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位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三人勇猛无比,深得齐国君主齐景公的器重。三人又为兄弟,自号“齐邦三杰”。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挟功恃勇,不仅怠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数,最后发展到结党营私,逐渐成为齐国安定的隐患。
齐国的相国晏子深感忧虑,想除掉三人,又担心方法不当会引起国内的混乱。晏子通过观察,发现这三人都傲气十足,看不起别人,于是心中有了主意。
一次,齐景公宴请鲁昭公。齐国的皇宫花园里种有蟠桃,晏子乘机请求齐王开园取桃,为两国结盟祝贺。齐景公准奏后,晏子亲自去摘桃,他只摘了六个桃。根据礼节,齐、鲁两国的国君和相国一人分得一个桃。盘中最后还剩下两个桃,晏子让齐景公赏给臣下功劳最大的人,以表彰其贤能。齐景公让诸臣自我荐功,由晏子评功赐桃。
公孙捷和古冶子因救主之功而自荐,晏子肯定了二人的功劳,将两桃分别赐给了这两人。田开疆最后自荐,晏子评定田开疆的功劳最大,但桃已赐完,说只能等到来年桃熟,再行奖赏。
田开疆认为这是一种侮辱,自己功劳最大反而得不到桃,于是挥剑自杀。古冶子和公孙捷觉得自己功劳小却吃到了桃,感到对不起兄弟,于是也自杀身亡。
晏子巧妙地利用了三人间的妒忌心理,用两个桃子就除掉了三位勇士,消除了齐国隐患。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事件。晏子的目的最终得以实现,就在于他准确地抓住了人性中的妒忌心理。
从经济学上看,妒忌这一人类的普遍心理,其实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根源。
妒忌是由比较而产生的,经济人的特性是妒忌产生的人性前提。对于妒忌者而言,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比较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从经济人的角度看,越是自私的人,其妒忌的心理就会越重。
资源的稀缺性也决定了妒忌的客观存在。不论是物质资源还是精神资源,本质上都是稀缺的。所以,对于妒忌者而言,他人拥有了稀缺资源,就意味着降低了自己拥有稀缺资源的可能性。尽管别人拥有的某种资源不一定就对自己构成真正威胁,但这种恐惧意识会不自觉地促使人们产生这种心理。所以,妒忌实质也是一种在资源稀缺状态下人的恐惧心理的另一种表现。
妒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妒忌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妒忌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囚徒困境”。
妒忌作为人性的组成部分,我们要想完全、绝对地消除它是不大可能的。但通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将妒忌产生的后果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使其对社会的影响最小化。
当然,无论外在的机制如何完善,只有真正从内心上克制妒忌心理,才能走出妒忌困境,收获豁达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