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螺沟冰川分布如此之低呢?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大雪山南端,既能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气流的影响,又能受到来自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很大,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可达2000多毫米,冰川的补给量很大。只有较高的温度才能使冰川的消融量等于补给量,因此,冰川一直向下滑动到海拔很低的2850米时,冰川才逐渐消融完毕。冰川融水通过海螺沟、磨西河注入大渡河。当然,因冰雪补给量和消融量比值大小的变化,冰川是有进有退的,海螺沟的冰川舌末端位置一般在海拔2850米~3500米之间。
海螺沟最壮观的景色当属大冰瀑布,它是海螺沟1号冰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贡嘎山东坡规模巨大的粒雪盆是海螺沟冰川的形成区,冰川从粒雪盆溢出后,沿盆前缘的冰舌形成由许多级冰坎组成的气势雄伟的冰瀑布。冰瀑布凌空飞悬,晶莹洁白,映衬着蓝天白云,巍巍山峰,任你思绪驰骋,想象飞越。
大冰瀑布上终年都有频繁的冰崩雪崩发生,夏秋季节,小型冰崩特别多,每天可达数千次。在冰雪崩危险区外的黑松林,长草坝等地,人们可以安详地静观发生在冰瀑布上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每当大型冰雪崩发生时,蓝光闪耀,冰雪飞舞,隆隆响声,震撼天宇,数千米之外都可耳闻目睹。
由于沟内高差范围达6000余米,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的不同气候、地质、地貌以及珍稀动物、植物等不同景观都汇集到这块宝地上了。莽苍苍的大冰川,犹如一条白色巨龙静卧在巨大峡谷中,这条冰龙把5千米长的“龙头”伸进森林,翠绿的山林镶上银白色的冰川,景色更加迷人,冰龙硕大无比的龙身,倾斜着翘入雪山,插向蓝天。
更奇妙的是,人们走在这条巨大冰龙的身上,并没有寒冷的感觉,两边山上,各种野生观赏植物争奇斗艳,鲜花醉人,莺飞草茂,风光旖旎。
海螺沟还有70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不同海拔与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奇花异树,组成了海螺沟独有的植物王国:康定木兰、天麻、贝母、中华猕猴桃等珍稀植物都在这儿生长繁茂。猕猴、盘羊、腹角雉、小熊猫、羚羊、野驴等近20余种珍稀动物在这里生活繁衍。数千米高差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将海螺沟装扮成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海螺沟虽然是冰雪世界,但分布着多种温泉,从泸定县磨西镇沟口到冰川末端,有众多的温泉、热泉、沸泉和冷泉。目前已开发为疗养中心的温泉有杉树坪温泉、窑坪温泉及二号营地温泉等,这些大流量的温泉晶莹透明,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毗邻冰川之地拥有如此众多的大流量的热矿泉,在国内外甚为罕见。
巍巍壮观的现代冰川,大流量的热沸矿泉、众多的温泉,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景观生态多样性很强的原始森林,以及古冰碛湖等类型众多的珍贵资源汇聚在197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使海螺沟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综合性高山旅游胜地。还有每年络绎不绝的朝山者,他们对被誉为“蜀山之王”的贡嘎山顶礼膜拜,也给海螺沟——中国奇异的冰川旅游胜地,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是山崩让翠华山改变了模样吗
山崩爆发的时候,山体突然裂开,大量巨石脱离山体,一瞬间崩落到山脚下,巨大的气浪把重达上千吨的石块推到了很远的地方。7000万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翠华山出现过无数次。千万年轰轰烈烈的地质历史造成了今天翠华山的自然景观,眼前静谧的山水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改变了模样。
世界罕见的山崩地貌:翠华山
“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山川皆震,”文中的“岐山”,据推测,就是陕西省西安市城区以南约20公里处的翠华山。
翠华山是秦岭终南山的一条支脉,位于秦岭北麓,山体大致呈南北走向,整个山体与秦岭山脉一起由一条东西向的深大断裂与北边平坦的关中平原相隔。
这条深大断裂(也称“秦岭断裂”)是新生代(距今7000万年前)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直到今天,造山运动仍然没有停止——秦岭山脉在缓慢地抬升,关中平原在缓慢地下沉。
位于断裂带上的翠华山如同坐在了一条蠢蠢欲动的巨龙的背上,地壳运动的巨大能量使得翠华山经历着一次次的摇动和震撼。
2000年,奥地利地质学家J·T·威登格尔博士和H·J·艾尔斯格博士在考察了翠华山之后惊叹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强烈吸引地质学家科普考察的景点……我们考察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看到这样巨大的山崩堆积物还是第一次!”2001年3月16日,翠华山被中国国土资源部授予“陕西山崩地质灾害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成为了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翠华山在历史上并不平静
当翠华山附近的村民们历尽千辛万苦在水湫池南边的巨石堆里跋涉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块块形状峥嵘、有棱有角的大石头竟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年以来从旁边的山上崩落下来的;他们也没有想到,那些忽高忽低、幽深曲折的石洞其实是崩落的石块在山脚堆积时互相搭构而成的;他们更没有想到,四周山上那些垂直的光滑的崖壁和尖锐的山峰原来是山崩后残留的断面。
他们心安理得地住下了,有人巧妙地利用了巨石间的大缝,有人挑了一块平坦的大石头,在上面盖了几间房子,还有人干脆在巨石上连凿了数孔窑洞。
然而在这里,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日子其实是建立在岌岌可危的临界点上的。
科学家们在翠华山地区只发现了两套岩石体系,一是距今19亿年前的变质岩,二是距今1.5亿年前的花岗岩,翠华山的主峰就是由花岗岩体组成的。由于花岗岩性脆,一遇到构造运动就会产生节理、断裂和破碎,所以,自从秦岭断裂形成以后,翠华山的山体也在无数次的构造运动中发育了大多呈直立状态的节理和破碎带。
由于翠华山所属的地壳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所以太乙河对它的切割是以垂直侵蚀为主的,在河的两岸形成了陡峻的谷坡,在有的地方,由于河流的侧蚀以及受岩石的节理和破碎带的影响,谷坡变成了上凸下凹的反坡。
上述原因使得翠华山的山体变得十分松脆:到处都是裂缝,到处都有潜在的摇摇欲坠的石块,只要受到地震一类的外力影响,这些石块就会像积木一样脱离山体,崩落下来。
这就是历史上曾经在翠华山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地动山摇的时候,随着一声声巨响,翠华山的山体像是被突然炸开了,巨石冲天飞起来,又在瞬间降落,其间产生的巨大气浪把上千吨重的巨石推到了很远的地方。这些巨石在降落的时候互相碰撞,有的干脆自身就崩为两半。它们降落在山脚下时,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如果崩落下来的石块很多,山崩的规模很大的话,山脚下就会形成一片石头的海洋。很多时候,崩落下来的石块会在山谷中形成一座天然的石坝并堵塞河道,石坝的下游就会断流,石坝的上游则会形成“堰塞湖”。
不幸的是,位于秦岭断裂带上的翠华山同时也处在地震多发的地段,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的,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地震就发生在这里,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翠华山区发生的地震和山崩是从公元前780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也就是秦岭断裂带形成以后的几千万年时间里,翠华山区也许已经有过无数次类似的经历了。
我们所能找到的地震史料中至少还有4次地震与翠华山的山崩有关。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西安一带发生的大地震使翠华山谷两侧的谷壁崩塌,巨石堵塞山谷形成了太乙池(水湫池)、风洞和冰洞;公元793年发生在西安以东的6级地震、公元1487年发生在临潼的6.2级地震、以及公元1556年华县发生的8级地震都对翠华山的山崩产生过影响。
地质科学家们认为,翠华山如此大规模的山崩地貌一定是多次山崩造成的,但是目前还不能确定各次山崩的年代,这还是一个无人涉足的课题。
虽然自公元1556年以后,翠华山的山崩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但是谁也不敢保证这里再也不会发生石破天惊的事件了——这里的平静十分脆弱,你永远不知道地下的巨龙什么时候会翻身,用它神秘莫测的力量瞬间改变大地的面貌。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愿意用现世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世界。人类的存在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瞬而已,如果把地球的地质时代比喻成24小时的话,那么人类的出现则只是最近30秒钟发生的事情。所以,当地球把亿万年缓慢的演变过程瞬间呈现在朝生暮死的人类面前时,后者所能做的就只有赞美和感激了。
翠华山变成了地质学大课堂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学者才发现翠华山中的巨石是山崩的产物,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翠华山才作为西安附近的一处风景旅游区渐渐被现代人注意。山崩造成的地貌给人以奇特、险峻、壮拔的感受,在嶙峋的山石背景之上生长着北温带郁郁葱葱的森林,水湫池0.14平方公里的水面给四周雄壮的山体增添了无限灵气,浩荡的石海里隐藏着奇怪的洞穴,太乙谷中的太乙宫记录着汉武帝祭祀太乙神的盛况……
游人可从太乙峪口进入翠华山山崩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沿着“V”字型山谷向南走,一路都能听到太乙河潺潺的水声,转过几道山湾之后,迎面可见两道白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悬而下,水柱打在下面的岩石上击起漫天的白色水雾,这里是人工修筑的“正岔水库”,因为水流从35米高的坝顶顺着两条溢洪道泄下来,形似瀑布,所以这里有“翠华山第一景——人造瀑布”之称。
离正岔水库不远,山谷展开形似“U”字,有一个高约200米、宽约350米的由巨石和粘土堆砌而成的大坝塞住了太乙谷,坝壁上有一条陡峻曲折的小路“十八盘”盘旋而上,坝顶则豁然开朗,碧波荡漾的水湫池如同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明珠,空气顿然湿润流动起来。水湫池就是山崩形成的堰塞湖,刚才看到的大坝则是由崩塌下来的巨石、碎石和粘土堆积起来的,大坝的坝顶约有1000米宽,其上除了水湫池之外遍布巨石。站在坝顶往两侧的山上看,只见山谷两侧犹如刀削过一般光滑陡峻,这就是山崩形成的垂直崩塌面。
在水湫池西南方向有一个宽广的谷地,谷地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小到1立方米,大的可达7.2万立方米,这就是石海。石海里的巨石形态万千,有的巨石还可以看出它是山崩前风化的局部山峰。无数巨石相互叠置,远看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洋。石海的上方则是状如犬牙的山峰,经过了多次山崩的打击,这些山峰仿佛被乱剑削过一般,参差不齐,疤痕累累,有的地方还可以看到山崩时飞石的撞痕。据说,整个翠华山的山崩堆积物总体积达到了3亿立方米,山崩遗迹的分布范围大约是5.2平方公里,目前初步开发的范围约1.5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水湫池周围。
在石海里还有上百个洞穴,它们是巨石崩落后相互搭构而成的。其中有两个极具特色的石洞,一是风洞,二是冰洞。
风洞其实是翠华山规模最大的山崩大裂石,它原是一块长约70米、宽约30米、高10多米的巨石,在山崩时它破裂为两块,下落时两块石头顶部相靠、底部叉开,形成了一个宽约1米、高10米、长达40米的狭长岩洞,由于洞内终年照不到阳光,所以洞内外温差较大,再加上狭管效应,能形成“过堂风”,从而使洞里常常凉风习习,故名“风洞”。
冰洞是由山崩时体积大小不等、运动速度不同的石块在堆积时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由于它深入地下,常年不见阳光,所以洞内气温原本比较低,再加上冬季时,山上的冷空气下沉,挤走了洞里的暖空气,使得洞里滴水成冰,而夏季洞外温度升高时,暖空气较轻又不容易进入洞中,所以洞内在夏季都能见到结冰的现象,故名“冰洞”。
翠华山的山崩地貌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山崩形成的各种地貌,并进而追溯这些地貌的形成过程,在追溯的过程中,人们便能明了地球的面貌是如何在地球内力与外力的交织作用下缓慢而显着地改变的。
云南腾冲,为什么“十山九无头”
在云南腾冲,历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
“无头的山”便是指腾冲的火山群。腾冲因为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繁。当剧烈的地震发生时,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地震停止,岩溶冷却,就形成了一座座形状独特的火山。腾冲火山群位于横断山系两段的高峰贡山西侧,主要集中分布在和顺、马站一带,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
在县城周围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大大小小70多座火山,而腾冲县城即坐落在来凤山火山流出的熔岩上。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马站村附近,火山较为集中,黑空山、大空山火山群自北向南呈一字形排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腾冲是欧亚大陆板块的边缘部分,自古以来就是地壳运动特别活跃的地区之一,地震频繁。自公元1512年至1981年470年间,腾冲共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30余次,包括6级和6级以上的地震11次。强烈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区“山崩水涌”,“禾田尽没”,道路断裂,间有塌陷,人畜伤亡。至今,在这块土地上,轻微地震仍常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