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经济学家们的一切努力其实应该都是为了幸福最大化,尽管很多经济学家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上,但还是有人将经济学中的幸福精确地简化为效用。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给出一个幸福方程式:
幸福 = 效用 / 欲望。
读懂这个公式并不难。萨缪尔森想要表达的不过是,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
如果把效用看做是一种心理感觉,欲望得到满足就是效用,那么,效用要消费物品或劳务才能得到,消费物品与劳务要有收入。从这种观点出发,没钱绝对不幸福,但有钱也并不一定幸福。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人的幸福中由金钱带来的幸福仅仅占20%,甚至更少。对低收入者而言,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对于高收入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就要淡得多。
一个富人正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他的旁边躺着一个年轻的流浪汉。富人对流浪汉说:“你应该去外面的世界努力打拼。”流浪汉表示不解,反问:“我为什么要努力打拼啊?”富人说:“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年轻的流浪汉问:“获得财富又为了什么?”富人说:“获得财富你才能到海边度假。”年轻人反问道:“那么,你认为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可见,决定一个人幸福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欲望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虽然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是通过增加效用或降低欲望来实现。但是,经济学还告诉我们,凡事都有边际,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效用的增加只能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相比增加效用,试着去控制你的欲望,这个幸福之道或许更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