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400000003

第3章 献身音乐梦想

柴可夫斯基曾在1878年这样写道:“在音乐方面,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唐·乔凡尼》。它唤起了我对音乐的痴迷,启发了我对音乐的爱好。是它带我进入了‘艺术’的世界……莫扎特使我终生献身音乐,我对音乐的爱好远超过其他一切。”剧乐曲谱《唐·乔凡尼》是柴可夫斯基的姑母给他看的,同时她也鼓励他去唱歌及演剧。

柴可夫斯基除了向当地著名音乐老师学习声乐外,还拜德国著名钢琴家为师。这位钢琴家虽然对柴可夫斯基的作曲才能赞誉有加,却劝父亲不要让儿子从事音乐工作。他说:“首先,我看不出柴可夫斯基在音乐方面有什么天赋,其次,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音乐家想要在俄国生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几年以后,这位老师却坦诚他自己以前的观点错误:“当时我如果知道他会有今天的成就,一定会把每天的进度都记录下来。现在我要厚着脸皮说,没想到他真的有音乐细胞……他的确是个天才,听力和悟性都不错,而且别具风格,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资质可以显示他能成为作曲家或者是杰出的音乐演奏家。”

柴可夫斯基与老师皮考里所建立的友谊是一桩奇特的事情。皮考里是一个染发、涂面的怪人,而且说自己的年龄永远不到50岁。皮考里除了欣赏意大利的歌剧,其他的都不欣赏。柴可夫斯基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一度把意大利歌剧作为修习的重心。

1859年,柴可夫斯基以全班第13名的成绩从法政学校毕业,接着他从事司法部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和求学时的后半期一样不出色,但却凭着自己的努力进取,在9个月后升任主任书记官的高级助理。这时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独立。

他一有空就在圣彼得堡的社交界打转,钢琴的造诣及英俊的外表使他很快就被周围的人赏识。夜晚的时候,他是剧院与芭蕾舞厅的常客与宠儿,他觉得在游乐场中要比司法部工作轻松舒适得多。1861年,他决定把音乐作为工作的重心。他写信告诉新婚不久的妹妹亚历山德拉说:“父亲说我如果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话,似乎为时已晚,不过我很怀疑是否真的如此。但即使有天才,我也无从发挥,我是个必须力求上进的小职员,再说,我还得去学低音歌唱。”

柴可夫斯基在声乐的学习上获得了极为需要的信心,几个月后他乐观地告诉亚历山德拉:“我现在学习歌唱很有进步,你可能在三年内就会听到我所演唱的歌剧。”年底他又写道:“凭我这种非凡的天才,如果不在音乐方面求发展,似乎就太过愚蠢了,这一点我想你会同意,我只怕被自己的懒散习惯宠坏,否则我敢保证终会有所成就,幸好,现在还不算太迟。”

柴可夫斯基在俄国音乐学会学习一般的音乐课程,教师是崇尚德国音乐派的尼古拉·查伦巴。为了面对新的挑战,柴可夫斯基以无比的勤奋来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旧日的游荡作风全部收敛了。除了在1862年初为求再次晋升,勉为其难地努力工作外,他始终把音乐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1863年,俄国音乐学会获得了沙皇的支持,扩充为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成为首批学生之一,继续跟随查伦巴学习旋律配合法、声乐、横笛、钢琴和风琴。他在入学两天后,写信给亚历山德拉说:“我迟早要为音乐而放弃现在的工作的。别以为我只是在梦想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我只是觉得应当从事适合自己的行业。对我来说,不论是成为名满天下的作曲家,或只是为生活奔波的音乐教师,都没有什么不一样。在没有把握成为音乐家以前,我是不会把现在的书记工作辞掉的。”

虽然1863年时他曾再次得到晋升的机会,但是朋友们对他的音乐的欣赏使他受到鼓励,所以他辞而未就。他的朋友中,较有名气的,是比他年长5岁的拉罗什,他们自从在音乐学院相识以后,即结为好友。拉罗什对柴可夫斯基的天赋与潜能推崇备至,而他也就是因为具备这种观人于微的特殊眼力,后来才成为俄国最杰出的音乐评论家。

除了拉罗什之外,音乐学院的许多教授也都认为柴可夫斯基日后必成大器。据身为院长的安东·鲁宾斯坦回忆说:“柴可夫斯基的学习态度相当惊人。有一次我上作曲课时,要他根据一首曲谱编写对位变换曲,我告诉他说‘质’固重要,‘量’也不可忽视。我本以为他交卷时至多12首,谁知第二节课他交出的竟然超过200首。”

柴可夫斯基和鲁宾斯坦两个人在彼此的关系未臻成熟以前,并不特别欣赏对方的音乐才华,但是熟稔之后就开始互相期许。柴可夫斯基对鲁宾斯坦的意见尤其看重。柴可夫斯基一直想把自己献身音乐的意向告诉家人。

1863年4月27日,柴可夫斯基在离开司法部时写信告诉亚历山德拉说:“我知道我将成为一个好音乐家,而且能靠着音乐过活。教授们很器重我,他们认为凭我的努力一定会前途无量。我并不是对你吹嘘(我不是那种人),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想学成以后到你那里去住一年,以便在安静的环境中谱写伟大的乐曲。”

亚历山德拉对哥哥柴可夫斯基的反应没有文件可查,不过他的哥哥尼古拉听说他要去从事那么一种“不高尚”的行业时,倒是十分惊讶。他讥讽柴可夫斯基“永远都不会成为另一个格林卡”。柴可夫斯基却满怀信心地答复尼古拉说:“我也许永远不能成为另外一个格林卡,但是你有一天会以我为荣。”

与尼古拉的反对态度截然不同,柴可夫斯基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但是父亲的养老金有限,而且还要养活两个13岁的儿子,因此只能提供一间小屋和些许食物。不过柴可夫斯基并不在意,像这样的困苦生活已不再使他烦恼,他不但感激万分,而且心满意足。

这时,以往时髦的衣服变得褴褛不堪,同时,他还留着长发,这是模仿他所崇拜的偶像鲁宾斯坦。他靠教授钢琴的有限收入维持生活,可是弟弟莫杰斯特回忆道:“柴可夫斯基比任何时候都开心。在一间只能容纳一床、一桌的小屋里,他过着那种艰苦却快乐的新生活。”

鲁宾斯坦和查伦巴属于古典派的音乐家,所以柴可夫斯基在这个时期所作的曲子都很接近那种流派,自是不足为奇。但是他一直对管乐器有特殊的感情,尤其当他在音乐会中了解了瓦格纳、李斯特等人如何在乐曲中运用管弦乐的力量以后,他那不肯拘泥于传统音乐形式的意愿就很难被压抑了。

1864年夏,当他做了葛理斯坦太子的上宾时,就开始脱离学院派的束缚,以崭新的风格创作乐曲。他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本《暴风雨》特别喜爱,因此为它创作了一首序曲。

根据规定,音乐学院的学生过完暑假后,在开学的时候需要把假期作业交给院长。柴可夫斯基碰巧生病,于是就请拉罗什代他把《暴风雨》的序曲交上去,没想到他因此躲过了一场责骂,而拉罗什却惹来鲁宾斯坦的一顿责骂。鲁宾斯坦要看的是古典乐曲,当他看到歌剧音乐时自然是气愤难消,更糟糕的是柴可夫斯基竟然连管弦乐都搬了上去,这就犯了音乐学院的大忌。这件事成了柴可夫斯基与鲁宾斯坦感情交恶的开端。

由奥斯特洛夫斯基剧本改编的《暴风雨》序曲,直到柴可夫斯基死后才被编入作品集问世。虽然它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却是柴可夫斯基早期音乐才能的一个代表作。

柴可夫斯基并没有气馁,他一方面继续学习,一方面在以后所写的两首序曲中减少了新潮的意味,以缓和与鲁宾斯坦的矛盾。第一首是利用《暴风雨》序曲中的素材所写成的《C小调序曲》,第二首《F大调序曲》则适于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及柴可夫斯基自己指挥。这两首曲子及其他作品在1865年的夏季举行露天演奏,结果非常成功,使处于困境的柴可夫斯基在精神上获得了很大的激励。

但是,在这时柴可夫斯基陷入了巨大的烦恼中。不停地工作带来了极度疲劳感、山穷水尽的经济状况,以及视力不佳等。这时安东·鲁宾斯坦介绍柴可夫斯基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该学院的负责人尼古拉·鲁宾斯坦正是安东·鲁宾斯坦的老弟。柴可夫斯基计划在音乐学院毕业后前往任教,月薪是50卢布。

1865年年底,柴可夫斯基为音乐学院的毕业典礼谱了一首抒情声乐歌曲,准备在第二年1月12日的毕业典礼上亲自演唱。不过,他由于过度紧张,竟然没有参加两天后所举行的毕业生口试,鲁宾斯坦很是恼火,宣称不让他毕业。好在过了几天后,他的怒气消了。柴可夫斯基虚惊了一场。

没想到柴可夫斯基的这首抒情歌曲却意外地惹起一场批判风暴,不但鲁宾斯坦认为需要修改,有名的作曲家也不以为然,一位作曲家甚至连着几个月都在对它作无情的攻击。

只有拉罗什对柴可夫斯基心悦诚服,他说:“坦白地说,我认为只有柴可夫斯基才是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他的创作或许在五年内不会公之于世,但他那些成熟的正统乐曲较之任何其他的音乐作品都来得好……我对他未来成就的期望是远胜于对他那已完成作品的敬仰……”

几天之后,柴可夫斯基告别了圣彼得堡的家人和朋友,起程前往莫斯科就任新职位。他的心情低沉极了,他的前途未卜,不过正如洞察入微的拉罗什所说的,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天赋已在这时开始获得启发,而渐渐地步入坦途了。

同类推荐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必知的外国数学家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热门推荐
  • 一本很科学的龙族同人

    一本很科学的龙族同人

    这是一本很科学的龙族同人文,写他是为了等龙五,来源于我的一个脑洞,如果路明非穿到300年后在回来,是不是会很有趣.PS1:因为江南他挖坑太多,所以为防止我猜错,所以我用一个虚构的科幻电影重设了一个科幻的背景,虽然还是那些人,但背景不同.PS2:因为路明非被改,所以他性格会与原著有很大不同,剧情也不一定走原文的事.PS3:除了路明非被改,或许还会加以些别的.PS4:我的更新方式就是我的名字,有时间写的话我会扔一枚硬币,之后我就知道我写不写了.
  • 没关系那是爱情

    没关系那是爱情

    初中的创伤没有愈合,另一个总裁便进入她的世界,在哥哥和总裁的步步保护下,她该如何面对未来与真爱......
  • 冷情总裁爱上我

    冷情总裁爱上我

    一次醉酒,她在陌生的房间醒来,他强迫她,成为他的情妇。她是他爱了五年的男人,而他却恨她入骨。爱恨情仇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恩怨纠葛?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网管之妖孽人生

    网管之妖孽人生

    世上职业千千万,我当网管怎么了,碍着你了吃你家的饭,睡你家的床了,调戏你家女同胞了,什么第一集团继承人,我还是喜欢做个平凡人,什么娃娃亲,我很反对你们的落后封建......对了,漂亮吗,我就随便问问......
  •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

    本书讲述了: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饮食风俗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共十一章,从绪论出发,分别介绍了婚嫁饮食风俗,生育饮食风俗,岁时节日的饮食风俗,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饮食风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饮食礼俗,饮茶、饮酒习俗,筵席风俗和饮食禁忌,以及饮食风俗的交流与嬗变等内容。
  • 妖神杀世

    妖神杀世

    一个柔弱少年,与妖兽为伍,天为被,地为铺。在欺辱中爆发。看一代妖神崛起,杀爆一切
  • 穿越之女尊世界太疯狂

    穿越之女尊世界太疯狂

    21世纪的官晚忆居然在一次喝酒时不小心走进一片林子,遇到自己的前生,那人居然就这样跟她互换了身份,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那居然是一个女尊,魔幻的世界,男生子,让官晚忆的三观完全颠覆,而且神兽神马的到处是。。(泪奔)
  • 王爷,你被逮捕了

    王爷,你被逮捕了

    可恶!穿越了也就算了!为什么是在坟墓里?还在一口全新的棺材里醒来?还好她机智,拿了些值钱的葬品开始跑路。等等,怎么回事,别抓我啊……她摇身一变变王妃,哎哟喂,原来相公是王爷,可是为嘛双目还失明?哼!王爷有啥了不起,亲亲相公,快洗干净等着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