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的所有屈光不正,都是可以用球镜、柱镜或球镜联合柱镜来矫正的。所形成的屈光,均聚自基本上有规律屈光系统的几何形态,形成的散光属于有规则的散光。其实还有一些屈光系统,其屈光面不规则,如角膜厚薄不一,或凸凹面多于2个,晶状体部分浑浊,角膜突出,一些圆锥角膜和有可能的各种眼手术后等,均可形成不规则的散光,有3个乃至3个以上的焦点,这种种屈光状态,视力的确很难矫正,像这种情况,戴接触镜矫正效果较好。
前面曾提到过剪动。称之为剪动是因上下或左右(极少有)反射光影,像用剪刀时的运动,一般是因为眼底上与下或左与右屈光不同,晶状体位置倾斜或巩膜后葡萄肿引起。做矫正时,要视两条光带的强弱,给弱的光带增加屈光力度,使两条光带强弱似相等,这就是两光带的中和点,记下此点的屈光度,再找与它垂直方向的中和点屈光度,如找到的子午线的中和点低,则以此中和点减去所用的人工远点屈光度做球镜(下节会说明)。以另一子午线上高了的屈光度作散光度来组成联合式,并记下散光轴向。
找反转点时,必须注意:顺动、逆动光转动速度越快,眼底清晰明亮者屈光度就越低,应该用低度镜片找反转点;顺动、逆动速度越缓慢,眼底越暗,屈光度就肯定高,当用适当高度镜片找中和点(即反转点),尽管正负球面差影响验光结果,但仍要用眼底中心呈现的运动光情况来判断和决定反转点,并且在验光时让患者在看验光师指定的目标时,眼睛放松。
重申:检影,是利用人工远点找反转点,而不是相反,找反转点是检影的目的,利用人工远点是手段,这是检影的基础知识,不能本末倒置。
(2)五疑:
五疑之一:检影验光为什么要掺和一个人工远点?
看事物总得有个距离,看眼睛也不例外,眼科医师检查眼病时,拿检影镜须贴近患眼,目的是为了看仔细。用检影镜测求远视、近视矫正屈光度时也会借助一个好距离,以图看得真切。验光不像看细小的视网膜组织结构的病变,而是看视网膜黄斑区反射光的动态,所以不需要那么贴近。看得太近,患者对检影镜的光射较难回避会有强光刺眼感。因此,从距离上来看,1米不远不近,是最佳的选择。
在第1章第三节中曾说过,定一面凸球镜有1个屈光度(即常说的100度)的标准是平行光线通过这面球镜时聚焦在1米的距离。这一点到太阳光下即可证实。如果是一面有2个屈光度(+2D)的凸球镜,在太阳光下,就只有将纸或干草放在镜下0.5米处才能聚焦着火,+10D的凸球镜只需0.1米就可发聚焦的威力而点燃易燃物。于是人们找到了一个规律来决定屈光度与焦点距离的关系,以V代表焦距,D为屈光度,则有D=1/V或V=1/D,在光学中,+1D的球镜就可以将平行光线聚焦1米,而正视眼眼底反射出来的光也是平行的,所以将正视眼眼前置+1D球镜,同样会把眼底反射光聚焦在其眼前1米处,这个1米就成了人们验光时安排的远点。
每只眼都有它的远点,这里讲眼的远点,不是检影时所预设的、利用的人工远点。知道了某眼的远点就可以计算出该眼的屈光度数(第1章第七节有算法)。不过,要想直接测出不同眼的不同远点确实不现实。
所以只能设法测验出眼的屈光不正度数(即验光),而不是首先通过检测眼的远点来得到眼的屈光度数。
我们知道,远点为1米的眼屈光度是1D(即100度),远点为0.8米的屈光度是1.25D(即125度),0.67米的就是1.5D,0.5米的就是2D。这就是说,根据关系式D=1/V,只要得知眼的远点,就能得到该眼的屈光度。那么,是否可以借鉴这几个已知远点和远点的屈光度,用有度球镜来达到求得所有非正视眼屈光度的目的呢?
我们可以从照射视网膜,寻找视网膜反射光的顺动、逆动、动态试验中得出下面两个不同屈光度在1米距离检影时各自的反转点,即:①近视眼,屈光不正为-1D,反转点(即所加球镜度)为0。②正视眼,屈光不正度为0,反转点(即所加球镜度)为+1D。
有了这两组排列,在检影距离1米不变的情况下,再来上下顺着推排出所有远视、近视眼屈光度的反转点数据。
当我们改用不同的距离,如改用0.8米、0.67米、0.5米检影时,反转点(即中和点,亦即所加镜片度数)只是按D=1/V的数学演算,从1D增加到1.25D、1.5D、2D而已,最后计算屈光度时,并不会改变求得的眼屈光度数。
这就证明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几个已知的,用来非常方便的屈光度,或者说是已知的远点来达到检测远视、近视眼的屈光度数的目的,也就是说,检影验光法完全可以由这个推排出来。
检影验光就是利用这几个距离因素来客观地观察和掌控视网膜反射光被对应的有度球镜所中和的特点获得成功的。前面多次说过,在视光学里,这种距离因素本身就对应着一个个让其成为远点的屈光度。而诸如用1米、0.8米、0.67米、0.5米,这些距离做远点,因为只是人们借来检影验光时用的,并不是患眼本身的真实远点。所以,我们称它为人工远点。用它掺和进来是因为你必须用上一个检影距离。当然,它的掺和的确带来了一点点计算上的麻烦,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验光师总不能在与角膜0距离或无限远去给患者检测远视、近视度数。这就是检影验光中为什么会掺和一个人工远点进来的道理。
五疑之二:人工远点屈光度为什么既然加入了又要复而减去?
前面说过,为了找出患眼的中和点,就必须有一个得心应手、十分合适的观测点,这个观测点的选择可由验光师来定。选定之后,它被作为人工远点而同时对应有着一个人为加入的屈光度。因此,当你选择1米距离做检影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求测的中和点屈光度中已附加了+1D。
之所以称形成人工远点的屈光度为附加屈光度,是因为所用的观测点距离是人工远点所对应的屈光度,既不是远视眼、近视眼的屈光度中固有的部分,亦不是患者的矫正屈光度应有的部分,它只是验光师在检影时随着选择观测的距离而必然掺和进来的一个借用值,过渡值验光时隐在中和点(反转点、转捩点)内,最后计算矫正屈光度(即远视、近视度数)时要从中和点屈光度中减去。这就是人工远点屈光度在运算中为什么要加入而又得减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由正视眼前加+1D,就得到视网膜反射光的中和点,减去+1D,就能还原成正视眼的本来面目引发得来的。因为正视眼本身屈光正常,没有这么一个被加入的屈光不正度数。同理就可以推得,检影远视、近视眼时,找到中和点以后,从中和点中减去验光中人为加入的人工远点所带入的屈光度,就还原了患眼本来有着的远视、近视屈光度数。
【例1】验光师在与患眼距0.8米处相互正坐检影验光,验光盘镜片用到-5.00D观察时,视网膜上下左右反射光仍是逆动,当用到-5.50D时,反射光转变成顺动,求患眼的矫正屈光度(亦即该眼的近视是多少度),显然,即使是这样简单的算术题,也得经过3个步骤,才能得到答案。第一步:找中和点,在-5.00D和-5.50D之间,即-5.25D;第二步:熟悉并利用人工远点在0.8米处的屈光度,即+1.25D(D=1/V=1/0.8=1.25);第三步:从中和点屈光度中减去在0.8米处观察视网膜反射光,决定中和点时已经加进了的屈光度,即[-5.25D-(+1.25D)]=-6.50D,所以,患眼为近视650度。
【例2】验光师在距患眼0.67米处检影,用+3.50D镜片观察时,患者上下左右反射光均为顺动,当用到+4.00D时,反射光由顺动变为逆动,求此患眼的矫正屈光度。此例相同于前例,只是屈光性质不同,故仍按前一例解法,0.67米即67厘米,此远点的屈光度为+1.50D(D=1/0.67≈1.50);此眼的中和点在+3.50D与+4.00D之间,即中和点的屈光度为+3.75D;所以,此患眼的矫正屈光度为[(+3.75D)-(+1.50D)]=+2.25D,也就是说,此眼有225度远视。
五疑之三:为什么检影验光与检影的距离无关?
前面说过,检影验光法只是检测患眼屈光不正度数的一种方法,验光时验光距离所决定的介入的屈光数据,是眼本身屈光度以外的借用值、过渡值,不是眼屈光度的部分,最后求眼矫正屈光度,即患眼的远视或近视度数时,必当减去。
在检影验光时,验光师可以采用不同的、符合他习惯的检影距离,如1.25米、1米、0.8米、0.67米、0.5米等。这些不同的距离,成为验光中不同的人工远点,其对应屈光度分别为+0.8D、+1D、+1.25D、+1.5D、+2D等,这些屈光度分别都含在患眼的中和点屈光度中,检影用的距离远,就是人工远点远,所得的中和点屈光度就低,求矫正屈光度时,减去的人工远点屈光度也就少;检影用的距离近,就是人工远点近,中和点屈光度就高,求矫正屈光度时,减去的人工远点屈光度也就多。这样,加得少即减得少,加得多即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