了不少,在书的最后,又主要阐述了人类和草原的密切关系,为你更深入地解密草原的生灵密码!
  • 森林报:冬

    森林报:冬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热门推荐
  • 爱的陪伴

    爱的陪伴

    生活的压力,感情的疏离,留守儿童的期待,年迈父母的无奈。
  •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印之眼

    妖印之眼

    如果可以,我想称之为宿命。我的际遇,我的未来,我的人生,一切都从我九岁那年开始扭曲。当这双眼第一次看见他,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了,浓妆淡抹,粉墨登场,一切的一切,都驶往我无能为力的方向。如果这是宿命,如果注定无法改变,那么,我只好选择接受......
  • 奇事百科之我佛

    奇事百科之我佛

    这一切皆有心生,心似万物,万物似我。我佛,佛我,皆由心生,皆由缘灭。轻叹一声:我佛慈悲!
  • 忆剑情仇录

    忆剑情仇录

    小说架空在传统武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创新,欢迎大家阅读。
  • 做人要稳一点 做事要活一点

    做人要稳一点 做事要活一点

    本书分为做人篇、做事篇,介绍了“心平气和才能处变不惊”、“稳固的关系才能带来利益”、“稳健的形象价值百万”等内容。
  • 此情须问天

    此情须问天

    故事的发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那场灾难性的大洪水。仿佛有着特殊的天人感应,一代伟人的离世、震惊中外的大地震等交织而至。作者以此为起点,勾勒小说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循序推进,层层展开,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生活是没有布景的舞台。小说主人公、童年时代的陈玉栋和黎珩为躲避那场罕见的水灾,偶然相遇,一场动人心扉、让人心痛、催人泪下的人生活剧由此拉开帷幕。主人公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人物故事渐次登台。这些故事,或平淡,或跌宕,或伤感,或无奈,无不让人感同身受而引发心灵的共鸣。
  • 天涯月明行之千山鸟语

    天涯月明行之千山鸟语

    这算是一部设定集性质的特别篇,持续收录全系列小说主要人物的自传,用来补充说明小说主体人物的矛盾情感和剧情脉络,不定期更新,见谅。
  • 超级农民混都市

    超级农民混都市

    走在回家路上的失意青年,竟被神秘靓丽的女子强上,醒来后发现世界变得不同了......
  • 宠婚攻略:国民男神,别撩我

    宠婚攻略:国民男神,别撩我

    一部与超级巨星的恋爱史被我写的有点春意荡漾了。------------------------------------------------------------------她娇羞,她心跳,她疼惜,她恼怒,她所有的娇只对他:与黑粉斗,与私生饭变朋友,与大boss据理力争,她偶尔爆发的悍也只为他。她一直始终努力将自己放在助理的位置上。不敢奢想做他女朋友的她,却仍是在他一轮轮的温柔攻势下,渐渐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