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政区划
民国初期,武威县行政区划沿袭清末的四乡六渠。所谓四乡,即东、西、南、北乡。六渠即以水系划分为黄区(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渠下分坝,坝下以庄村组织保甲,实施行政管理。
民国24年(1935)武威县划分为12乡、2镇,即张义乡、靖边乡、古城乡、大河乡、白塔乡、大柳乡、金羊乡、永昌乡、双城乡、丰乐乡、西营乡、金塔乡、青云镇、龙门镇。乡镇以下设保甲,保有保长,甲有甲长,几个保合为一个联保,设联保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武威县设13个区,辖98个乡、11个街。
1952年7月增设清源、河东两个区,调整了部分乡。1953年5月,又调整了部分乡。至此,全县共设18个区,共辖181个乡、12个街。
1955年11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了适当合并,全县设11个区、1个镇,下辖80个乡、8个街。
1956年1月撤区并乡,将80个乡合并为40个乡。9月,区以下行政区划稍有调整,将铧尖、南山乡划归天祝县。全县共38个乡、1个镇。
1958年10月,又将38个乡改建为17个人民公社,保留城关镇下辖12个街。
1961年5月,划小公社范围,17个人民公社划分为53个人民公社。为了便于领导,1964年12月,地委决定武威县设区工委9个,金羊区、永昌区、丰乐区、西营区、高坝区、大河区、清源区、黄羊区、张义区,并撤去石羊人民公社,将城关镇的12个街并为8个街。至此,全县共9区、52个公社、1镇。
1971年到1981年的10年间,县以下机构略有变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祁连、旦马公社划归武威县,1982年2月又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1980年3月成立黄羊镇,4月又在新开垦区吴家井成立吴家井公社。1981年12月成立西关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1983年改变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区、镇、乡成立了人民政府,并增设武南镇和新地乡。至此全县为张义区、黄羊区、大河区、清源区、高坝区、金羊区、西营区、丰乐区、永昌区9区,城关镇、黄羊镇、武南镇3镇,54乡,9个街道办事处。
1985年县改市后,武威市撤区并乡,将原有的9个区、3个镇、54个乡并为7个镇、32个乡。
1997年10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丰乐镇分设为丰乐镇、康宁乡。将和平乡改设和平镇,金羊乡改设金羊镇,同时撤销城关镇及下属的北关、南关、和平、共和、胜利6个街道办事处,保留东关、西关、火车站、地质新村4个街道办事处,新建东大街、西大街街道办事处。至此,全市共有9个镇、38的个乡、2个指挥部、6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9月27至28日,凉州区永丰、洪祥、四坝、谢河、羊下坝、中坝、古城、红星、张义、发放10个乡撤乡建镇。
2004年,进行了乡镇区划调整。其中撤销青林乡,并入丰乐镇;撤销南营乡,并入新华乡;撤销校尉乡,并入古城镇;撤销庙山乡,并入谢河镇;撤销六坝乡,并入高坝镇;撤销二坝乡并入黄羊镇;撤销上泉乡、中路乡,并入张义镇;撤销西营乡,并入红星镇,调整后的红星镇更名为西营镇。同时设立荣华街道办事处。至此,凉州区有19个镇(黄羊、武南、清源、永昌、双城、丰乐、金羊、张义、谢河、古城、发放、西营、洪洋、永丰、羊下坝、中坝、四坝、高坝、和平)、18个乡(柏树、松树、五和、金塔、怀安、康宁、金山、金沙、下双、九墩、河东、韩佐、东河、新华、长城、清水、大柳、吴家井)、2个指挥部(九墩滩、邓马营湖),7个街道办事处(东大街、西大街、东关街、西关街、地质新村街、火车站街、荣华街)。
第五节城乡建设
一、机构
中华民国以前,城乡建设管理由掌管土木营建的官吏负责,发展缓慢。官吏府第、官署及庙宇、寺院由征发服役的民夫、工匠修建;地主、绅士、客商的庄园、别墅、商号、住宅由临时招募雇用的民工修建;个人住宅则由私人资金、财物的多少自行负责修建。
民国7年(1918),武威县政府设实业局,掌管建设工程事务。民国17年(1928),武威县实业局改称武威县建设局。民国32年(1943),武威县建设局撤销,设立武威县建设科。民国38年(1949),武威县解放,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县政府设第四科,主管城市建设工作。
1974年7月,设立武威县城市建设委员会。1976年6月,改城市建设委员会为城市建设局。1983年12月,武威县城市建设局改名为武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6月县改市,武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改为武威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2001年7月市改区,武威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更名为凉州区城乡建设局,内设规划科、综合科、计划财务科、党政办公室。
二、古城变迁
武威城最早筑于汉代。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前,武威有休屠和姑臧两座小城,均为匈奴所筑。休屠城在今凉州区城北30公里处的三岔堡,是匈奴休屠王的宫殿所在地;姑臧城在今凉州城。当时匈奴需要汉族的生活和生产用品,并与其畜产品交换,故建此城以招徕客商,所以姑臧城一开始就是一个地处交通要道上的商业据点。
两汉时期,姑臧城是武威郡郡治和姑臧县县治。前凉时作为国都,原姑臧城已感到过小,从张茂起即陆续扩大城池,在原来的城外增筑了东、南、西、北四城厢,长宽各千步,东面的称东苑,西面的称西苑。
前凉之后,又增筑二城,成为七城,南北长7里,东西宽3里,因形如鸟,称为鸟城;又地形如龙,称为龙城。由于城多,城门也多,史书记载,前凉的姑臧城有22个城门,见诸史册者有:广夏门、洪范门、青阳门、当阳门、朱明门、凉风门、新乐门、龙兴门、西昌门、端门等,其中有些可能是内宫之门,并非城门。见诸于史册的宫、殿、堂、观,有永训宫、永寿宫、正德殿、平章殿、龙翔殿、内苑新堂、闲豫堂、湛露堂、宣德堂、游林堂、宾遐观、神雀观、天龟观、飞鸾观、陆沈观、融明观等,还有万秋阁、紫阁、东阁、逍遥园等建筑。
明时修筑城池,是在原大城基础上加固增高,又用砖包砌,使其更加坚固。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增高了3尺,使城高达5丈1尺,周围减去了3里多,使城周长为11里180步。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洪武24年(1391),凉州总兵宋晟增辟了西门,并修建了东、南、北面的城门楼,创修了吊桥4座,城周开挖2丈多深的城壕,城四周共修箭楼、逻铺36座,并在北城门西侧的城头上建筑了一座高楼,以资望,警报敌情。万历二年(1574)九月在甘肃巡抚廖逢节、总督石茂华的倡议下,砖包城墙。不久廖逢节调职,11月新任巡抚侯东莱至,督率分守道先任参议赵□、接管参议张九一、副总兵盛愈谦等,督工烧运砖石,于万历四年四月完工。万历四十五年(1617),又开辟了新南门,名曰“兴贤门”,亦称“火城门”,后因警守不便而封闭。武威城经明朝加固、砖包,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
民国16年(1927),武威发生了8级大地震,对城市设施的破坏相当大。城头上的建筑物,除北门楼外,其余皆毁坏;城内的庙宇、官署、民宅,大部分倒塌,未倒塌者,也都东倒西歪,遭到很大破坏。最可惜的是几座寺庙中的古建筑,如罗什塔、姑洗塔等遭到了彻底破坏。其后的几年里,武威城的建筑基本处于恢复阶段。
武威的城市布局,从明清时期即形成四大街(即东、南、西、北大街)、四小街(东小南街、西小南街、东小北街、西小北街)的布局。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几次轰炸武威,为了防空疏散的便利,当时驻武威的骑五军军长马步青开辟了西小南门、西小北门、东小北门,与原来文庙门前的“兴贤门”,共有4个小城门,形成四大门、四小门,出入十分方便。东关为东西交通之要冲,发展得最快,人口也最多,20世纪30年代后期拓宽了街道,新修了临街的铺面和车马店,又修建了三十大院,开辟了东关花园,使东关街面整齐,居民众多,成为武威四关之最。其次是北关,有东西走向街道相连,有车马店、驼场和铁匠铺等,居民也较多。南关原来居民较少,1938年甘新公路通车后成了交通要道,后发展也很快。西关只有几个车马店和10多户人家,比较冷落、萧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城区概貌
民国年间,武威城区的街巷网络,大体还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框架。城周11.8华里,城内以“卅”字形布局四大街四小街,十分整齐,可惜民国16年(1927)武威发生7.7级大地震,城内和城郊的100多所寺庙也大多被震塌、震倒。
城内以大什字为中心,东西大街称中山路,南北大街叫中正路;东小什字以南为中心街,以北为复兴街;西小什字以南为胜利街,以北为民族街。四关属东关街最繁华,是通往兰州的官马大道。街面多为商号、店铺和手工作坊。巷道纵横交错,巷内是官吏的府第、富商的住宅和一般居民的土木平房,个别街巷有土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最先进的建筑是河西清凉池和东关花园一栋三层砖木结构楼房。
全城区所有的街巷道路都为砂石或泥土路面,因大车挤压,雨水冲刷,大多路面坎坷不平。
平日车行人走,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不堪。下午五点以后,街上行人稀少;晚上,街道上主要路段只有几十盏路灯若明若暗。城南、城西、城北近郊区都是乱葬岗、沙石滩,有几条曲曲弯弯的小道通向乡村。
四、城市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威城市建设有了广阔的前景,从1956年开始先是为了便利交通,拆除了大小城门,其后因未能严加管护,城墙被逐渐折除,城市建设除填补了原来城西南、西北角的空白处以外,又向东西南北关发展,呈东西为长、南北为宽的棋盘式格具。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40年间,城市街道、环城马路和主要巷道先后铺上沥青渣油路面,并陆续新建了西环北路、西环南路、公园路、北环西路、北环东路、建设路、雷海路等城市道路。从1995年开始,结合大规模旧城改造,拓宽了城区内东、西、南、北大街等十几条主干道,将原一块板道路一次拓宽成三块板,形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其中胜利街、民族街等为双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四块板道路。
到1999年底,武威城区建成二层以上楼房1572幢,建筑面积44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802幢,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2平方米;城区道路四通八达,东、西、南、北四大街及胜利街、民族街等主干街道均已拓宽为二至四块板道路,实现了机动车、自行车和人行道分离;道路总长度84公里,面积172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7平方米;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3.5万立方米,日排水能力为4.5万立方米,建成联片集中供热点51处,供热面积196.5万平方米;路灯架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均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5.7平方公里,为1949年2.7平方公里的5.8倍。
近年来,加快道路、给排水、环卫、供暖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是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有了极大地提升,自2000年到2006年期间,建成了二环路、雷台东路、南环东路等17条城市主次干道,会馆巷、民富巷等17条城市巷道,建成道路面积76.45万平方米,总投资11885.3万元。建成火车站、南门、文化、文庙等广场和南入市口绿地,共计8.88万平方米,总投资8435万元。
五、市政设施
1、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城内有四五十辆人力黄包车,二三十辆自行车,均为有钱人所享用。20世纪50年代,武威城内原有的人力黄包车消失,自行车逐年增加,成了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1963年,武威县汽车队成立,拥有汽车7辆,其中公共汽车2辆。武威城内公共汽车通车线路大什字——火车站,长2.5公里。20世纪80年代,武威城区交通大有改观。1996年民营海石公司投资公共交通事业。公交车辆由最初的8辆发展到2006年的112辆,开辟市内及市区线路8条,长110公里。市内小型出租车到2006年底已达1160辆。
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大什字装置了管制交通的红绿灯。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自动控制的红绿信号灯,2000年在主要12个什字安装了电子警察,实现了交通指挥自动化。建成城市道路隔离带28公里。到2006年,城区街巷道路总长120.84公里,面积247.2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1.4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