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600000027

第27章 永乐朝河套边防的演变(4)

4.边军调动制度的严密化——调军勘合制

永乐朝制定了更为严密的调军制度——调军勘合制。此前遇有征伐,由皇帝下旨,指定率军总兵官,都督府命令相关卫所抽调兵卒。永乐七年漠北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古本雅失里汗对明朝的诱降不为所动。朱棣随下决心要通过大规模战争的形式解决漠北的心腹大患。在组织北征之际需要从北边各地抽调边军赴京组成远征军,为进一步严格调军制度,避免因边军调动可能出现的弊病,朱棣遂于五月“置边城调军勘合。上以边戍调遣止凭勑书,虑或有诈,乃以‘勇敢锋铳[《校勘记》旧校改铳作锐]神奇精壮强毅克胜英雄威猛’十六字编为勘合,共百号,底簿、比号簿各一。底簿及勘合留内府,比号簿付边将掌之。遇有制勑调遣军马,须凭勘合,比号相同,方许奉行。如有制勑无勘合,有勘合而比号不同者,皆为诈伪。于是给甘肃总兵官左都督何福、大同江阴使[《校勘记》广本抱本库本使作侯,是也]吴高、宁夏宁赐[《校勘记》抱本赐作阳,是也]伯陈懋、宣府武城侯王聪比对、勘合簿各一”《明太宗实录》卷九二,永乐七年五月,第1223页。此后边军的调动仅凭皇帝敕旨无法调集,只有当调兵勘合与圣旨同时下达,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调动边军。调军勘合制主要作用表现在专制君主对武装力量的绝对控制方面,对于提高军队运转效率,保持战斗力并无作用。

5.充实北边军力

随着永乐朝北征的持续进行,频繁抽调北边边卫军队参加战争的结果也加剧了北边边境军力不足的困难局面。朱棣死后的次年,浙江布政司右参议戴同吉上书言五事时针对北方边境军力空虚的情况提出:“今西北二边最为要害,乞行附近都司卫所整肃部伍,练习士马,及于江北腹里卫所选官军之精锐者往守北京、山西、陕西、辽东极边之地。如一卫五千户所则选其千人,三所则选其五百人,各以家属自随,令智勇之将以统之,守御屯堡,分布部伍,且耕且守,使之专力,无别差遣。”《明宣宗实录》卷一〇,洪熙元年十月,第0283页。这在当时属于迅速强化边地军力的有效方式,把长江以北腹里卫所的精锐军士选调至北方边境卫所可以弥补因长期征战造成的军队数量不足,对于确保边境防卫的巩固是有效的。

此外,为了确保边境安全,消除军力配置失衡可能造成的严重隐患,朝廷遂在整个北方边境地区全面推行了班军戍边制。关于明代班军系统论述,参见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例如在陕西地区曾规定以陕北边军协防宁夏,以关中、河南腹里旗军协防陕北的这样一种制度。于是自永乐朝起,北方各个防区内的驻军的数量构成就由以前单一的本地军卫旗军变成了辖区卫军与戍边班军的总合。但是,这样一种维持边境军力的方法并不能真正从数量上保持边境军事力量的威慑力。

从根本上说,明代军队缺伍的弊端自洪武朝即已出现,在卫所制与军户制相结合的军事体系下,军队的失额问题一开始出现就日复一日的严重起来,到正统初年就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全国实际的军队保有量仅相当于制度规定保有量的50%,军队缺伍现象极其严重。我们举出这个例子是想说明,无论进行了怎样的调整来补充军力,在旧有的制度框架内,明朝军事力量迅速走向低效与衰弱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节永乐朝的西北边军军屯、开中和马政

一、永乐朝的西北军屯

明代包括军屯在内屯田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而军屯则领之卫所。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受田五十亩为一分,给耕牛、农具,教树植,复租赋,遣官劝输,诛侵暴之吏。初亩税一斗。三十五年定科则:军田一分,正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明史》卷七七《食货一》,第1884页。永乐时期,以辽东为例,军屯发展迅速,在相当程度上能够满足军粮供应。在“永乐时,屯田米常溢三之一,常操军十九万,以屯军四万供之。而受供者又得自耕。边外军无月粮,以是边饷恒足”《明史》卷七七《食货一》,第1885页。但是,军屯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快遭到破坏。军屯生产对军粮的支持作用显然并不稳定。以下从制度建设和屯田实效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永乐朝初年西北军屯制度

永乐帝即位后非常重视军屯建设和边军粮食供应保障问题,强调军屯对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按照洪武时期的相关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军屯事务,按时上报军屯收成。建文四年朱棣“命五军都督府移文各都司,令卫所屯田如旧制,卫指挥一人,所千户一人专提调,都指挥督察之。岁终上其所入之数,以课勤怠”《明太宗实录》卷一二上,洪武三十五年九月,第0208~0209页。

然而洪武朝并未建立严密的军屯督责制度以保证军屯的长期有效性,据文意理解,各地军屯的监督并未交由监察部门督责,而是在军队内部由地方上级武官负责监督当地军屯的实施。军队内部既负责粮食的生产,又要实施对生产过程和收成量的考核上报,这成为洪武朝通行的惯例。因此,建文四年的命令只是洪武时期军屯原则的简单延续。此外,军屯上纳子粒数额、屯军与城守军的人数配比等方面的军屯事宜也需要在新的军屯制度中做出明确的界定。

永乐元年开始,朱棣对原有的军屯制度加以完善,成为全国各卫所普遍实行的基本制度。军屯制度的全面完备和对军屯实效的高度关注是永乐朝军屯建设的突出成就。

屯军子粒数上纳量需要在单位面积军屯实际收成的基础上予以确定,即“以田肥瘠不同,法宜有别,命军官各种样田,以其岁收之数相考较。太原左卫千户陈淮所种样田,每军余粮二十三石,帝命重赏之”《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第1885页。在明朝的军屯中首次出现了“样田”之说。明人的“样田”解释是“祖宗时,沿边旷土尽以给军,间有肥瘠不同,则令视其岁收之数而考较之,谓之样田”[明]叶向高《屯政考》,《明经世文编》卷四六一,中华书局影印本,第5060页。永乐初年,宁夏镇守总兵官何福等人通过在本辖区进行的“样田”实验为最终拟定数额和岁末盘量考较提供了依据。注:据《嘉靖宁夏新志》载,宁夏左屯卫领有“样田,四顷八十五亩,征粮二十八石八斗”(卷二,第70页)。宁夏前卫领有“样田,四顷八十亩,岁征粮三十八石八斗”(卷二,第73页)。右屯卫领有“样田,四顷八十五亩,每亩纳银九分三厘一毫,共银四十五两一钱五分三厘五毫”(卷二,第77页)。但是,绝不能将《宁夏新志》中记载的数据作为永乐朝宁夏军屯子粒科收的依据。因为,根据志书所载,则每百亩样田岁征粮在5.73~8石/顷,而宁夏地区屯军份地一分为50亩,则样田科收数只有2.87~4石/分,显然不可能成为永乐朝宁夏军屯样田科收子粒数的最初依据。自然,这一“样田”生产成果是在理想状态下,特别是以太原左卫样田的最高值作为标准来确定的。北方边区生产条件各异,能否真正达到这一标准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永乐帝确定了军屯屯田赏罚条例作为促进军屯产量稳定的制度保障。《明实录》永乐二年正月丁巳条载:

定屯田赏罚例。凡管屯都指挥[《校勘记》广本抱本挥下有指挥二字,是也]及千百户所管军旗,各以其岁所入之数通计以为赏罚。一岁军士食米人十二石之外,人均余十二石者,百户赏钞百锭、百[《校勘记》旧校删百字]千百户百一十锭、指挥百二十锭、都指挥百三十锭;均余十一石以下至七石之五等,每等视前各遞减赏[《校勘记》广本赏下有钞字]十锭;均余六石者都指挥、指挥、千百户俱无赏罚;均余五石者,百户罚俸一月、千户二十日、指挥十五日、都指挥十日;均余四石者,百户罚俸二月、千户一月、指挥二十日、都指挥十五日;均余三石者,百户罚俸三月、千户二月、指挥一月、都指挥二十日;均余二石者,百户罚俸四月、千户三月、指挥二月、都指挥一月;均余一石者,百户罚俸五月、千户四月、指挥三月、都指挥二月;均余无者,百户罚俸六月、千户五月、指挥四月、都指挥三月。军士食米人十二石之内,人均缺一石者,百户罚俸六月、千户五月、指挥四月、都指挥四月;均缺二石以上至六石之五等,每等视前各遞减增罚一月。其总旗则与之[《校勘记》广本抱本之作所,是也]管军旗通计均有余粮十二石十一石者,其月粮并全支米;均余十石者,总旗月粮支米者一石二斗、小旗一石、军九斗;均余九石者,总旗月粮支米者一石、小旗九斗、军八斗;均余八石者,总旗月粮支米九斗者[《校勘记》旧校改作支米者九斗]、小旗八斗、军七斗;均余七石[《校勘记》广本抱本石下有者字,是也],总旗月粮支米者八斗、小旗七斗、军六斗;余并准支以钞。自总旗以下余粮不及前数及食粮[《校勘记》抱本粮作米]十二石之内有缺者,其月粮则并米钞均支如故。其军余余粮至十二石入仓而复有余者,听其自用。所定赏罚,直隶从巡按监察御史,在外从按察司官核实然后行之。上谕群臣曰:“凡合众作事,必不[《校勘记》广本抱本不作有,是也]惩劝之道。然后人皆思旧[《校勘记》广本抱本旧作奋,是也],人人皆奋,何功不成。此法行之数年,必有成效,但在任之得人尔。”《明太宗实录》卷二七,永乐二年正月,第0495~0497页。

习惯上,人们常常以军士自食米12石,外加上仓余粮12石,总计24石视为通行的军屯征收原则,实则颇为可疑。根据永乐二年“屯田赏罚例”的具体规定来看,朝廷并不真正指望能在实践中实现屯军人均自用12石外,余粮12石的极高标准。它的真实期望值莫若说是赏罚俱无的余粮6石。这样,再加上每屯军自用的12石外,政府只是希望能够确保每屯军18石的征收盘量数。表面上,明代军屯子粒的征收单位既可以看作“分地”,也可以视为屯军个体,由于“一分地”的土地划分在农业地理条件差异巨大的地区难以整齐标准的规定具体亩数,导致每分地的数额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虽然明朝一般以50亩作为一分,但落实到地方上,在南方根本达不到这一亩数,而在北方,尤其是西北边区则往往要超过这一原则。所以明朝事实上将征收子粒数与屯军个人直接挂起钩来,屯军个体就成了纳粮的基本单位。于是,永乐初年就以屯军的数量来确定军屯上纳子粒数的总量了。由于屯田子粒数并未与田亩数相结合(在征收定额粮食税时,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的),军屯监督工作的重心不在维持屯地数的多少,而是仅仅关注能否完纳子粒,所以日后出现大规模的抛荒势所难免,同时也为地方武官侵吞屯地、私役军卒大开了方便之门。虽然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仍是唯一可行的方式。固定粮食税的征收在执行起来要比分成征收相对简便。定额子粒的规定在理论上应当比分成征收更能保证政府期望的子粒总额,似乎也更能刺激军人的生产积极性。然而过高的征收数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足额完成上纳,因此需要以地方行政监察机构来确保这一制度的效果,于是各地的按察司便肩负起这一职责。永乐朝一开始就实行了军屯生产与生产成果评估相分离的新格局,这是朱棣与其父在制定军屯制度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永乐初年颁布“屯田赏罚例”前后,以宁夏为代表的军屯的确成就斐然。永乐元年二月,在宁夏总兵官何福的报告中曾提到“宁夏四卫马步旗军二万四百一十三人,见拨马步三千一百七十三人操练,其余守城正军并记录幼小之属不置外,寔用一万四千一百八十四人耕田八千三百七十三顷有奇。据汉延、唐来二渠人当用耕牛一,今缺牛四千一百有奇。宁夏四卫见有粮科三十万二千一百石有奇,而官军月支八千六百石有奇”《明太宗实录》卷一七,永乐元年二月,第0314~0315页。这就意味着宁夏四卫总军数的20413人中,操守正军、守城卫军及记录幼小只占6219人,而屯军则达到14184人,相当于总军数的69%强,基本属于三分城守、七分屯种的比例安排。宁夏屯地共有8373顷,屯军人均合59亩,与历史记载中所称之宁夏每分地50亩的标准也基本吻合。粮食消费上,操守正军月支粮8600石,每年支用约103200石,这样,包括屯军自身在内,宁夏军屯每年生产273408石粮食即可满足军队的需要。也就是说,屯军除去自用之外,人均上纳余粮7.27石即可达到目的。这里也暗示了前面笔者谈到的屯田实际期望值是自用12石,余粮6石,合计18石才是军屯追求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凌烟图之大唐郡王

    凌烟图之大唐郡王

    一个爱好看历史书的现代文科男,在图书馆里意外的发现了一本破旧的古籍,由此不经意间进入了一场似幻似真的梦境。梦回大唐后,成为了贵族公子,身边不仅美女如云,而且辅助李渊、李世民发展经济、救助百姓、开疆拓土,成就一番旷世奇功,亲身经历远征高句丽、反隋建唐、平萧铣、坐镇江南、玄武门之变等一件又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其间又与平阳公主、大隋公主、药王孙思邈、秦琼、尉迟恭、李靖、魏征等诸多人物发生了各种意料之外的奇遇。
  • 霸明

    霸明

    胡惟庸急匆匆奔了进来,气急败坏道:“郭晓聪,你三个老婆,还要与我的女儿吊膀子,我要到皇上那儿告你去。”朱元璋从屏风后转出,拍拍胡惟庸的肩膀:“郭爱卿是我大明江山的擎天之柱,有婿如此夫复何求,朕正准备招他做驸马,你不要和朕争哦。”郭晓聪勉为其难挠挠脑袋:“臣的府邸太过狭窄,只怕委屈了公主。”;朱元璋笑眯眯指着胡惟庸:“听说他新盖了一座大宅子,你即可带人抄了他的家,宅子就赏你了。”
  • 大话浙商

    大话浙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商业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度,历史上富可敌国称霸数百年的大商人大商帮很多很多,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丝毫不逊于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大话中国十大商帮》对陕商、晋商、徽商、鲁商、粤商、浙商、宁波商、怀庆商、潮商和苏商等十大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也是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
  • 铁腕知县

    铁腕知县

    吕廷云借康熙皇帝召见之机告御状,使朝廷三名大臣被斩,从此和苏党结下深仇大恨。为官未满八年,便九次遭人暗算,险些丢了性命,但他到底是铁腕人物,一次次眼看命悬一线,却总能化险为夷。
  • 大宋一品才子

    大宋一品才子

    吹个牛也能穿越,赵飞不禁慨叹自己时运不济,未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凭着辩才无阂、口谐辞给的本事,竟然时来运转,在色彩斑斓的古代生活中,混的如鱼得水、妙趣横生。无论是才貌双全、惊若翩鸿的千金小姐,还是清水出芙蓉、冰清玉洁,婉如谪落人间的仙子,都抵挡不过环环相扣、层出不穷的计谋。“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清茶一盏,亦可笑谈古今;身无分文,也可海阔天空……书友群416389885本文以轻松诙谐为主,非种马,只为博君一笑,如有共鸣,切记狠狠砸票!不胜感激!!!书友群416389885
热门推荐
  •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

    《李白当记者》,书中收录了《爱情瓜来又瓜去》、《诸葛亮泡吧》、《柳下惠坐怀不乱前传》等作品。
  • 寒零九天

    寒零九天

    一个是轮回三生的陨火·冥帝,一个是在雪域重生的莲火·界皇,一次界冥之战,界冥两灵相爱相杀;一个是融合玄冰,血冰和阴冰而形成的炎冰·魄者,一个是通过兽王融合而诞生的玄火·血王,两者浴血之战。还有一个是掌控全局,永世长存的凌火·无古。五人的命运究竟如何……
  • 左手时光右手梦

    左手时光右手梦

    当人类DNA被破解之后,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史前的古树散发着变异的狂潮。主角被牵连到一个巨大的阴谋,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位俏佳人。
  •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两位转校生的到来,改变了亚梦一生的命运,她虽然失去了友情,但是她却成为了幻紫家族的二小姐幻紫雨沫,接着又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件让她终身难忘,那一次次的分离,又一次次地重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理想中的自己,还远吗?
  • 回到古代2016

    回到古代2016

    云轩。自2216年回到了古代2016年。顶峰中。云轩唱着歌:“我要改变世界,不改变自己,努力努力,永不放弃……卡忙,改变世界!”……出任CEO的是个百合。迎娶白富美的是个网红。走向人生巅峰的是叶子。……但他们都是云轩的人。
  • 霸道兵哥请温柔

    霸道兵哥请温柔

    她只是个普通的姑娘,身份平平,而他却是年轻的权贵……
  • 吸血蛇君

    吸血蛇君

    生日之夜,遭到背叛;莫名之下,离奇穿越。……“女人你很有胆识。”邪恶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栗,男子目露凶光,如同猎物般地将她压倒在身下。粗重地喘息声,自头顶传来,他那双幽深眸子,却将她吹眠。木然醒来,男子不知去向,她竟被巨蟒缠身,惊愕之下,又再次昏厥…
  • 恋上恶魔王子(完结)

    恋上恶魔王子(完结)

    虽然他很帅,但又没必要那么拽~!!不仅花心,说话还超级难听~!!父母给他这张脸算是糟蹋了~~可是……为什么我还是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他呢?唉~~!没志气啊没志气,没志气啊没志气,没志气啊没志气~!
  • 晚安,神君大人

    晚安,神君大人

    梦中婚嫁,我身陷她人体内,竟成了灵魂药引子?身陷桎梏,我该何去何从……某一天,当我痛彻心扉,再回首时,耳边萦绕着的,却是他的邪气嗓音:“蠢女人,我宁愿你恨我入骨,也不愿意你去爱别人。”据说这是一个100个人看过,101个人会爱上的故事。
  • TFBOYS之千总别走

    TFBOYS之千总别走

    这是一本甜文,你们喜不喜欢看穿越的?喜欢的话我就写穿越的,不过穿越现代还是古代我也不确定,说不定我脑子一抽就不写穿越的了,又或许我脑子一抽有些穿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