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7200000016

第16章 生而向死的无奈(1)

2012年4月1日

今天是愚人节

两年前的今天,我乘坐当天第一趟航班回到了家。前一天螺旋CT的检查显示母亲肺部有一个包块。“现在还没有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情况不容乐观。”甄叔叔的声音明显哽咽着,“你尽快回来一趟,但要有长时间回来的准备,这种时候,没有人能代替你。”当时是午饭时间,我正跟同事在嘈杂的餐厅里吃饭,甄叔叔的声音遥远得有些失真。我立刻去见了老板,还没开口我已经泪流满面。虽然一切还没有结论,影像医学的结论只是虚拟的呈现,一切只有做了病检才是最后的定论,但甄叔叔的语气里尽是迟疑和不祥。

我在医院门口见到了母亲,她站在那里,初春的阳光下我看见的是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除了有些消瘦,我从她的脸上看不到其他的异样。“我说不让你这么快就知道的,甄叔叔就是爱小题大做。”那天我们一起办理了入院手续,一起在饭馆里吃了她最喜欢的汽锅鸡,一起回了家。像每次回家一样,母亲说了很多我不在时家里发生的事。她还是那么精神奕奕,那么喜欢表达。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上周末,我还带阿姨和我父母一起去郊外钓鱼,吃农家菜,她的精神很好啊。”双阳像很多人一样不相信母亲会患上了可怕的恶性肿瘤,“你别开玩笑,今天是愚人节。”他总是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人。

终于,母亲再也不能给我开门,再也不能站在门口等我回家。她躺在床上,已经很久没有下地走动了,看上去又消瘦了不少。

2012年4月2日

死亡就像突然站到了眼前一样

母亲左胸的疼痛还在继续,左侧身体因淋巴循环、血液回流不好开始出现肿胀,除了平躺,再没有其他体位是舒服的,坐或站都因左胸的积液致使身体失衡而感到沉重,她的呼吸更加困难,已经完全依靠氧气瓶的供给。除了坚持一日三餐正常的进食,止痛药、胸腺肽、石斛、孢子粉也是必须的。我从来没有见她给自己吃这么多药,只要有助于改善癌症病状、能增加身体免疫能力的,她都照单收下,并一丝不苟地服用。无奈消瘦仍在继续。

下午家里来了很多母亲的同学,她们受母亲的委托来置办寿衣。不知道是谁说服的她,让她接受中国人去世后穿特定寿衣的想法,漂亮不漂亮并不重要。“她什么都不懂,你们帮我买的我都满意。”当着我的面,母亲拒绝了阿姨们让我一同去挑选寿衣的建议。

现在,她们一件件地展示衣服,讲解衣服穿戴的顺序和其中的寓意。母亲微笑地听着,点头,没有悲伤,像是在讨论别人的事,然后吩咐我收好。面对这一堆衣服,死亡就像突然站到了眼前一样清晰可见,之前,它还是隐约地、捉摸不定地、若即若离地游荡在我们四周。

除了这一堆衣服,我收到了朋友们寄来的书——《西藏生死书》《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不约而同地想到,通过宗教来帮助我这个近乎“迷失的羔羊”去勇敢地面对生命和死亡。

对于宗教可能带来的解脱,我没有期待,但我愿意读一读朋友们寄来的书。

2012年4月3日

波澜不惊,甚至无动于衷

小谢要走了,回她自己的家,孩子、爱人和工作都在千里之外等着她。临走时,她拒绝接受我们付给她的报酬,她这么解释:“我妈说了,这种时候你们最需要帮助,能帮你们过了这道难关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我解释说这只是一点心意,她给我的帮助绝不是可以用钱去衡量的。小谢又说:“临来的时候,我妈和我姐都说了,阿姨走了以后,东风农场就是你的家,你随时都可以回来。”我的眼泪马上就要夺眶而出,我顺势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那张纸。

大概是因为最近的睡眠差到了极点,我每天都觉得疲惫,没来由的疲惫。面对母亲每天重复的疼痛描述,我也表现出了令她不能容忍的疲态:面对母亲的不满和责备,面对她深情款款的母爱表白,面对旁人的同情,我的内心都波澜不惊,甚至无动于衷。

小谢走了,也带走了她无拘无束的笑声,家里再次剩下我和母亲。

开始,我以为自己可以应付自如,但很快发现,必须再有一个帮手才能让每天的生活更为有序和顺利,否则,就在我出门买菜的工夫,如果恰好有人来看望母亲,连开门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母亲会有些突发奇想,比如,把房间里那只装满了东西的柜子挪到她的床头,这样可以把暖水瓶放在上面,好让她随时取到,而不是等我放下手里的工作再去帮她,哪怕只是一两分钟的时间,母亲也不愿意等待。再比如,母亲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身体对床垫的要求堪比豌豆公主,已经试过无数种床垫,都不能让她觉得舒服,我建议把沙发上的那块厚海绵改成床垫,或许效果不错,因为母亲躺在沙发上觉得舒服很多。这些工作我一个人应付起来实在吃力,而且母亲只要想到就要立刻实现,她可不管是否具备实现的条件。

2012年4月4日

无忧无虑的快乐

连着试用了两个保姆,都是看起来颇有经验的中年妇女,但都没超过一顿饭的工夫,便以不同的借口拒绝了这份工作。母亲敏感地认为,她们是嫌弃照看她这样的病人,因为麻烦和害怕。这对母亲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一辈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喜欢,而不是被别人视为麻烦。

今天来了个小姑娘,还不满十六岁的小月,在老家连初中都没念完,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这个年龄特有的惆怅。一年前,她家里新盖了两间砖房,这明显给全靠父亲在外打工挣钱的家庭又增加了新的经济压力。小月母亲提出,如果她能考上县一中,就继续供她读高中,因为只有考上了县一中才有希望考上大学,否则,她就得退学以确保弟弟能顺利完成学业。上小学六年级的弟弟比她聪明,学习好,又是男孩子,是家里的希望。初三上半学期结束后,小月自动退学,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班里很多同学跟她一样。男生退了学去城里打零工,挣钱贴补家用;女生则到城里当保姆,然后希望遇到一个好男人,嫁人生子,再重新回到家里做全职妈妈。“村里那些念了大学的人,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有的最后也一样做保姆、在餐厅当服务员,我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读书?早点挣钱能减轻一些家里的负担。”这个未满十六岁的孩子道破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状,他们已经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其实,小月在家里的日子也跟城里同龄人一样,除了念书,父母并没有让她承担过多的家务劳动。她不会使用燃气灶,不知道加多少水才能煮出软硬适度的米饭,更不用说做顿可口的饭菜。好在她还小,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她快乐,只有她这个年龄段的人才有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即便上一分钟她还在为家里的经济表现得忧心忡忡,但转身就可以高兴地唱起周杰伦的《青花瓷》。

2012年4月5日

人终归是要死的

母亲的疼痛还在继续,左胳膊也越来越肿胀。请来会诊的主任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更没有对症的治疗方案,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就走了。

“我不怕死,人终归是要死的,我只是希望别再让我受这么多苦。”之前的检查表明,癌细胞已经大面积侵入骨骼,母亲已经没有办法直立,她不得不屈服于深入骨髓的疼痛,左侧身体的肿胀或者左侧胸膜的粘连致使整个身体左倾,从而失去平衡。二十多年前,我目睹过这样的场面,只是那时的父亲从来没有向我们倾诉过他的疼痛,他甚至拒绝使用任何麻醉药品,因为他担心这会损害他的神经系统。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有敏锐的头脑和灵活的手指,对病患身上表现出的危险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判断。我越来越多地想起父亲,他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竟然是他最后的日子,我没见过他因为疼痛皱眉、呻吟、叹息、抱怨、暴躁,如今我回忆起他,总是他乐呵呵的样子,虽然消瘦使他的笑容有些可怖:眼窝深陷、双颊空洞而又干瘪。

小月完全是一个孩子:正在扫地的她会被电视剧吸引住,手里拿着扫帚却全情投入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里;派她去市场买点炒菜需要的配料,她能因为看到路上的某个突发状况而忘记自己的任务。可她与母亲的相处很融洽,母亲的房间里不时会传出她的歌声或读书的声音。母亲在身体不那么难受的时候,会教她唱一些二三十年代的歌,或者让她读一些她完全无法理解的文字,偶尔,母亲还会跟她谈谈她的家庭,告诉她一些做人的道理。

小月的出现,比正在读的两本书对我有更实际的帮助。

2012年4月6日

你会害怕吗?

记不得是哪本书里说过:“黄昏时人最脆弱也最易感。”每天晚饭后,服下当天最后一次止痛药之前的那段时间,是母亲情绪最差的时候,因为上一次的药效已经挥发殆尽,而下一次的药效还没开始发挥作用。

在《新闻联播》开始之前,母亲再一次回顾了自己的病程,从她年轻时患过的支气管炎,到每年例行体检因X光胸片的盲区导致没能及时发现病灶,再到确诊后每一次治疗方案的错误。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表明她永不踏进医院的决心,她要在这个她亲手建立起来的家里等待死亡的来临。母亲对于医院可能给她的帮助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只想在她自己的家里度过剩下的每一分钟。“你会害怕吗?”她看着我,在拉着密不透光的窗帘的卧室里,在柔和的灯光下,她的脸庞被一层迷蒙光晕笼罩着。“我这个年龄也算是老人了,家里有老人过世算是喜丧。”她自语道。

我沉默地旁观着她病入膏肓后的痛苦、面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不舍,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2012年4月7日

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日子如常地流走,一如我现在的心境——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梦呓。

除了按时上线处理公司的工作,就是做饭、陪母亲说话,等她休息的时候便阅读《西藏生死书》,对于那些可以平静对待死亡的民族,我越来越心生敬仰,我从来没有这么急切地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母亲突然把我叫进屋里,交给我几张写满字的纸。之前,我就听说她写好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家人的,另一封是给朋友、同学、同事的,她在以文字的形式向人世间那些她在乎的人们告别。我接过来的这封是写给家里人的,她要我帮着修改。也许她是想用这种方式让我读到这封信,以免大家都过于伤感;也许她是用这种方式承认她对我的文字能力的肯定,她几乎穷尽一生反对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的姿态和追求,尽管我在中学时代,经母亲的指点完成的作文总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好评。其实,母亲是一个热爱表达的人,我对表达的热爱无疑是从她那里继承下来的。

那封写给好友们的信复制成无数份,就放在她的床头,来探望她的人临走时都能得到一份。已经有不少读到这封信的人为之潸然泪下,我一天无数次从那堆纸张旁边经过,却视若无睹,我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对我来说,把眼前的每一个小时都过得轻松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小心地说话、走路、做饭,仔细观察母亲脸上的每一个表情,我要求自己尽可能不让她因为我再多皱一次眉。

我在电脑前坐下,在键盘上一字一句地敲打,把一个个方块字连缀成一个个句子,再把一个个句子组成一段段文字。

同类推荐
  • 假期先生你别跑

    假期先生你别跑

    《假期先生你别跑》一书收集了阳光家族“同题作文PK赛”中的优秀文章,共分为四个主题:糗事记、梦、编节日、发牢骚。小作者灵感十足,大胆的想象力发挥淋漓尽致,文字形象生动,描写细腻真实,叙述过程中奇思妙语不断,文章或者幽默诙谐,或者笔锋老辣,或者古风浓郁,每一篇作品都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作文的后面附上了豪华评审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刘崇善、沈石溪、伍美珍、郁雨君、谭旭东、安武林、余雷、孙卫卫、王勇英等的点评。这些评审对小作者的作文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有的放矢地指出其中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大家以后写“同题作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2013年诗歌排行榜

    2013年诗歌排行榜

    编选了2013年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及诗人博客上的优秀诗歌,全面展现了2013年中国诗歌创作成绩和美学风貌。在选编和评选过程中,编者坚持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良知。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汇编成册。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如新:毕肖普诗选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揭皮:当代中国文化乱象剖析

    当文化在中国还没被教授的讲坛和学者的理论弄糟时,我还能够感受一些它所能传达的纯粹的力量。而今当之文化在商业包装、媒介炒作、市场绑架下而尊严丧失殆尽的时候,这种力量也随之消失了。
热门推荐
  • 变身极品少女

    变身极品少女

    某天,原本是大帅哥的少年突然无缘无故的变成一个极品的美少女,还被淘气的系统改了一个名字。某少女愤怒的喊道:快把我名字改回来,还有我性别!某系统可怜兮兮的说:对不起,我改不回来了……
  • EXO之鹿晗,慢慢爱上你

    EXO之鹿晗,慢慢爱上你

    写的是冷晗(女主)和鹿晗(男主)的大学故事,中间也会出现几个EXO的成员。欢迎来围观!
  • 微阳下乔木

    微阳下乔木

    一次无心之语,牵出一生的纠缠。她没想过在自己眼中最不屑的学霸竟是如此的才貌双全。也就是这匆匆的一面,改变了她的一生。为了考取同一所大学,天知道她做出了多少努力,但是追校草不容易,且行且珍惜。为了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让他安心出国,程苒忍痛和他分手。本以为两个人这辈子再无机会见面,谁知他却在四年后的今天突然回国......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已然情深,又何惧缘浅。
  • 泪不单行

    泪不单行

    司羽、丸子和予桐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三个人之间一直有着些许的暧昧。高三开学之后班上转来一个南方来的姑娘安柔,司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和安柔走到了一起。本来两个人约好考同一所大学,可是高考之后安柔不辞而别,司羽只能独自去往曾经两个人一起幻想的地方读书。在大学用了很长时间决定从头开始新的生活,经过又一次感情上的波折之后,突然发现有了好感的女孩竟然和安柔有着莫大的关系。再一次和安柔旧事重提,司羽该何去何从……
  • 在拉萨的日子

    在拉萨的日子

    在青春岁月里,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而冯亚楠的少年时代,包容了青春期的放肆和哭笑,值得留在心底,细细回味。作品一天两更,时间:11:30上午,20:00下午。如果有事,两更推迟至晚上。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啦~
  • 最弱妖皇

    最弱妖皇

    论此书,看一代至尊沦为凡人,却再度一手逆袭成皇!刀斩苍穹,只因,为皇正名!四族风云再起,不败妖皇终成过去。聚神器,证天地业位——转世为人,受尽屈辱踏四族,龙傲视苍生——拜师华圣,逆转神魔破天命,令浮生滔滔——问鼎天下,主宰臣服!
  • 大明湖

    大明湖

    长篇小说《大明湖》,以男主人公杨明峰与汪淑莲、王丽莉和柳晓燕等女人之间的情爱纠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及其伴随而生的新的矛盾、困惑和遭遇为副线,从传统文化和生命状态的深层进行了挖掘和探索。格调是积极向上的,歌颂了真、善、美,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揉进了少量的旧体诗词——既有前人的,也有自己创作的,还有联句、题咏、散文诗、歌词和打油诗等;有点《红楼梦》的韵味,追求的是纯文学和雅俗共赏的品位。
  • 情深入骨:陆少,好久不见

    情深入骨:陆少,好久不见

    七月七日,H国的各大新闻上集体报道:总统阁下再婚了!结婚对象是他的前妻!举国哗然!就是那个……三年前和总统阁下离婚的,又传言在三年前的空难中死去却没有找到尸体的苏珞小姐?少时情窦初开的年纪,父母因为她的心愿,临死之前闭着他立下重誓:此生必娶苏珞为妻。然而,父母冰凉的墓碑前,他冷漠相对:我不爱你,至死都不会。成婚时,她以为所有的爱情只需要耐心等耐用心浇灌总会开出美丽的花儿,可日日夜夜,迎来的却是他无情的质问,在他的逼视下签下一纸离婚协议书。三年之后,她是颇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
  • 幻晴空前之无心少女

    幻晴空前之无心少女

    前世她唯一借情于她的上司却意外发现害死他父亲的凶手便与凶手同归于尽,沉溺以为真爱的她却又另有目的她一个冷清少女ta魔宫教主谁算计了谁谁又输给了谁........她一个虽来自现代的但却不知情的女子,他神秘也危险却让她不能自拔违背师命也要拼命守护的人。他们与她们之间必定经历千难万阻。她绝望而殇情:“我只想要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他苦笑而淡然:“你来自未来我来自过去我们怎么可能会平凡?”
  • 落叶梧桐

    落叶梧桐

    几十年后,人类掌握了“神之眼”,一名废柴开始复仇,君临顶点,成为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