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8700000018

第18章 精通技能,耐得住寂寞(2)

接受指引,接受教导,始终做一名学习者。

永远不要因为你“精通”某个东西而放弃获得更多经验和智慧的机会。学习前人是一种濒临消亡的艺术,它能够让你在精通的阶段迅猛前进。

现在,做重复动作

我在和太阳赛跑,可是我不会赢。

我迫切希望太阳下山,可是,现在是下午3点,我将要登上这个舞台,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发生。如果太阳在下午3点就落山了,比起我在音乐节上不受欢迎,这会让我们面临更大的问题。不过我非常自私,因此我不想在那个时刻出现太阳灾变的后果。

我考虑的是中学生所知不多,他们渴望看到一个名为勒克雷(Lecrae)的说唱歌手,不过,看到的却是我。你生平从未见过这样深感失望的少年。

这是我曾经做过演讲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音乐节。我知道我们预约了第二个音乐节,它将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不知道好在哪里。

部分挑战在于,它是在一天的中间时间举行。如果它是在晚上举行,最起码从视觉上将会有聚光灯引导观众走向剧场。另外一部分挑战在于,同一时间有一个朋克乐队在另外一个剧场演出。大家若是意识到只有等某人演说结束后才能见到万众瞩目的说唱歌手时,那么喜欢朋克的人会很多。

音乐节对于音乐来说是极好的机会,可是我并非乐队成员。当你演讲的时候,你总是会发现人群中有人对你说的无论什么都会感到失望。在1000人的群体中,你会对那些睡着的、皱眉的或是前后摇晃脑袋的人感到咬牙切齿,他们似乎以这些作为阻攻手段,想要把你说的话给弹回台上。

我也非常迅速地看到了他。他大约18岁的样子,倚靠在舞台前面的安全屏障上。虽然我试图看向别处,可是我一直看着人群中的他。他瞪着我,希望我离开这个舞台,那满面怒容与舞台上我的表情有一比。演讲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是双胞胎之一。我刚看到的不只是他,我看到的是与他一模一样的哥哥。我只能认为,他们就像《特种部队》中扎莫特和特莫扎那样的双胞胎,因为他们显然能够感应到彼此的痛苦。

我直到演讲的中途才意识到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这可真够残酷的。我在做重复工作。

这就是你取得成功的方式。

你做重复工作。

你如何才能成为大师?

你做重复工作。

如果想要对某一事情更加擅长,你必须做重复工作。对于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来说,几乎都是如此。

想要成为某人的好朋友吗?做重复工作。一起喝咖啡,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且每周二晚上去拜访他们。积累足够多的重复工作,直到你建立了自己想要的人际关系。我们往往会认为事情是以其他方式奏效的,那就是如果你想要建立一种深厚的友谊,就需要同时做很多大事。这些大事当然也很重要,可是它们都很少见。你和一位密友每次喝咖啡都不会是你要记录下来的重要时刻。“亲爱的日记,基尔今天在咖啡馆又哭了。我们吃着黑果烤饼互诉衷肠,借助对话和透明的力量,解决了我们的几个问题。”

通常,你将只是喝咖啡。你将只是谈论着、笑着。你将只是重复。

有一天,你再去拜访的时候,你会意识到你拥有了良好的友谊。

梦想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实现的。你不可能挑选一个充满着全垒打这样重大事情的人生,你要挥棒很多次,它们中有一些将会击中,有一些不会,可是每一次挥棒都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这就是我为什么做重复工作的原因。

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在博客上写下上百万字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年的有些星期,我在6天中将要对着6个不同的观众群体进行6次不同的演讲,传递6种不同的信息。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2010年做了26份工作的原因。

我有一份全职的工作,可是我想要在自由写作上变得更好,我需要做某些重复工作。

我们经常会认为才华是成功的关键,可是,如果你揭开大部分被我们称为天才的人的帷幕,你将会发现,他们做出的艰苦努力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就说莫扎特吧:“到他28岁的时候,他的双手由于一直练习、演奏以及握着鹅毛笔作曲而变形。”

哇!爪形手!乔,这听起来很棒啊,你很好地阐明了艰苦努力的价值。

问题不是要获得爪形手这为你的才能增添了推动力。正如此段文字的作者崔拉·萨普所说:“莫扎特不是那种幼稚的天才,他坐在钢琴键盘前面,上帝对着他轻声耳语,音乐就从他的指尖流出。如果要卖电影票的话,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可是,无论上帝是否亲吻你的额头,你都仍旧不得不去工作。若是不经过学习和准备,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利用这种亲吻的力量。”

如果你要走过精通的阶段,那么就去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做兼职,以及最重要的,做重复工作。

有些事情是业余爱好,这就足矣

如果一切事情都能按照计划进行,那么我也将永远不会参加铁人三项。我将永远不会看到自己从湖里或海里一出来就脱下潜水服,然后跳上一辆有着复杂名字和硌硬坐垫的自行车;我将永远不会用半场或全场的马拉松结束令人疲惫不堪的骑车之行。我怀有不参加铁人三项这一目标有好多年了,迄今为止还能完成它。

我很高兴的是,我们的很多朋友都喜欢铁人三项。对于有些人来说,锻炼的类型是他们所理解的成功的一部分,可是对于我来说并非如此。尽管我喜欢跑步,可这并非我试图要精通的事情,它并非我想要在成功的5个阶段来完成的事情。它是一种业余爱好,这就足矣。

你也会有一些业余爱好某些你做起来很有乐趣的事情,可是你并不真的想要精通它。在精通的阶段,有一些事情让你想起来觉得充满希望。“我是否真的足够喜欢______,为此可以去做重复工作,或是当志愿者,或是做兼职?”也许你不是的。也许在这幅图景的一开始,看起来像是构成你的成功之一部分的,实际上最终被发现只是一种业余爱好。

这不是失败,这是成功,因为现在你认识到,该将这种特殊的活动置于什么位置。不要因为没能开创一项缝纫业务而感到内疚,也许缝纫是适合你,但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业余爱好,可以带给你很大的快乐。承认了这一点,你现在就可以专注于,你想要让其超越业余爱好的那些事情上,那些你想要精通并从中取得收获、给予指导的事情。

那些能够界定你成功的事情。

暂时,忽略那些扩音器

精通的阶段充满了扩音器的声音,不要理会它们,它们只是在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无法注意到精通你的爱好所需要的其他关键因素。如果你过于迅速地抓住了扩音器,你就不会知道,要取得成功,相比宣传你的梦想,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为你的梦想付出努力。

互联网使得宣传你的梦想、技能、爱好以及任何东西,都变得极其容易。可是,这种方便伴随着一种后果。

所面临的诱惑就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宣传你正在做什么,而不是练习你正在做的。精通你的技能,投入时间来让自己变得不同凡响,在无人观望的情况下努力工作。宣传会让人们认为你已经是大师了,练习才会真正让你成为大师。这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别。

想要从社交媒体的喧闹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如果你用1个小时来宣传你的梦想,那么你就要用10个小时来为你的梦想去实践。

想要更快取得成功吗?那么让你为梦想而实践的时间与宣传梦想的时间比率变成100∶1。

会有仇恨你的人

有人会仇恨你所做的事情,这不是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是肯定会发生的。我说的不是不喜欢,我说的是仇恨,他们的气力、尖酸和愤怒会让你大吃一惊。

仇恨你的人是不可避免会出现的,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行走于地图的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仇恨与建设性的批评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

仇恨导致创伤。

建设性的批评会带来改进。

仇恨的动机是伤害。

建设性批评的动机是帮助。

仇恨是锚。

建设性批评是礼物。

如果你混淆了这两者,你将会花很多时间来试图在仇恨的毒药中找到维生素,你将会错过建设性批评带来的好处,因为你将其理解为一种攻击。

为了更深入地区分这两者,我希望下次你的梦想遭到仇视的时候,要问两个核心问题。你必须在仇恨有时间能够进入到你的头脑,并让你误认为它是建设性批评之前,就提出这两个问题。

问题一:谁说的?

他或她是密友,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一个工作上的同事,还是高速公路上从你身边经过的那个人?你会需要问这个问题吗?这听起来显得很荒谬,可是你需要问。我们大多数人接受所有仇恨,似乎我们是从某个深知我们的人那里收到的那样。在当时的激动状况下,我们表现得就像这个人可以深入我们的灵魂,他们的话带有真理那样。

举一个恰当的例子,几个月之前我收到一封带有仇恨的邮件。我不是停下来问“谁说的”,而是立即写下一封长长的回信。我在感情上与之做了好几个小时的搏斗,一次也没有回答“谁说的”这第一个问题。如果我问了,我就会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陌生人说的。一个从未见过我的人,从未和我对话过,也从未与我用网络电话聊过,或是与我进行过互动。这样的话,我为什么要把他的话这么当回事呢?

若有人在你的博客或微博上对你做了一个充满恶意的评论,那就相当于有人开车从你家外面经过,大喊着:“我讨厌你家的院子!你的心灵也肯定同样可怕!”你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不会听他的,在网上也不要听。

问题二:为什么他们这么说?

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是在揭示我生活中的一个盲点,这样我也许可以改进我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他们是对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事情感到气恼,只是指望着攻击他们路上遇到的某个人?

停下来问一下,为何要在行动之前花时间反思。我曾经和一个人共事过,他真的是非常容易动怒,非常好斗,很容易就可以将他的行为方式定义为仇恨。可是当我停下来问自己:“为什么他会说出他所说的那些话呢?”我了解到他的妻子曾经患过乳腺癌。那不是仇恨在沸腾,那是伤害,那是恐惧和绝望。他的仇恨和我没有关系,相反,和他所面临的可怕处境关系密切。一旦我了解了这一点,他就不再作为一个心怀恨意的人出现,而是一个需要朋友的人。

要使得99%的仇恨者都消失,就需要问这两个问题。

谁说的?

为什么?

6个简单的字。

下次你碰到仇恨的时候,要确定它不是某个试图帮助你进步的人所给出的宝贵批评意见。一旦你确认了说的人以及为什么他们这么说,你就有可能不再为其感到忧虑。将灰尘从你的肩头掸去吧。

批评者公式

我们已经将所有的仇恨消除了99%,还有1%留下了,我们真有效率!只有一个问题:这1%就会让你驶离通往成功的道路,又回到平庸之路。

这是一个数学问题,真的,它是从我们如何应对奉承开始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抵挡奉承话,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试图否认它,我们很快就拒绝它,然后说这样一些话:

“哦,那没啥。”

“这比看起来的要容易得多。”

“这不是那么难。”

我们贬低奉承话,确保它们没有第二次机会降落在我们正在行进的成功之路上。我们忽视它们,继续前进。

可是,当有人侮辱我们,或是仇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时,我们又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突然,我们停下我们正在做的所有其他事情,然后专注于仇恨。

我们将最好的注意力给了它,我们将最佳的专注给了它,我们将最好的能量给了它。

这个人把我们制住了。他们真的了解他们在谈论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将激光对准这一点,然后花些时间在他们所说的东西上,我们往往会相信批评者公式。它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因为我数学不是很好。如下所示:

1次侮辱+1000次奉承=1次侮辱

你明白了吗?

面对1000次奉承,和唯一的1次侮辱,你和我都只会关注那个负面的。

这看起来很傻,可是我向你保证,情况就是如此,我在全国已经看到过好几百次这样的情形了。当我给商家提供咨询的时候,会惊讶于他们花了如此多的时间和财力来关注某个不满意客户的体验,他们会举行类似特警队会议的活动来处理类似史蒂夫在底特律这样的问题;而与此同时,却忽视了喜欢他们公司产品的那1000个粉丝。

我本人对这种情况也并不能免疫。在我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的第三本书《轻易放弃的人》在亚马逊上获得了160个五星评价和3个一星评价。你能想象到我记住的是哪种评价吗?

同类推荐
  • 生命瞬间的感动

    生命瞬间的感动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温暖人心的亲情、爱情、友情小故事,诠释人生哲理。
  •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

    郭晓斐编著的《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乔布斯给年轻人的62个人生忠告》通过对乔布斯的性格、商业意识、行动力的侧重着笔,告诉年轻人在积极奋进的人生路上,不要循规蹈矩,要有勇气将自己最独特的优点以某种产品为载体展示给世界。
  • 静心

    静心

    不管是患得患失的忧虑、焦虑不安的折磨,还是浅尝辄止的小心、没有耐心的暴躁,统统都是因为心不静,浮躁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烦恼。高压下的现代都市人,精神的紧张与焦虑,内心的矛盾与压抑,情绪上的愤怒与冲动以及人性的贪婪等,都会令我们不堪重负,只有修得一片内心的宁静才是解脱。心若无物,随时把喧嚣的心静一静,便可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静下心,才能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才能营造灵魂深处的那抹静怡。
  • 自我的力量

    自我的力量

    本书内容包括:羡慕他人,不如发奋做好自己;苛责他人,不如反省修正自己;乞求他人施舍,不如创造自己的财富;步他人后尘,不如开辟自己的路等。
  • 为自己工作

    为自己工作

    本书从员工的心态出发,真实、真情地写出了员工与企业、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多种交织关系。在服从、执行、学习、感恩等诸多方面让员工与老板共同分享书中内容的营养。
热门推荐
  • 毒医降世:魔帝独宠妻

    毒医降世:魔帝独宠妻

    她,是神医,亦是人人惧怕的魔医;是世人眼中的大善人,亦是世家人的眼中钉。一朝穿越,废材?傻子?她誓要逆天。废物?我把你打成废物;傻子?谁敢说暗阁的主子是傻子他,堂堂魔帝,一朝被解开封印,就此缠上了她,殊不知,俩人的命运早在万年之前就牵扯在了一起
  • 心怀鬼胎

    心怀鬼胎

    嘘,我是在讲鬼故事,如果世界崩坏,那么黑暗将会降临,为了维持这个世界,一直隐藏的打更人出现了。
  •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心理学与宽心术:化解烦恼的妙法

    本书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作为依托,剖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引导人们走出心理误区。
  • 诸夏志

    诸夏志

    尘封已久的世界,远古神魔,太古大帝,上古氏族,华族异民,且跟随云空探秘诸夏。
  • 重生亿万宠妻

    重生亿万宠妻

    爹不疼娘不爱的颜子涵重生了,她重生的目的只有一个——虐!虐渣!!虐尽白莲花!!!她蓄谋设计,就为一双小包子。房间里,她推开他妖娆一笑:“你帮我救人,我献了我身,我们从此两清。”手指滑过她的小腹,他勾唇一笑:“清得了吗?”她的订婚礼,他从天而降,无视满场宾客,看着她冷然出声:“死和走,二选一!”她走上甲板,跨过护栏,回头笑得依旧妖娆:“我选——死!”一年后,他抱着一双小包子,看着她笑得一脸宠溺:“宝贝儿,从今天起,你只负责貌美如花,我来负责赚钱养家。”
  • 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讲述了10个青年男女在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避难于别墅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在10天时间里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所讲故事包罗万象,有历史事件、民间故事也有传说。透过这些故事,作者歌颂了现实生活,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整本书散发人性自由之光。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 花千骨之穿越到现代

    花千骨之穿越到现代

    花千骨带着记忆穿越到现代的一个小城镇里,遇到了一个流浪儿,并收养了他,经过一天天的相处,流浪儿也渐渐长大,这个流浪儿居然是白子画……
  • 穿越重生:懒妃绝世倾城

    穿越重生:懒妃绝世倾城

    明明在KTV唱歌唱的好好的,怎么一觉醒来就发现床和周边的一切都不再现代化了?难道是自己喝太多了产生错觉了?猛的掐了下自己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居然穿越了???太不可思议了!等到回个神来才发现自己居然在这个年代才16岁居然都已经嫁为人妇了,想想大好的青春就这么没了,夫君居然是太子爷,可惜从成亲到现在都没见过自己的男人一面就被府上的侧妃夫人活活折磨致死.............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依稀往梦幻如真

    依稀往梦幻如真

    听风低吟,爱直至成伤……似梦非梦,亦真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