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除草、灭鼠
凉州境内杂草繁多,分布广,危害重,发生密度常常是农作物的1~2倍。在各类杂草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最难对付的是野燕麦。据1976年调查,全县野燕麦发生面积46.9万亩,占夏禾面积的53.1%。1978年前,农民每年靠深翻深挖,播种前选种和及时锄草、拔草等方法以野燕麦为主的杂草。1978年以后,开始用“燕麦畏”、“燕麦敌二号”、2—4滴丁酯、二甲四氯等化学药剂除草,效果很好。1985年使用燕平畏7.6吨,防治面积达12.7万亩,防治效果达90~95%,使野燕麦草危害面积由使用燕麦畏7.6吨,防治面积达12.7万亩,防治效果达90~95%,使野燕平草危害面积由1976年的46.9万亩下降到18.8万亩;用二甲四氯防治杂草面积达10.5万亩。
凉州区张义等乡镇山旱区,历来黄鼠、沙土鼠、鸣声鼠、鼢鼠等对庄稼危害严重。其中黄鼠、沙土鼠危害数量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当地农民采用烟熏、下雨天踏洞及安装弓箭射杀等土法进行防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发挥集体力量,村与村、社与社之间组织联防,灭鼠保产。1979年,采用烟雾炮(在火药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六六六粉)和磷化锌灭鼠,防鼠面积7.3万亩。1980年危害减轻,平均每亩有鼠0.98只,比1979年的每亩有鼠3.8只,降低74.21%。1985年防鼠面积达5.41万亩,防治效果达85%。到2001年,预防病虫害、除草、灭鼠面积达8.2万亩。到2006年达55.2万亩。
9、农业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武威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承担了省、地下达的20多项推广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1950年开始到1990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共培训作物栽培、科学施肥、推广良种、植物保护、带田种植、地膜栽培、经营管理等农业技术人才103.5万人(次)。其中脱产干部3.8万人(次),农民99.7万人(次)。授予农民技师的63人,助理技师的41人,技术员的436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逐步形成规模。到1989年全市农业技术队伍已达1.17万人。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共实行农业科技集团承包课题300项以上,均按期或超额完成了任务,通过了上级的检查验收,其中有100项以上受到了国家、省、地的表彰奖励。通过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实施,大大推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兴农意识,提高了科技应用水平。从1990年到2000年,组织农业技术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累积举办各类培训班10042场(次),共210.79万人次,印发教材和科普材料51万份。
二、农机
1、机构
1960年5月设立武威县农业机械局。1985年县改市改为武威市农业机械局。2001年撤地设市改名为凉州区农业机械局。
2、农业机具
从皇娘娘台出土的文物看,早在4000多年前,凉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人们就以石锄、石镰等进行着原始农业的耕作。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牛和木犁模型,以及多处发现的汉铧,均可证实汉武帝时有牛耕。到隋唐时期,耕具的改进和耕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宋明时期传统耕作农具基本定型,并趋于完整配套。进入近代,传统耕具仍然是凉州耕作的基本手段。民国时期,农业耕作处于不景气状态,仅1937~1949年间,全县耕具就减少了30%,传统耕具铁犁铧,平均4户雇农才有一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3~1958年间,全县大力推广运用畜力牵引的山地犁、七步犁、双轮双铧犁、马拉播种机等半机械化耕具。1958年,国家第一次配给6台进口拖拉机,由县拖拉机站经营使用5台,一台由二坝公社示范经营。1963年武威被列为全国农业机械化试点县后,县建立拖拉机总站及双城、四十里堡等国营拖拉机分站,机械化队伍迅速壮大。耕作机具迅速增长,牵引犁、悬挂犁、丁齿耙、圆盘耙、镇压器、播种机等配套农机具也相应增加。
1977年,甘肃省又把武威列为全省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试点县后,耕作农机具发展更快,特别是小型拖拉机猛增。到1979年,全县拥有拖拉机2304台,5.64万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787台,3.83万马力,小型拖拉机1517台,1.81万马力;播种机356台;每万亩耕地有拖拉机14.15台,346.7马力,主机与机具配套比例大中型达1:2.64,小型达1:2.57。1982年,农机具实行承包和作价转让,“拖拉机离职休养,老黄牛骄傲自满,小毛驴充当骨干”,独户、联户经营的小型拖拉机迅猛发展。
1989年底,全市拖拉机达9916台,平均万亩耕地有拖拉机68台,机耕占耕地面积的58.3%;有基建机具41台。提灌动力机械发展到1.21万台17.56万马力,农用水泵发展到3638台,提灌面积发展到51.8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7%,井灌区已全部实现提灌机械化。人力喷粉、喷雾器发展到2.61万台,小型割晒机841台,联合收割机1台,机械打碾、脱粒量约占总脱粒量的80%以上,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粮油加工机具3537台,全市基本实现了面粉、碾米加工机械化。饲料加工机具2936台,饲料加工实现了机械化。农业运输机具有农用汽车449辆,大、小拖车8834辆,机动板车6辆84马力,运输机车148辆,机械运输量占农村总运输量的60%左右。架子车灵便适用,至今仍是农村修渠、整地、筑路、田间拉运的主要运输工具。
到2006年底,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到28833台,其中:大型拖拉机403台,各种配套农机具达到78617台,其中:耕作机械66670台,种植机械7077台,收获机械4870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64台),饲草料及农作物秸杆加工转化机械518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到3148台;农用排灌机械6880台,农用运输机械达到37660台。
3、经营体制凉州区的农机经营体制
自1958年到1980年期间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此后逐步转为个体经营。
(1)1958~1968年农业机械为国家所有,县农机局负责行政管理,协调各方面工作。拖拉机总站、分站、机耕队、机车组逐级实行直接管理。实行“三包四固定一奖励”(包作业任务、油料消耗、维修费用,固定机车、人员、配套机具、作业区域和安全超产、节约油料、节约维修费的奖励)的制度。全部生产过程纳入指令性计划,总站、分站、机耕队、机车组逐级完成。机车车长和驾驶员按定员配备,车长负责管理机车。机具调出、调入、大修、磨合、保养由总站机务科管理,坚持“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原则。注重“三库”(油库、机库、机库、材料库)、“一场”(农具停放场)、“一间”(维修间)的建设和油料净化,保证拖拉机“三不漏”(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四净”(机车净、操作室净、工具净、农具净)、“一完好”(机车完好)合标。采取了“四禁”、“六慢”、“八不开”、“十大禁令”、“十二不出车”、“七大权利”等安全管理措施。涉及交通的重大事故由交通管理和公安部门处理,小事故由总站处理。财物实行总站、分站、机组三级核算,政策性亏损由国家补贴。柴油分配实行总站统一计划储备,按消耗定额直供车组,年底结算。
(2)1969~1979年农业机具为集体所有,实行县、社两级管理。执行《武威县农业机械管理规章》。县农机局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公社农机站负责落实,统计上报。实行社队管理,亦工亦农。公社农机站统一管理。县农机局协同公安交通部门进行安全宣传、道路检查、考核发证、年度审验和重大事故的处理。财务实行公社农机站和大队机械队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柴油实行计划分配,社队自行购买。
(3)自1980年以来,实行土地承包,农机具的经营管理开始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和农民自营。全区农业机械化经营程度及服务体系已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而进入一个十分活跃的经营时期。机具转籍、过户由农机监理站管理,维修、保养等农机户自主管理。县上注重技术检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路检路查,及时勘察处理事故,农机监理站办理拖拉机的入户、建档、核发牌照及驾驶员的考试发证。农机户自己掌握财务收支。为了鼓励拖拉机着重田间作业,柴油指标的分配向机耕、机播、机收倾斜。2006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值达到6.35亿元,完成作业量20100万标亩,实现经营收入31700万元,纯收入8700万元。
4、机械作业
1963年,武威县被定为全国九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之一。县上成立了拖拉机总站,按全县地理条件,又设双城、永昌、清源、中畦、黄羊、王城堡、四十里堡、张义分站,每个分站配拖拉机几台到十几台不等。农业机械化的初期主要以耕、耙、压为重点,逐步达到播种、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1958年,设立武威县拖拉机站。经过50多年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已涵盖耕、播、收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正在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投入农业机械的资金也不断增加,农业机械的装备总量持续增长,装备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农业机械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小型向大中型,单式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机械作业发展到耕(深耕)、耙、压、深松、旋耕,少量播种,小麦玉米覆膜播种,化肥深施,农田基本建设,机械排灌、植保,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洋芋机械收获,机械脱粒、打碾、种子精选,农副产品加工,饲草粉碎,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运输等农业生产的20多个重要领域,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06年凉州区,机耕面积达101.6万亩,机耕水平达68%,机播面积72.7万亩,机播水平达51%;机收面积53.8万亩,机收水平39%;机械打碾、脱粒粮食45.6万吨,占总产量的87%以上;农村粮油加工全部机械化;农机运输作业量达62614万吨公里,机械深施化肥85万亩,纯农田作业量达2331.7万标亩。机械化作业不仅比人工劳作省开支,争抢农时,提高劳动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作物收获的损失,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成为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5、机械维修
1956年,县上设综合性大修厂一座,年大修能力为700个标准台。各分站设有小修车间,为农机修理服务。1980年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农民自办的农机维修企业随之发展起来。到2006年,凉州区的农机维修网点、农村农机维修户,已成为农机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农机正常作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凉州区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记载:2006年农村农机修理网点已达到303个。从业人数达到548人,其中专业修理人员534人。
全年修理拖拉机21077台/次,修理农用运输车28341台/辆,修理电动机4397台/次,修理内燃机953台/次,修理其他农具15783台/次。农机修理总收入达到839万元,其中纯收入达到3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