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过后,紧跟着是一片无声无息、平坦而又柔软的潮水随之而去。细细看来,水流却是十分湍急。而靠岸边的潮水,则向东逆流慢慢涌上沙滩,顷刻间沙滩变成急流,水越涨越高,越涨越猛。狮子头一带平均潮差5.6米,而最大潮差达8.93米。阴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后的两三天内可观赏到钱江潮源初涌,尤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钱江潮之源以其形、声、势向游人畅展风姿,给游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回味。
漓江“缺水”,原因何在
有“百里画廊”之美誉的广西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更是桂林旅游的“黄金水道”。然而,漓江却“累了”。在兴高采烈的中外游客背后,是它近年来苦不堪言的“缺水”之累。
是自然还是人为
漓江属雨源型河流,丰水期与枯水期流量相差悬殊。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漓江每年3-8月为汛期,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6%,径流量占年径流量81.9%;9月至第二年2月为枯水期。枯水期间,“山光水影”的漓江常常“缺水”,导致从桂林至阳朔83公里的漓江游程缩短为63公里,航程最短时曾缩至6公里。为使漓江不断航,保障游船安全行驶,桂林市政府不得不“牺牲农田灌溉”,从上游的青狮潭水库给漓江“补水”。
那么漓江“缺水”,原因何在?一些专家认为,漓江“缺水”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
这些专家认为,由于漓江属于山区丘陵雨源型河流的原因,使得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年量相差悬殊。汛期洪水成为影响桂林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心腹之患;枯水期水资源短缺又给城市生活用水、旅游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持此观点的专家列举了一些水文记录来证明其观点:桂林历史上旱灾不断发生。1951、1972、1974、1979、1989、1992年都出现过旱灾。其中1972年的旱灾比较严重,有23.88万人生活用水受到影响,工厂停产28天,漓江停航156天。旱灾最严重的1951年,漓江几乎断流。当时全国刚刚解放,不仅人口少,而且工农业用材也少。应该说当地的森林植被维持着原生的状态,基本没有受到破坏。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森林涵养的水分又不能源源不断地给漓江补水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旱季雨水少等气象条件决定的。
这些专家还强调,如果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之后的乱砍滥伐、毁坏森林植被造成漓江灾害的因素成立,那么在此之前同样出现洪灾和缺水断流又作何解释。
但另一些专家的观点却与此相反。他们认为漓江近年来枯季水量锐减,最主要还是人为破坏因素造成。这些专家以漓江源头猫儿山水源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为例,来论证其观点。
地处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猫儿山是华南第一高峰,据当地林业部门提供的资料,1958年猫儿山水源林面积为4万多公顷,到1980年已下降至1.77万公顷。八十年代以后组织人工造林,水源林面积恢复到3.08万公顷,但比1958年以前仍然减少25%。由于水源林结构及质量下降,导致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枯水期越来越长。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每年枯水期长达3个多月之久。
“漓江是一个完整而又非常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要改善它的生态功能,缓解它的枯水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以自然之道,还自然之身’,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干扰破坏、恢复其自然环境,从而达到涵蓄补充水源之目的。”原桂林市漓江研究会理事长、广西环保委员会顾问李维新说。
修建水库能拯救漓江吗
“如果没有了水,漓江将不复存在,桂林美景将黯然失色。挽救漓江、保护桂林,为漓江补水势在必行。”桂林市水利局局长莫庭金在接受采访时,态度非常坚决。他说,为了挽救漓江美景,桂林市提出了漓江防洪及补水枢纽工程,计划通过在上游修建3个水库为漓江补水。
据介绍,该工程已经规划和论证,三座工程均以防洪为主,兼有漓江生态补水和发电等功能,库容分别为2.36亿立方米、0.965亿立方米和1.5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7.57亿元。整个工程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3个水利枢纽建成后,总防洪库容达2.46亿立方米;枯水季节向漓江补水,正常年份可使漓江流量保持在60立方米/秒以上。
“森林解决不了漓江天然水资源合理再分配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建水库。”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廖世洁说。
原桂林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高洪来也认为:有人提出一亩(相当于0.000666平方公里)树可蓄20立方米的水,如果按这个定量算账,漓江上游拟修建的三个水库共需要淹没19.91平方公里的面积,让这些被淹没的面积全部种上树也只相当于减少了59.73万立方米的蓄水。而建设三个水库得到的却是4.799亿立方米的库容,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即便是把桂林市区上游漓江流域2762平方公里全部种上树,其蓄水量最多也仅是8286万立方米,还不及一个拟建的川江水库的9690万立方米的库容。
种树养水为让漓江休息
上述补水方案引发了不同意见。“水库救得了漓江吗?”这些专家认为,如果通过水库来给漓江补水,恐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倒会给漓江沿岸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大规模的建设将破坏漓江上游的自然景观,淹没两岸的岩溶地貌。”
持上述观点的几位专家认为:广种树、多养水是解决难题的最好办法。原桂林地区林业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梁晓峰提出了建设“绿色水库”的想法。他出示了一组数据,1公顷阔叶林可涵养水源9023立方米,按照三个水库设计的库容标准2.46亿立方米,只需要2.73万公顷的阔叶林便可达到。“恢复漓江上游的森林植被,全流域大面积植阔叶林要比花费十几亿元建设3个水库好得多。这样不但可以重组自然水资源系统,还可以通过大生物圈中的水文小循环,产生降雨即自然水利,促成次生自然环境的再现。”
为解漓江缺水之“累”,让它能更好地“休养生息”,一些旅游界人士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桂林市国旅的导游刘小姐建议,游览漓江不一定都乘大船,丰水期可走大船,枯水期就乘小船甚至竹筏。这样既尊重了自然规律,又可满足游人的不同情趣。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吴忠军副教授也认为,桂林有上千个旅游景点,在漓江枯水期可引导游人分散游,不要全部涌向漓江。
青海湖湖心到底有什么秘密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海拔3196米左右,深32.8米。四周山峦环抱,湖水清澈湛蓝,越往湖心,涩咸的死水浮力越小,几乎无人敢去。曾经有一艘机帆船试着向湖心挺进,可没驶几里路,船就翻沉了,从此再也无人敢冒此险。
湖心到底是什么模样?好奇的人们不禁纷纷猜测,湖心神秘的传说就这样产生了。传说青海湖湖心底部实不寻常,那儿有个无底的大黑洞。此洞遥通北面的黑海,黑海水将湖水输送过去。多少世代以来,青海湖周围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断送入湖里,却不够黑洞送走的水量。于是,青海湖的水潮已较几百年前减退了三四十米。黝黑的神灵就幽居在这个黑洞里,横穿“水桥”,有时来到这个湖里,有时远走他乡。关于黑洞和鱼精灵之说,极大地诱惑着一位年轻藏民的好奇心,他甘冒生命危险,孤身一人冒险踏冰进入湖心,他在湖心的冰面上寻觅多时,并未找到清晰的黑洞口,却在一处水下发现了庞大的旋涡,把水搅得飞旋乱转……据专家估计,可能湖心存在一种强磁场,使水流急转形成漩涡,漩涡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桥”洞口。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队解放军战士陪同一位科学家在青海湖进行科学考察。一天,他们10个人分乘两辆水陆汽车,从海星山东侧向对岸开去。中午11点-12点,天气比往常热,水面较平静。当行进大约十七八公里时,班长李孝安发现右前方80米处出现一个10余长,宽2米左右的黑黄色东西,其顶端基本与水面持平。当时,李孝安以为是遇上了长着青苔的沙丘,便提醒司机注意。“沙丘”越来越近了,在与战士们相距30米左右时,肉眼都可以看清它,正当人们议论它时,突然看见“沙丘”向上闪动了一下,露出水面约30厘米,接着马上又下沉消失不见了。
1960年春,正值捕捞旺季,渔业工人在湖里捕鱼。突然,工人们发现遥远的湖心水面上,突然卷起冲天巨浪,顷刻,只见一片黑色的“巨礁”从水面渐渐浮起,既像鳖壳又像鲸背,犹如一座无名岛屿。良久,只见“黑色巨礁”晃动了一下,又激起一阵冲天巨浪,然后沉入水中。这一景象先后出现了几次,令目击者惊讶!人们纷纷传言,疑为千年鱼精龟鳖之类显灵。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职工再次目击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气闷热,湖面风平浪静,4点多时这艘渔船开始返航。后来站在船尾的两名工人看见在海星山偏北20度东面,有一个巨大的黑黄色怪物在水面上一动一动的,像一只舢板船反扣的形状,比舢板船稍大,不露头尾,大约13-14米。这个水怪立即引人注目,舵手立即掉转船头直冲过来,但船开到距离这个怪物大约50米的地方,可能由于渔船声音太大,惊动了它,怪物马上潜下水去。从发现怪物到其下潜,共约5分钟。下潜时怪物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又宽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令人高兴的是,渔船记录簿上详细记述了整个目击经过,为研究青海湖水怪提供了第一次真实可靠的文字记载。
综合分析这三次目击情况,可得出几个共同点:一是水怪出现之前天气都较为闷热;二是三次目击到的水怪形状均较大,颜色都是黑色类,活动特点都是露出水面一下然后立即下沉,长度都在10多米,由此可以断定三个水怪是同类物体。它们出现的地点都在海星山与青海湖东岸之间。
据科学家推测,青海湖水怪不太像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生物,因为三次出现的水怪都是藏头藏尾的,无高大的驼峰,这些均不符合蛇颈龙的生活习性。多少年来,青海湖畔的藏民一向把天上飞鹰和水中游鱼奉为神灵,从不伤害和捕吃鱼类,久而久之,致使湖内鱼类繁殖到饱和程度,数十斤重的大鱼很常见。尽管现在有了国营渔场开始捕捞,但湖内是否还遗留罕见的大鱼,也未可知。当然,说水怪可能是大鱼不足为信,因为淡水鱼最大的也不可能长到十三,四米,据文献记载,淡水鱼长到五六米长就属稀见了。
青海湖水怪不是“神灵”,也不是大鱼,那会是什么呢?它的出现已引起世界科学界的关注,总有一天科学会揭开罩在它身上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