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900000058

第58章 宋(3)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越是没有吃,肚子越是大。范仲淹一日三顿粥,把肚皮搪得大得吓坏人,一顿能吃13碗;即使吃了13碗,也一会就饿了。每到冬夜,肚皮就随着他的读书声“咕咕咕”地叫起来。后来,他想了个办法,把粥盛在盘里冻结,然后像豆腐似的把粥划成一块一块,肚子饿了,就拿一块吃吃。他把这一块一块的方粥取了个美名,叫“白云糕”。他的同窗好友石梅卿知道了,深受感动,亲自备了好酒好菜去看望他。他说:“这酒菜我不能吃。”石梅卿问他为什么,他说:“这酒菜不差于砒霜,你这是在害我。”石梅卿越发不明白了,说:“我是诚心来帮助你的,怎说是害你呢?”范仲淹说:“我现在已吃惯了这种‘白云糕’,日子还算过得去。如果我今天吃了你这好酒好菜,那明天再吃‘白云糕’,舌头就要不听使唤了,那时,我不就要感到苦恼了吗?一感到生活苦恼,就要分散精力,无心读书。你想,这不是反害了我吗?”

石梅卿听了范仲淹这一番话,又惊叹又佩服,回去之后,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白云糕”做了方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

据说,现在苏州、常熟一带市上供应的“白印糕”,就是由此传下来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年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接到昔日好友宗谅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宗谅的请求,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着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洗练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改革失败,但范仲淹主持的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后几代人的敬仰。邓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他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而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对后人有着启发和教育意义。

《岳阳楼记》是否为“闭门造车”?

以《岳阳楼记》名传千古的范仲淹其实并没有来过岳阳,此文只是应岳州知府滕子京之邀请在饶州写成的。

范与滕为宋仁宗祥符年间同榜进士,好朋友,又同因为人正直而遭诬贬,范罢参知政事,知邓州;滕由左司谏贬为岳州知府。滕子京上任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其中一项就是重修面对洞庭湖的岳州西城楼。落成之时想起“同为天涯沦落人”的范仲淹,写了一封“求记书”,知他未到过岳阳,附上一幅《洞庭秋晚图》作为写作参考。才高八斗的范希文果然不负所望,一挥而就,写成一篇气势阔大、恣肆淋漓,情景交融的雄文,并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成为千古绝唱。

那么,能否说《岳阳楼记》是“闭门造车”呢?

少年范仲淹曾在这里读书。史载,范仲淹的父亲曾在澧县东邻的安乡县做官。安乡和岳阳隔洞庭湖相望。在澧县、安乡生活过几年的范仲淹自然对洞庭湖十分熟悉,感悟颇多,所以写起《岳阳楼记》驾轻就熟,一气呵成。“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般形象而又具体的精彩文字,若无仔细观察,亲历体验,是绝对无法想像、编造出来的。

韩琦——名齐范富、才兼周姚的北宋宰相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琦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天圣五年(1027年),弱冠之年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今属山东)。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景佑元年(1034年)九月,迁开封府推官。二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拜右司谏。

韩公威名震西贼

韩琦立业之时,正值北宋王朝四面楚歌之际。金、辽、西夏、大理皆是北宋之敌,全都觊觎北宋的繁华都市和万里良田。

1038年,西北部的元昊自称大夏皇帝,公然对抗北宋,并立即开始了对宋朝领土的攻占。在此之前,北宋对北方的契丹、西北的西夏一直采取妥协绥抚的政策,然而面对骄横无忌的夏人,北宋无路可退,被迫迎战。

面对西夏的强大攻势,北宋在军事战略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和韩琦同在军前效力的范仲淹力主和议,反对向西夏贸然进攻,主张防御,在加强军备的前提下,乘便击讨。而韩琦则在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态势下,认为“贼元昊倾国入寇,不过四五万,老弱妇女,举足而行,吾逐路重兵自守,势分必弱,故遇敌不支。若大军并出,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屯二十万重兵,只守界壕,中夏之弱,自古未有”!时任陕西统兵总帅夏竦难以定夺,令副使韩琦、判官尹洙到汴京奏请,仁宗皇帝决定采用韩琦的对攻方略,制衡西夏。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即韩琦,“范”即范仲淹。韩琦和范仲淹在这段时间合力御敌,深得将士信赖,当时人称“韩范”。他们率领宋军挺进西北地区,与西夏军队作战,打了不少胜仗。韩琦善于分析敌情,合理用兵,让士兵实行轮休,保证了部队持久的战斗力,较好地遏制住了西夏的进攻。为了解决朝廷的冗兵之费,韩琦主张“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当西北控御之地,事当一体”,建议在这一地区“籍民为兵”,战时配发武器,成为士兵,闲时退伍为农,稼穑耕种。

韩琦任元帅时,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处理,经常要秉烛工作。一天夜里,韩琦写信,让一士兵在一旁端蜡烛,士兵犯困,不小心蜡烛烧到韩琦的胡子。韩琦随手用袖子将火扑灭,继续写信。不一会,韩琦抬头看那士兵,发现已经换人了。韩琦担心士兵的长官责骂那名士兵,就急忙叫道:“刚才那名士兵呢?是我让他挑灯芯才烧到胡子的。幸好没有烧到信,不关他的事。”这件事成为军营中的佳话。还有一次,韩琦用重金买来一只玉杯,爱不释手。有一天,一部将前来拜访他,结果在酒宴上这位部将不小心将玉杯摔破,部将急忙跪在地上请罪,韩琦笑着说:“一只杯子没有事,你又不是故意的!”韩琦的大度征服了所有在场的人,也树立了其在军中的地位。

相三朝立二帝

韩琦一生,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相,位高权重,政绩显赫。

1058年6月,宋仁宗拜韩琦为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自此,韩琦开始了其十年的宰相生涯。上任伊始,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立储。立储,就是立太子,历来是朝廷的大事。宋仁宗晚年时,身体一直不好,又因连续失去褒、豫、鄂三王,心中十分伤痛,处理朝政渐渐已是勉为其难,加之境外之敌各个虎视眈眈,朝廷可谓是内忧外患。不少大臣反复上奏,恳请仁宗及早立嗣,以固根本,但仁宗一直未允。

韩琦审时度势,终于觅得良机。趁宋仁宗心平气和之时,上书奏请:“皇嗣者,天下巡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策不早定。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此后又以汉成帝即位25年无嗣,立弟之子定陶王为太子一事举例劝说,言真意切,据理相劝,终使宋仁宗应允。六年之后,宋仁宗驾崩。在韩琦等大臣的襄助下,宋英宗顺利继位。

执政之后,宋英宗身体就一直不好。1066年12月,宋英宗病重。韩琦作为宰相,又要考虑新皇登基之事。面对复杂的局势,韩琦沉着冷静处理事宜,史书记载:“英宗初晏驾,急召太子。未至,英宗复手动。曾公亮愕然,亟告韩琦,欲止勿召。琦拒之,曰:‘先帝复生,乃一太上皇。’愈促召上,其达权知机如此。”在他的努力下,宋神宗顺利接替了皇位。

早在韩琦从西夏战场回到都城之后,他就积极参与范仲淹主张的新政,提出了改革朝政的十大措施,以解决朝廷政治腐败、官员素质低下、民不聊生等问题。韩琦认为朝廷应该依据政绩用人,减少“恩荫”的人数,轻徭薄赋,发展农业。但随着新政失败,韩琦也被贬到地方,先后在扬州、郓州和相州等地做官,前后长达11年。

在地方任职时,他依然尽心尽职,“夫郡县之为政,有期而更也。政有所利,非一人能保其久也。前倡之,后继之,推其心以公而相照,则国家之事无不济也”。韩琦以此来勉励自己,这也是韩琦的真实写照。

虽然自己曾积极实施新政,但“王安石变法”却遭到了韩琦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原是韩琦在扬州时的幕僚,韩琦对他知之甚深,认为王安石变法的构想并无大错,但此人急功近利,易于冲动,刚愎自用,在用人问题上也失于谨慎。早在变法之初,吕惠卿等小人就已被他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韩琦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并公然表明自己不赞成王安石变法。

韩琦相三朝,立二帝,一生执政为公,为宋王朝的稳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朝宰相的72墓

韩琦在年事已高、疾病缠身时,就为自己身后事做了安排,相传为了防止盗墓贼日后盗掘自己的墓葬,他在河北和河南两省共设有72个墓地,用来迷惑盗墓贼。

韩琦真的有72墓吗?如果有72墓,都在什么地方?

皇甫屯村民传说的韩琦有72墓也只是传说,在文字记载中,也查不到有这方面的资料。韩琦有72墓之所和历史记载中的韩琦家里的情况也不相符,再说一个宰相有72墓也不合常理。

在历史上,韩琦算得上是一个清官,在《安阳集》中,对于韩氏家族的家产情况有过较为详细的描写。

韩琦虽然在朝做官长达50多年,并且高居宰相之位。但他并没有多少家产。在死后埋葬时,家里并没有多少钱,也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皇帝在得知情况后,向韩琦赏赐了一些金银和布帛,并决定下葬的费用全部由官府出,韩琦才得以下葬。

关于韩琦墓,一些历史资料表明韩琦下葬的费用确实来源于官府。韩琦之所以做官50余年,家里却没有余钱,是因为他对钱的态度。他认为钱是身外之物,和瓦砾和秕糠没有什么区别,于是他经常接济安阳老家的父老乡亲。

安阳市北蒙办事处皇甫屯村西的大墓究竟是不是韩琦的墓葬?

韩琦的墓在安阳是无可置疑的。在封建社会,叶落归根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官宦之家,这种思想更为强烈。在宋代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下,官僚往往拥有一些田产,并且田产多数在祖籍地,韩氏家族也不例外,韩琦在安阳找到祖坟后,就在祖坟旁购置了田地,并雇了本族的人守墓,对于守墓人,韩琦并没有给他们工钱,而是用墓地旁的田租充抵看守墓地的费用。

韩琦墓在宋朝后的几个朝代,都有人看守,现在安阳市的一些韩姓人就是看墓人的后代。皇甫屯村村民说,论起韩琦墓的历史,比皇甫屯村的历史都长,听说,考古人员当时在寻找韩琦墓时,所比照的历史资料上还没有皇甫屯这个地名。

三朝宰相的墓里埋葬着什么样的宝物?

原来的韩琦墓和现在平坦的台地完全不同。当时从村西到目前台地西的大片田地分布着13个大大小小的土包,那些土包都是韩氏家族的墓冢,据说除有韩琦的墓之外,韩琦两个儿子的墓也在这里。

当时墓地上的草生长得很茂盛,期间还有盘根错节的荆葛。韩琦墓地是很多皇甫屯村孩子们幼年时玩耍的好去处,他们经常和伙伴们做分班打仗的游戏,这里就是他们最好的“战场”。

同类推荐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 邹容 陈天华评传

    邹容 陈天华评传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即“邹容评传”和“陈天华评传”。 邹容与陈天华有着类似的悲剧人生,他们的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邹容陈天华评传》通过对他们短暂人生历程的考察,描述了历史时代背景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思想认识和性情特征的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激愤和他们的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邹容与陈天华的思想集中在二人的政治主张上。《邹容 陈天华评传》以邹容与陈天华的民主革命思想为核心,论述了二人在排满革命、建立民主政体、造就近代国民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进步主张。他们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尘与澈的黑暗黎明

    尘与澈的黑暗黎明

    谁说强大才是王道?谁说逆汝就是成魔?如果这样,我愿抛弃人间之名,只为和她在一处学习,做一个世人嫌弃、憎恶的魔。
  • 世间神魔

    世间神魔

    一块面具不常用,用必如魔嗜血。一颗恒心常存留,其中总有原则。在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因为命运而奔波,因奔波而不凡。
  • 灵魔法则

    灵魔法则

    三十年魔界,三十年灵界,莫欺少年穷!当天魔之体觉醒法神血脉、神秘法则遇上灭世天罚,诸天万界都开始颤抖。当众神从传说中归位、界祖自修炼中破关,等待他们的是,早已凌驾诸天、霸绝万界的洛羽。“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万界的各位,都是垃圾!”
  • 鸳湖用禅师语录

    鸳湖用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存者

    存者

    在地震和末日灾难里活下来的人,要在都市里艰难求生。他们不是幸存者,应该把“幸”去掉,他们只是存者。没有生化和变异的都市求生指示录:《存者》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我的校花俏女友

    我的校花俏女友

    大学毕业一个月的林天由于胳膊受伤,一直待在家里,在无聊至极的情况下,来到乡下上坟,却在偶然间得到了几千年后的智能海蓝和一个空间,看得到奇遇的林天如何纵横都市。
  • 随久之淡

    随久之淡

    苏洛夕在开学第一天被自行车撞了后,就开始了各种奇葩的事,不小心钻了狗洞,不小心在课堂上说梦话全班都听见了。。。。
  • 大梦空间

    大梦空间

    【起点中文网】【签约作品】一个刚刚在公司入职的大学毕业生,通过一个个梦境进入到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依据自己的梦境以及自己所经历的这一桩桩神奇的事,主人公究竟能够探究到怎样的秘密?主人公的人生走势能否通过这些获得改变?《大梦空间》,带你找寻答案。。。
  • 风流乾隆一生最难忘的人:令妃传

    风流乾隆一生最难忘的人:令妃传

    “错了,这不是一石二鸟,本宫这是一石三鸟,废了皇后,压了和珅,气了豫妃。” 面对呵诉,她勾唇一笑。一朝穿越,坠入宫墙,皇后的阴沉,嘉妃的毒辣,纯妃的刁难,惇妃的嚣张,看她如何玩转后宫!自古多情的帝王,情有独钟的王爷,默默守候的将军,当她喝下那杯鹤顶红静静睡去的时候,谁用生命挽留了她?用尽心机搬倒所有人,才发现最险恶的人心原来在身边!新仇旧恨,互相残杀,反目成仇,一条用鲜血铺成的不堪路,血雨腥风的后宫如何步步惟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