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02

第2章 一年之计在于吃(1)

用美味糕点征服他的心吧,穿越女go on !

【特色点心】

又到一年穿越季,本时空旅游公司恢复营业,开门见喜,优惠八折!按照我大吃货帝国的悠久传统,一年之计在于吃,民以食为天。所谓吉祥喜气,就是飘溢出来的煎炒烹炸的各种美味香气。我们的唐穿之旅也不例外,特别是很多热爱穿越的妹子都笃信“要征服男人的心,必先征服他的胃”,怀揣各种食谱去猎杀唐朝帅哥的女客真是不要太多哦!

不过呢,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唐朝没辣椒,没土豆,没炒锅,没花生,穿越女们要端出一盆水煮鱼或宫保鸡丁是不可能的,就算简单煮个玉米或烤个红薯都做不到。于是很多妹子另辟蹊径,打算用“抹茶蛋糕”“奶油曲奇”“北海道吐司”之类的糕点去惊艳唐朝人。

如意算盘打得也很好:焙烘糕点用的原材料不是很简单吗?面粉、油、水、糖、茶末等调味料有啥算啥,马马虎虎凑合一下……可是第一个问题,烤箱您从哪里去弄?自己搭个烧砖窑凑合?第二个问题,您当烤蛋糕面包用的面粉,跟我们平时蒸馒头做面条的面粉一样?第三个问题,从哪里去弄强力发酵的“泡打粉”?第四个问题,您知道酥酪、奶油、鸡蛋、糖、蜜这些必不可少的辅料在唐朝有多贵吗?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经常是有钱也买不着好吗。第五个问题,蛋糕托、烤盘之类的工具您也打算自己做是吧……总之,如果孤身一人穿越到唐朝,我劝您还是别往“西点烘焙女王”的目标去努力了,从烧炭打铁开始的工程量太大。不过值得安慰的是,“糕点”这个目标的大方向还是正确的,因为唐朝人确实非常喜欢吃点心,特别是那些甜滋滋、油腻腻、花里胡哨、五彩斑斓的各种糕饼,不但是居家闲食必备,还能成为酒席盛宴上的主角呢!

您不信?那我们今天就穿越到唐朝富贵人家的厨房里去看看。落地一睁眼,面前就有个像管家的男子恭恭敬敬递给您一卷厚纸:“阿郎拜尚书左仆射,上烧尾,食账拟定,呈娘子过目。”

这一串中古汉语又让您头大了吧!哈哈……别着急,咱们慢慢来理解。“阿郎”是唐朝奴仆对自家男主人的称呼,“娘子”是称呼有身份的妇女,看样子您是穿越到这家做了女主人。“尚书左仆射”是什么呢?具体地说是尚书省的首长,您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朝廷等级最高的官员,您丈夫这是刚刚当上大官呢!

“上烧尾”又是什么?这是个很有趣的风俗,来源说法不一,大多数人相信的故事是这样:

黄河中下游有个地方叫“龙门”,两岸峭壁对峙,水流很急。每年春天,黄河鲤鱼们溯水而上来到这里,如果有鱼能跃过龙门,立即会有云雨生成,天火降下击烧掉鱼尾,这条鱼从此就化为龙啦!由这个典故生发出来,唐朝人当了大官以后,就像“化鱼为龙”一样,也要“烧尾”,就是请皇帝和同僚朋友们吃饭,这顿饭就叫“烧尾宴”“烧尾食”,大家都来给升官的人“烧尾”。

请朋友同僚吃饭可以在自己家里开宴,皇帝却不是能轻易请得动的。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把一席山珍海味送进宫里去,由皇帝自己做主,爱吃的吃两口,不爱吃的分赏别人完事。这种“往皇宫里送美食”的行动就叫“上烧尾”啦。

既然是送给皇帝吃的,那当然要聚集当世最豪华奢侈抽风烧包的各类美食,数量庞大,气势惊人,所以“食账”(菜谱)就必不可少。当所有美食按账目逐一烹制完成、摆放装置妥当,“食账”本身也要抄写在一卷精美贵重的纸帛上,用金玉锦缎装裱好,跟着食物一起送进宫里去以备查验。

现在呈递给您过目的“食账”,只是一份草稿,写在几张零散的麻纸上。您一页页翻看,没看多久就头晕眼花了:

“……单笼金乳酥曼陀样夹饼巨胜奴贵妃红婆罗门轻高面御黄王母饭七返膏金铃炙光明虾炙通花软牛肠生进二十四气馄饨生进鸭花汤饼同心生结脯见风消冷蟾儿羹唐安餤金银夹花平截火焰盏水晶龙凤糕双拌方破饼玉露团汉宫棋长生粥天花赐绯含香粽子甜雪八方寒食饼素蒸音声部白龙臛金粟凤凰胎羊皮花丝逡巡酱乳酿鱼丁子香淋脍葱醋鸡吴兴连带鲊西江料红羊枝杖升平炙八仙盘雪婴儿仙人脔小天酥分装蒸腊熊卯羹清凉臛碎箸头春暖寒花酿驴蒸水炼犊五生盘格食过门香红罗饤缠花云梦肉遍地锦装鳖蕃体间缕宝相肝汤浴绣丸……”

被这些五花八门、莫名其妙的食物名称打败了?没关系,您先保持淡定,向管家奴仆点头表示认可,然后提出要去厨房验看这些食物的制作情况,叫他前头带路。

既然是大官的府第,一般都会有很大的厨房。如果院子足够宽阔,设计又比较合理,那么厨房会跟仓库、磨碓棚、柴草堆、鸡鸭鹅猪圈……这些功能相近的部分组成一个单独的区域。

厨房本身也会是一组既高大又宽敞的建筑,房梁上吊着风鸡熏肉,墙角屋檐下放着醋瓮酱缸,若干厨婢庖丁站在高脚桌案后洗剥切剁,几个大规模的炉灶口呼呼地往外喷着火焰……娘子您可别站得太近了,您当这是穿越前家里的天然气灶、煤气灶、蜂窝煤炉子?这些快有一人高的大灶都是烧柴草的,很不好对付,一个控制不好,炉膛里的火苗就从烧火风门口喷出来溅您一身火星,身上的绫罗绸缎可就全毁了。再来个不注意,没及时添柴,灶里的火悄没声又灭了,正烹制的食物一下子玩完。所以富贵人家厨房里往往会有专门的“烧火丫头”“烧火小厮”,别的不管,只管照看这些炉灶里的柴火,算是技术含量最差、地位最低的奴婢。

不过大灶也有大灶的好处,您看这几个灶上有三四个火眼,能同时蒸煮三四锅食物呢。如果不这样,您手上的食账里那大几十样佳肴,猴年马月才能做完送入宫?

对啦,食账。下面我们可以开始对号入座、对名认食啦!“‘单笼金乳酥’目下如何?”您问管家,他把您带到一座大灶旁边,时辰正好,灶上的蒸笼一掀,一阵混合着浓郁奶香味的白雾热腾腾直冲您脸。

您挥开水雾,定睛一看,这层蒸笼上,只放了一枚金黄油亮、软绵绵、松趴趴的大包子。听旁边厨役讲解,是用黄酥油跟面粉糅在一起做出来的,原来这“单笼金乳酥”就是奶黄大包啊……这具炉灶其他火眼上,还蒸制着别的食物,您可以继续视察。“蒸”

是唐朝人最常用的烹饪技术之一,蒸出来的各种发面死面、有馅无馅、内馅外馅的面食(当时统称为“蒸饼”),也在唐朝点心里占了重要地位。

您掀开旁边的蒸笼,发现又是一笼馒头,不过很膨松、很软,尝一个还是甜甜的,有您熟悉的蔗糖味。这糖馒头叫啥呢?就是您手上食账里的“婆罗门轻高面”了。在唐朝,蔗糖制法刚从印度传来不久,“婆罗门”则是唐人熟悉的佛经里对印度及印度人的称呼,这款点心既然以此命名,那估计跟印度和佛教都有点关系,制作技术也挺神秘,比如说,揉面是不是要用恒河水呢……“娘子看这边。”厨役又掀开一个蒸笼,向您炫耀他的手艺。这一笼里是圆形花朵状的蒸糕,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听厨子吹嘘,这是他用极软的面团层层抹上油膏,反复折叠翻转了七次,最后做成圆花蒸出来,所以叫“七返膏”。咬上一口,滋味夹纠缠结,松软甜香,别提多好吃了——其实就是现代的“花卷”吧。

您觉得这些蒸点的配料都太单调、太油腻了?那咱们来个华丽清素的。旁边那一笼,挂着“天花”的签子——别怕别怕,这个“天花”不是后世那种传染病啦,全名叫“天花菜”或“天花蕈”,是生长在山西五台山附近的一种菌菇,白色,形状如松花,很好吃。

“毕罗”则是一种像包子的有馅面食,通常馅里包含米饭。米饭,再配上剁碎的天花蕈粒、一种经反复调制的香料——“九练香”,一起做成馅,包上面皮蒸熟,就是这款清香四溢的珍蘑米馅包子,不,“天花”啦。

包子馅不但能塞在面皮里头,还能摊在外面。您再看这一笼“金粟平”,扁扁平平的蒸饼面上,摊铺着像金色小米粒一样的东西,猜猜是什么?

哎,不用客气,拈个咬一口吧,吃出来没有?粒粒滑软在口腔中爆开,浓鲜迸发……对啦,这可是西元21世纪最流行的世界珍味之一——鱼子酱!鲜死人了吧,哈哈……您说这不是整个一鱼子酱比萨饼吗?呃,我不反对您这么叫,不过跟唐朝人谈起来您还是用它的原称吧,要不然还得解释马可·波罗啥的,多麻烦。

用海鲜入味的蒸点,不止这一种。您看那边还有一笼叫”金银夹花平截“的,打开看,是用刀切开的一截截小蒸卷。取个来尝尝,哟,正宗螃蟹味!

厨子管家在旁边介绍,这是先把面团擀成皮,在上面放置剔好的蟹黄、蟹肉,再卷成一个长卷子,用刀切(截)为小段,上笼蒸熟。卷子的横断面呈现出黄白交织的颜色,所以叫”金银夹花平截“——您觉得这老北京鸡肉卷,不,老长安蟹肉卷味道怎么样?

您说还挺好吃,就是样子太普通了,蒸来蒸去不是花卷就是馒头包子,看着不带劲。行,咱们来看个形状花哨的蒸点。

开——您瞧这一笼点心!上面是一丛丛燃烧的火焰,下面是浅浅的杯状,像不像奥运会开幕前大家拿在手里传来传去的那个”火炬“呢?呃,您说更像洋快餐店里的甜筒冰激凌?随便啦,这个叫”火焰盏口“,也是蒸饼的一种。

再来一笼既好看又好口彩的”水晶龙凤糕“。这是糯米做成的糕,糕面用枣子镶嵌出龙凤形状,上笼大火蒸至糯米爆花就可以吃了,米糕白亮如水晶,配上红莹莹的枣子,喜气洋溢啊。

说了半天,不是面食就是米糕,有没有不带主食的蒸点?有,有,您看这款”葱醋鸡“,就是用葱和醋给鸡肉去腥解腻后上笼蒸熟的……这边还有一笼”西江料“,是用西江猪肩肉剁碎蒸出来的大肉丸子……那儿还有一道”暖寒花酿驴蒸“,是用黄酒蒸得极糟烂的驴肉,冬天吃来祛寒气最妙啦。

呃,您说鸡肉猪肉也还罢了,您不喜欢狗肉驴肉之类偏僻奇怪的东西?那个……那您别往这边走了,这边没啥”分装蒸腊熊“之类的野生动物,真的……蒸制的食物我们就看到这里好了。话说您不是喜欢烘焙吗?唐朝也有烤出来的点心哦!虽然海绵蛋糕是不用想了,但烤个饼啊面啊还是可以的。

烤炉在厨房的另外一个角落里,您看看,好巨大的一座呢。这种大烤炉叫”公厅炉“,很多官衙里都有,是用来供给大食堂的,需要一次做出大量食物来给很多官吏同时吃,所以容量惊人。现在炉子旁边放着不少已经烤好的点心,这一盘长圆形的像鸡卵一样的烤饼,里面是有馅的,这叫”曼陀样夹饼“,”曼陀“又叫”风茄儿“,饼的形状是在模仿这种植物的果实。

烘烤的点心往往有模具,唐朝点心也不例外。这一盘金黄色的像铃铛一样的点心,是面粉里搅拌了酥油,灌进模子里烤出来的,嚼在嘴里也是酥脆有声,说不定跟后世一道叫”炸响铃“的菜有点亲戚关系……我说笑话呢您别当真。

当然啦,烤炙的食物也不限于面点。在您那食账里,”光明虾炙“是烤活虾,”升平炙“是烤三百条羊舌鹿舌拌在一起吃,”箸头春“是烤活鹌鹑,”格食“是烤豆粉裹羊杂,这些都算小意思。烤食里最壮观的是这道,当当当当,烤全羊!

您说在食账里找不到这个名字?呃,这只外焦里嫩、香气喷涌的羊同志在食单里叫作”红羊枝杖“,有点怪哈。

“枝杖”是四腿四蹄撑着烤羊身的意思,“红羊”呢,因为古人迷信,以为丙午、丁未两年容易有大灾,“丙丁”为火,“未”为羊,所以叫“红羊劫”。既然这只烤全羊是献给皇帝的,自然要取个吉利话,总的来说,您就理解为“吃了这只烤全羊能消灾化劫”就好了。

除了面点和肉类,甜食也能烤制出来。食账里有个很好听的名目叫“玉露团”,是用豆粉烤干,配龙脑、薄荷等香料蒸入味、凝结成霜粉,再拌糖蜜酥酪压进雕刻木模子里印花。另一味“甜雪”,也是加蜜烤制的白色面食。

烤制食物看得差不多了,那边还有一组煎炸大灶,娘子您这边来。站这儿就好,别走太近了。灶上只有一口大铁锅,锅里盛了不少猪油羊油,正在吱吱地煎炸食物,时不时往外迸点油星。就算油星溅不到您身上,这唐朝厨房里可没有吸油烟机,您离太近了不觉得呛得慌?这地方待久了,自己都快变成熏肉点心了吧……您手上的食账里,用油煎炸的食物也不算少。比如列第三位的那个“巨胜奴”吧,看名字是真猜不到啥模样,到灶前了,才发现就是油炸的黑芝麻馓子嘛。

用酥油、蜜水和面,拉成细面条状,面条外层沾上黑芝麻(胡麻黑者名“巨胜”),重叠扭成粗辫子下油锅炸熟,这种食物当时又叫“寒具”,后世被称为“馓子”,现在还是西北地区常见的小吃呢。

油炸的点心,往往会起个比较奇怪的名字,像食账上的另一味“见风消”,做法是把糯米捣成粉,跟蜜汁、酒酿、糖一起揉成薄皮,稍烤一下,挂起来晒干。等吃的时候,一片片揪下来扔油锅里炸熟,捞起装盘上桌,又甜又脆,入口即消,一边看电视——呃——一边看歌舞表演一边喝酒一边当零食吃正合适。

做法类似的还有一味“过门香”,是把各种能炸食的米皮啦,面片啦,肉干果干啦,通通切成薄片,投入沸油里一烫即出,各种香气喷涌。再有一种叫“雪婴儿”的,呃,这个,您先做好心理准备再看啊。

招呼一声,厨役端来一盘油炸物,您瞥眼一瞧,不由得五雷轰顶,唐僧附身,悲愤高呼:“这明明是未满三日的孩儿,怎么能吃人!拿走!拿走!善哉,善哉!”

同类推荐
  • 三国貂婵乱天下

    三国貂婵乱天下

    话说天下大势,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三国鼎立,全因美人貂婵而起。貂婵,三国中最厉害的武器。貂婵一出,浩浩荡荡地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进程。多少英雄的野史,多少美人的秘事,收录在此书中。新书求推介,求宣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汉末死宅

    汉末死宅

    主角无任何特殊技能,过人天赋,普通人重生,没时间给他去学习,本书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改写大汉命运,灭诸侯,扫蛮夷,在中华文明最巅峰时刻改写世界历史。本书稳定更新,喜欢的可以收藏一下方便阅读。
  • 江东才俊

    江东才俊

    东吴的百姓和群臣都觉得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是十分值得纪念的,因为那一年他们的皇上,当时还只有个大将军头衔的孙权做了一笔极为划算的大买卖——他用一个江夏郡换了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将军。------------------古今分界线-------------------------------建安十三年夏,吴主权伐江夏,列阵夏口,太守黄祖使别部司马王岘对阵,岘忿祖久矣,阵前倒戈,取祖首级以投吴,权与祖有父仇,大悦,遂以岘为将……——《荆襄古事记》
  • 夜迷宫:鹅城

    夜迷宫:鹅城

    马可本来是海盗捡来的奴隶,赎身之后开始卖菠萝,从威尼斯卖到了俄罗斯,从地中海买到了波斯湾,从印度洋卖到了太平洋……
  • 赌宋

    赌宋

    大宋重文,大宋轻武,大宋全民好赌!赌术高手魂穿仁宗盛世,混江湖、奔沙场、居庙堂,一路赌来四方名动;赌金银、扑田地、搏家国,逢赌必赢乾坤力转!赌出个富贵荣华,赌出个娇妻如云;赌出个国运昌盛,赌出个赫赫大宋!后世有云:一等闲人开盘口,自此再无弱宋名!
热门推荐
  • 爱的泪:守护的心

    爱的泪:守护的心

    月羽城,一个改变他人生的的城市。在那个夜晩,那个极光海岸。一个少女出现在他身边。她,犹如魔鬼,却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此争夺着,最后是两败俱伤?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 妖神邪帝

    妖神邪帝

    上古时期,九霄传说,六道渺渺。有真仙当道,盘古开天;水火不周,女娲灵石。三皇征伐,五帝治世,炎黄春秋现萦耳。千万载,有神魔称霸,辉煌如斯。神话无数流传,竟无人不死不灭。昔八代玉皇,寿终正寝;佛祖如来,坐化入天。脱世超伦,九龙天帝,形影绝迹不复见。今朝兮,看九代天帝,纯元妖邪。
  • 闻烟

    闻烟

    《闻烟》是辛酉首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闻烟》《谎言识别器》《书香》在内的16个短篇故事。16个故事,或以温情动人、或以执念撩人、或以灵异拟人,故事虽短,但尽显平凡众生、世事百态。
  • 万花之恋

    万花之恋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少年的故事,嗯,很平凡,真的很平凡,非常平凡他是个很普通的人,直到遇见了来自幻想乡的美少女,也就是那个叫古明地恋的女孩好吧,你小子现在咸鱼翻身了说好的和哥们一起当一辈子的单身贵族呢虽然现在是万花纪元,但是你竟然和可爱的恋恋在一起!不,可,饶,恕!诶?叫我冷静?好吧,深呼吸。啊。。。呼。。。。。。。啊。。。呼。。。。。。嗯,再来一遍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少年的故事嗯,很平凡,真的很平凡,非常的。。。平凡
  • 陈小若的传奇人生

    陈小若的传奇人生

    在这个结婚需要门当户对的时代,在这个需要钱权势才能保护好在乎的人的时代,陈小若,一个出身贫寒的草根,如同一头老黄牛般痴痴不倦的吸收着这个时代的养分,然后以一种君王的姿态,厚积薄发般的将所有敢于阻挡他前进的人挑翻,宣告这个世界,是属于我的。
  • 大荒少年行

    大荒少年行

    始有清浊两气,清气升为天,浊气降曰大荒。万物争命,炼体炼魄炼阴阳,修武修道修创世。堪论天机密,可晓星辰变。在岁月长河中,人族如风中残烛,浪中漂叶,夹缝求生,终成强族,旷古之姿,却引万族之首灵族忌恨,两族血战难休。神秘村落,神秘人群,刀开创世之道,剑立太平天下。
  • 求仙证道

    求仙证道

    长生路,道伴行,求问道,问己心!漫漫修仙路,顺位凡,逆成仙,大道无情,唯与天争。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修罗道

    修罗道

    步非烟剑尖所指,挑起“人间六道”第一道《修罗道》。绝艳靡丽,烟视武侠再度卷起剑气贯穹隆。
  • 佛说鸯崛髻经

    佛说鸯崛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