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写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作者出任镇江知府时,上片列举了孙权、刘裕的丰功伟绩,孙权坐镇东南,击退强敌;刘裕起兵北伐,收复了长安、洛阳大片国土。二者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辛弃疾向往这些英雄,希望有一番英雄壮举。他虽然曾是过英雄,也豪迈过,但此一时彼一时,作者写这首词时,已在乡间闲居了20余年,风华向上的大好时光一去不复存在,但是自己恢复失地和故国江山的雄心始终没有减退过,现如今,虽然自己年事已高,但内心是赤诚的。为此,作者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南宋士气,铲除畏敌如虎的怯懦心理,剔除软弱无作为的畏惧情绪,以便鼓舞人们的斗志。下片又借用刘义隆、王玄漠的失败事例,警告当权者韩侘胄要吸取古人教训,不要贸然行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草率出兵必然失败。然而韩侘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听辛弃疾的建言,轻敌冒进最终惨遭失败。这种现实与历史上的事例何等相似乃尔!作者在结构全词的过程中,回忆了昔日北方起义,抗击金兵的英雄壮举。结句中又以古代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来自况自喻,表达了自己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时至今日,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仍然是十分强烈,雄心不改。一个威风凛凛的自我形象赫然屹立人们目前。这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也正是他本人的英雄肖像的写照和缩影。这首词写景抒情及咏史巧妙结合,托古讽今,表达了作者的深谋远虑与报国豪情,气势浩然慷慨。在这首词中词人用了大量的典故,据宋岳珂《桯史》载:辛弃疾写就此词,“特置酒招数客。使妓迭歌,益自击节。遍问客,必使摘其疵,”岳珂便以“新作微觉用事多耳”回答。辛弃疾亦苦苦推敲。笔者认为,岳珂的指责是不确当的,因为尽管词中运用了较多典故,但这些典故都是紧紧围绕地点而言的,除了廉颇的故事之外,都是相关镇江的历史史实,词人身处镇江,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辽阔苍茫的原野引起了不尽的哀伤,自己为之奋斗的恢复中原,抗金复国的愿望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图伟业落空了,自己的壮伟之气无法发泄,往往借登高望远一展自己的心结。站在北固亭,眼望四周,自己已进暮年,何时才能图大业呢,于是景情相融,悲从景中生,伤由情景来。这些围绕一地而来的典故,只要恰如其分,多点又何妨?为此,岳珂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其实词人正是借这些典故表达自己的块垒的。有了这么多典故,才显出这首词的厚重和多彩,说服力和感染力才得到了加强。这首词的艺术表现力是空前的,这恰恰是这首词的长处所在。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一评价是比较公正的。另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上边这首词写于同时同地,并化用前人成句,自问自答,句式灵活,表达的仍是对中原的怀恋,对失地的无比强烈的情感,词中对孙仲谋的大力歌颂,就是对统治者宁可苟安也不思恢复的软弱行径表达了不满。语言轻快活泼,感情饱满欲胀,风格雄浑豪放,同样具有震撼古今的气魄和艺术感染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也是登临之词,表达的同样是悲愤之意。南渡已多年,却一直担任与抗金恢复毫无瓜葛的闲职,北望恢复无时无日,报国的一腔大志无地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忧从中来,悲从中来。上片选择的意象全为暮秋景致,用清秋、落日、断鸿、西风等意象,为自己的悲声作了渲染。景与情和谐的统一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下片开始转入抒情,连引三个历史典故,层次一转再转,表达了自己茫然无据的心绪。一是说自己不能与古人相比,古人可弃官归田,而自己是有家不能归,乡思之情很浓。二是对古人的批评,我绝不会学古人不问国是,只顾一己私欲。三是自己要学古代贤德高尚之人,为国为民分忧,为一己私利于国于民而不顾是他不耻的。四是借用桓温北征之事,表达自己对北伐无期,恢复中原无望的气愤,真是对不起自己平生之雄心壮志矣!有何面目大谈历代英雄。以上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情绪一下子达到高潮。最后一层是自然过渡到结尾,表明了登临之意。借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伤悼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叹,与上片遥相呼应。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自由挥洒,激昂悲壮的风格,词的内涵相当丰富深厚,虽然苏轼与他并称,但辛弃疾词的豪放内容是南宋生活的大写真,现实主义与浪漫情致有机结合一体。他的词反映了南宋的社会矛盾,内容相当厚重,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浑厚的内容完美地表达了出来,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词之所以有如此强的震撼力,就是他写的是真情,描绘的是真事,议论的是自己抗敌救国的主张及策略,他的报国无门却壮心不已的失落英雄的心声,高喊出了时代最强音,引起了当时以及后人的强烈共鸣。同时,他的词中的形象就是他本人,写他所想所思所为,就真切具体的多了。不像有的豪放词人那样,虽然粗声大气,情激高呼,但少了一些真情,多了一些矫情,读之虽有振臂一呼之势,却无空谷足音的韵味。当然,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超群的秉性天赋,经验学识的丰富广博,才使其所以然,才创作出了“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的惊人词作,其词不仅“异军突起,能于剪翠刻红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并且以文为词,发挥并扩大了豪放词境,为豪放词留下了不朽之作,为宋词也开创了别天洞府,占据了词坛辉煌的一页。
除用典之外,辛弃疾词中善于将比兴、比喻、象征、比拟,将语言技巧推到极致。在豪放词派中,苏轼词中已有大量的比兴手法运用,辛弃疾却把这些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达到了更高的艺术水准。如用“斫去桂婆娑,”(《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比兴铲除那些阻挡抗金北伐的黑恶势力。“玉环飞燕皆尘土”(《摸鱼儿·更难消几番风雨》)中玉环、飞燕的下场比兴奸佞小人同样有如此下场,如《沁园春》: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飞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词的上片描绘了灵山雄伟峭拔之势,以及小桥流水、苍松翠柏的优美环境,衬托自己不满意闲适生活的心情。下片抒写灵山给人舒适美好的感受。这首词的意象组合很别致,以有生命之物比兴无生命之物,以人之情感赋予无生命之情感,十分高妙。为此,杨慎极为赞许“说松而又谢家,相如、史太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词品》卷四),这一评价,肯定了这首词的比兴手法的妙处,妙到无人达到的境界,这就是创造性。作者将马比山峰的连绵,赋予灵山若“奔驰的态势,化静为动,用比拟手法把灵山写的多姿多态,把灵山峰雄伟峭拔,蜿蜒曲折的概貌写的活灵活现”。“跳珠倒溅”中把水珠拟人化了,下片头六句中,“争先见面重重”本写雾散峰出的现象,但词人以写人的活动“争先见面”作比,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灵山群峰如众多青少年见亲人般拥了过来,把灵山的苍松翠柏比成谢安家的子女一样庄重大方,挺拔俊秀,灵山的千姿百态,如司马相如初到临邛时那样车盖如云,从容文雅,潇洒巍峨。作者用不同的人物来描绘同一种景却极为罕见,因为在古代文学中用多种事物比喻人的各种优秀品质是不乏先例的,但用众多的人物描写灵山群峰的风貌,则是辛弃疾开得风气之先,也显十分别致新颖,这是辛弃疾的一大创举,不仅如此,词人还以文拟山,这又是比兴手法的创新。词人还用韩愈评柳宗元散文之语,“雄深雅健”来写灵山的高俊、深邃、幽雅,这种以人拟物之法,能把物写的富有灵动;以文拟物,即可赋予自然景物深深的韵味,所以这里的拟物、比喻、比兴恰如其分,超然圣手,让人感到了新奇,感受了美,感受了灵山的美妙的滋味。其实,“说景即是说情”,辛弃疾词有很多地方用拟人手法描写青山,如“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畴昔此山安居,应为先生见晚,万马一时来”(《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数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这些词句句写山,又句句写人,写人写山,写山写人,水乳交融,他是以山的美丽妩媚来衬托自己的心灵纯洁高尚和不朽品格的。同时还用“缺月初弓”比喻小桥,用“龙蛇”比喻参天松柏,用“风雨声”比喻松涛之声,实在妙极,让人从没感受到的奇妙。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论到:“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兴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回要眇以出之,而后可感动人。”正是作者灵活多变的运用赋比兴,才使这首词传神,新颖,情景交融,让人咀嚼回味,慎思而玩索,越玩索味道越浓厚,感染力越强大。
在辛派词人中,都深受辛弃疾影响,有的人模仿,但已步入偏激。因为豪放词派多写爱国词,壮语惊人,虽讲格律但不拘于格律,以散文词法结构句子,吸收经、史、诗、文语言入词,但他们谁也没有辛弃疾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深、那么广,虽然豪壮,但清逸不足,没有能超出者。
二、苏辛词的异同
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辛弃疾继承和发扬光大了豪放词,并把豪放词推到了极致,到南宋,豪放词才蔚然成风,形成气候。苏轼虽开创豪放词,但在北宋苏轼后继乏力,并不完全被人们认可。两人并称,又有上下承继关系,但却有同有异。他们的相同处是彻底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创作了大量的豪放之作,在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评说苏轼词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也就是说苏词荡涤了缠绵悱恻的儿女情肠的写作法度,引领人们登高望远,在茫茫旷野之下产生一己之悲情,从而慷慨高歌,在安乐闲适情怀下,抒出自己的强烈呼声,这种高亢之声是超世脱俗之声,是远离尘嚣之外的呼告,是心胸开阔,境域辽远的旷达。为此,他的豪然之气在北宋时和者寡,后继队伍不壮,别人难以学来。辛弃疾的词是“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就是说,辛弃疾在浓墨重彩的描画中,显出雄气伟岸之态,沉郁悲壮之气,具有雄才大略,气魄浩然,直爽痛快淋漓的高唱之势,对时世无拘无束,有如李白的豪放自由一样。用王国维的话说,“东坡之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生性,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郭(子仪)、李(光弼)、岳(飞)、韩(世忠),变则为桓温之流臣,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写人的角度不同,层面也不同。辛弃疾描写的人物大多为英雄豪杰,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代天骄的英雄豪杰,所以他所写的都是一时英雄豪杰的形象,如郭子仪、岳飞、孙权、刘裕、谢安、李广等,他认为这些英雄豪杰,才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追求目标,在这些身世不畅的英雄身上,也有辛弃疾一生不幸的影子。苏轼写人多为仙气之人,超逸旷达之人,以“疏狂异趣”的形象为最,大多为飘逸任性之辈,达士、游仙、隐士、居士、迁客等面孔比比皆是,《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渔父》中的“一笑人间千古”,“醉醒还醉醉还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不同的仙气笼罩之下的人物,彰显了苏轼“坡仙”的性格特征。辛弃疾写人大多虎虎有生气,朝气蓬勃,威武雄姿,大多从信念写起,如《贺新郎》中“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写远大抱负的有“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写矫健雄风的有“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这些人物都是威风凛凛,一副浩然正气面孔,相反,苏轼写人多有超脱习气,老者、练达者较多。
2、写景绘物也不同。辛弃疾最善于在写景中,尽展豪放特征的飞动感,景物都具有奔腾不息的动态美,在这种极富动态美之中,又饱含着自己的顿挫沉郁之情。在描写景物时,虽然笔法清新纯朴,但一种跃跃跳动的律动感无法按捺。而苏轼的写景大多是淡云、微风,细雨潺潺,迷蒙清疏的景色,多用月明清辉的柔和来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虽有青山绿水的澄澈灵活,但仅是为增加画面的寂寂之感。这与辛词的气势磅礴,悲壮激越显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