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标准化管理
自1995年以来,凉州区的标准化工作经过11年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1998年,凉州区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全国消灭无标生产试点县(市)。经过一年多的广泛宣传、调查摸底、检查整改、建档立册、检查验收等阶段的工作,全面完成了消灭无标生产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界定属消灭无标生产范围的工业企业338户、定性生产的工业产品608个,工业产品标准履盖率由原来的76.15%提高到98.19%。1999年8月2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过严格考核,现场打分,以94分的成绩顺利通过。到2000年,完成了标准化信息库的建设,共收集标准目录7册,国家标准汇编28950项,采集了与全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文本300多份。采集产品相关原辅材料及检验标准500多份。帮助企业制定产品标准2套,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新登记44份。2005年,当年上报蕃茄、人参果、辣椒等5个项目,其中人参果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6年,根据凉州区生产企业产品所需,新采集最新标准文本136套,新登记产品执行标准18份。向区政府建议并参与起草了(《武威市凉州区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三、质量监督
凉州区共有工业企业392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85户,主要生产面粉、熏醋、酱油、白酒、葡萄酒、淀粉、磷肥、砖瓦等产品。目前凉州区已有皇台牌系列白酒,凉州牌干红、干白等13个产品被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凉州益民有限责任公司的云晓牌熏醋、云晓牌酱油,武威市红太阳面粉厂的甘青牌面粉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从2002年6月开始国家对小麦粉、大米等28类525种食品纳入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当中。至2006年底全区已有92户109个产品获得食品市场准入证。2003年8月1日,国家开始实行了3C质量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奥克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分公司的轮胎、武威市宇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电线、电缆通过了3C认证。1997年在全区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已有皇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3户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皇台酒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白酒、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的马铃薯淀粉通过了HACCP认证。
四、计量检测
1950年,武威县成立了度量衡检定组,专门从事对使用的度量衡器进行检定、修理。武威县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使用的度量衡器,县度量衡检定组规定必须一年检定一次。检定重点主要是商业、供销、粮食、医疗及集市贸易等系统。1980年开始,对工业企业计量器具进行检定。2000年凉州区计量检定测试所自成立以来,采取灵活方式不定期对市场上的计量器具进行了抽查和复查,为市场提供了公正、公平的消费环境,维护了计量检定的权威性。2000年,到2001年共开展了5次流通领域包装商品的专项检查。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8500台(件)。没收不合格计量器具60多台,查处利用计量器具违造数据案件1起,涉案货值5.7万元。
2003年,全年检查区内1吨以下衡器强检定2100台次在用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覆盖率80%以上,周期检定合格率96%。完成了中小企业计量合格确认15户,查处计量违法案件9起。2005年,对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在用计量器具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各医疗机构31家,医用计量器具186台件,查处未经检验或超周期使用的在用计量器具42台(件),并开展了对辖区内10户采煤企业的安全防护设备的专项检查,对未检使用的28台瓦斯计、5台风表进行查处,共查封未以周期检定的公用电话计量器具147部,IC卡电话计费器108部。2006年,完成了15户中小企业计量合格确认,对全区96户已办证食品加工企业的在用计量器具786台(件)进行了建档,并对城区重点医疗机构的48台医用计量器具建立了电子档案录入工作。
五、特种设备监管
武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凉州分局特种设备监管工作始于2003年,通过近三年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凉州区特种设备电子监管工作台帐。截止2006年底,凉州区有锅炉384台,压力容器220台,压力管道4185米,电梯48台,游乐设施40多件,起重机械68台。凉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定期对登记的特种设备监督检查,并对新安装调试的设备进行使用前检定。
第五节土地管理
一、机构
1988年5月武威市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1995年7月至10月在全市各乡镇设立了乡镇土地管理所。2001年7月因撤市设区,“武威市土地管理局”改为“凉州区土地管理局”。2002年2月凉州区城镇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所人事、财务移交武威市土地管理局管理。2002年9月“凉州区地质矿产局”与“凉州区土地管理局”合并,机构更名为“凉州区国土资源局”。2006年8月因国土系统体制改革,实行垂直管理,“凉州区国土资源局”更名为“武威市国土资源局凉州分局”。
二、地籍管理
2003年5月,以1989~1992年土地详查为基础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完成。数据库建设于2001年7月开始,2003年5月全面完成。2006年9月30日完成凉州区1∶10000土地利用图件与数据库更新数据库建设。2006年5月投资15万元逐步实行档案的微机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管理。
对历年来形成的地籍档案,进行分类扫描,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逐步实行地籍档案网上公开查询。
土地登记发证是为了确认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房地产市场,实现全面、依法、科学、统一管理土地。1989年武威市土地管理局开展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截止2006年12月31日,武威市国土资源局凉州区分局共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4445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1015本、《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135098本。1997年开始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共颁发《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226本。
三、土地普查
1958年秋,武威县开展了“以县为单位,以公社为基础,以耕地为主”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历时3个月,初步查清全县为山区土壤和平源土壤两大类型,四大土区(山区旱地、山区水地、平源山水区、平原泉水区),22类65种。
1979年5月,历时4年5个月,于1983年10月,完成了全县55个公社、黄羊河农场、机关农场的耕地以及草原、森林、水域、荒地、沙漠土壤普查任务。查清全县3个土区中共有15个土类、22个亚类、20个土属、75个土种,其中耕作土72种。
1989年7月至1992年11月,开展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又称详查)。查清了全市土地总面积为7456797.3亩,其中耕地面积1897159.7亩,园地面积74898.6亩,林地面积209834.4亩,牧草地面积1124836.9亩,居民及工矿用地276371.4亩,交通用地76843.5亩,水域用地225612.1亩,未利用土地3571240.7亩。
1993年11月,武威市开展城区地籍调查工作。1998年到2006年12月对武南镇、黄羊镇、城东工业区、永丰镇的1121宗土地完成调查工作。2000年6月开始,对武威市山区及沿山区15度~25度和大于25度的坡耕地进行调查评价,于9月完成了调查评价、数据汇总图和图件编制。
四、土地征用
民国年间,划拔、征用土地等事宜由国民党武威县政府建设科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划拔、征地等先后由县人民政府建设科、计委、建设委员会管理。截止1986年,共批准划拔、征用土地的单位24个,征用耕地292.6亩,荒地、弃耕地125.27亩。1986年至1988年4月,批准征用土地单位106个,征用耕地476.68亩,荒地、弃耕地、河滩地574.11亩。从1988年土地管理局成立到2006年12月31日止,共征用农民集体土地1065.6449公顷,其中农用地846.0831公顷。
第六节农业
一、种植业
1、机构
武威历来对农业机构的设置都很重视,变化很大。1949年解放后,武威县人民政府设建设科,主管农、林、牧及农村公路交通。1956年5月1日分设农业科,1957年5月10日又同林业科合并为农林科。1960年3月18日分设为农业局,到1962年5月14日又改名为农业科,1963年9月18日又改名为农业局。“文化大革命”初期,于1968年12月29日成立武威县农、林、水牧系统革命委员会,到1970年8月17日又分设为农业局,后改名农林局。1981年12月29日,分设林业局后又改名农牧局。2001年更名为凉州区农牧局。
2、历代农业
汉朝以前凉州区为羌戎、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驻牧地,但种植业历史悠久。据皇娘娘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镰、石锄等农具表明,凉州约于4000年前已出现了农业,先民们利用这些简单工具开始了较原始的农业生产。
汉王朝为控制河西,推行“徙民实边”政策,移民屯田发展农业,国家提供耕牛、农具、种子,鼓励人民兴修水利,开渠灌田,推行“代田法”(垄耕)和“区田法”,改进耕作方法,采用深耕、宽垄、轮流休种、引水种植等耕种方法。再加上中原农业技术的传入,使凉州农业得到发展,曾一度出现“谷物丰收”、“谷粜常贱”的兴盛景象。
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军屯、民屯、筑堡营田,对凉州的农业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明朝的屯垦,进一步促进了武威农业的发展,嘉靖时凉州卫屯地2652顷,屯粮3.18万石。
清初,不但重视开垦,而且重视兴修渠道,严格水规。清政府在发展农业的同时,特别注重粮食的储备,仓储之多仅次于张掖,“居全省第二位”。
民国时期,由于官府抓兵派夫和繁重的赋税,武威贫民为逃避兵役和苛捐杂税,背井离乡,纷纷外流,荒地激增。民国35年(1946)耕地比清雍正三年(1725)减少20多万亩,民国36年(1947)只有耕地108.77万亩(其中水浇地41.69万亩,川旱地51.09万亩,原旱地745亩,山坡旱地15.92万亩),粮食产量比前两年减少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农业生产关系,并兴修水利,平田整地,改革耕作制度,推行科学种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由1947年的108.77万亩扩大到1989年的146.13万亩,粮食总产由1950年的9933万公斤增加到1989年的3.82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1950年的3542万元增加到1989年的2.77亿元,农村人均产值由1950年的80元增加到1989年的470元。到2002年底,全区粮食总产量为589564吨,农业总产值达22.70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2777元。到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63.09万吨,农业总产值达37.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741元。
3、种植区划
凉州区的农作物种植区划大致分为浅山粮油区、河水粮油区、井泉粮食经济区、沿山林木经济区。
浅山粮油区位于区南祁连山,包括张义镇的全部及谢河镇的西山顶、樱桃沟村,属凉州区贫困地区。有耕地14.75万亩,占全区的10.1%,除3万亩浇地外,均为山旱地。年降水量为260~610毫米,蒸发量700~1200毫米。年均气温1.9℃~6℃。≥10℃积温950~2250℃。无霜期95~135天。粮食作物以小麦、青稞、洋芋、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约占9%及其它作物占1%。本区因降水年际变化大,分布不均,土壤肥力低,农作物经常受旱,产量低而不稳。
河水粮油糖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耕地81.72万亩,基本都是水地,占全区水浇地的58.6%。年均降水170~260毫米。年均气温6~7.5℃。≥10℃积温2250~3300℃。无霜期135~155天。本区地处四大河系的中下游,降水年际变化大,水量不稳,土壤瘠薄,耕作粗放,作物单一,产量很不稳定。
井泉粮食经济区分布于洪积扇前缘泉水露出带以北广大地区,土壤类型复杂,泉河、泉沟,侵蚀切割较弱,地面平缓,耕地平坦整齐。现有耕地40.67万亩,占全区的26.6%,人均耕地1.7亩。年均降水130~170毫米。平均气温7.5~8℃。≥10℃积温3000~3150℃。无霜期155天左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豆类为主,占82.2%,经济作物以甜菜、油菜、大麻、蔬菜、瓜果为主,约占7%。本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作精细,地下水丰富,机械化程度高,农田林网配套,是全区稳产高产区。
沿沙林粮牧区分布于红河东西两岸,包括南起吴家井乡和沿红水河两岸的二十里大沙漠,以及沙漠前沿的农区,总面积487.05平方公里,占全区的7.9%;沙漠面积1570.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25.3%。有耕地9.0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94%。由于降雨少,蒸发强烈,天气干燥,沙丘起伏,连绵不断,土层较薄,只能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沙漠边缘种植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的粮食作物,并适当种植甜菜、油菜、葵花等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