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冠龙”与其后裔暴龙的明显不同还在于,它头部的鼻骨位置有一个明显的骨质冠,“五彩冠龙”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据邢立达介绍,徐星将这个新物种命名为“五彩冠龙”的原因,在于其属名“冠龙”说明了该龙的特征,即头部有冠。种名“五彩”表明其发现地点有着色彩绚烂的岩石。
这个大而脆弱,而且充满空腔的头冠,研究人员推测它没有争斗等实用功能,而可能相当于现代脊椎动物中一些经典夸张的装饰性特征,比如孔雀的尾巴等,这些都是用来吸引伴侣或炫耀地位的装饰品。这一骨质冠与现代许多鸟类头部的求偶标志的相似性,也是鸟类与兽脚恐龙起源于同一祖先的证据之一。
中华民族始祖葬在何处
《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在今陕西的黄陵县。站在桥山之颠左右顾盼,沮水绕山而行,山势拱起若桥,故名桥山。
桥山地貌奇特异常。好似巨龙腾空而起,盘空而游。站在桥山的盘龙岗,极目四周,南面的印台山,似卧虎伏身;东面的凤凰山,恰似欲展翅长鸣待飞的凤凰;西面的玉仙山,又如回身翘望的万年神龟。龙虎龟风云集一处,堪称“华夏地貌之一绝”。
远眺桥山,古柏参天,四季常青,我们的始祖就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中。桥山有古柏8万余株,大部分为人工栽植,无论株距还是行距,均排列有序。许多柏树的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最有名的一棵古柏就是黄帝亲手种植的。此古柏植于今轩辕黄帝庙内,树高19米,直径11米,7人抱之不拢,距今约5000年,堪称“世界柏树之父”。
黄帝陵为圆丘形,现高3.6米,周长48米,前面有明代御史亲书的“桥山龙驭”四字碑。相传,在黄帝驾黄龙升天之时,当地的百姓将他的衣服撕扯下来,在他升仙之处,埋了这些遗物以示纪念,故而人们也俗称其为衣冠冢。
黄帝陵之名,正式起于1942年。蒋介石认为称其桥陵与唐代皇帝李旦的桥陵之名相冲,而且概念不清,于是,他亲笔用楷书题写“黄帝陵”三个字。1958年,郭沫若亦亲题“黄帝陵”,此碑今立于黄帝陵之前。非常有趣的是,如果加上清代陕西巡抚毕沅题刻的“古轩辕黄帝桥陵”一文,那么三次刻碑、同用一石,可谓奇妙。
黄陵公祭,起于汉武帝,至明代被正式列入国之大典。春秋时,宰我问孔子:“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人也,何以至三百年乎?”孔子答曰:“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这段对话阐明了后人祭祖黄帝历久不衰的根本之因。
1937年,国共两党在民族危难之际,摈弃前嫌,首次联合公祭。毛泽东亲题祭文,祭文气吞山河,像惊雷震醒了朦胧中的每一个中国人。
轩辕庙是祭祖活动的中心,庙内有“诚心亭”。凡来祭祖的人,一律先在此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排除一切杂念,方可上祭品步入大殿举行祭祖活动。大殿之外的门额上有程潜亲书的“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殿内有以东汉武梁词庙的画像石为蓝本线刻的黄帝像,下有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1961年,我国政府列黄帝陵为00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陵”。
山西为什么这么多远古神话
英国学者戴维·罗尔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大量文献和考古证据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创作了两卷本《时间的检验》,剥去了层层神话的外衣,使深藏在《圣经》故事中惊人的历史真相最终展现了出来。
在1995年出版的第一卷《圣经:从神话到历史》中,罗尔指出了昔日考古学家们的一个谬误:在寻找能证明以色列人历史的考古发现中,他们虽然找对了地方,但却弄错了时间。经过缜密研究,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年表,从而为《旧约》中诸如约瑟、摩西、约书亚、扫罗、大卫、所罗门等人物的真实存在找到了惊人的考古证据。他走遍中东各地,进入库尔德斯坦和阿塞拜疆腹地探险,还到巴林群岛考察,并三次深入埃及东部沙漠。在出版于1998年的第二卷《传说:文明的起源》中,他带领人们循着亚当后代迁移的足迹,从伊朗西部扎格罗斯山中的伊甸园,进入史前苏美尔的沼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史诗中,他让人们看到了大量能够证实《创世纪》故事的证据:他找到了巴别塔的原型;他证明了《圣经》中的大洪水是一个真实事件;他还找到了诺亚方舟停靠的地点——朱蒂山……这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在德国召开的一次“语言和知识学会”年会上公布后,令听众们激动不己。
当人们在灯下读着戴维·罗尔这些一点儿也不枯躁的考古论文时,一定会想起中国的神话和传说。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那些让人津津乐道的神奇志怪故事,是否也如同亚当夏娃的伊甸园一样存在着某种真实历史的影子呢?
为什么要从山西去追溯神话的源流?因为这块土地所蕴含的东西太丰富、太细腻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女娲、大禹、精卫、愚公,还有神农炎帝、轩辕皇帝、伏羲、后稷等等,简直数不胜数。可以这么说,在我们儿时听姥姥奶奶讲过的大部分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传说,几乎都是从这里流出来的。不过第一个应该去追寻的,就是女娲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的故事。探究自己的生命本源,大概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一种本能吧。
从哪儿开始呢?首先必须想到方志和史料。在《泽州府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娲皇窟:凤台县(今晋城市)城东浮山北谷,谷中空虚如囊,传即炼石补天处。谷祀娲皇,山祀伏羲。”过去在人们的印象里,“女娲”是一个仅仅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虚幻的艺术形象,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遗迹留存。难道这证明“女娲”确有其人吗?无从知道,所以只能更努力去搜寻。这样,一部部方志、一本本史料,女娲庙、娲皇窟、补天遗址,无数个遗迹让人们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娲皇窟”又有“补天窟”、“翁婆头”之称,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崖山洞。此洞高约5米、宽约3米、深约4米。一进洞门,他就注意到了洞顶左侧有一条宽约20公分的巨大裂缝,深不可测,似乎要通往“天外”;细看去,正前方的洞顶也有一条10多公分的水平裂缝,横亘东西。这种情景,让人仿佛看见了上古洪荒时期那些可怜的祖先们,在大雨滂沱时是怀着怎样不安的心情担忧着会不会遭受“天崩地裂”的灭顶之灾。可能就是那种巨大的恐慌,让他们时刻幻想着能有一副伟大的肩膀扛起洞里的“天”,保佑人们能平安度日。
在生存条件非常严酷的原始社会里,出生并活下来无疑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一件事,所以也就难怪生殖崇拜理所当然成为原始图腾崇拜的主流。神话中层出不穷的关于女娲和伏羲的种种相爱、交媾和繁育后代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柿子滩”位于距离吉县县城西南30公里的清水河北岸,西边离吕梁山不远。在台地西边靠南的“岩棚”下方,就是“岩画”所在之处。岩画共两幅,用软性赭红色石头画成,其中右方一幅是两只动物图画;而左方一幅,则是表现女娲“补天”和“造人”双关含意的“女娲岩画”;岩画中的“女娲”头梳双髻,双乳饱满下垂,充满哺乳人类的乳汁;在她的头顶上面,画有7颗黑点,象征布有“北斗七星”的天空;“女娲”右手上举,手上持有石块状物体,意指女娲“炼石补天”;女娲下身两腿分开,画有外露的阴器,脚下大地画有6个圆点,这是讴歌女娲繁育万物、创造人类的功绩吧。
女娲被叫做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伏羲则被号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说他们是夫妻,有人说他们是兄妹,但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1999年冬天,他在万荣县黄河之滨的“后土庙”发现了女娲“抟土造人”的圣地——“汾阴淮”。恰巧,在“后土庙”以南5公里左右的宝鼎乡北赵村,就是传说中伏羲“龙马负图”东渡黄河来到山西的地方。可是,“汾阴淮”没有提到女娲造人时有伏羲的功劳存在,“白马神庙”里关于伏羲乘龙马渡黄河的记载也看不出与女娲有任何的关系。
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被神化以前的炎帝其实是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姜炎部族的首领。凭着这个部族的优秀与先进,凭着“兴农业”与“疗民疾”的得人心政策,他后代中的一支在太行山下、汾水两岸定居下来。高平、长治两县的交界处的“神农岭”、“百谷山”、“羊头山”、“炎帝陵”等地都是有关炎帝的遗迹。但是,很多史料都足可以说明炎帝出生于陕西。等他长大后成为姜炎部族的首领,也是在关中一带活动。那么山西境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遗迹存在呢?原来,“炎帝”二字是姜炎部族对首领的统称,从第一代神农氏炎帝到最后一代被黄帝灭掉的榆罔,有整整520年的历史。根据当代史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的研究,炎帝后裔主要有4支:列山氏、共工、四岳和台骀。第4支台骀发源于今陕西的武功、扶风两县,后迁居到山西南部的汾水流域。所以显而易见,高平、长子、长治等县的多处炎帝遗迹并非是炎帝而是他的后代留下的。
说炎帝,不能不说精卫。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本名女娃。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记得在小学课本上所看到的“精卫填海”的故事,也被那天真少女化成的精灵那份执着感动过。考古专家在考察炎帝遗迹的过程中发现,神话传说“精卫填海”的所在地“发鸠山”就在长子县城西25公里处,那里也是“浊漳河”的发源地。
涿鹿的原野上,血腥而激烈的战争此起彼伏。炎、黄二帝讨蚩尤、黄帝伐榆罔,鹰雕作旗、虎豹开路,风、雨、雷、电纷纷上阵,演出了一场神话与现实交织的戏码。
轩辕黄帝出生于黄土高原西部的陇东地区,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当轩辕氏当上了部落首领之后,他“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比起炎帝的只重农业不重精神是更进了一步,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在运城市东郭镇西南,有一个着名的“黄帝战蚩尤”胜迹——“蚩尤村”(现改名为“从善村”)。
传说在“阪泉之野”(山西运城一带古称“蒲阪”),黄帝与蚩尤各自摆开了阵势。一时间,大风、大雨伴着大雾接踵而至。先是黄帝的女大臣“风后”用“指南车”指引部队脱离险境,接着黄帝之女“女魃”出阵,驱散风雨,用号角声、擂鼓声等扰乱敌兵,采取变化多端的战术,取得胜利,最后斩杀蚩尤,分解身首,异地而葬。因此,这里被人命名为“解州”;该村村民是“蚩尤”部族的后代,所以命名为“蚩尤村”。又传黄帝的女大臣“风后”死去,被埋葬在晋陕交界处的黄河渡门,该地因为是“风后陵”所在,后来被人们称为“风陵渡”。
除了尧、舜、禹,晋南大地还分布着多处“尧舜名臣”的遗迹:“羲和墓”在稷山县中舍村;“皋陶墓”在洪洞县士师村;“伯益墓”在襄汾县北社村;“后稷墓”在稷山县稷王山……还有那么多不知名的民间神话与传说,使这里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和“富矿区”。
太原市清徐县是有名的醋乡,也是古代尧帝留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以唐尧的名字命名的“尧城村”,村里有座建筑精巧的“尧庙”,传说是唐尧“初封徙迁”之所。
从“尧城村”出来继续南行,过平遥、介休、灵石,就到了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劈开灵石口”的夏门镇,这里是霍山山脉与吕梁山脉的交汇处。放眼望去,公路南面的山谷宽不到百米,汾河从谷中流过。在古代传说中,这里是汾河南流的“瓶颈”,由于两山相交、隘口狭窄,在“灵石口”以北形成了“晋阳湖”、“昭余祁”等多处湖泊、沼泽,致使水流不畅,常常发生水患。后来大禹受命治水,劈山石、拓幽谷、疏通水道,汾河才得以畅通南流,也留下了大禹“劈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动人传说。因为大禹是夏朝开国之主——夏启的父亲,所以人们把大禹拓宽的这个谷口命名为“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