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擅长马战,但不擅长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做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故意在桌上留了一封信。蒋干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中了周瑜的计。
从周瑜所施的计谋来看,可以看出周瑜的高明之处,即周瑜的设局之策。如果他不采取这个策略,那么蒋干就会处于主动的地位,即使不被蒋干说服,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周瑜采用反间计,不仅没有给蒋干做说客的机会,还除掉了蔡瑁、张允两个心腹大患,可谓一举两得。曹操派蒋干来刺探军情,是想充分了解敌人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周瑜将计就计无疑是最佳策略。
表面上曹操掌握了对方的信息,而实质上正中了周瑜的反间计,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公共信息环境。
在信息是公共的情况下,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情况和虚实,就需要利用公共信息中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取得竞争的胜利。所谓兵不厌诈,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善用计谋者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