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7200000001

第1章 你回来陪陪我吧(1)

2011年12月3日

你回来陪陪我吧

“你回来陪陪我吧。”母亲说,我们之间有一根看不见的电话线,一根电缆、光缆,或者只是看不见的电波。总之,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清晰、果断、决绝,就像她每次对我说的:“变天了,再加一件衣服。”而我此时坐在老板的宝马车里——她几个月前刚买的,她之前开的是一辆奥迪A6,我不明白她一个人为什么要开两辆车,为了这辆车,她找了所有能找的朋友帮她摇号。那时,北京已经开始限购,买新车需要先排队摇号,摇中的概率很低,但她终于还是如愿了。车里还有公司里的其他同事,我们一起去谈一个已经谈了半年的项目。这个项目对公司来说意味着新业务的启动,为了这次谈判,我匆忙地将母亲从医院接回家。之前,她再次住进医院时没有告诉我,我只知道,第二次化疗诱发了严重的带状疱疹,为此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但面对她的病情,全省最有权威的专家也束手无策,只说:“由此引发的疼痛令病人痛不欲生,为此有患者用死来结束这种痛苦。”专家陈述这种痛苦的时候没有感情色彩,对他来说,这就是疾病的表征,而不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抚慰。我赶到医院的时候,母亲已经没那么痛苦了,勉强可以吃点东西。我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母亲脸上满是吃惊,当然,我同样没有告诉她返程时间,五天后我就得返回北京工作。

临走那天,母亲坚持从卧室挪到客厅,我把一床毯子盖在她身上。在一堆纤维织物下面,她的身体几乎化为无形,“消瘦”是近两年来我每次见她就想脱口而出的词汇。当我们都了解这种无名的消瘦是癌细胞的作用后,就不再轻易使用这个词了。只是母亲的脸庞始终都很饱满,肉感化解了她略有些方的脸庞,尤其是年纪越来越大之后,倒显得比年轻时更加丰盈而又风韵绰约。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人,追求者无数,我在黑白照片上看到的她,双眼神采飞扬,可少女的矜持和拘谨让她不够绽放,不如中年以后有种自信的张扬。

我们对坐着,母亲就那样看着我,像是有很多话要说,但她始终不说,只是听我七拉八扯地说些不痛不痒的事。我向来就怕她不说话地看着我,因为她不说,我也知道她心里的想法:“别走了,你一走家里就只有我自己,太冷清、太孤单。”即便在心里,母亲也不会说:“我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从被确诊为肺癌晚期起,她就想要创造奇迹。她一辈子都在跟命斗,出生在战火纷飞中,先天不足的早产儿,上学晚却立志做个医生。整个大学时代,胃出血、神经衰弱、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营养不良,让她更像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但后来竟成长为一名雷厉风行的妇产科大夫,以及一个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的主妇。当我都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还有她大学时代的追求者无比感慨地追忆那些青春岁月。在他们的想象中,母亲更应该是赋诗葬花焚书稿、多愁善感的样子。其实,母亲从来都不喜欢林黛玉,她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林巧稚。她从不轻易示弱,不论是向男人、向命运,还是向疾病,更何况向我。

送我的车到楼下了,我俯下身浅浅地抱了抱她的身体,她顺势拉住我的手。母亲的手向来都很有劲,那种劲儿不是干粗重的活儿练就的,却有一种让人无法拒绝和反对的力量。只是一握,很快就松开了,我转身走向门,开门关门,逃也似的离开家。车开动的时候,我连回身看一眼楼上窗户的想法都不敢有。此时,母亲已经不能自主地起身走向阳台,像以往一样看看是谁开车送我,看看我是不是回身挥手。十年前,我去了北京,母亲都极少去机场送我,我们都不喜欢送别,不论走多远走多久。

我回答说:“好。”母亲便不再追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但我已经在心里决定谈判结束就向老板辞职。一年来,我几乎每个月都在请假,这次不能再请假了。一个月、两个月,不,我心里对母亲的预期是半年或者一年,不会更久了。对一个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的肺癌患者来说,在经过了所有可能采用的治疗方法之后,一年八个月的时间已经算是奇迹。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结果。

车里的其他人还在继续刚才的话题,我重新加入其中,心想着第二天一上班我就去辞职。一周前,我刚回来工作。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我们相距三千公里。她现在病入膏肓。这些公司都清楚。花了半年时间准备的项目昨天刚刚敲定,我是项目组成员之一,这些我也很清楚。我和老板面对面坐着,我们年龄相仿,偶尔谈起父母时她会泪流满面,她父亲去年去世,当时她不在身边。最后我们各退一步,我回家陪母亲,但尽量确保有半天时间在网上处理工作。这是权宜之计。

睁开眼睛,窗外是冬日的艳阳,但屋里有些冷,我已经不习惯没有暖气供应的冬天。继续在被窝里赖了一会儿,每一分钟都在挣扎。母亲七点钟准时起床,退休前,她从不迟到,即便是退休后,她也如此。

果然,我走进隔壁卧室时,母亲正在穿衣服,每做一个动作都有一次不短的停顿,以便把气喘匀再继续。然后,我扶着她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每天清晨是她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所以她要利用这段时间擦洗身体、换衣服。一个月前她已经不能自己洗漱了。毛巾在微烫的热水里浸湿,然后拧干,我的手指透过冒着热气的毛巾一寸一寸划过她的身体,在缺少油脂而干燥的皮肤下是清晰可见的脊柱和肋骨。母亲背对着我,放在洗手池上的双臂虚虚地支撑着身体,她下意识地遮挡着身体的正面——松垮、暗淡无光的皮肤疲倦地下垂着,从镜子里能看到同样松垮干瘪的乳房。那个曾经丰满、光洁的身体痛苦地佝偻着,吃力地喘息着。

换上干净的衣服,母亲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头发因为放疗已经脱落得所剩无几,沿着发际线稀稀拉拉的一圈白头发里夹杂着几根黑的。母亲把玉兰油润肤膏在脸上均匀地涂抹开,再一次环顾着镜中的自己,问:“还没有脱颜变形,哈?”像是征求我的意见,我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把她搀回卧室,让她重新躺下。

早餐的蒸鸡蛋是按母亲的要求做的,每一个步骤都严格照办,虽然隔着一面墙,但她似乎对厨房里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嫩滑得吹弹可破的蛋羹赢得了母亲的赞许,我有点受宠若惊,因为母亲总不给我机会表现我在厨艺方面可能具备的才能,却又总是责备我作为一个女人缺少这方面的技能。现在,总算有机会让她发现我的潜能了,于她、于我都很重要。

母亲的一日三餐都只能由我做好端到床前,然后再一同进餐。三十年前,同样的一幕曾经发生在某家医院的病房,那时病床上躺着的是父亲,无数个休息日里,我们一家三口在那间单人病房里吃最简单的饭菜,但其乐融融。三十年后,病榻上的母亲竟与她的爱人在身体的同一部位长了同样的肿瘤,只是病床前的我,已经从一个中学生长成了一个中年人。

吃过饭,母亲倚靠着床榻,正午的太阳照进来,满满一屋阳光。大概是刚才那碗热汤和满屋的阳光让她的脸上泛着红晕。母亲一直在说话,说话内容从都有谁来探病,分别送了什么东西,到新换的钟点工的表现,直到她每天吃的药的种类和疗效。这些话题,从昨天我一进家就说了不止一遍,现在不过是简单地重复。我坐在飘窗的窗台上,太阳烘烤着身体,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2011年12月4日

家是一个女人的全部

照例七点钟起床,给母亲做蛋羹——她规定自己每天吃一碗,除了这碗嫩滑、淡盐、半固体的蛋羹,偶尔喝点肉汤,主食是一碗小锅米线。做得再松软的米饭,她都觉得难以下咽,任何美食摆在面前,都只是用筷子象征性地夹点尝尝,然后就让端走。从上次出院后,母亲就这样了。记得外婆说过:“连饭都不想吃,离死就不远了。”其实,九十七岁才去世的外婆在临走的那天晚上,仍然吃了一小碗米饭,等家里人都睡下了,还照旧去检查了所有的门窗是否关好,丝毫没有要离世的征兆。第二天清晨,见她没有按时起床,我们才发现她已经断了气,但面容安详得像在睡梦里。

“外婆说过,连饭都不想就是快了。”母亲昨天这样对我说,她越来越喜欢引用外婆说过的话。这种时候我总是不置可否,我当然知道外婆这样说过,但我更知道,母亲是一名受过正规的医学院教育、从医四十多年的妇产科主任医生。

快八点的时候,母亲接了一个电话,这个时间来电话的只会是甄叔叔。自从母亲生病以来,他每天早晚各来一次电话,通常问三个问题——“今天感觉怎么样?”母亲回答:“还好。”“吃东西了吗?吃得比昨天多点吗?”母亲回答:“差不多。”“今天疼痛减轻了没有?”母亲回答:“没有。”然后,挂断。我好多次听母亲说“别给我打了,有事我会打给你”,但甄叔叔还是会每天准时准点来电话,就像他每周准点准时来看母亲两次,连每次停留的时间也都差不多长。

有时我想,母亲一辈子都是个文艺范儿的女人,喜欢听音乐、读小说,看催人泪下的文艺片,喜欢在镜头前面展现自己,喜欢把家里弄得有品位有格调,身边也总是围绕着各种年龄段的朋友。他们有的喜欢她做的菜,有的喜欢跟她谈人生,有的喜欢让她解答婚姻的困惑,有的真心把她当成自己的榜样。她有着这个年龄少有的风度、体态、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时尚敏锐的把握。当然,我还见过一些真心喜欢她的单身老头儿,有文学教授,有离休干部。可她终究还是跟这位把日子过得像时钟一样准确、刻板的男人保持着来往,这半个世纪的情谊如此坚不可摧。

他们是彼此的初恋,整整五年的厮守最终还是输给了五个月如火如荼的爱情攻势。也因此这个世界才有了我。

当这个男人重新出现在母亲的生活中时,所有人都没有感到意外,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彼此很难重新厮守。被命运分开了几十年的两个人,阻隔他们的是彼此已经改变的身份、地位、家庭关系,还有纠葛不清的情感、世俗观念。在我心中,这个爱了母亲半个世纪的男人虽然不是父亲,却有着父亲一样不可替代的地位。我敬重他,把他当成这个家里的成员,所有关于母亲的决定,我都会第一个向他征询意见。

这个常规的问候电话引爆了母亲的情绪,她回忆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另一个就是甄叔叔。她觉得,就是这两个男人改变了她的命运。当年她决绝地选择了父亲,不顾家里反对,放弃一段五年的感情,执意要嫁给一个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这个因为营养不良而长得像根豆芽菜的男人,聪明、风趣、才华出众,母亲相信自己真的找到了爱情和幸福。最让她感动的是,当她为了摆脱这种三角关系的纠缠和无奈,决定离开省城医院随医疗队到县医院工作,遭到所有人的反对时,父亲却为了能与母亲相伴左右,也放弃了省城医院的工作从而顶替掉别人的名额,跟着母亲一起去了县医院。

母亲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命运,在那次“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运动中,全院她第一个报名。几十年来,家里人一直对她这一行动表示不理解,在很多人眼里,那不过是因为母亲爱表现、好面子。而父亲当时正在热恋中,所以也冲动地追随母亲而去。他们在一个边远的小县城里做了十五年的医生,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同学有的已经是省级医院某个学科的学术权威,而他俩充其量就是一个县级医院的主治大夫。最令母亲追悔莫及的是,父亲再也没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华,肺癌在这个男人刚刚四十岁出头时夺走了他的生命,也夺走了她的幸福人生。

我看着因为激动而脸上泛着红晕的母亲,突然有些理解她在五十年前做出那个决定的心情。一个怀春的少女面对追求者的欲罢不能,面对三角关系的不知所措,面对失败者的内疚和自责,正巧,有一个机会让她能抽身离开,她当然不可能周全地想到人生起承转合中的种种意外。

“养女儿就是操心,你没有孩子所以不能体会。”话锋一转,母亲开始数落我从小到大的种种不是:学习让她操心,谈恋爱没让她省心,好不容易结了婚又跑到离她三千多公里外的北京。以前,母亲总是隔一段时间就要找我谈话,每次都以这些陈词滥调结束。后来,每次回家的头三天我都会被世上最甜蜜的母爱浸泡,而临走的前一天,我们之间必然有这样一番谈话。最终往往是母亲声泪俱下,我低头不语。“你就是像你爸,长得像他,性格像他,生活能力差也像他。他死得早,这些年我努力挣钱,就是要让你过得像有爹的孩子一样,现在这房子留给你,还有些存款也留给你,保证你后半辈子能独自生活,不用靠男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的叙述中“钱”和“男人”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总是在使用时不经意地加强语气,在这背后,我听到了愤怒,甚至是恨。

紧接着,她说了一个数字,这是半年来我第三次听她谈到遗产——一套房子,外加一笔存款,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数字。

家是一个女人的全部:秩序、审美、价值观和她所有的爱。所以,我回到这个房子里,就是住回母亲的世界,我呼吸她呼吸的空气,使用她使用的锅碗瓢盆,穿她穿的衣服,然后,不知不觉变成她,或者按她希望的那样生活,因为她已经替我想好了往后所有的日子——独立、自强。

同类推荐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 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热门推荐
  • 妖孽王爷,魅宠小狂妃

    妖孽王爷,魅宠小狂妃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作为慕容七的处事原则,但偏偏总有些不怕死的要惹她,太子退婚?姨娘狠毒?庶姐还要毁她清白,想当太子妃?呵……退婚打脸,斗姨娘,毁庶姐,一切欠她的通通拿回来!天月国第一丑女?睁大你的狗眼看看,什么才是倾国倾城,人人敬而远之的傻子?看姐如何光芒万丈,将军府第一废物?看天才如何玩转乾坤。可是,这个死皮赖脸的妖孽到底是从哪跑出来的,跟着她不说,还喜欢天天蹭她饭,还要跟她睡一张床?!美名其曰保护她,叔可忍婶不可忍,某女爆发……
  • 天之诺

    天之诺

    看了(灵魂摆渡)后想到的小说,一个拥有能见鬼蓝瞳的女孩,她不是被吓大的,她是跟鬼玩大的,所以她人类朋友很少,别以为阿飘很可怕,它们也可以很萌。老师同学父母都很怕她,不敢接近。能预知人的生死,却被认为是疯子。而世人不知,这个疯子的前世,究竟有多疯狂。
  • 修真归来

    修真归来

    十年前,女友被抢,带着耻辱意外身亡。十年后,他从不可思议的修真世界归来。本想过平静的生活,然而太善良总会受到欺压,唯有重新绽放光芒,化身恶魔!翻云覆雨,从现在改写历史,开始逆袭之路!
  • 网游之神幻大陆

    网游之神幻大陆

    囤货商、制造商、炼金商人、贸易商人、药剂师协会......这些,都是网游世界中的另外一端!
  •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作为当今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女人,她的人生各方面可谓圆满,是非凡的人生智慧指引她走向成功。她令人倾倒的魅力不是来源于美貌性感,而是智慧和理性。《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精心总结了这位风云女性一生的人生智慧。分成30堂人生课。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一座大讲堂,有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你传授人生各个方面的智慧。
  • 幽蓝帝国

    幽蓝帝国

    男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家国、天下、女人我是2060年的科学家,也是整个幽蓝帝国的统治者这些都不是我最骄傲的,最骄傲的事情是我的女人叫柳旸。想知道我们的故事吗?请欣赏这部书写着我们传奇故事的小说《幽蓝帝国》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 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 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 一城一人

    一城一人

    当我放弃了眼前,去到远方流浪。沿途的每一处风景都是一次成长,在时过境迁后,他们逐一脱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随波逐流……
  • 星空大道者

    星空大道者

    每个人也许都曾看到天上的星星,去想,星星上到底有什么。每个人也许都曾看到电影上的飞船,去想,我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艘?每个人在仰望星空的时候,都有一个关于星空的梦想,欢迎来到星际时代,这里有你的梦想。
  • 念奴娇之大小姐

    念奴娇之大小姐

    若不是你,我怎会闯入这无尽的宫门;只因是你,我心甘情愿堕入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