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100000039

第39章 风流倜傥、才高八斗——名士才子之谜(2)

蔡伦是造纸术的始祖吗

蔡伦(?-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东汉宦官,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家,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宫廷宦者蔡伦。据传,蔡伦从小就对造纸很感兴趣,他经常看着竹子的内膜发呆,心里想道,要是字写在这簿薄的竹膜上,不是比写在竹筒上要方便得多吗?于是他就用竹膜试验,但是经过很多次失败之后,他意识到竹膜太薄,根本无法写字,于是他想到要加进一些与竹膜一样质地的东西,但那些东西必须坚韧,他开始尝试用一些棉、麻试验。在千百次的试验之后,他成功了。正史中关于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里。《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来的教科书都用此说。

然而,许多考古发现证实,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不是蔡伦。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学会了造纸。

在比《后汉书》更早的东汉官修国史《东观汉记·蔡伦传》(已逸)中记载:“黄门蔡伦,典作尚方作纸,所谓‘蔡侯纸’也。”原书只说蔡伦主管(即“典”)少府所属尚方造纸,根本没有蔡伦发明纸的意思。蔡伦于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后因卷入宫廷内讧而服毒自杀。所谓蔡侯纸实出于尚方内众工匠之手,而非身为尚方令的蔡伦所亲制。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黄丈弼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了西汉麻纸。但是,此纸没有经科学鉴定,便毁于1937年的战火之中。

到1957年,人们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的一个砖瓦厂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中有一个铜镜,用麻布包着铜镜,有一叠古纸,共88片,最大的有100平方厘米大小,最小的只有12平方厘米,平均厚0.139毫米,稍厚于现在的新闻纸,是用麻纤维做成的。

到了1973年和1974年,又有两片西汉纸在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中发现了,一片有400平方厘米大小,是用大麻纤维制作的,其年代大约在西汉宣帝时期,另一片有103.5平方厘米大小,是用麻、线混合制成的,其年代大约在西汉建平年间。

到了1986年,考古工作者又在甘肃天水发现了一张西汉天水地区的纸画地图。该地图出土时被放在死者胸部上面,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面光滑平整,是用细墨线条绘制的。这张纸大约有14平方厘米,出土时已非常残破,但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西汉时期就已掌握了造纸技术这一史实的有力证明。

从1990年到1991年,考古工作者又在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24片汉代麻纸,其中4块书写有字,这纸和1500多件有确切纪年的简牍同时发现,其年代当是西汉宣帝到哀帝时期。这说明西汉不仅有纸,而且开始用纸来进行书写。

上面这些重要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并不是东汉蔡伦。远在西汉,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术;蔡伦的贡献是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也因为他在造纸术方面的改进,使得后来的史书将其列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这同时反映出,造纸术在蔡伦改进之后技术水平的确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书写也较以前更为方便了。

谢玄与“芝兰玉树”的由来

谢玄(343-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于晋朝的贵族家庭。宰相谢安侄子。东晋名将,著名军事家。

东晋时期谢家被谢安调教出四位最出名的弟子,他们是“封”、“胡”、“羯”、“末”四兄弟。

有一回,那时谢玄已20出头的人了,谢安像往常一样,把子弟们叫到一起,跟他们谈论人生之道。这时,他突然问了个问题,大意是,你们打算怎样面对人世间的事情,来让自己成为有才能的人呢?孩子们一下子被问住了,这个问题听起来好深奥,不少孩子都还没认真想过呢。这时,偏偏就谢玄开口了,他说,就该像那“芝兰玉树”,在自家门庭前无拘无束地自由地生长!谢安微笑,觉得他答得很妙,由此也更加欣赏这个“阿羯”了。“芝兰玉树”这个词儿,也一下流传了开来。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可并不简单啊。

先得大概知道一下当时天下的局势。谢安出山前,正是大权臣桓温的势力急剧膨胀的时候,他的篡位之心更加显现,从皇帝到百官,人人惧怕三分。有表现出不支持他,而要忠心晋室的,都被整得很惨,重的诛三族,轻的也要下狱。就连出身琅琊王氏这么厉害的家族的王彪之,因为不买桓温的账,都被打入了监牢。

谢安这时候问孩子们这个问题,多少是有点儿用意的。那时,这些孩子不少都过了二十岁,开始到四处去做官了。本来谢家势力在那时就远比不上王家,子弟也没有人家那么多。他不放心哪,生怕这些孩子干些蠢事,不但帮不了朝廷,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儿。所以才这么隐晦地问,好听听他们的态度。谢玄的话最让他满意,因为谢玄正是借“芝兰玉树”来自比,隐晦地说明,这时的谢家子弟,最应该的就是韬晦自处,少说多做(最好是别说),把自己本分的事处理好,不去干预其他家族的事。谢安觉得这孩子真是明白了他的心思,所以很高兴。

王羲之与《兰亭序》之谜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于书法世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称“王右军”、“王会稽”。著名书法家,古人称其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一篇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匹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羲之七岁开始学书法,先后师从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描,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兰亭序》晋朝人叫《临河序》,后人又称为《修禊序》、《禊帖》、《兰亭诗序》,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流觞饮酒,赋诗唱和。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王羲之回家后又重写了数十遍,皆不如原稿,所以他自己也特别看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交弟子辩才保存,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序》,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636),让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摹拓十本以赐近臣,死后把真迹带进昭陵作为陪葬品。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兰亭序》的真迹,只能看到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最逼真的是冯承素摹本,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各半之印,故又称为“神龙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

《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帖中二十个“之”字皆别具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所以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励”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王献之与桃叶是如何相爱的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过州主簿、秘书郎、长史,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故人称“大令”。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都说秦淮河是中国最浪漫的河,这里流传了太多太多关于爱情的传说,其中就有著名的“桃叶渡”的故事,因为大书法家王献之和金陵姑娘桃叶,正是在这个渡口演绎了一段浪漫佳话。

王献之,系出名门,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与其父并称为书坛“二王”。年轻时就名重江左,因而他在婚姻上选择余地很大。他先是娶了豪族郗氏,随后离婚;后又招为余姚公主驸马。东晋世风,名士离婚并不奇怪,更况是发生在英俊才子王献之身上,直到邂逅了那个叫桃叶的金陵姑娘,他才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旅程。

十里秦淮河,千古乌衣巷。王献之就住在这里,经常与趣味相投的朋友相邀出游,寄情于名川秀水。此间,他偶遇了一位可爱的金陵姑娘,她就是后世留名的桃叶。这段爱情来得突然而迅猛,王献之毫不犹豫地投入整个身心。才子佳人,歌诗传情。大才子王献之不惜笔墨,为心上人桃叶写下了一首首火辣辣的爱情诗篇,其中的《桃叶歌》更是脍炙人口: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这吴侬软语,袒露真情,爱意绵绵。据文献《今古乐录》记载:“《桃叶歌》者,晋王子敬(献之字)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可见,这《桃叶歌》的曲调正是王献之为了表达爱情而独创的。桃叶姑娘身世无处考证,门第不同的两人又是在什么情景下相识相爱的呢?王献之的诗依稀描绘了这样一个相恋的场景: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秦淮河畔,黄昏求渡,锦衣名士,翘首以望,何等痴情,无须多言!王献之耐心等候一叶轻舟,轻舟上佳人桃叶正含情依依,招手致意。此时此刻,美景陶醉,此情此景,千年艳羡。王献之与桃叶相爱后,情深意浓,诗也写得潇洒倜傥:

“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连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诗中,“桃叶连桃根”一句,本来是为了表达对桃叶的无限爱意,但却写得有点暧昧含糊。文人的臆想,实在可怕,众人大都一笑了之。既然秦淮古渡发生了王献之和桃叶的千年佳话,那么世人便把这个渡口命名为“桃叶渡”,让后来者游览冶情,对渡赋诗,尽兴抒怀。

法显是如何西行取经的

法显(334-420年),俗姓龚,3岁出家,20岁受大戒。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

法显本姓龚,晋成帝咸康年间出生于襄垣县一个小山村(一说临汾人)。因他的三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他刚满3岁,父亲便把他抱到“襄之九龙山”(今仙堂山)出家。

法显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几十年青灯古寺,修身养性的生活,使他对各种经律熟悉得炉火纯青。他深切感到,经书多有误舛,特别是戒律经典缺乏,使广大教徒无法可循,以致上层僧侣穷奢极欲,为矫正时弊,年近古稀的法显毅然决定西赴天竺(古印度)求取真经。

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同慧景、道整等4人一起,从长安起身,向西进发,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旅行。次年,他们遇到了智严、慧简等6人,组成了11人的“巡礼团”。

“巡礼团”西进至敦煌(今甘肃敦煌),西出阳关渡“沙河”(即白龙堆大沙漠),穿越今天的塔克拉玛大沙漠。塔克拉玛大沙漠异常干旱,昼夜温差极大,气候变化无常。行人至此,艰辛无比。法显一行走了一个多月,总算平安地走出了这个“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到达北天竺的佛教中心弗楼沙国。此时再往西行,已只剩下法显、慧景、道整3人,起程时的一行人有的走散,有的病故,有的知难而退了。

不避乱世,法显毅然回国。法显、慧景、道整3人一起南度小雪山(阿富汗的苏纳曼山)。此山冬夏积雪,3人爬到山的北阴,突然遇到寒风骤起,慧景受不住寒流的袭击被活活冻死。法显与道整泣泪前行,翻过小雪山,进入中天竺境内。法显和道整周游中天竺,巡礼佛教故迹。

晋元兴三年(404),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祇洹精舍,次年走到了佛教兴盛的达摩竭提国巴连弗邑。法显与道整多处参礼,获益匪浅,但也日渐焦虑,他们到了很多佛寺,都没有现成的经卷。原来这里传经都是口授,和尚们都把听到的佛经记在脑子里,就这么代代相传,根本没有编印成书。

道整大失所望,法显却不甘心空手回去,71岁的法显开始学习梵书梵语,抄写经律,每日听和尚们口授,听一句,录一句,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经过3年努力,录下了厚厚一摞,这些佛经有:《摩诃僧祇律》、《萨婆多部钞律》等六部经典。

一日道整从外归来,看着厚厚的经卷惊奇地问法显:“师兄抄这么多经卷难道还要回国?”法显同样惊奇地问:“难道师弟不准备回去?”道整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尘世乱,佛门也乱,我们好不容易脱离了苦海,何必再回去?”“我们不是为了改变祖国的混乱才取经的吗?”道整说出了心中的忧虑:“回去的路同样九死一生,很可能经卷带不回去,我们也丢了性命,请师兄三思。”

法显再三沉思,坚持回国,他告别了道整一个人继续旅行,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

东晋义熙八年(412),法显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祖国,此时他已是78岁高龄了,出游了整整13年。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

    本书从信息的识别、收集、筛选、分类、整理等方面介绍信息的基础知识,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 与科学家相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与科学家相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理谜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地理地貌的变迁

    地理地貌的变迁

    揭开未解之谜的神秘面纱,探索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让你身临其境,保受益无穷。书中还有不少观察和实践的设计,青少年读者们可以亲自动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对于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热门推荐
  • 彼岸却相知

    彼岸却相知

    当代乡村与城市小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上部以潮汕地区桑浦山下林家村人林志勇勇敢的走出村子到他乡闯荡的故事,期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人性的蜕变与沉沦。再到最后的醒悟,给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发出最严厉的拷问。下部以林志勇的儿子林岳的故事开端,讲在改革开放后的背景下沿着父亲的路寻找梦想,其中揭发了当今时代下九零后的迷茫与困惑,与现实成为共鸣。
  • 一等美丽誓言

    一等美丽誓言

    她,林小妃,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宫业轩,富家公子一枚,他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莫名其妙两人就结了婚,还带她来到了这世界上最贵族的学校,一切看似那么的美好,可是,最后才知结婚是幌子,只是为了诱拐她这只穷小兔帮他进行一场早已谋划好的骗局,她装傻,不想看清,他也装傻,不想说透,真夫妻假心意,谁会先动了情?谁会先说出那句,我爱你。
  • 识祟

    识祟

    一个平凡的人,一双不平凡的眼睛,造就一段贯穿阴阳两界的传奇。我不过是恰好有一双特殊的眼睛,同时还喜欢助人为乐罢了。————杜许
  • 我和月魔比魔法..

    我和月魔比魔法..

    血月日食之日,月魔借助血月之光修炼成魔,为了一统三界,不断扩充势力,建立血影神宗,准备与天庭一决高下,谁知遇到她的一生敌人,雅冰公主,从这以后她刻意安排一系列冤假错案,幸而被雅冰一一化解,但,这两位的斗争何时是个尽头呢?她们能否化敌为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上古世纪之宿命约定

    上古世纪之宿命约定

    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幻。原来的废物天赋原来却是无与伦比的杰出天赋。原来所谓的神抵竟然是这个样子,哈里兰也好,诺伊也好,都不过是神抵的棋子。诺伊也好,吉恩也罢;璀璨世纪也好,上古世纪也罢,不过皆是众神的戏曲而已。当天地不仁,众神以以万物为刍狗,将这个世界变成他们的棋盘的时候,人们又该怎么做呢?
  • 父子状元传奇

    父子状元传奇

    该书以简朴自然的笔法描述了北宋年间东平学子梁灏、梁固父子通过刻苦学习、奋发努力,从而在众多考生之中脱颖而出、考取状元,以及从政之后忠心报国、竭力为民、反腐倡廉、严格执法、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见义勇为等等弘扬人间正气的感人事迹。故事以梁氏家族四代十几人为主线,连结北宋四代帝王、皇宫后妃、文臣武将、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等等数百余人物,突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广大民众对和谐安定的企盼。尤其是对梁灏、梁固在处理与君主、同僚、亲属、民众乃至与案犯、敌寇等等诸多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与绝妙技巧,无不描写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给人以启迪。
  • 总裁离婚请签字

    总裁离婚请签字

    为了拿回财产,她嫁入豪门,成为陌生人的老婆。婚后不久,她却亲手将火辣美女送上新婚丈夫的床……当精心策划的出轨被当场识破,他用一纸协议,将她绑在身边。“顾北辰,你到底有什么目的?”他浅笑着把人困在怀里,爱她宠她纵容她放肆,却又生生折断她骄傲的翅膀把人囚在身边。他要的,从来都只是她的真心而已。
  • 妃在江湖总挨刀:落魄皇妃

    妃在江湖总挨刀:落魄皇妃

    一个不靠谱的皇帝:你们去乞讨吧,谁乞讨的钱多皇位就给谁。一个不着调的亲爹:孩子啊,这一路上除了可能会死个四五回,也没什么大风险。一个更不要脸的皇子:借我十两银子我让你当皇后,说到做到!她息若烟一夜之间家道中落也就算了,可是这一路上遇到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抱怨归抱怨,既然身在江湖了,还能咋办?闯吧。哪儿想到……“王爷,那丫头又把别人店里的碗砸了!”王爷深深叹息:“走吧,我们去给人家拖地还债去。”
  • 殷脉

    殷脉

    妄界强势来袭,人界危在旦夕。死亡的阴影下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当对你重要的一切即将被夺走的时候,你该作何抉择?在神的脚下低头膜拜乞求存活,还是拿起武器走上一条无惧死亡的弑神的道路?在美留学生张子奇和他幸存的伙伴们开始了一段为了人界而战的求生之旅......
  • 楼兰遗梦

    楼兰遗梦

    一名驴友,在楼兰遗址遇险魂穿到了古代,先后被两位楼兰公主看上,但公主必须嫁给王子,他为了抱得美人归,只好奋发图强,打败一个个西域王子,驱逐一次次外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