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中药沉淀物到底是喝还是弃呢?
一般情况下,认为中药汤剂的沉淀物是喝还是弃,应视汤剂中的药物而定。就黄连与甘草共煎为例,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又名黄连素)、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而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都较大,故用水煎煮时都能够很容易地从中药中溶出。当黄连和甘草共同煎煮时,其成分黄连素和甘草酸各自进入水中,则有可能结合成为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颗粒状固体悬浮于中药煎液中,使煎液变得混浊。如果将该中药煎液放置,就可能有泥糊状的物质出现在碗底,形成沉淀物。
实验研究证明: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时,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后,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其抑菌效果将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了碗底,即在泥糊状物质中了。由此可见,煎含有黄连和甘草成分的中药,碗底所得的泥糊状沉淀物若弃之不用,会明显影响中药的药效。正确的做法是,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搅混,再将此混浊液服完。
到目前为止,药学家虽不能完全阐明哪些药物共煎,其形成的难溶于水的沉淀物是有效还是无效,但是,为了确保药效,服用者最好还是不要将泥糊状沉淀物倒掉,以尽可能服下为宜。为了让沉淀物进入药液方便服用,我们可以沿用古代的药液过滤法,即仅用一层粗纱布或网布过滤沉淀物,将滤液喝下。
总之,喝中药汤剂,虽然较混浊,但混中有道理,切勿图好看、好服而将中药汤液轻易制成澄明液,煎出的汤剂全喝为好。
中草药鲜品都比陈品好吗?
在药店里抓回来的中草药,几乎都是陈品。有人以为陈品中草药在干燥、加工、贮存中已丧失了许多有效成分,故而认为用中药还是鲜品好。
那么,是不是中药鲜品都比陈品好呢?
应用中草药究竟是选择鲜品还是陈品,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中草药的采集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而在临床上使用却是长年都需要。目前,许多地方开发中草药资源,在广泛种植中草药的今天,有条件的采取新鲜的中草药使用较方便、经济。
新鲜的中草药,它的有效成分没有被破坏,应当说疗效自然显著一些。如毛茛,常以外敷穴位发泡的办法治疗胃病、黄疸、疟疾等,疗效不错。可是如用干品毛茛作用就差了。甚至发不出泡来。同样用生大蒜外敷治疗阑尾炎,捣汁内服防治流感、流脑、肺结核、百日咳等病疗效都非常显著,但大蒜辣素如遇热或遇碱就会失效。又如将蚕豆苗捣汁内服可治咯血、呕血;墨旱莲捣汁外敷可治外伤出血等,都需要用新鲜的,用干品则无济于事。
一般来说,外敷用药多以鲜品为佳,如治疖肿用鲜品芙蓉叶(花)、鲜蒲公英、鲜野菊花、鲜丝瓜叶等,治蛇咬伤用鲜半支莲、半边莲、千里光等。
大部分中草药如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荠菜、鲜生地黄、干生地黄、生姜、干姜、白花蛇舌草等,新鲜的与干的作用大致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如马齿苋除可治疗菌痢外,还有利尿作用,但所含的氯化钾,新鲜的仅占1%,干品可达10%,相差10倍,这与水分的蒸发有关,所以干品的用50克,新鲜的要用200~250克。但是,有的中草药就不能用新鲜的,如半夏、天南星、魔芋、川乌、草乌、附子等,均有毒性,须炮制后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如天南星常用姜或胆汁炮制,再贮藏后使用,故称陈胆星。即使现在生南星、生半夏治疗癌症,还需用水煎2小时以上,以防中毒。所以这类药物就用陈的好。
煮食后的鳖甲、龟板还可作药用吗?
鳖甲,即为团鱼的背骨;龟板,是乌龟的腹骨(背甲亦可入药),两者均系中医常用的滋阴补肾佳品。有的人只闻其名,不知其详,常把煮食后的鳖甲、龟板当作“宝贝”,以备药用。其实不然,煮食后残存下来的鳖甲、龟板已不再有药用价值。
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对鳖甲炮制早有规定:捕捉活体鳖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脱落后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而后以砂炒或醋炙。制取龟板亦如此,捕获活体乌龟剖死后,剥取腹甲,除去黏附残肉,晒干,称之为“血板”;若以开水烫死后剥下的龟板,则称为“烫板”,然后再用砂炒或醋炙备用。只有用上述方法制作的鳖甲、龟板,方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因鳖甲、龟板的药用有效成分为动物胶质(骨胶原)及骨中物质,倘经长时间炖煮,则其中有效成分大量溶出,并使骨质酥稀,完全失去了原药材具有的性味和功能,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经煮食后的鳖甲、龟板,不能再作药用,药材部门或医疗单位也不会收购这种无用之物。
相关链接
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清热,潜阳息风,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用于肝肾阴虚火旺而致的虚劳骨蒸,潮热盗汗,又治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治疗癥瘕痞块及各种原因所致肝脾肿大、胁肋疼痛有良效。有人用鳖甲、穿山甲各等份,研成细末,每次4克,每日3次,用蜂蜜调服,治疗肝脾肿大100例,结果有78例肝脾明显回缩或至正常,还能提高血小板数值。
龟板: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养血补心之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偏亢所致的头目眩晕、目胀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筋骨痿弱,以及惊悸、健忘、失眠等证。药理研究证实,龟板含有骨胶原,其中包括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等18种氨基酸,另含脂肪、胶质及钙、磷、镁等十多种无机元素。本品能提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补血、解热、镇静作用。
单方偏方能治大病吗?
“单方气死名医”,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听说某人患了某种危重症、顽症,被各大医院的医生判为不治之症后,由于服用了某种单方、偏方,而病情奇迹般地好转甚至痊愈了。于是,有些大病、疑难病甚至于癌症患者也不惜“以身试药”,许多人因此伤身殒命。还有一些人根本不经医生诊断就用单方草药,不但病未除,而且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民间流传的某些单方、偏方、验方、秘方和祖传秘方,有的确有疗效,甚至很好的疗效,但有的则过于夸大。应该如何看待单方、偏方、验方和秘方呢?
偏方、验方、秘方都有是由中草药组成的方剂,成分复杂,不似西药成分单纯,作用点及副作用明确。中药治病是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是一种病证,因证型不同,治法各异。固定的偏方、验方、秘方,便不符合中医的用药法则,若其方与病及“证”对上号便有一定的疗效,否则无效。因此,偏、验、秘方治病便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更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疑难重症的治疗。不辨证治疗对治病是无益的。
秘方不公开药内容,对病人缺乏明确的“辨证”,无法对其疗效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比,就无法说明其治疗价值。因此,秘方的应用盲目性难以避免。
不少偏、验、秘方治疗效果,仅是满足“标”的症状暂时改善,而缺乏客观指标,是否真正达到治愈,没有依据。特别目前有不少的虚假广告,言其是祖传秘方可根治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疑难杂症,蛊惑人心,不可轻信。迄今为止还有不少疾病,包括糖尿病、肾衰、乙肝,人们都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的方法。
不少验、偏方用药剂量很大。“是药三分毒”,且不少中草药毒性很大,过多或久服,对人体组织器官会造成损害。
偏方、验方、秘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宝,是前人成功经验的结晶,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某些疑难病,只要严格地坚持对号入座就能药到病除。凡称药者,大多属以毒攻毒,既有以热散寒、以实补虚的物理反应,也有以碱制酸或的化学肥应,有的作用剧烈,有的作用缓和,偏方适应什么,禁忌什么,病情与药物、剂量、治疗时间等,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到目前为止,其中的某些机制一时还弄不明白,所以使用时更要谨慎。
人参大补有利无弊吗?
人参不是“万灵药物”,也不是“万能补品”,不可盲目滥用。不根据自身的情况,不知道人参的性能,不按病情辨证施药,都是违背科学的,甚至遗患无穷。近年来,滥用人参引起副作用,以至中毒致死的案例屡有发生。
人参对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治疗量能增快冲动传导,增加条件反射强度。成人服人参根粉,每天服0.3克以上,连续服用,可发生失眠、抑郁、体重减轻等毒性反应。大剂量服用时,血糖明显降低,心脏收缩力受抑制,其作用特点与强心苷相似;可导致血压下降,呼吸麻痹,骨骼肌麻痹等,故服用人参应掌握用药原则,辨证施药,辨虚论补,切忌盲目滥用。临床用参应注意以下几点:
辨证用参贵识其性人参种类和加工方法不同,产生的作用有一定差异,按药性分偏热性、温性和凉性三类。必须根据各人的体质和需要选用。如:气虚兼有阳虚的四肢逆冷、畏寒症状,以及妇女崩漏失血过多,或者手术后,宜选用朝鲜红参(又名高丽参、别直参)、吉林红参、日本红参和红参须等偏热性的人参;气虚而有口渴喉干、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者,宜选用偏凉性的生晒参、皮尾参和白参须等。
掌握原则严守禁忌人参以补虚为主,热壅但阴虚火旺所致的心悸、头晕、失眠等,服用人参后会加重症状;湿热壅滞的浮肿,服用人参可使水肿更甚;高血压患者服人参,往往使血压升高,如果滥用,可引起脑出血。故气盛,身热,大小便不利,因燥热引起的咽干、口干,鼻出血等实热证,均禁用人参。阴虚阳亢,潮热骨蒸,肺热痰多,咳嗽气急,肝阳上亢,头眩目赤等,亦当忌用。人参又反藜芦,畏五灵脂,皆不宜同用。
相关链接
服用人参中毒后如何处理?人参的常用量为1.5~9克,用于调补,可5~7天服1次;补气救脱可用15~30克。中毒量为60~90克,或由于长时间连续服用而发生毒性反应。出现毒性反应应及时处理。
西药治疗:①早期催吐洗胃。静脉点滴10%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毫升,1天3次;或口服葡萄糖粉适量,有一定效果。②出现明显呼吸抑制时,可吸氧。或肌注尼可刹米、山梗茶碱等。③有严重抽搐者,肌注苯巴比妥0.1克。呕吐咖啡样物时,应用维生素K3、安络血等止血剂。④如变态反应严重,可用地塞米松5~10毫克,或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加入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内,静脉点滴,并对症处理。
中药治疗:甘草120克,蔗糖60克,水煎服。烦躁不安,不能入睡时,用朱砂3克,分两次冲服,每6小时1次。
民间疗法:用萝卜干150克,水煎服;或大量饮蔗糖水,对中毒症状有缓解作用。
天麻是补药吗?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抽搐、破伤风等症。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天麻治眩晕固然好,但只是对肝阳上亢或肝风上扰的眩晕有良效。如气血不足或肾虚引起的眩晕,一般就不宜用天麻,或不能以天麻作为主药应用了。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滥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水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使用天麻时“药不对证”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家庭中使用天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凡病人见津液衰少,血虚、阴虚等,均慎用天麻。
重视配伍应用。《本草衍义》有“天麻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
的记述。古今医家很少单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据不同病证组方用药。如:
高血压眩晕、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及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等,属肝阳化风型可用天麻配平肝息风药如菊花、钩藤、珍珠母、石决明等;若是肝风挟痰见眩晕、胸闷,甚则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者,可用本品配半夏、陈皮、白术、泽泻等健脾燥湿化痰药,方能收效。临床证明,单独使用天麻的效果不佳或者效果不确定。
天麻煎法有讲究。天麻的主要成分为天麻苷,遇热极易挥发。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所以,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润透,待软化后切成薄片,晾干或晒干研末,用煎好的汤药冲服,或研末入丸、散服用。
使用单味天麻或天麻制剂时,如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心跳及呼吸加快、皮肤瘙痒等时,应立即停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阳痿就应服“壮阳”药吗?
阳痿是男子性功能障碍中的常见病。男子阳痿被认为是“肾亏”,加之有些宣传,过分夸大温肾壮阳药的作用,以致不少患者滥用“壮阳”药。