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除了传统的儒、道、法、兵等学派,还有“农家”学说也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当时的农家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东西都得自己做,万不得已才需要进行交易,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分工。
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他和他门下的弟子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服,自己种地,生产粮食和蔬菜,靠着编草鞋、织苇席来维持生活。
有一个叫陈相的人本来信奉的是儒家思想,但是在见到许行的时候,就立刻改头换面,信奉起农家学说了。
一次,陈相遇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时就竭力宣扬农家思想,他对孟子说:“我在学习许行先生的观点时,认为他提出的观念很有道理,凡是贤明的君主都应该和老百姓一起耕作,自己穿衣做饭,同时治理国家;如果不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又怎么称得上是贤明的君主呢?”
孟子看到是陈相这个人,于是就问他:“那么许行先生是否是自己种粮食做饭吃呢?”
陈相回答道:“是的。”
孟子又问:“那么许行先生穿的一定是自己织的衣服了?”
陈相说:“不是的,许行先生穿的是粗布衣服里用麻做的粗布衣服。”
孟子又问:“许行先生戴的帽子是他们织布做的吗?”
陈相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又问:“许行先生为什么不自己做帽子呢?”
陈相说:“怕对耕种有影响。”
孟子又问:“那么许行先生做饭用的锅、耕地用的铁具,这些器具都是他亲自做的吗?”
陈相说:“不是,这些器具也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因此回答说:“如果许先生用粮食换锅和铁具,这不能说是对陶工和铁匠有所妨碍,那么陶工和铁匠用器具去换粮食,又怎么能说是他们对农夫有所妨碍呢?况且许行先生主张的是自给自足,那他又为何忙忙碌碌地拿粮食去和别人交换呢?”
陈相被孟子说得沉默下来。可以说,孟子在谈话中用设问诱导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将农家学说批驳的体无完肤,但是又非常合情合理,让陈相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意见,从而达到了说理的目的,最后陈相又接受了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