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7700000671

第671章 商议(5)

“得到消息,大秦最近怕是有动作了。”

淳于谙靠在窗边,见到旺财出去,这才关上门,为防止自家小丫头问起那天的囧事,赶忙转移话题,“大战在即,应该等不到冬天。”

“这么快!”

青璃确实被转移了注意力,最近她要准备回到凤阳,若是那边马上开战,就怕一路上遇见流民,按照她的预想,怎么也要等到八九月份,地里的出产全部收干净之后,这个时候大秦发动进攻,主要也是为了掠夺资源。

南边沐阳城沦陷,现在卢叔在回程的路上,青璃托人写信给他,这次运粮草,比原来的预想提前几天,因为自家的运粮队伍走了小路,还得益于卢叔盗匪朋友,得知那是军队所需的救命粮草,甚至派人去保护。

青璃在卢叔那里得知那些山匪的艰难,杀了强迫自己娘子官员,绝对有情可原,而且那人还曾经陷害与他,这么做一点没错,后来被通缉,没法子才落草为寇,但是从不打劫百姓,还救济山下的穷人,青璃对他很欣赏。

之前赶时间,青璃也没和卢叔说这个事,现在马上天下大乱,这绝对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披着盗匪那层皮,也不好看不是,所以青璃给卢叔送信,让他在回程的路上再去拜访,说服那些人跟着她干,当然待遇只会更好,不用靠打劫商队也能过上好日子,将来有机会,还会解除那些所谓的通缉令。

“恩,大秦已经开始做大战之前的准备,现在平阳和大秦边境的城门已经关闭,百姓们忧心忡忡,似乎也知道又要开战了。”

淳于谙给青璃介绍了一下平阳的地势,和大秦边境那条汹涌的大河,两国多年来一直摩擦不断,可以说是老对手,大秦城门的布局图,淳于谙这边也有一份,上面有详细的数据。

青璃知道,凤阳城门没有平阳牢固,毕竟是边防地带,驻扎三十万大军,弘德帝也会重视,万一平阳破城,大秦军队会长驱直入,凤阳危矣。

“对了,这次我找好了造船的地点,现在就等着工匠进入。”

青璃先提出自己这边的准备,淳于谙给他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关于工匠,还有很多伤兵,现在她选好的地方,就等着这些人先去那里,搭造一些可以住的茅草房子,至少能遮风挡雨,建造库房来不及,就找一间能用的空房屋装粮食和蔬菜,一些细节都又沈冰雨完成,她现在是把一个大框架构造出来。

青璃找来笔墨纸砚,按照脑海里的印象,给淳于谙模仿了一张图纸出来,这是云家少主画出来的,对地形地势做了分析,淳于谙觉得这造船的地点可行,两人又商议一番具体的细节。

“皇上现在得知大秦动向了没有,你是不是最近也要出发赶往平阳?”

淳于谙现在的伤势,最多恢复五成左右,谢天谢地,表面上的伤口都结了痂,不过内地里总是有耗损,就这么出征,一路长途跋涉,身子还未必能受得住。

“不会超过十天,我就要走了。”

淳于谙怅然地叹了一口气,他走上前两步,把青璃抱在怀里,嗅着她发间淡淡的香味,幽深的眼眸之中多了一丝坚定,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等几天天下安定,他不用在边关苦寒之地驻守,可以每天都有时间陪着她,两个人可以一起去游山玩水,看看大周的名山大川。

“十天?”

青璃从淳于谙的怀抱里挣脱出来,她想到他最近要出征,但是没想到这么快,若是十天之内,现在就要做好准备,南边的粮草还没解决,平阳城那边是大难题,现在北边刚刚种植不久,粮食还没下来,青璃揉揉额角,看来还要运用她的空间,到时候在平阳找到粮库,把空间那些存粮放出去一部分。

“恩。也只有十天了。”

淳于谙抚摸着青璃柔顺的头发,心里突然多出有一种不舍来,在京都的时候不能相见,每天都在想念之中度过,即将离别,这种不舍就会变得更加浓重,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变得如此重要。

“你现在不能骑马,最好一路上坐马车,阴天下雨也能保存体力。”

青璃瞬间做了一个决定,上次她帮助四叔打理出征所用的衣物,还是淳于谙指点的。这次她有了经验,也想帮助他准备一些得用的,那些伤药,滋补的人参,药酒等都是必备的,还要有可以存放的肉干,衣物,她提醒自己,也只有十天的时间。

青璃没有在护国将军府久留,走之前换走了干蔷薇,又采摘了鲜花,这次她带回了于嬷嬷,今日在多宝阁吃的酸梅不错,她买了一些,准备让家里的下人送到庄上,而她直奔家居铺子。

得知淳于谙要出征的消息,青璃从开始的惊诧慢慢变得平静,她空间有最好最坚固的木材金丝楠木,这次就是找铺子上最好的手艺人,打造一辆双驾马车,做好减震设备,内置宽大,务必要舒适,马车的坐凳要可以平铺,上面放着厚厚的软垫,竹席,底下是一个储物的拉门,可以装一些平日出行带的小玩意儿。

自从上次在皇家狩猎场上,她的坐骑红枣被何云下了迷迭香之后,青璃对此很重视,最近一段时间也派人收购了不少从大秦贩卖过来的马匹,每一匹都是膘肥体壮,难得的千里马,她养到了空间里,也多了一些灵性,现在就找出两匹最好的给淳于谙拉车。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些衣物,淳于谙的衣衫不讲究华丽,主要是穿着舒适,细棉布最好,吸汗,她还要在这几天赶工,跑到空间里面去赶时差,做几身衣衫,还有厚底耐磨的鞋。

最让青璃头疼的就是吃食,虽然他可以坐马车,不过这一路上也难避免风餐露宿,军队都在平阳城,他随身只会带着几个侍卫,要是总不按时吃饭,对身体恢复也不利,青璃敲了敲头,心里琢磨,除了牛肉干,和锅盔一样的硬饼子,在这种天气还能带什么不容易放坏,想了半天也没头绪,就怪现在没有防腐剂那种化学制剂,还是把做烤鱼片和手撕鱿鱼提上日程,能补充点能量也好,咖啡也带着吧,虽然不好喝,但是万一要熬夜的时候,好歹可以提神。

同类推荐
  • 百变娇女

    百变娇女

    玄阳子等人捉回一位擅百变易容术的拈花僧,恰炼丹房发生爆炸,玄阳子把拈花僧救出房外,却惊吓的发现,拈花僧长出一头顺滑黑发……“她”还是拈花僧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暮春歌

    暮春歌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精致的凉亭,朱漆黄瓦,红柱白璧。一个莫约十七岁光景的绝色女子端坐其中,长长的青丝如流水般倾泻至腰间......
  • 重生之林黛玉

    重生之林黛玉

    宝玉宝钗成亲之日,黛玉重生回到六岁之时。史太君派人接她入贾府,她还会重蹈覆辙吗?不!黛玉断然拒接史太君。如此,难道竟和贾府从此再无瓜葛了么?
  • 浮沉旧梦

    浮沉旧梦

    辛乐斋是弘煜一手创办的扬州名窑,弘煜寿诞后,弘煜与孙女弘漪受外国人拉莫德的邀请,前去开拓海外生意。弘漪与爷爷经过都城临安时识得抗金将领李显忠,相识相知。李因符离之败被宋孝宗贬黜,临行前晚,爷孙巧遇微服出宫的孝宗与李密谈,自此埋下情愫的种子。爷孙二人踏上前往阿拉伯的商船,结识许多外国友人也打开家族生意的海外市场。爷爷在返航途中因感染风寒病逝,弘漪回扬州遵照爷爷的吩咐交代瓷窑的生意。适逢孝宗选妃,弘漪被选中远赴临安,其叔父与姑父均在临安为翰林院学士。弘漪认出了宋孝宗…此为本书情感主干。弘漪绝望下逃离了皇城,赵眘只有绝情冷淡,帝王终归如此,给不了每个帝王妃子想要的情爱。弘漪又改何去何从?
  • 问君惜花否

    问君惜花否

    愿世代情牵,岁岁年年。愿人好花展,绚烂多彩。
热门推荐
  • 玄女外传

    玄女外传

    心中有一个女神,知道女神如何一步步登峰造极?你知道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是一部修仙曲。请看《玄女外传》
  • Songs of Travel

    Songs of Trav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府办事处

    地府办事处

    一个身背维护阴阳秩序责任的少年,一个地府开办在人间的办事处,“抓鬼封妖,这是去送肉啊”
  • 守护甜心之雨天的泪水

    守护甜心之雨天的泪水

    一秒之前还是朋友。,一秒过后确变成敌人,这是为什么?友谊如同玻璃一摔就破,希望你们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不要后悔你们当初是选择。
  • 俗人俗事

    俗人俗事

    漫步在河畔,看那回眸一笑;行走在林间,感受那温香入怀;霓虹灯下的夜市,品味那纤手的温暖。就这样漫步人生,做一个俗人,干一些俗事。
  • 黑暗动乱

    黑暗动乱

    《易经》《推背图》《玛雅预言》《创世纪》预言2012年12月31日,将会是第五个世界末日,也就是第五个大轮回!多年以后,让我们追随主人公的脚步,在大千世界·····纵横!种族有难,匹夫有责!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轮回之路,铁血纷争!无尽精彩,尽在黑暗动乱!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 渣渣男与假淑女的欢喜爱情

    渣渣男与假淑女的欢喜爱情

    这是一个古代真渣男与穿越假淑女之间的欢喜冤家的爱情故事。真渣男和假淑女均逆袭。女主,她面若桃花,才气十足,名门闺秀。此女子表面上是书香门第家的乖乖淑女,实则却是现代穿越女,而且这穿越女乃是一个泼辣、热烈、矫情、腹黑的女娃子。男主,原本是一古代社会底层的小混混,因偶然机会巴结上了三皇子,自此便成了三皇子的走狗鹰犬,从此开始飞黄腾达。男主在没遇见女主前很渣渣,又是京城一恶霸,结果遇到了更厉害的泼辣女主,他表示他只得甘拜下风。本来,以男主很了不得的脾气,他是根本不愿意娶女主的,但后来被女主用计娶了后,两人这对欢喜冤家慢慢磨合,逐渐互生情愫,也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喽。
  • 十年,说说罢了

    十年,说说罢了

    你眼睛会笑弯成一条桥终点却是我永远到不了到不了
  • Alcibiades II

    Alcibiades II

    The two dialogues which are translated in the second appendix are not mentioned by Aristotle, or by any early authority, and have no claim to be ascribed to Plato. They are examples of Platonic dialogues to be assigned probably to the second or third generation after Pl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