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2300000223

第223章 肖邦(4)

演出结束后,乔治·桑和她儿子莫里斯、女儿索朗日拥着肖邦高兴地回到住所,乔治·桑说:“亲爱的,你听见了吗?在你弹奏的时候,舒曼说你的乐曲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事实上,肖邦在这次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的主题思想都和波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密切相关,他的乐曲充满了爱国的思想,的确具有战斗性!

1844年春,肖邦刚过完34岁的生日,五月份就传来了尼古拉在华沙病逝的消息。肖邦一想到自己和73岁的老父亲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他感到悲痛万分无法接受父亲去世这个事实,更加思念家人和故乡。

一想到自己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遭到丧父之痛的肖邦,一直流泪到天亮!

在乔治·桑的关爱下,肖邦度过了9年的快乐时光。在这九年里,他又创作了许多脍灸人口的乐曲,这些作品里,都体现了他对波兰人的热爱之情。

1847年,乔治·桑感到和肖邦情缘已尽,提出分手。再次经历爱情伤痛的肖邦,创作了一首著名的《D大调前奏曲》送给乔治·桑,上面清楚地写着:“让我们共同怀念,诺罕庄园拥有的岁月吧!”

乔治·桑在肖邦后半生,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是她精心陪伴,周到照顾着登上音乐创作辉煌巅峰的肖邦,是她的存在,赋予了肖邦大量的创作灵感,也是她的离去,让肖邦感到万分的悲痛!

心归祖国

肖邦在与乔治·桑痛苦地决裂之后前往英国,但他大失所望。在这个以金钱衡量一切的国家里,他的音乐无用武之地。

肖邦有个苏格兰女学生,名叫珍妮·斯蒂尔林。她热爱和崇拜肖邦,曾多次邀请他访问英国。为了说服自己的老师,她坚持说,在英国他将会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收入。

肖邦在与乔治·桑痛苦地决裂之后,也想换个环境医治心头的创伤。此外,他也确实需要更多的钱,于是,他决定到英国去。其实,这也是他定居巴黎之前本来预定要去的地方。

出发之前,他在巴黎举行了最后一次音乐会。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都到场了,像是要和这位艺术家告别,同时又像是和过去的生活方式告别,因为一周之后,法国爆发了革命。

音乐会是在1848年3月16日举行的。在巴黎的普来埃尔大厅,肖邦与弗兰康姆一起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大提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独奏了夜曲、练习曲、摇篮曲、序曲、玛祖卡舞曲和圆舞曲。这次演出对肖邦衰弱的身体来说,是过于沉重了,以至于演奏结束回到休息室几乎昏过去。

但音乐会是成功的。

几天以后,肖邦在他精通英语的忠心的意大利仆人的陪同下前往伦敦,于4月20日到达大不列颠的首都。珍妮·斯蒂尔林和她的姐姐热情接待了他。她们为他安排住所,为他照料马匹,为他寻找第一批学生,甚至给他口袋里装巧克力。

肖邦一到,立即受到伦敦上流社会的欢迎,他又开始进出贵族沙龙。

6月23日和7月7日,肖邦在伦敦开了两次半公开的早晨音乐会。一次是在著名的英国女歌唱家萨尔托利家;另一次是在一位音乐爱好者法尔穆特爵士家。肖邦演奏了夜曲、玛祖卡舞曲、练习曲、圆舞曲、摇篮曲、降B小调谐谑曲。

珍妮·斯蒂尔林为自己是肖邦的学生而感到荣耀,她希望肖邦能去拜访她的所有的朋友和熟人。肖邦不便拒绝,于是便开始了多得数不清的拜访、回访、午餐会、晚会,终于把他累得吐了血。

肖邦尽管累得吐了血,却没有赚到多少钱,英国人是个商业民族,他们讲求实际,缺乏慷慨的精神,缺少在法国常见的那种在艺术事业上表现出的豪华气派。

肖邦还发现英国人根本不把音乐当做艺术,难怪人们问他值多少钱。

在伦敦惟一使肖邦感到欣慰的是,他会见了自己的同胞。那是他去苏格兰之前,伦敦的波兰侨民为了对他表示敬意而举行了一次宴会,宴会结束以后,他将大家请到自己的住所,以感激的心情弹奏了《卡舞曲》及《波洛涅兹舞曲》,直到深夜两点钟。

8月初,肖邦前往苏格兰。

8月28日,肖邦在曼彻斯特的一个容纳1200人的宽敞的大厅中成功地举行了一次音乐会。

9月27日,肖邦在格拉斯哥又举行了一次音乐会。根据格拉斯哥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回忆,“肖邦弹奏的声音这样微弱,甚至都有些单调了。但是精细的耳朵可以捕捉到音色的无限变化和令人惊异的细致。”

从格拉斯哥出发,肖邦访问了凯尔城堡,这城堡是属于珍妮·斯蒂尔林祖父的。

10月4日,肖邦在爱丁堡又演奏了一次。他的音乐会的曲目已逐渐确定下来,那就是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和一个叙事曲。

珍妮·斯蒂尔林经常陪伴着肖邦,于是,在巴黎,人们传说他们就要结婚了。这位老处女似乎梦想和肖邦结合,但肖邦显然十分理智,他在回答友人询问此事的信中说:

“即使我爱上一个女子,而她也如我所希望的那样爱我,我也不会结婚的,因为我们没有吃的,也没有安身之地。有钱的女子要找有钱的男子,即使要找丈夫,也不会要病得要死的人,而会要美貌的青年。我可以一个人受苦,如果两个人一起受苦,那便是最大的不幸。我可以死在医院里,但是决不能在死后留下一个连面包都吃不上的妻子……所以,我要对你说,比之婚姻来,我更接近棺材了。”

肖邦于10月31日回到伦敦。他的健康状况继续恶化。

1848年11月23日,肖邦离开伦敦,结束了英国之行。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旅行。

1848年11月16日,肖邦在伦敦参加完为“波兰文学之友协会”举行的募捐义演后,又回到了巴黎。

7个月的伦敦之行,使肖邦身体健康情况急剧下降。当时对肺结核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肖邦虽然不停地看医生,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治病上,可他还是不停地咳嗽,最后发展到咳血。

这时肖邦处于困窘状态,常常是靠朋友的接济才交上房费。为了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他常常侧卧在床上,给学生讲课。豆大的汗滴常常从他的额头滚落下来。

肖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人们都在背后议论他痰里的血丝。只有他的好朋友和几位忠实的学生陪伴着他,照顾着他。

肖邦一看到血,就想起了艾米丽亚。他想到了,他就要不久于人世了。他在1849年6月,在给家里人的信上写道:

我正在走着小妹艾米丽亚曾经走过的路,我想我和父亲,我和妹妹马上就要在天国见面了。在这个时刻,我非常想见到我在华沙的母亲和姐妹!

在尼古拉去世后的5年里,朱丝蒂娜也是疾病缠身,她本想来见儿子一面的,可是己力不从心了!

在1849年的8月9日,肖邦终于盼来了华沙的亲人,姐姐露德维卡一家三口,来巴黎看他。

病榻上的肖邦紧紧拉着外甥女小露德维卡的手说:“舅舅的样子吓着你了吗?”

肖邦终于见到亲人了,悲伤兴奋的泪水交织在一起,他对姐姐说:“我觉得我不是从前那个孤独的人了!”

朋友们知道肖邦病重的消息,都前来看望他,善良的肖邦在病榻上和他们一一道别,他向朋友们说着感激和祝福的话语!

在最后的清醒时刻,他对姐姐和身边的朋友说:

“在我死后,让我长眠在意大利作曲家、我崇拜的贝里尼身旁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生前我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死后我也要回到祖国的土地。我要告诉波兰,我的心脏为波兰而跳动!”

1849年10月17日凌晨,肖邦停止了呼吸!

同类推荐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刘伯温传奇

    刘伯温传奇

    元末明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群雄逐鹿的时代,各种英雄豪杰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刘伯温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科学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宿命爱恋

    宿命爱恋

    明明喜欢他,却不敢告白,可当沐汐玥放手后林雨轩却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喜欢的人是沐汐玥,当两个人在一起后,又发生了什么?
  • 摇身一变很逆天

    摇身一变很逆天

    当杀手界的无冕之王,医学界的鬼才穿越重生,必将是风云变幻!这一世,老天给了我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便是逆天,也要护他们周全!
  • 俺的异能小农民

    俺的异能小农民

    没有金手指。没有BUG。你问我有什么?我告诉你,哥们拥有系统自带异能。纯净无污染。而且。。。好吧没有而且了。余天大叫:俺只是一个小农民而已啊!
  • 绝世魔菲之菲常嚣张

    绝世魔菲之菲常嚣张

    她倾城倾国,他美得妖孽,他因无法承认毒性发作而失忆,她因掉入悬崖而失忆,就在两人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彼此回眸一笑,“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失忆后的她成为武林中人人追杀的对象,包括他在内,她嫣然一笑,“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多年后,他那一剑毫不犹豫的刺进了她的心脏,她却将剑刺的更深,她浅浅一笑,“如果这一剑能让你相信我,那么我也值了。”直到那一刻他才明白,原来,有些误会错过了便是一辈子。
  • 快穿之叶瑶复活记

    快穿之叶瑶复活记

    中了弹,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知竟可以复活,好吧,为了小凯,叶瑶拼了!不过……说好的节操呢?这都是什么鬼啊!
  • 肯堂医论

    肯堂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EL档案:纪元传奇

    EL档案:纪元传奇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跨越2000年的故事。有朝一日竟传到我的笔下。我把它译成现代汉语。希望有人与我分享。阅读正文之前,请阅读“作品相关”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