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妇科病症与用药
女子痛经怎么办?
女子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及其他不适,因而影响生活、学习或工作的异常情况,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
痛经发作时可适当服用镇痛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或经医生处方用可待因30毫克,痛时服用1次。也可配合解痉药服用,如延胡索乙片50~100毫克,4~6小时服1次。此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激素类药如己烯雌酚、黄体酮等。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中医治疗应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虚证当养血活血。常用成药有以下几种:
调经活血片:每次5片,每天2次。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
云南白药胶囊:每次4~6粒,每天3次。用于血瘀型痛经。
金匮肾气丸:每次6~9克,每天2~3次。适用于平素体质虚弱,或房事过度,或多次孕产,经血量少,血色淡,经后小腹作痛,腰骶部酸痛者。
六味地黄丸:每次6~9克,浓缩丸每次8粒,每天2~3次,用淡盐水送服。用于肾虚痛经,伴腰酸、腿软,耳鸣、眼花手足心热者。
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每天2次,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用于气血亏虚所引起的痛经。
乌鸡白凤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天2~3次。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痛经中医外治有何妙方?
经临床验证,下列几则中药外治方治疗痛经,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可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药糊每天1换,连续3~5天。
药酊摩擦法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脐下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部位,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至小腹内时,疼痛即止。
敷涌泉法取白芥子12克,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天1换,还可配合外敷关元、气海穴。
足浴疗法取益母草、香附、乳香、没药、夏枯草各20克,水煎2000毫升足浴,每次15~20分钟,每天1次,连续3~5天。
取嚏疗法 皂荚30克、冰片10克,共研极细末,取少许置于掌中,并捂鼻呼吸,顷刻喷嚏频作,继而微汗痛减,每天2~3次。
外敷疗法用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匀,外敷少腹部疼痛处,每敷2~3小时,每天1次。
贴穴疗法 ①取关元穴、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处取穴),用1/2张麝香壮骨膏分别贴于以上穴位,并用自己拇、示指按压,每天3~5次。3~5天更换1次。②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伤湿止痛膏粘贴于三阴交穴、中冲穴(中指尖端中央)。并加服金鸡片或妇科千金片,每次6片,每天2次,饭前服。
月经不调如何选用中成药?
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月经不调选择中成药时,先应辨清寒热虚实,在确立相应治疗原则的前提下,方可对症用药。
温经散寒,活血行滞类
艾附暖宫丸:口服,每次1丸(9克),每天2次。功能为暖宫散寒,调经止痛。用于血虚受寒引起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小腹冷痛,腰酸带下。
痛经丸:口服,每次6~9克,每天1~2次。能理气活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而致的痛经、月经不调。气虚无瘀滞者不可服。
清热凉血、调经止血类
止血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4次。功能为清热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引起的月经过多,鼻出血,吐血,咯血。
调经止带丸:口服,每次9~12克,每天2次。功能为补血调经,清热利湿,用于血虚气滞,月经不调;因方中含有黄柏、椿皮等清热利湿药,故又可用于湿热下注,赤白带下。感冒发热者忌服。
疏肝理气、活血调经类
七制香附丸:功能为开郁顺气,调经养血。用于气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痛,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腹内作痛,寒湿带下,以及因气滞郁结所引起的痛经。口服,每次6~9克,每天2次。感冒者不宜服用。
益母草膏:功能为活血调经。用于闭经、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每次10克,每天1~2次。孕妇禁用。可供选用的还有加味逍遥丸和妇科得生丸等。
益气养血、活血调经类
当归丸:大蜜丸每次9克(1丸);水丸、浓缩丸每次15~20粒。每天2次。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赤白带下,血虚头痛。
八珍益母丸,蜜丸,每次6~9克,每天2次。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痛经等。月经频且经量多者忌服。
乌鸡白凤丸,口服,每次1丸(9克),每天2次,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还可用于经期综合征,经期腹痛,产后体弱,少女青春期月经紊乱,卵巢功能低下等,是妇科调经良药。
此外,如妇康片、妇康宝口服液和四物合剂等均可酌选。
女子带下病如何用中药?
妇女阴道分泌物比平时增多,并有腥臭味、颜色改变或带血色等,都是病理变化,称“带下”或“带下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子宫颈癌等。
治疗带下病,首先必须查明引起带下病的原因,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如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及妇科肿瘤等,不可简单地应用收涩止带的方法。中医认为,带下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以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为主,总与湿邪或湿热、湿毒下注相关,故治疗以祛湿为主。现介绍几种中成药。
调经止带丸:功能为补血调经,清热利湿。适用于血虚气滞,湿热下注,赤白带下。口服每次9~12克,每天2次。感冒发热者忌服,同时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妇科白带丸:功能为健脾利湿,补肾固冲,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湿盛、肾虚不固所致的白带、腹泻等病症。口服,每天3克,1天3次,温开水送服。
千金止带丸:功能为补虚止带,和血调经。适用于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用法:大蜜丸每次服1丸(9克),1天2次;水蜜丸每次服6~9克,每天2~3次。
艾附暖宫丸:功能为暖宫散寒,调经止痛。用于血虚受寒引起的小腹冷痛,腰酸带下,白带清稀、色白者。口服每次1丸(9克),每天2次。
忌食生冷食物。
乌鸡白凤丸:功能为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腰膝酸软,崩露带下。每次服1丸,每天2次,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
一些简便单验方亦可供选用:①鸡冠花30克,金樱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②白果7粒,打碎后置杯中用豆浆煮开后冲服,每天1次。③蚕豆花20克,鲜品加倍,水煎内服,1天2次,连服5天,可治脾虚带下。
④银花藤、大黄、苦参各30克,加水1500毫升,水煎至1000毫升,去渣后分早晚2次熏洗坐浴,治湿热带下。⑤苦参15克,百部15克,鲜桃树叶30克,煎汤熏洗坐浴,治滴虫性阴道炎带下者。
如何选用中成药防治闭经?
闭经是妇科常见病症,按其发病时间可分为两类:年已18岁尚未行经者,称原发性闭经;女性已有规律性月经来潮后,又有3个月或以上时间未来月经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引起闭经的原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治疗。有些闭经患者通过身心调整,服避孕药节育者停服避孕药后,月经可自然恢复;有些患者经用黄体酮、人工周期、促排卵药等治疗后可恢复正常;少数闭经患者则疗效不佳,或难以治愈,以致只能用性激素作为替代治疗;应用中药治疗闭经有独特疗效。选择何种方法治疗,应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来确定。
中医大致将闭经分虚实两类,虚者为精血不足,血虚则无血可下;实者邪气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对此,可根据病因及其临床表现辨证用药。
血虚渐进性闭经月经逐渐后延,量少,血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面色萎黄或苍白,眩晕,神疲肢倦,时有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应选用益气补血调经类成药,如八珍益母丸、血速升冲剂、妇科再造丸、乌鸡白凤丸、八宝坤顺丸等。其中八珍益母丸药性平和,补而不腻,可以常服。
八宝坤顺丸具有补养气血兼疏肝调经之效,对血虚气滞所致闭经更为适宜。
肝郁血瘀型闭经 月经数月不来,精神抑郁不乐,烦躁易怒,两胁胀闷,小腹胀痛或拒按,脉沉弦而涩,宜选用理气活血化瘀药,如活血调经丸、妇女痛经丸、血府逐瘀丸。又如,调经姊妹丸、通经甘露丸、调经化瘀丸、妇科通经丸,偏于破血行气通经,亦可选用;而调经至宝丸、妇科回生丹破气攻瘀兼以消癥,攻伐之力强,故不可多服、久服。舒肝保坤丸、调经活血片对血瘀兼肝郁血虚者尤为适宜。
阳虚寒湿内盛型月经数月不行,小腹冷痛,得温则舒,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带下量多、色白清稀,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沉迟,可选用温散寒湿、通经活血药,如艾附暖宫丸、暖宫孕子丸及十二温经丸等。
禀赋不足,体弱血虚型年过18岁未行经,或月经来潮后,量少逐渐至闭经,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少,脉沉弱或细涩,宜选用滋补肝肾、养血调经药,如蛤蚧补肾丸、坤灵丸、女宝、天喜调经丸等。
如何让性冷淡女子“性奋”起来?
在夫妻性生活中,女方得不到快感的满足,叫做“性快感缺失”,也称“性冷淡”。造成性冷淡的原因很多,也比较复杂,故必须重视行为心理因素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可适当选用药物治疗以调整性功能。
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激素疗法。如使用雌激素能刺激宫颈,促进液体分泌,改善阴道环境,增强性交时的快感;亦可使用雄性激素,以增强阴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快感,如:可口服甲基睾丸素,1天10毫克。但激素疗法弊病甚多,会产生较多的副作用,故只能偶尔一用,不宜长期用药。
中医药治疗相对副作用较少。中医把女子性冷淡归属“阴冷”的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大致为两点:一是肾阳虚衰,不能温养下焦;二是情志抑郁,肝脉失去舒调,阳气不达于阴部,故令性欲淡漠。
肾阳虚衰者,阴中及小腹寒冷,性欲淡漠,四肢不温,舌淡白,苔薄白滑润,脉沉迟而弱。治宜补肾助阳,可内服金匮肾气丸。肝气郁结者,长期精神郁闷,少言寡语,月经不调,性交无快感,甚至厌恶,舌质暗,脉沉弦而细。治宜舒肝解郁,佐以健脾。可内服逍遥丸,每次6~9克,1天2次;加服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1天2次,疗效更佳。
一些中药单验方也可供选用。
【五味助性散】药用蛇床子2克,川椒0.5克,鹿茸0.2克,枸杞子3克,肉桂0.1克,分别研成极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同房前作一次以糯米酒送服,然后再继续饮米酒,直至微醺。此方具温阳助性之功效,往往服一两次即可获得满意的性高潮。
【暖宫急性了散】药用急性子2克,当归6克,小茴香1克,炒枳壳6克,五灵脂2克,巴戟天6克,川芎3克,红花3克,九香虫3克,鹿茸粉0.1克,共研为细末。每于性交前服5克,黄酒送服。此方适用于婚后多年无性高潮,症见小腹、会阴部有坠胀感的妇女。
【海马当归酒】海马30克,当归50克,加入优质白酒500克中浸7天后,每天随意饮之。能温肾养血,增强性欲功能。
【枸杞炖鸽】鸽子1只,去毛及内脏,加枸杞子30克,文火炖熟后服食。连食3~5次,有温补肾阳之功。
【麻雀兴阳酒】麻雀3只(去皮及内脏),菟丝子、肉桂各10克,肉苁蓉15克,浸入1000毫升白酒内,15天后即可饮用。1天3次,每次10~30毫升,用量因人而异。此方适用于肾阳虚衰的性功能低下者。
【胎盘瘦肉汤】胎盘1个,瘦猪肉100克,陈皮9克。将胎盘洗净切块,共煮汤,熟后调味,分2~3次食肉饮汤,连服3剂。此方对肾阳不足,兼有肝郁不舒者,疗效颇佳。
此外,用艾条灸法灸关元、气海、会阴等穴,每天1次,每次每穴灸10~15分钟,亦有良效。
阴道痉挛如何调治?
阴道痉挛是指围绕阴道口的肌肉,特别是阴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的不随意收缩。阴道痉挛患者生殖器官正常,然而当阴茎插入时,阴道入口突然紧闭,以致无法进行性交。阴道痉挛可以伴有全身性抑制或性高潮抑制。
对因精神紧张、神经过敏而致的阴道痉挛者,可服用镇静药来防治,如:安定25毫克,性交前口服1次;或三溴片0.3克,性交前服1次。也可用10%可卡因软膏在性交前5分钟涂擦阴部。
中药可用天仙子、曼陀罗花各15克,水煎取液300毫升,性交前温洗外阴部。据1990年第2期《国医论坛》报道,用芍药甘草汤治阴道痉挛均获显效。用法:药用白芍10克,甘草5克。肝气郁结加柴胡、制香附、僵蚕等;肾阴虚损加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等;湿热下注加龙胆草、土茯苓、泽泻、黄柏等。每天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
阴道痉挛为功能性疾病,是一种心理生理综合征,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行为心理治疗。
治疗不孕症常用的方法和药物有哪些?
当育龄妇女结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男方生殖功能也正常,未避孕而2年未怀孕者;或曾生育、早产、流产后未采取避孕措施,又经2年仍未怀孕者,均称为不孕症。不孕症的病因复杂,治疗的方法及药物亦较多。这里从以下4个方面作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