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3900000008

第8章 唐五代词的小巧玲珑(2)

二、唐词的小令绝唱

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对词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唐人由借鉴到仿写,逐渐涉猎词界,初唐几乎没人涉猎词,因为从史料上很少发现这样的记载。盛唐、中唐一些诗人,以极大的敏感和激情开始对这一新诗体的关注,并对这一新诗体逐步尝试。据说李白写过两首词,分别是《菩萨蛮》和《忆秦娥》,并冠以首创文人填词的风气,并被人尊“为百代词曲之祖”,不过,史料并无记载,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怀疑。真正创作词的诗人是中唐一些诗人,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在当时就引起“递相唱和”的风气,以至传播到日本,风流一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首绝妙小令。词人借渔家生活自道隐居江湖之乐。全词共五句,前两句纯为描写自己隐居之地环境的优美,先后用五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显得轻松自然、从容洒脱,大有超然物外之势。这种景分别是“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五种景词人完全用白描手法,把自然的优美一下子烘托出来了,一幅恬淡适意的图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西塞山”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有白鹭的自由飞翔,有鲜艳的桃花开放,有清澈碧绿的流水,水中又有肥美的鳜鱼游来游去,背景由大到小互相映衬,由静到动,动静结合,一下子突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色彩十分鲜艳,红的、绿的、白的、黑的、蓝的、青的相映成趣,这种桃花源式的美丽世界,词人仅用几笔轻轻一点,境界全出,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吗,还是天姥山的神仙福地呢?这一美妙的境界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睛。为此,俞陛云《唐诗选释》评曰:“桃花流水句,尤世所传诵。”就说明此景写得美妙独特。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渔夫捕鱼的优美环境,这时,主人翁还没出现,这是欲擒故纵的写法,环境如此美丽,令人向往,那么在这美景中活动的人更显与众不同,更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特点。就是在这一美丽而神异的环境下,有位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隐者,是那么从容自得地垂钓。这位垂钓者,我们只见其头戴的、身穿的,却没有见其真容,更显示其真实身份,在这里仅是一个暗示。渔夫垂钓是背对着我们的,那么渔夫的真容及捕鱼的情景是留给读者去想象的。这是唐诗中常用的虚空留白手法的运用,单就“青”、“绿”二字而言,与所写环境的色彩相映成趣,构成一个和谐自然的人物画面。在句法上,前两句的写景是七字长句,到了这两个三字短句使整首词的节奏突然跳荡明快起来,造成了独特的意趣,这就水到渠成的引出了渔夫雨中捕鱼的画面。这一结句分两个层次,“斜风细雨”紧承上句,点明披蓑衣,戴箬笠的原因,渲染了整个捕鱼的环境气氛,“不须归”又是一顿,反衬出渔夫雨中自在捕鱼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神态,是渔夫浮家泛宅,乐在其中精神的真实写照,一下了摒弃了尘世的芜杂和忧虑,这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最后这一句的画龙点睛作用,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肯定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污浊的厌倦。正因为如此,黄蓼园评说道:“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已者。隐跃言外,蕴藏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此评说正道出了该词的小巧玲珑之处。

中唐写小令的还有戴叔伦、韦应物,他们二人都写了《调笑令》,这是唐人最早以《调笑令》为词牌写小令的。当时,戴叔伦写了一首,韦应物写了两首,其他人少有涉猎,这说明,在唐代,词调还不是太多,创作词的人也有限。二人的《调笑令》写得都是边塞景象,但词的内容却不相同,这种现象刚好印证了词调较少的观点。戴叔伦的《调笑令》是写边塞征人的小令。“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前三句以边草起兴,“边草尽”比喻“老兵”衰,连用三个“边草”,实乃一唱三叹之感。有回环不尽之妙;单从修辞而言,这又是大声的呼告。这是一个老兵在呼喊,是一个老兵在悲凉地呼求,这种凄苦荒寒的军旅生活快结束吧,人生几何,我的青春全消磨在这边塞的苦寒生活当中,我有父母,无以赡养;我有妻子,无以团圆;我有儿女,无以抚养,这种沉痛的诉求,不由得使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回想起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社会,盛唐的高歌情调渐渐退去,悲凉凄苦的哀音随之而来,正如俞陛云所言:“唐代吐蕃回纥,迭起窥边,故唐人唐词,多言征戍之苦。”戴叔伦这首小令也不例外。老兵的情感就是由边草来体验的,全用景物和环境烘托代替直接抒情,老兵的呼告,令人目光移向远方苍茫而辽阔的雪景:在这茫茫洁白的银色世界,再加上辽阔无垠的月光普照,雪景与月光互映,更显清旷。《姜斋诗话》中说“情、景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里老兵的情感体验,是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方可领略到,实际上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面对边塞雪景,从老兵“明月,明月”的呼告中,我们仿佛看到老兵面对明月在无声地倾诉:哀怨悽恻的胡笳呀,你好不教人愁上愁啊,我的年纪大了,还让我苦守边塞,还让我与妻子老小分离,何时是个了啊!“愁绝”一词,把老兵愁肠百结的心理状态传神写出,随着“愁绝”的哀叹,词也结束了。但“愁绝”的深刻蕴含却伴随着胡茄声的余音萦绕于读者心田,这一点睛之笔实在是耐人寻味,含意不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韦应物的《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方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斯,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小令,是一首咏马词。前三句是交代事件在燕支山下,有一匹胡马,远离马群,迷失了方向。接下来的两句,先写胡马迷路后的焦躁不安,跑来跑去,四处兜圈,时不时的东张西望,下意识地用蹄子刨着雪沙,为了寻找同伴,或者是求救,大声嘶鸣着,我认为,这里正是马失群后的无助无奈。经过它的各种努力,效果都不佳,眼看无边的衰草淹没在深深地暮色中,这匹失群胡马的处境十分不妙。词人在描写胡马的失群时,抓住了关键的动作与神态,“跑沙跑雪”、“东望西望”十分贴切地勾画出了失群马的慌恐、惶急,举止失措。最后一句“边草无穷日暮”纯为写景,却暗示了迷路的胡马没有出路的窘境。也显出词人的匠心独运。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前人评价颇多。如“此笑北胡难灭之词”,“言胡马东西驰突,终至边草迷路,犹世人营扰一生,其归宿究在何处”,还有一种说法是:“胡马实际是一个远戍绝塞,无家可归的战士的象征。”这几种评论,都有武断臆想的成分,实际上,这就是在咏叹一匹失群的胡马,从动作到神态,勾画了一幅漫无边际的草原暮色图,这样理解不是更显灵动吗?

令人吃惊的是,这首词的格律十分独特,在仅有的32字中,有四个仄韵,两个平韵,两叠韵,平仄韵交替转换,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字叠句必须用上下方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它的别名又叫《转应曲》。中唐时期,大多数词人都是用五、七言绝句来写的,尽管有人开始尝试长短句填词,但基本句式还是摆脱不了五、七言的格局。这首小令全用二言和六言,句调更为参差不齐,韵位变化有致,这就体现了词调的特点,为此,在中唐是极富有开创性的,对五代词产生了较大影响。

戴叔伦的《调笑令》与韦应物的《调笑令》同为一个调,又同为一个时代人,但所写内容却大相径庭,一是写征人疾苦,一是写失群马的无助,从格局上来看,也各有特色。戴词主要突出征人的情感变化及内心体验,显得严谨紧凑,韦词主要从动和神两方面来写失群胡马,显得细腻传神,单就平仄而论,二者已离词的真正特点更近了,已打破了唐诗五、七绝格局,都具有开创性。在内容上更丰富、更多样的还有王健的《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这是一首宫怨词,这一内容在古典文学当中属于寻常题材,唐诗中更是屡见不鲜,但新兴的词体中,还是少见的,为此,就内容而言,王建这首词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一定的开拓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词由物起兴之后,由物的命运自然转接到人的命运上,由人物行动转到内心世界的刻画上。宫女曾被宠幸过,但那是过去,现在失意多年,自己在痛苦中煎熬,玉容早已憔悴不堪,哪有心思再去想音乐舞蹈之事呢。多少宫女都是因才艺双佳才被皇帝青睐,但风流天子兴尽之后则是宫女的痛苦。宫女身居冷宫,就是再有才艺,何人能欣赏得到呢?这样的心灰意冷足以表现宫女抚今追昔的怅惘和感伤。笙歌管弦已与自己无缘,她期待着,期待着皇帝的回心转意,有重新风光的那一天,但期待越重失望越重,内心痛苦更加一层。结句典故的运用,将失宠宫女凄婉绝望的心境生动传神地烘托出来了,虽无谴责但谴责之意尽出矣。顾起伦《花庵词选跋》中说:“王仲初《古调笑》,融情汇景,犹不失题旨。”也就是说,王建写宫怨,不牵强,并且合词律要求,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艺术形式为主题服务,这在当时是高于那些发噱无聊之作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三首《调笑令》,这三首词同为一个词调,所写内容多异,效果也有不同,有批判,有控诉,有词式的追索,这正说明唐代词人在艺术上不断的完善新体诗的探索精神。

在中唐词人中,刘禹锡与白居易是写词较多的词人,特别是二人共同写过的词调《忆江南》都有组词形式出现,刘禹锡的组词《竹枝词》更为著名,影响颇大。我们先来看他们的《忆江南》。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秋天,原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县)刺史的刘禹锡因病,改住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洛阳当一个闲职。当时白居易也住在洛阳。两人早年在长安时就相识,唱和诗达数百篇之多,写此词时,刘禹锡、白居易均已近暮年,二人相聚,更有一番情味,来往更为频繁,所以后人称他们为“刘白”,白居易曾写过流行曲《忆江南》三首,到了开成三年,刘禹锡和作了两首,在题下自注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所谓“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就是按照《忆江南》的曲调填的词。这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依曲填词的最早记载,所以,刘禹锡的《忆江南》两首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刘禹锡的《忆江南》二首: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第一首是伤春,第二首是惜春。第一首的第一句话纯为散文句法,没有任何雕琢痕迹,表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而又无奈。第二句由人想到春天,春天也会像人一样依恋春天,不愿离开洛阳人,但又不得不缓缓远去,并依依不舍的向洛阳人致意。其实,这里是人与春共有的感觉,写春天的依依惜别,也是写人对春天的依依惜别,说明了人与物的感情是相通的。这里既写了物态,又写了物情,惟妙惟肖。接下来又对自然景物进行了描绘,如美女一样的弱柳也对春的逝去表示了伤怨,“伤春”的内蕴更为深化。三、四句是七言对偶句,写兰花,也因春天的逝去而暗自抽泣,以至于泪湿罗巾。“弱柳”、“丛兰”比喻女子的丰姿,但喻体没出现,这并不影响人们去理解,因为第二句的比喻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好像真有一位天姿国色的佳人,独坐庭院,在为春天的消失而怨愁,面对遍地落红而伤神。诗人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进行了大力渲染,其“伤春”主旨更为突显了。这首小令的艺术性体现在:结构变化别致新颖。写自己与花草、美女是自然的顺接,第二句写春天“多谢洛城人”又采用逆向描写,从而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显示了跌宕摇曳之情。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显得自然和谐,第二句是拟人,三、四句是比喻,艺术效果最好,把“弱柳”和“丛兰”比拟为美貌女子,在形象、气质、意态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易于理解和想象,只有有了这两句的扎实衬垫,末句才显得自然,顺理成章。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该词“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可见在当时影响之大。

第二首的惜春与第一首的伤春同中有异。首句“春去也”承第一首而来,深化了伤春、惜春的情感,呼应第一首,正是连章体惯用的手法。第二句叮嘱大家珍惜这大好的春光,三、四句是说自己惜春的具体打算,末句是假想如能实现的心理,全词互相勾连、转折,线索十分清晰。劝大家也是劝自己,都来珍惜这美丽的春光吧,珍惜春光,也是珍惜青春,因为他们都是最美好的时光,令人向往,叫人珍爱。所以这两首词既有景的描绘,又有人的心情的表达,景与情十分和谐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让人感到景即人,人即景,景人不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既然这两首词是和白居易的《忆江南》组词而来,那么,我们不妨也将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摘录于此加以比对欣赏:

同类推荐
  •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

    《岁月的划痕》是宁夏同心县作协主席、宁夏吴忠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员——民冰先生的诗歌集,书中具体收录了:《西部的同心》、《选果子的经过》、《下午,在郊外》、《弹琵琶的人》、《在东方娱乐城》、《正午时刻》等作品。
  •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们的爱情,是灯火阑珊中的惊鸿一现,忽闪忽灭;她们的爱情,是清寂禅寺里的钟声,惊心动魄,使人无法忘怀;她们的爱情,是响在窗外的铃声,岁月只是匆匆过客;她们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欲说还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真谛?是悲是喜,是欢是愁,是鲜花,还是沼泽?
  •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呆萌少年追冷傲女神记

    呆萌少年追冷傲女神记

    她全才女神,他呆萌二货,他们之间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 月光城

    月光城

    瑰丽的幽蓝色光芒神秘地照耀着这片一望无际的海洋。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的宁静。短短数秒之后的雷鸣声惊醒了一只正在海上漂流的枯木上休息的乌鸦,乌鸦受惊地拍打了几下翅膀,之后又合上了翅膀闭目休息。枯木随着海风的吹动缓慢地摆动着。
  • 疯神萧明

    疯神萧明

    曾经独立存在的三块大陆,因神力的冲突导致三大陆合并为一,而在这合并为一的大陆上一个小城市中的帅哥~萧明崛起,他能否再创奇迹拥有远古的真正的神力?让我们期待他来创造奇迹吧!
  • 金融之不朽之魂

    金融之不朽之魂

    有人说生活如梦,其实金融比梦更幻更梦,人生当如常,金融当人生。当你技术能知己知彼的时候,你的人生也要开始如梦了。让爱好金融的我们一起踏上寻梦之旅吧!
  • 僵尸血修

    僵尸血修

    在华夏的西北部有着无数的名山大川,一座不知名的上来了一群女子,创立了一座名为缥缈宫的门派,自此无名大山便有了缥缈山的名号。人们只知道缥缈宫的女子个个武艺高强,却无人知道,所谓的缥缈宫不过是一群守墓人。
  • 重爱的伊可然

    重爱的伊可然

    初进高中校园时代的可然,由于分数线相差又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了高复班,于是压力过大的她患上了——抑郁症,之后不得不休学在家,却被父亲的一次严重打骂中连夜出门,第一次喝酒的她为了她的一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繁华落尽情难绝

    繁华落尽情难绝

    她,是落寞的前朝公主,为复国大计结识江湖友人,本以为复国有望,谁知天意难测……
  • 告诉我你是谁
  • 都市之全能房东

    都市之全能房东

    在医学界:他是医圣在武林中:他是武王在赌场中:他是赌神……“其实,我只是个小房东”叶阳如是说
  • 《曾经: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

    《曾经: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眼》

    曾经,是一个微弱的词,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随风飘去····曾经是虚幻的----曾经看过的朝阳,写过的日记,听过的CD,都被时间掩埋,化成泡沫···时间的沙漏沉淀着无法逃避的过往,记忆的双手总是拎起那明媚的忧伤···她们---互相依靠却又互相伤害她们在各自的小路上匆匆行走,一直都未停过~不知道下个秋天还能不能看见那个调皮可爱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